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仿2023年新高考Ⅰ卷)
第六模拟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技术手段,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从全局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理论依据,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可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合成生物学是站在各个学科发展的肩膀上出现的,是多学科快速发展的结果。
合成生物学最初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10年,法国物理化学家 Stephaneleda首次提出“合成生物学”。一年以后,他在《生命的机制》一书中对其进行了初步解释,即认为“合成生物学”可以归纳为形状和结构的合成,包括形态发生、功能的合成、技能发育活的有机体的组成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等。然而,该描述并不准确,跟目前人们理解的合成生物学有较大差距。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胰岛素一级结构的确定蛋白质和寡聚DNA/RNA的人工合成等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硏究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转基因技术等的发展使得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1980年,“合成生物学”第一次被作为文章标题出现在学术期刊上。
2000年以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才真正到来。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了第二次革命,实现了基因组的全面“解读”,人类对生物体组成和生命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系统生物学的深度和信息生物学的精度。世纪之交,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被成功实践。2000年Eric Kool重新定义了“合成生物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标志着这一学科的真正形成。至此,合成生物学以崭新的面容出现在人们跟前,并迅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李春《合成生物学》)
材料二: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学“设计—合成—测试”的研究方法,在学习抽象自然生命系统的基础上,或对自然生物系统“重编程”,或重头设计具有全新特征的人工生命体系;然后,利用“基因
编辑”“基因合成”等“工具包”,用实验方法来构建,再对构建出来的生物系统进行测试,如此反复循环优化,形成了一个正向可靠的科学闭环。建筑在如此大规模通用化工程平台基础上的合成生物学,往往也被称为“工程生物学”,它“建物致用”的工程能力,有望为解决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做出新贡献。
石油是储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有枯竭的一天,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严肃应对的问题。在理论上,绝大多数石油化学品都能够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得,人们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同时,合成生物学在人工固碳、利用二氧化碳方面取得进展。例如,科学家通过对细菌进行人工优化和改造,建造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酮、醇、酸等化学品的“细胞工厂”,实现二氧化碳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推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加剧和气候持续变化,人类食品和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适用于食品工业的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这被认为是解决食品问题的可行途径。在环境治理领域,可以通过“定制”微生物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可开发出人工合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帮助人类监测环境,设计构建能够识别和富集土壤或水中的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以大幅提升污染治理效能。
合成生物学在生命健康领域也有广阔的用途,不仅能够用于天然产物等医药产品的生产,还能在疾病研究模型的开发、生物标志物监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合成生物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强大应用潜力。例如,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改进测序流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核酸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寻找潜在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疫苗,以及通过调节人体微生物组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
改造生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调控生命现象,使之为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命生活质量服务。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合成生物学将赋予人类更强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同时也会带来社会伦理与安全等新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做好风险评估并开发防控风险的技术和策略的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研究规范、伦理指导原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辅以可落实的管理规章与监管办法。
(摘编自赵国屏《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利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不断发展和积淀,包括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促进了合成生物学的必然出现。
B.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从而使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C.实际生产中,人们既可以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出所有石油化学品,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
