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7 兼爱 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古汉语中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
2.在了解墨子的“兼爱”思想的基础上,感受墨子“摩顶放踵利天下”的精神力量,从而涵咏心灵,激励人生。
3.通过“仁爱”思想与墨家“兼爱”思想的比较,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学习重难点】
重点:体会“兼爱”思想内涵,进一步思考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难点:多义词义项的归纳和墨子思想的理解、说理方法。
【写作背景】
墨子生活在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大变革时期,这时奴隶制度已经开始崩溃,封建制度正在逐步建立,礼崩乐坏、王权衰败、生灵涂炭,社会的动荡给人民带来极大的苦恼。墨子有极强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积极寻找着救世的药方,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作者介绍】
墨家学派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墨子)是诸子百家之一。墨家学派有前后期之分:前期思想主要涉及社会政治、伦理及认识论问题,关注现世战乱;后期墨家在逻辑学方面有重要贡献,开始向科学研究领域靠拢。
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地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等。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
【层次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篇提出议论的焦点,提出以治理天下为事业的人必须知道混乱产生的根源。
第二部分:分析原因,列举事例,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乱“起不相爱”。
第三部分:运用假设 、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第四部分: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学习课文】
1、第1段的中心句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明确: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于是)能治之。
本段采用了类比论证,以大家熟知的医生治病需要明确病因,来写圣人治国须知混乱产生的原因。
2、第2段的中心句是什么?“乱”主要指什么?
明确:
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乱”在文中,主要指臣子不孝君父。
3、研读第2段,思考:在墨子看来,“天下之乱”有哪些?是如何产生的?
明确:
墨子认为,臣子不孝君父,子亏父而自利,弟亏兄而自利,臣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父之不慈子,兄之不慈弟,君之不慈臣,这也是乱;贼人以利其身,是乱;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是乱。这些就是天下的乱象。这些乱象产生的原因是“自爱”,而不爱人。
4、第3段的中心观点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
若使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
本段运用了假设、铺排、反问的句式,正面论证了“天下兼相爱”,“则天下治”的观点。
作者采用铺排的手法,连用“犹有”“谁”引起的反问句,以反诘的语气坚定而鲜明地阐述了唯有“兼爱”才可止乱致治的观点。
5、本文的结论是什么?
明确: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统治者要鼓励人与人相亲相爱。
6、文章是如何一步步表明自己观点的?
明确:
文章开篇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天下的混乱必须要知道混乱产生的源头,就像医生要知道病人的病根才能对症下药,把病治好一样。接着指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文章的论述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的不相爱,到盗贼横行,再到大夫互相侵害、诸侯互相攻伐,分层论述乱“起不相爱”的观点。然后,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即“使天下兼相爱”。最后归纳论点,肯定结论,总结全文。
7、墨子为什么提出“兼爱”思想?墨子的“兼爱”思想对当今社会有何意义?
明确:
墨子认为天下混乱产生的原因是人们不相爱,因此他提出“兼相爱”,认为“兼相爱”是治理天下混乱的良方。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爱人结合起来,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如此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8、儒家的“仁爱”思想与墨家的“兼爱”思想有什么异同?
明确:
相同之处:(1)基本内涵一致。“仁爱”与“兼爱”,二者皆显出了爱的普遍性,孔子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二者在主张人人相爱,关爱民众,反对以强凌弱上显然是相通的。(2)社会背景和基本目标相同。孔子的“仁爱”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都是产生在春秋战国的社会动乱时期,都怀着安邦定国、终止混乱纷争的理想。
不同之处:(1)具体内涵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建立在宗法等级制度、血缘关系基础上的有差别的爱,是有先后等级顺序的,是由“爱亲”到“爱人”,最后才是“泛爱众”。它要求按照宗法等级秩序,即尊卑、贵贱、亲疏的顺序去爱人。墨家的“兼爱”思想是一种超越血缘关系的爱,这种爱没有尊卑、亲疏、贵贱的差别,即“兼相爱”,借此达到利人如已、无私利他的“交相利”的目的。(2)爱的倾向性不同。儒家的“仁爱”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主张尽心,不言回报,只求尽职尽责,不问自己的权利。墨子的“兼爱”思想则是站在功利的角度上,提出了对等互报的原则,即“兼相爱,交相利”。
总体看来,儒家的“仁爱”是一种有差别和等级的爱,即要求以对父母兄弟之爱为同心圆的圆心,层层外推,逐渐扩展到对宗族、国家和社会的爱。而墨家的“兼爱”是一种无差别和等级的爱,它要求人们抛却血缘和差别等级,不分厚薄亲疏,爱人如己。
9、“兼爱”的思想可谓是墨子为当时的乱世开出的药方,它在当时的社会可能实现吗?
