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识读《郑和航海路线图》和《明朝形势图(1433年)》,至建立历史空间和历史时间的概念,培养时空观念。
2.通过对文字和文物史料的分析,理解明朝专制集权的强化、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培养史料实证意识。
3.通过明清易代,理解中国社会发展的规律,加深对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认识,认清只有改革才能解决社会矛盾。
4.通过对明朝经略边疆、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措施的了解,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强化国家主权意识、海防意识。
二、重难点
重点:明朝专制集权的加强;郑和下西洋;倭寇与西方殖民者侵犯;明朝经略边疆的措施。
难点:如何理解明朝面临的统治与明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意义。
三、基础感知
知识点一:明朝的国家治理措施及教训
1、阅读教材第一目,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实录》
材料二:(胡惟庸)独相数岁,生杀黜陟罚,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明史·胡惟庸传》
材料三: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
——朱元璋
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三说明废除宰相制度后,明朝政治运行出现什么问题 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2、阅读教材第一目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今之宫奴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
你如何认识内阁的实质
黄宗羲认为哪一机构有宰相之实 为什么 有何影响
3、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废除丞相的弊端有哪些?
材料:古者君之待臣也,臣拜,君必答拜。秦汉以后,废而不讲。然丞相进,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宰相既罢,天子更无与为礼者矣,遂谓百官之设,所以事我,能事我者我贤之,不能事我者我否之。设官之意既讹,尚能得作君之意乎 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不亦并传子之意而失者乎!
——《明夷待访录·置相》
4、回顾此前所学,从性质、权力来源、职权、与皇权关系等方面,比较宰相制与内阁制的不同点。
知识点二:明朝海外贸易政策和海防政策
郑和下西洋
阅读教材第二目,观察教材第二目《郑和航海路线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 摘编自《明史》
材料二: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三:倭寇者,日本之海盗……自元初日本北条氏执政时代,迄明中叶丰臣氏当国时代,寇掠三百余年。沿海数千里,备受荼毒。
——陈懋恒:《明代倭寇考略》
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与特点。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课本内容,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海疆新形势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和教材第二目第1、2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滨海细民,以海禁过严,生理日促,转而为盗。
——[明]赵文华
材料二 嘉靖中期,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已有 半个世纪,西欧商人借助新航路的开辟,不断用掠夺的白银与其他国家的商人进行经济贸易。但对于这一国际形势变迁,明朝仍局限于传统视野中,并未改变原有的“海禁”政策,仍对民间海外贸易采取打压态度。
——赵现海《贫寒天子与内敛的明代中国》
材料一认为造成倭患的原因是什么 联系当时的现实状况,你从中得出哪些认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当时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指出明代海禁政策的影响。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中国海疆地区面临了哪些危难?
明朝内陆边疆治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太祖朱元璋及以后诸帝放弃元朝凭借边疆向外扩展的做法,继承汉唐“守在四夷”的治边之策。朱元璋分封的诸子大都遣镇北方,前朝重北轻南的治边传统仍被明朝继承,为防范“北虏”南下,明朝修建九边重镇,修缮长城并驻重兵,以强硬的军事手段应对北方游牧势力。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驻的军队,以卫所的形式驻守各地。在设置卫所以外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明朝普遍推行土司制度,总体上实行卫所与土司结合统治的双轨制。
——方铁《论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治理制度》
材料二:以北京作为一个政治、军事中心,就近指挥长城一线的军事防御,抵抗蒙古族的军事进攻,保证国家的统一,从这一点来说,明成祖迁都北京是正确的……假如成祖当时不迁都北京,自以身当敌冲,也许在前两次蒙古人进犯时,黄河以北已不可守,宋人南渡之祸,又要重演一次了。
——据吴晗《明史简述》《吴晗论明史》整理
材料三:辽、金、元时期,北京已逐渐显露出作为控制游牧与农耕两大区域的独特优势。……事实上,元朝“大一统”的政治格局就集中表现在北京的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的有机结合上。正如钱穆所言:“元代建都燕京,米粟依然全赖江南,当时遂创始有海运。”南北相互依存,相互支持,集中反映着唐末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新趋势。只有统摄南北各自的优势,才能稳定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才能有效管控农耕与游牧两大区域。……成祖迁都北京,是明朝前期政治的重大转折,也是15世纪初叶中国历史的重大变化,解决了中国多民族交融新格局时代的定都难题,使“大一统”中国从此步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摘编自田澍《明朝迁都北京与多民族国家治理》
据材料一和教材第三目正文,观察《明朝形势图(1433年)》,指出明朝边疆面临哪些威胁,为此明朝采取了哪些管理的举措,并分析其意义。
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