D.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相关职能部门已充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创建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既要重视技术手段的提高,也要善于从全局角度注重数据分析和处理办法。
B.20世纪末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的成功实践,有力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真正形成。
C.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创新采用了旨在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增强抗病毒能力的基因编辑技术。
D.合成生物学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人类积极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会出现伦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挑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于运用合成生物技术的一项是( ) (3分)
A.橡胶加工车间的空气监测 B.化工厂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处理
C.炼油厂加工提炼原油 D.新冠疫苗的开发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合成生物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请分析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并简要梳理其行文脉络。(6分)
【答案】1.A
2.C
3.C
4.合成生物学是一门以分子生物学为技术手段,通过“重编程”或重头设计构建生物系统并进行测试的科学。
5.①全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②首先,总起部分简要介绍合成生物学的特点并指出其研究意义和发展前景。其次,分论部分举实例说明合成生物学可在多个领域、为多个重大问题做出新贡献的应用情况及美好前景。最后,总括部分强调合成生物学服务人类生活生命质量的研究宗旨,呼吁建立相应法规和监管办法。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要先整体阅读文本,然后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进行对应,进而分析和比较,选择最符合题干要求的一项。
(3)本题考查根据文本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作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材料的观点,其次理解选项句子的意思,看其是否和材料的观点一致。
(4)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相关概念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①(节选)
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后道:“我料到必有此事。”大家听贾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所以没回。”贾母忙道:“这事岂可轻恕。”凤姐见贾母如此说,便忙道:“偏生我又病了。”遂回头命人速传林之孝家的等总理家事四个媳妇到来,当着贾母申饬了一顿。贾母命即刻查了头家赌家来,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
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就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贾母便命将为首者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打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②内。
迎春正因他乳母获罪,自觉无趣,忽报母亲来了,遂接入内室。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迎春低着头,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分来。”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你虽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
刑夫人方起身,迎春送至院外方回。绣橘③道:“如今我有个主意:我竟走到二奶奶房里,将奶妈偷拿累丝金凤的事回了他,或他着人去要,或他省事拿几吊钱来替他赔补。如何?”迎春忙道:“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绣橘道:“姑娘怎么这样软软?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我竟去的是。”说着,便走。迎春只好由他。
谁知迎春乳母之媳王住儿媳妇正因他婆婆得了不是,来求迎春去讨情,说:“如今还要求姑娘看从小儿吃奶的情常,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个情面,救出他老人家来才好。”迎春先便说道:“好嫂子,你趁早儿打了这妄想,要等我去说情儿,等到明年也不中用的。我自己愧还愧不来,反去讨臊去。”王住儿家的听见迎春如此拒绝他,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乃向绣橘发话道:“自从邢姑娘来了,太太吩咐一个月俭省出一两银子来与舅太太去,这里饶添了邢姑娘的使费,反少了一两银子。常时短了这个,少了那个,那不是我们供给?谁又要去?我们这一向的钱,岂不自填了限呢。”迎春听见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什么的,你出去歇息歇息倒好。”绣橘听了又气又急,司棋听不过,帮着绣橘问那媳妇。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太上感应篇》来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有删改)
[注] ①累金凤:即攒珠累丝金凤,以金丝穿聚珍珠堆叠连缀成凤形的发饰。②圊(qīng)厕行:打扫管理厕所的行当。圊:厕所。③绣橘:迎春的丫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独探春”笑着回应贾母,详细告知贾母园内的人“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的情况,写出了探春的大胆机敏,管家称职。
B.小说通过“偏生我又病了”“回头命人速传”“当着贾母申饬”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责任心强。
C.小说借邢夫人之口“两口子遮天盖日”道出贾琏夫妇在贾府内外掌权的事实,同时写出邢夫人借题发挥,表达对王熙凤的不满。
D.小说中王住儿媳妇反责迎春的一番话语,不仅反映了贾府内人际关系的复杂,同时也写出了下人对主子的盘剥不堪忍受,奋起反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用语简洁精当,如“忙说”“忙道”“命”等词语写出了贾母对事态发展的关心,表现了贾母关心晚辈、精明果断,达到了“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效果。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详细叙述贾母雷厉风行地清查聚赌事件,要求“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对参与者不论身份一概不留情面严厉处罚,为下文埋下伏笔。