明确:
不可能实现。一是时代特征。当时墨子所处的时代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奴隶制度迅速瓦解,残酷的战争屡见不鲜,统一是必然的趋势。各国国君都希望通过战争兼并其他国家,使自身强大从而完成统一天下的霸业。墨子“兼爱”的思想在那个战火纷飞、利益重组的时代是不合时宜且没有立足之地的。二是阶级局限。墨子提出“兼爱”的思想时,是站在当时社会弱势群体的角度,客观地反映了身处贫困与战乱的人们的愿望。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在等级社会中是难以施行的,墨子的“兼爱”思想超越了阶级局限,他希望各国的国君通过实施“兼爱”的主张来减少战争,爱别人的国家,爱他国的国民。墨子试图调和统治阶级和劳动者之间的矛盾,他希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维护各方的利益,但是,这只是墨子的一种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且,此时所出现的社会动乱并不是墨子简单理解的由各方不兼爱,“交相恶”引起的,其根本的原因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墨子这种“兼爱”的思想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理想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
【巩固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鲁阳文君将攻郑,子墨子闻而止之,谓阳文君曰:“今使鲁四境之内,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杀其人民,取其牛马、狗豕、布帛、米粟、货财,则何若?”鲁阳文君曰:“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子墨子曰:“夫天之兼有天下也,亦犹君之有四境之内也。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鲁阳文君曰:“先生何止我攻郑也?我攻郑,顺于天之志。郑人三世①杀其父,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子墨子曰:“郑人三世杀其父,而天加诛焉,使三年不全,天诛足矣。今又举兵,将以攻郑,曰:‘吾攻郑也,顺于天之志。’譬有人于此,其子强梁②不材,故其父笞之,其邻家之父,举木而击之,曰:‘吾击之也,顺于其父之志。’则岂不悖哉?”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今贱人也,亦攻其邻家,杀其人民,取其狗豕、食粮、衣裘,亦书之竹帛,以为铭于席豆,以遗后世子孙,曰:‘莫若我多!’其可乎?”鲁阳文君曰:“然。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世俗之君子,皆知小物,而不知大物。今有人于此,窃一犬一彘则谓之不仁,窃一国一都则以为义。譬犹小视白谓之白,大视白则谓之黑。是故世俗之君子,知小物而不知大物者,此若言之谓也。”
鲁阳文君语子墨子曰:“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桥,其国之长子生,则鲜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杀其父而赏其子,何以异食其子而赏其父者哉?苟不用仁义,何以非夷人食其子也?”
(节选自《墨子·鲁问》,有删改)
【注】①三世:数代。三,言其多。②强梁:凶暴,强横。
1.下列对文中画框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B.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C.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D.鲁四境之内/皆寡人之臣也/今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夺之货财/则寡人必将厚罚之
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豕,甲骨文字形,象猪形,长吻,大腹,四蹄,有尾。本义是猪。猪在古代还有“豚”“豨”“彘”等别称。
B.“使三年不全,我将助天诛也”与“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出师表》)中“全”的含义不同。
C.钟鼎,钟和鼎。上面多铭刻记事表功的文字。曹操《陈损益表》中的“臣以区区之质,而当钟鼎之任”一句中的“钟鼎”比喻富贵荣华。
D.豆,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本用来盛黍稷,后渐渐用来盛肉酱与肉羹。从“豆”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篇各段记载了墨子与鲁阳文君的一些谈话,多处申明了其“兼爱”“非攻”的主张,体现出墨子希望天下安宁、人民安居乐业的理想。
B.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行为如同在其境内大家伐其小家一样,但却打着顺应天意的旗号,表现出当时的诸侯们对扩张战争的狂热。
C.鲁阳文君对楚国南部夷人杀长子而食的丑恶习俗十分不解而且深恶痛绝,墨子也赞同鲁阳文君的观点,认为夷人的独特做法是不懂仁义造成的。
D.窃物者“不仁”为盗贼,窃国者反而为“义”成诸侯,墨子通过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来阐明自己的政治主张,通俗易懂且是非分明。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举兵将以攻郑,天诛其不至乎?
