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分析
内容要求:
1.数与运算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
(2)探索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除法。
(3)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
2.数量关系
(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2)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
学业要求:
1、数与运算
能描述除法运算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数量关系
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二)本单元教材编排的内容
本单元包括三个信息窗和一个相关链接。
第一个信息窗从学生感兴趣的采集动植物标本的情境出发,“我采了8朵花,每种2朵,求采了多少种花?”引出用2-5的口诀求商的方法,“每个笼子里面有几只蝴蝶?”学习除法的竖式计算。
第二个信息窗从学生感兴趣的制作植物标本出发,“红花42朵,每盒能放6朵”“56片叶子,每个盒子里能装进8片”“72片长叶子,每个盒子里能装进9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6-9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第三个信息窗以学生实际操作,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相关链接创设了学生摆方块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引入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的学习。
(三)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小学生学习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并将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四)本单元教材思维导图:
二、单元学习目标
1、让学生初步认识除法,了解其含义和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和意义。
2、让学生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乘除法的关系,被除数和除数的认识,以及商的定位等。
3、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加深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三、单元重难点
(一)重点
理解除法的概念,掌握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以及将除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难点
理解除法的概念,并将除法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四、单元框架整合与说明
(一)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1、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单元的编排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通过引入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例如,通过“分糖果”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
本单元的编排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合作,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例如,通过“小组合作分糖果”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
3、注重层次性和循序渐进。
本单元的编排注重层次性和循序渐进,通过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例如,通过先学习简单的平均分问题,再学习较难的包含除法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建议
1、注重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合作,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同时,要注重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除法计算方法。
2、加强计算方法的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训练,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除法计算方法。同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计算中的规律和技巧,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3、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例如,可以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
4、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和合作,增强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和表达的时间和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合作精神。
五、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课时
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 1
制作植物标本——6-9的口诀求商 1
采集贝壳标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
相关链接——连乘、连乘 1
相关链接——乘除混合 1
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1
六、课时设计
课时主题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采集动植物标本——2-5的口诀求商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学会除法的竖式写法,培养符号意识。2.经历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推理能力。3.结合现实生活提出简单的用除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应用意识。 任务一:找信息,提问题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任务二: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采了几朵花?”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任务三: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1、能正确找出图中的信息,提出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正确列出除法算并说明理由,能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解决实际问题,对列出的除法算式能进行竖式计算。
制作植物标本——6-9的口诀求商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理解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列式、结果正确,语言表达清晰完整。
2.经历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过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模型意识、应用意识。
3.完成评价样题,用6 ~ 9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任务一:找信息,提问题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任务二: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42朵花能制作几件标本?” 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任务三:摆一摆、画一画,解决问题“56片圆叶子,每件标本需要8片, 56片黄叶能制作几件标本?”列出除法算式并说明理由。 1、能正确找出图中的信息,提出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正确列出除法算并说明理由,能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巩固对6-9乘法口诀求商的理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采集贝壳标本——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结合具体情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进一步认识理解“倍”,能提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列式正确,结果正确,语言表达清晰、完整。
2.结合具体情景,通过摆一摆、圈一圈,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会用乘法口诀求出结果。
3.结合现实生活,能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快乐。 任务一:找信息,提问题根据情境图找出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任务二: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圈一圈,看一看,解决问题“李飞拾的贝壳数是王丁的几倍?”,6里面有几个3,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列式。任务三: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圈一圈,想一想,看一看8里面有几个4。 1、能正确找出图中的信息,提出比较有价值的数学问题。2.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正确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能列出除法算式,并正确计算。 3、能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巩固利用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来解决实际问题。
相关链接——连乘、连乘 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学会读连乘、连除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连乘、连除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 任务一:.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小组内交流是如何列式计算的。 (检测目标1)2.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小组内交流是如何列式计算的。 (检测目标1)3.完成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1、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能正确列出连乘算式,能说明列式的理由,并能正确进行计算,知道连乘连除的运算顺序。2、能会正确计算36÷6÷2这样的连除算式,知道连除算式的运算顺序。
相关链接——乘除混合 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学会读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 任务一: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清晰说出是如何计算的?(检测目标1)任务二:先自己算一算15÷3×5,再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检测目标1)3.完成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1、能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乘除混合算式,知道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2、能正确计算像15÷3×5这样的乘除混合的算式,知道运算顺序。
智智慧广场——分类列举 1.在真实情境中,通过拼一拼、摆一摆等数学活动,发现简单搭配现象中的规律;在观察、操作、抽象、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活动中,培养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培养初步的符号意识。
2.利用分类列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任务一:请同学们根据果盘制作要求,可以写一写、画一画或者利用学具摆一摆的方式得出结果。条理清晰地说出结论。(检测目标1)任务二:完成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1、能根据果盘制作要求,多种方法解决一共有多少种拼法。并比较这些方法,选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做到不重不漏。2、完成相关的题目,以巩固分类列举的策略。
制作标本-表内除法
信息窗1
采集动植物标本
采了几种花?