C.小说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常通过几笔速写就勾勒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又气又急”出谋划策、忠心护主的绣橘,平日倚仗哺育之恩作威作福嗜赌成性的乳母。
D.小说善于通过将不同的人物进行对照描写,来突显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形象特征。例如迎春和探春作为姐妹,却性格迥异,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一字评”,是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用一个字精准概括人物的品格。在拟本回标题时,用一个“懦”字来突显迎春的品性,称其为“懦小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迎春之“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9.脂砚斋对此回评注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势如怒蛇出穴,蜿蜒不得捕。”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场景转换及其艺术效果。(6分)
【答案】6.C
7.B
8.①奶妈赌钱,作为主子的她却不敢大胆干涉和制止; ②奶妈偷拿了她的攒珠累丝金凤,她知道了也不敢问一声; ③丫鬟绣橘准备把奶妈的事告诉二奶奶,迎春怕惹事加以阻止; ④丫头和王住儿媳妇吵架,她劝止不住,躲到一边去看书。
9.由宝玉被吓牵连出聚赌事件;由聚赌事件自然引出迎春乳母之事;由迎春乳母被罚自然引出邢夫人责备迎春及累丝金凤被拿;王住儿媳妇来求情,求情被拒引出王住儿媳妇说她们填了银子,引出绣橘争辩。 情节环环相扣,由上一个情节自然引出下一个情节,犹如怒蛇出穴,蜿蜒不得捕。这样的情节设置逻辑严密,场景转换自然,矛盾冲突不断,引人入胜。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结构技巧及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把握小说情节,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情节分析其艺术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君子喻于义( )
1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3分)
质胜文则野( )
A.质朴 B.华美 C.粗野 D.浮夸
1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3分)
可以怨( )
A.埋怨人情 B.激发情感 C.讽刺时政 D.痛苦幽怨
1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赏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答案】10.勤勉 ;知晓
11.C
12.C
13.(《诗》)近可用于侍奉父母,远可用于侍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4.连用两个反问句,突显了“任重道远”,增强了感彩,使论断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答题时最重要的方法是要把实词放回到句中理解,通则对,不通则错。其他方法有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用成语比较推导词义等。
(2)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和识记能力。文言实词的理解,重在平时积累,但也不能死记硬背,记忆时要结合句意,注意归纳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3)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实词在句中的含义的能力。文言实词重点还在于平时的分类积累、记忆,以上方法只能是同学们在记忆不牢、拿捏不准的时候,尝试运用。这些实词全部出自已学过的内容,在平时加强记忆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参考译文:
孔子说:“君子食不追求饱足;居住不追求安逸;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接近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向他学习,纠正自己的缺点,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学而》)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里仁》)
孔子说:“质朴胜过了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粗野,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这样以后才可以成为君子。”(《里仁》)
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大责任,路途漫长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己任,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直到身死才能结束,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泰伯》)(《雍也》)
孔子说:“学生们为什么没有人学诗呢?诗可以激发心志,可以提高观察力,可以培养群体观念,可以学得讽刺方法。近则可以用其中的道理来侍奉父母;远可以用来侍奉君主,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阳货》)
10.句意:对工作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敏:勤勉 。
句意:君子懂得大义。喻:知晓。
故答案为: 勤勉 ;知晓
11.句意:文采胜过了质朴就会粗野。野:粗野。
故答案为:C
12.句意:可以学得讽刺方法。怨:讽刺时政。
故答案为:C
13.迩,近;事侍奉;“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状语后置句。 故答案为: (《诗》)近可用于侍奉父母,远可用于侍奉君主,而且多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 “不亦重乎?不亦远乎?”句意:不是很重大的责任吗?不是很漫长遥远的吗?连用两个反问句,突显了“任重道远”。
故答案为:连用两个反问句,突显了“任重道远”,增强了感彩,使论断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先从诗人居住的清幽秀丽的环境写起,并化用典故,衬托下文“狂夫”的形象。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的“老”字写出狂夫年迈体衰,饱经患难,行将就木,故诗人称自己“欲填沟壑”。
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7分)
【答案】15.D
16.①杜甫的狂是一种“疏放”的洒脱。虽然自己生活艰辛,却仍然欣赏生活中的翠竹轻摇,雨润荷花,始终用一种倔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磨难;②李白的狂是一种自信的豪放。一方面认为“天生我材必有用”,对自己充满自信;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现波折后,又流露出“但愿长醉不愿醒”的随心所欲的狂放不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先分析两首诗歌中“狂”的内容,再将二者进行对比,分析其不同之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远之事君。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4)《老子》中,认为应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应对,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 , ”。