(2)吾以子之言观之,则天下之所谓可者,未必然也。
5.墨子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四境之内”为偏正短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A、B两项。“大都攻其小都”“大家伐其小家”为对偶句式,故“小家”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项。故选D项。
2.答案:C
解析:“‘钟鼎’比喻富贵荣华”错误。此处比喻高官重任。
3.答案:C
解析:“墨子也赞同鲁阳文君的观点,认为夷人的独特做法是不懂仁义造成的”错误。墨子并不赞同鲁阳文君的看法,他认为中原的风俗和夷人的风俗是一样丑恶的,鲁阳文君如果不施仁义,就没有资格批评夷人的恶俗。
4.答案:(1)现在(您)发动军队将要用来攻打郑国,上天的惩罚难道就不会到来吗?
(2)我用您的言论观察,那么天下人所说的正确的事,就不一定正确了。
解析:【参考译文】
鲁阳文君将要攻打郑国,墨子听到了就阻止他,对鲁阳文君说:“现在让鲁国四境之内,大城攻打小城,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杀害人民,掠取牛马、狗猪、布帛、米粟、货财,像这样如何?”鲁阳文君说:“鲁国四境之内都是我的臣民。现在大城攻打小城,大家族攻打小家族,掠夺他们的货财,那么我将重重惩罚攻打的人。”墨子说:“上天兼有天下,也就像您拥有鲁国四境之内一样。现在(您)发动军队将要用来攻打郑国,上天的惩罚难道就不会到来吗?”鲁阳文君说:“先生为什么阻止我进攻郑国呢?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了上天的意志。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降给他们惩罚,使他们多年不顺利,我将要帮助上天惩罚他们。”墨子说:“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使他们多年不顺利,上天的惩罚已经够了。现在(您)又发动军队,将要用来攻打郑国,说:‘我进攻郑国,是顺应上天的意志。’(这就)好比这里有一个人,他的儿子凶暴强横、不成器,所以他父亲鞭打他,他的邻居家的父亲,(也)举起木棒击打他,说:‘我打他,是顺应了他父亲的意志。’这难道不是有悖常理吗?”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进攻邻国,杀害邻国的人民,掠取邻国的牛马、粟米、货财,把这些事书写在竹帛上,镂刻在金石上,铭记在钟鼎上,传给后世子孙,说:‘没有人比我的战果多!’现在的平民,也进攻他的邻家,杀害邻家的人口,掠取邻家的狗猪、食粮、衣服,也书写在竹帛上,铭记在席子食器上,传给后世子孙,说:‘没有人比我的战果多!’难道可以吗?”鲁阳文君说:“对。我用您的言论观察,那么天下人所说的正确的事,就不一定正确了。”
墨子对鲁阳文君说:“世俗的君子,都知道小道理,却不知道大道理。现在这里有一个人,(假如)偷了人家的一只狗一头猪,就被称作不仁;(假如)窃取了一个国家一座都城却被称作仁义。这就如同看一小点白说是白,看一大片白就说是黑。因此世俗的君子,只知道小道理却不知道大道理的情况,如同这句话所讲的一样。”
鲁阳文君告诉墨子说:“楚国的南面,有一个吃人的国家名叫‘桥’,这个国家的长子出生了,就被杀死吃掉,说这样有利于弟弟。(父亲觉得儿子)味美就献给国君,国君喜欢了就奖赏他的父亲。这难道不是恶俗吗?”墨子说:“即使中原地区的风俗,也像这样。父亲(因攻战而)死就奖赏他的儿子,这与吃了儿子奖赏他的父亲有何不同呢?如果不施行仁义,凭什么去指责夷人吃他们的儿子呢?”
5.答案:①郑国人数代残杀他们的君主,上天已经给了惩罚。②鲁阳文君再攻打郑国就有悖常理。③窃取一个国家、一座都城是不义的行为。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