每个笼子里有几只蝴蝶?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认识除法算式
信息窗2
制作标本
42朵花能制作几件标本?
用6-9的乘法口诀求商
信息窗3
采集贝壳标本
李飞拾的贝壳是王丁的几倍
刘林拾的贝壳是王晶的几倍
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相关链接分类列举
一共摆了多少个正方体?
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
认识连乘、连除
认识乘除混合运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7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课时 乘除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课题 乘除混合运算 单元 第七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
课标要求 内容要求:1.数与运算(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悟运算之间的关系。(2)探索除法的算理与算法,会简单的整数除法。(3)在解决生活情境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和运算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号意识、数感、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2.数量关系(1)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能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2)探索用数或符号表达简单情境中的变化规律。学业要求:1、数与运算能描述除法运算的含义,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2、数量关系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合理表达简单的数量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学会读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学习内容分析:教材通过看图的方式列出乘除混合算式,进一步完善对有关运算顺序的认识。围绕掌握运算顺序这个重点知识,巩固运算顺序,进一步体会乘除混合运算顺序与一步计算的乘、除法试题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通过解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
任务评价 1.根据题目信息正确列出算式,清晰说出是如何计算的?(检测目标1)2.先自己算一算15÷3×5,再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检测目标1)3.完成评价样题。(检测目标2)
重点 学会读连乘、连除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解决连乘、连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难点 学会读连乘、连除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解决连乘、连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先计算,再说一说是什么运算,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3+8-7 4-2+18 13-5-6 12+7+3 学生口头回答,其他学生订正,互相交流。 复习旧知识,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新知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有关知识,(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观察情境图 创设贴近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1÷3×8= 3×3×4= 56÷7÷4=
6×3÷2= 40÷8×7= 4×6÷8=评价样题2.2.想一想,算一算。把这些点心装4盒,每盒装几个 ? 观察课件,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完成找一个学生读学习任务学生汇报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学生读,教师讲解评价标准。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根据评价标准初评,形成小组意见交流。教师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根据评价标准互评、质疑、补充。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来说一说你们组想出的方法?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学生读,教师讲解评价标准。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先独立思考,再在组内根据评价标准初评,形成小组统一意见汇报。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学生读,教师讲解评价标准。指名学生口答。 通过学生自主找出数学信息,提高课堂气氛;对信息窗中的人物加了姓名。一是让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准确性,防止学生说的时候含糊不清,并且容易分清楚信息;二是降低了学生的难度,增加了学生寻找信息的目的性。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的方式相结合,使算法更丰富,更自由,更灵活。大大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同时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的意义所在,这样的设计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中不仅使学生巩固了多种算法,同时使学生有意识的对算法进行了对比,选择优化。算的试题虽然简单,却是以后学习的基础。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读算式,说出运算顺序,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通过评价样题,给学生机会,检查学生的计算能力,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及时总结运算顺序,牢固掌握计算方法
达标检测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8+9= 3×3×3= 2×4×8= 8×6-4= 32÷8×6= 72÷8÷3= 5×7+10 = 3×4÷6 = 2.想一想,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2×4×5= 2+8+4=64÷8÷4= 12-8-3=2×6÷3= 6+8-4=3、一共有4包糖果,每包有9块,把这些糖果分给6人,平均每人分多少块 学生动手做,举手回答问题 通过灵活多样的练习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气氛热烈活泼,并通过交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方法。在互评中肯定自己学习他人体验成功的乐趣。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基础题(必做题) 算一算。 48÷8×5= 3×8÷6= 56÷8×7= 21÷7×4= 54÷9×5= 3×5÷3= 拓展题(选做)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综合实践类作业 妈妈用18元钱买透明皂,一块透明皂3元,可以用7天,妈妈买的这些透明皂一共能用多少天?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哪些方面你对自己很满意?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学生进行总结发言 这一环节,是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的过程,使得孩子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板书 乘除混合运算 在一个算式里面,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第5课时 乘除混合运算
青岛版(63制)二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表内除法
学习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等数学活动,学会读乘除混合运算的算式,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解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升应用意识和模型意识。
复习旧知
先计算,再说一说是什么运算,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3+8-7= 4-2+18=
13-5-6= 12+7+3=
4
20
2
22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有关知识,(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你从这幅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新知导入
学习任务一: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分析观察到的数学信息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评价标准:
1、能正确全面的找出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
2、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3、语言表达清楚完整。
活动一:找信息,提问题
新知导入
数学信息:
1、每盒有8个鸡蛋,有2盒。
2、把2盒鸡蛋平均分装在4个盒子里。
数学问题:
每个盒子里装几个鸡蛋?