【答案】17(1)迩之事父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准确分析题干的情境提示语或上下句,然后结合所背诵的文本确定应填语句,同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迩、贤、焉、省。
故答案为:(1)迩之事父 (2)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3)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4)为之于未有 治之于未乱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属于情境理解型默写,难度比直接填上下句的题型要大,所以要求做到三点:一是熟练背诵,二是能理解文句,三是能准确书写。只有同时做到这三点才能真正不丢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阅读既可以“一卷在手”,享受纸质图书中的“春色无边”;也可以“一屏当前”,享受数字图书中的“浩瀚无边”。从“一卷在手”到“一屏当前”,变的只是阅读的介质,不变的是阅读的本质。
科技赋能,不只是阅读方式____,数字阅读的场景也更加多元化。下载有声阅读APP,可以听小说、新闻等,解放了双眼,同样能够起到阅读的效果。在音频和短视频平台成为阅读推广重要阵地的今天,唯有以变应变,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满足读者需求。
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的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令人____。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____,阅读变成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数字阅读体验馆设置了数字阅读成果、IP精品等展区,集合了VR阅读、5G高清视频、5G高清听书、AI智能导读等创新阅读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有趣的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重要的出版业的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方式。数字出版形态包括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传播、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3D内容等多元化呈现方式,也包括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参与内容创造等新型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正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答案】18.更新换代;眼前一亮;栩栩如生
19.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方式。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常常会想,长沙这座城市____ 一本摊开着的书,湘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____一样。我曾经想要 努力去读懂它的每一行文字,努力去获悉它的每一个故事,努力去看清它的每一处美妙,努力去参悟它的每一点深意 。我在这样____的穿行中逐渐成长。
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明白:有些东西你是无法读懂、无法获悉、无法看清、也无法参悟的。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时光一层层地覆盖着它们,今生今世也无人知晓。
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长沙这座城市 与其他无关,也许只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探寻,让它成为我最____的面孔。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沙就是我的敬亭山。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犹然 字里行间 擢发难数 熟习
B.犹然 古往今来 擢发难数 熟悉
C.犹如 字里行间 不计其数 熟悉
D.犹如 古往今来 不计其数 熟习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历史的尘土隐藏了它们。
B.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历史的尘土所隐藏。
C.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
D.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
【答案】20.C
21.D
22.①构成:都以“努力去”开头造句,“读懂”“获悉”“看清”和“参悟”四个动词分别跟后面的词语构成动宾短语,四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句式统一。②效果:这组排比句结构相似、句式整齐、语气一贯、节奏感强;在内容上,这一组排比句既为下文回答“为什么喜欢长沙这座城市”作了铺垫,又抒发了作者不断探寻长沙文化的执着精神,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长沙城的认知有一个逐步深刻的过程。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及一般词语的能力。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语句,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前后文的具体语境和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来判断词语作用是否正确。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辞手法及句子的构成特点的能力。首先分析构成。然后从具体的修辞手法阐述其达到的形象直观的表达效果的角度去分析。“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因梦想而激昂,因奉献而厚重,因奋斗而精彩。很多人认为,“奋斗” 就是好找好工作,赚高工资,住大房子,但是,年轻人的奋斗不应该止于此,而是应该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格局。青春的梦想,只有接上时代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今天的中国,经济辐射全球,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这正是年轻人大展拳脚的好时代。我们不应辜负时代的重托,在积极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才是青春最有意义的绽放方式。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确定立意,写一首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分析】本题为时事类材料作文,这类作文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侧面”是指材料的内容层次,“角度”是指材料含意的出发点,“角度”包含在“侧面”之中。这则材料意在强调了青春要有梦想,强调要有奉献精神和奋斗精神。青春的梦想不能狭隘,要讲奉献,要在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材料最核心的句子就是“在积极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
写作任务要求谈自己读材料之后的感想,体裁要求写成诗歌,注意结合诗歌特点,或叙事,或议论,或抒情均可,注意恰当分行,注意韵脚分布。
参考立意:
①青春不迷茫,奋斗有方向。
②坚持理想。
③热爱生活。
④青春当讲奋斗与奉献。
⑤美丽中国梦有我同行。
⑥扬奋斗之帆,逐复兴之梦。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①从抓关键句入手。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②从分析原因入手。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③从材料情感倾向入手。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④从辨明关系入手。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和条件关系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必刷提升卷
(仿2023年新高考Ⅰ卷)
第六模拟
试卷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 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合成生物学的出现是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发展到一定阶段有了一定的积淀后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技术手段,系统生物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从全局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和理论依据,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为合成生物学提供了可研究的数据分析和处理方法。合成生物学是站在各个学科发展的肩膀上出现的,是多学科快速发展的结果。
合成生物学最初被提出可以追溯到1910年,法国物理化学家 Stephaneleda首次提出“合成生物学”。一年以后,他在《生命的机制》一书中对其进行了初步解释,即认为“合成生物学”可以归纳为形状和结构的合成,包括形态发生、功能的合成、技能发育活的有机体的组成以及有机合成化学等。然而,该描述并不准确,跟目前人们理解的合成生物学有较大差距。自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以来,胰岛素一级结构的确定蛋白质和寡聚DNA/RNA的人工合成等一系列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硏究的新时代奠定了基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重组DNA分子、重组质粒、转基因技术等的发展使得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1980年,“合成生物学”第一次被作为文章标题出现在学术期刊上。
2000年以后,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才真正到来。至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组计划带来了第二次革命,实现了基因组的全面“解读”,人类对生物体组成和生命规律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系统生物学的深度和信息生物学的精度。世纪之交,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被成功实践。2000年Eric Kool重新定义了“合成生物学”,是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标志着这一学科的真正形成。至此,合成生物学以崭新的面容出现在人们跟前,并迅速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
(摘编自李春《合成生物学》)
材料二:
合成生物学采用工程学“设计—合成—测试”的研究方法,在学习抽象自然生命系统的基础上,或对自然生物系统“重编程”,或重头设计具有全新特征的人工生命体系;然后,利用“基因
编辑”“基因合成”等“工具包”,用实验方法来构建,再对构建出来的生物系统进行测试,如此反复循环优化,形成了一个正向可靠的科学闭环。建筑在如此大规模通用化工程平台基础上的合成生物学,往往也被称为“工程生物学”,它“建物致用”的工程能力,有望为解决健康、能源、粮食、环境等重大问题做出新贡献。
石油是储量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迟早有枯竭的一天,这是人类生存发展必须严肃应对的问题。在理论上,绝大多数石油化学品都能够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得,人们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同时,合成生物学在人工固碳、利用二氧化碳方面取得进展。例如,科学家通过对细菌进行人工优化和改造,建造可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酮、醇、酸等化学品的“细胞工厂”,实现二氧化碳等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推动建立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模式。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环境污染加剧和气候持续变化,人类食品和环境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创建适用于食品工业的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这被认为是解决食品问题的可行途径。在环境治理领域,可以通过“定制”微生物去除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也可开发出人工合成的微生物传感器,帮助人类监测环境,设计构建能够识别和富集土壤或水中的镉、汞、砷等重金属污染物的微生物,以大幅提升污染治理效能。
合成生物学在生命健康领域也有广阔的用途,不仅能够用于天然产物等医药产品的生产,还能在疾病研究模型的开发、生物标志物监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领域发挥巨大作用。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合成生物学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强大应用潜力。例如,利用DNA条形码技术改进测序流程、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核酸诊断试剂,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还可以寻找潜在的小分子药物、开发疫苗,以及通过调节人体微生物组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毒能力。
改造生命,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调控生命现象,使之为改善生态、提高人类生命生活质量服务。未来,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下,合成生物学将赋予人类更强的“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当然,同时也会带来社会伦理与安全等新问题。我们必须在思想上明确该做什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在做好风险评估并开发防控风险的技术和策略的同时,及时制定相应的研究规范、伦理指导原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并辅以可落实的管理规章与监管办法。