活动一:找信息,提问题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二:
1.想一想要求每个盒子里装几个鸡蛋,必须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
2.算一算,怎样列算式?怎样将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算式?
3.说一说综合算式中每步运算求的是什么?
评价标准(最高)
1.列出算式,并且结果正确。
2.说出如何列式计算的,表达条理清晰。
活动二:学习先乘再除的运算。
合作探究
我们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吧。
活动二:学习先乘再除的运算。
每个盒子里装几个鸡蛋?
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 ?
合作探究
2×8=16
16÷4=4
16
如果摆4行,每行摆几个 ?
2×8÷4
(个)
先求一共有多少块?
再求每行有多少块?
=4
活动二:学习先乘再除的运算。
合作探究
活动二:学习先乘再除的运算。
2×8÷4
你知道这样的算式叫什么算式吗?
如何读乘除混合算式?
算式中既有乘法,又有除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做乘除混合算式。
2×8÷4读作2乘8除以4。
合作探究
活动二:学习先乘再除的运算。
2×8÷4
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16
①
②
乘除混合算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4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三:
1.先独立思考15÷3×5如何计算。
2.小组内交流是如何计算的。
评价标准(最高)
结果正确,语言表达清晰条理、准确。
活动三:学习先除再乘的运算。
你会计算 15÷3×5 吗?
合作探究
活动三:学习先除再乘的运算。
15÷3×5
如何计算呢?
5
①
②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5
合作探究
活动四:完成评价样题。
学习任务四
1.独自完成评价样题。
2.同桌交流你是怎样算的
评价标准(最高)
结果正确,语言表达清晰条理、准确。
合作探究
评价样题
活动四:完成评价样题。
1.考考你。
56
9
36
35
2
3
21÷3×8=
3×3×4=
56÷7÷4=
6×3÷2=
40÷8×7=
4×6÷8=
合作探究
活动四:完成评价样题。
评价样题
把这些点心装4盒,每盒装几个 ?
3×8=24(个)
24÷4=6(个)
3×8÷4=6(个)
2.想一想,算一算。
达标检测
1.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8+9=
3×3×3=
2×4×8=
8×6-4=
32÷8×6=
72÷8÷3=
5×7+10 =
3×4÷6 =
25
27
64
44
3
45
2
16
9
8
48
4
9
35
12
24
达标检测
2.想一想,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2×4×5=
64÷8÷4=
2×6÷3=
2+8+4=
12-8-3=
6+8-4=
40
2
4
14
1
10
达标检测
3、一共有4包糖果,每包有9块,把这些糖果分给6人,平均每人分多少块
4×9÷6=6(块)
答:平均每人分6块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基础题(必做)
算一算。
48÷8×5= 3×8÷6= 56÷8×7=
21÷7×4= 54÷9×5= 3×5÷3=
5
12
4
30
49
30
课后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拓展题(选做)
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块?
3×4÷2=6(个)
答:每个小朋友分6个
课后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妈妈用18元钱买透明皂,一块透明皂3元,可以用7天,妈妈买的这些透明皂一共能用多少天?
18÷3×7=42(天)
答:妈妈买的这些透明皂一共能用42天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
乘除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板书设计
乘除混合运算
在一个算式里面,同时有乘和除,要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8÷4
16
①
②
=4
15÷3×5
5
①
②
=25
作业布置
课本第91页 第6-7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