(摘编自赵国屏《合成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利器》)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生物学、化学、物理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等的不断发展和积淀,包括分子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促进了合成生物学的必然出现。
B.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DNA重组技术日益成熟,从而使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为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C.实际生产中,人们既可以借助合成生物学技术制出所有石油化学品,还可通过生物合成技术制造出传统化工无法合成的新燃料。
D.在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上,相关职能部门已充分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通过创建细胞工厂将可再生原料转化为重要食品组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产物,合成生物学的发展,既要重视技术手段的提高,也要善于从全局角度注重数据分析和处理办法。
B.20世纪末以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和利用生物元件构建逻辑线路的成功实践,有力推动了合成生物学的真正形成。
C.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医务人员创新采用了旨在激活患者免疫系统、增强抗病毒能力的基因编辑技术。
D.合成生物学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人类积极改造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会出现伦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挑战。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于运用合成生物技术的一项是( ) (3分)
A.橡胶加工车间的空气监测 B.化工厂对二氧化碳的回收处理
C.炼油厂加工提炼原油 D.新冠疫苗的开发
请结合材料内容,给“合成生物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分析概括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并简要梳理其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①(节选)
贾母闻知宝玉被吓,细问原由后道:“我料到必有此事。”大家听贾母如此说,都默无所答。独探春出位笑道:“近因凤姐姐身子不好,几日园内的人比先放肆了许多。先前不过三四个人聚在一处,或掷骰或斗牌。近来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甚至有头家局主,半月前竟有争斗相打之事。”贾母听了,忙说:“你既知道,为何不早回我们来?”探春道:“我因想着太太事多,所以没回。”贾母忙道:“这事岂可轻恕。”凤姐见贾母如此说,便忙道:“偏生我又病了。”遂回头命人速传林之孝家的等总理家事四个媳妇到来,当着贾母申饬了一顿。贾母命即刻查了头家赌家来,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
林之孝家的等见贾母动怒,谁敢徇私,忙至园内传齐人,一一盘查。查得大头家三人,小头家八人,都带来见贾母,跪在院内磕响头求饶。贾母先问大头家名姓和钱之多少。原来这三个大头家,一个就是林之孝的两姨亲家,一个就是园内厨房内柳家媳妇之妹,一个就是迎春之乳母。贾母便命将为首者每人打四十大板,撵出,总不许再入;从者每人打二十大板,革去三月月钱,拨入圊厕行②内。
迎春正因他乳母获罪,自觉无趣,忽报母亲来了,遂接入内室。邢夫人因说道:“你这么大了,你那奶妈子行此事,你也不说说他。”迎春低着头,半晌答道:“我说他两次,他不听也无法。况且他是妈妈,只有他说我的,没有我说他的。”邢夫人道:“胡说!你不好了他原该说,如今他犯了法,你就该拿出小姐的身分来。”迎春不语,只低头弄衣带。邢夫人见他这般,因冷笑道:“总是你那好哥哥好嫂子,一对儿赫赫扬扬,琏二爷凤奶奶,两口子遮天盖日,百事周到,竟通共这一个妹子,全不在意。你虽然不是同他一娘所生,到底是同出一父,也该彼此瞻顾些,也免别人笑话。”
刑夫人方起身,迎春送至院外方回。绣橘③道:“如今我有个主意:我竟走到二奶奶房里,将奶妈偷拿累丝金凤的事回了他,或他着人去要,或他省事拿几吊钱来替他赔补。如何?”迎春忙道:“罢,罢,罢,省些事罢。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事。”绣橘道:“姑娘怎么这样软软?都要省起事来,将来连姑娘还骗了去呢!我竟去的是。”说着,便走。迎春只好由他。
谁知迎春乳母之媳王住儿媳妇正因他婆婆得了不是,来求迎春去讨情,说:“如今还要求姑娘看从小儿吃奶的情常,往老太太那边去讨个情面,救出他老人家来才好。”迎春先便说道:“好嫂子,你趁早儿打了这妄想,要等我去说情儿,等到明年也不中用的。我自己愧还愧不来,反去讨臊去。”王住儿家的听见迎春如此拒绝他,明欺迎春素日好性儿,乃向绣橘发话道:“自从邢姑娘来了,太太吩咐一个月俭省出一两银子来与舅太太去,这里饶添了邢姑娘的使费,反少了一两银子。常时短了这个,少了那个,那不是我们供给?谁又要去?我们这一向的钱,岂不自填了限呢。”迎春听见这媳妇发邢夫人之私意,忙止道:“罢,罢,罢。你不能拿了金凤来,不必牵三扯四乱嚷。我也不要那凤了。便是太太们问时,我只说丢了,也妨碍不着什么的,你出去歇息歇息倒好。”绣橘听了又气又急,司棋听不过,帮着绣橘问那媳妇。迎春劝止不住,自拿了《太上感应篇》来看。
(节选自《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有删改)
[注] ①累金凤:即攒珠累丝金凤,以金丝穿聚珍珠堆叠连缀成凤形的发饰。②圊(qīng)厕行:打扫管理厕所的行当。圊:厕所。③绣橘:迎春的丫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写“独探春”笑着回应贾母,详细告知贾母园内的人“渐次放诞,竟开了赌局"的情况,写出了探春的大胆机敏,管家称职。
B.小说通过“偏生我又病了”“回头命人速传”“当着贾母申饬”一系列的语言、动作描写,表现了王熙凤的精明能干、责任心强。
C.小说借邢夫人之口“两口子遮天盖日”道出贾琏夫妇在贾府内外掌权的事实,同时写出邢夫人借题发挥,表达对王熙凤的不满。
D.小说中王住儿媳妇反责迎春的一番话语,不仅反映了贾府内人际关系的复杂,同时也写出了下人对主子的盘剥不堪忍受,奋起反抗。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用语简洁精当,如“忙说”“忙道”“命”等词语写出了贾母对事态发展的关心,表现了贾母关心晚辈、精明果断,达到了“能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的效果。
B.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视角,详细叙述贾母雷厉风行地清查聚赌事件,要求“有人出首者赏,隐情不告者罚”,对参与者不论身份一概不留情面严厉处罚,为下文埋下伏笔。
C.小说对于次要人物的描写,常通过几笔速写就勾勒出人物鲜明的性格特征,如“又气又急”出谋划策、忠心护主的绣橘,平日倚仗哺育之恩作威作福嗜赌成性的乳母。
D.小说善于通过将不同的人物进行对照描写,来突显他们各自的身份地位、性格特点、形象特征。例如迎春和探春作为姐妹,却性格迥异,对比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8.“一字评”,是说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善于用一个字精准概括人物的品格。在拟本回标题时,用一个“懦”字来突显迎春的品性,称其为“懦小姐”。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迎春之“懦”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5分)
9.脂砚斋对此回评注说:“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势如怒蛇出穴,蜿蜒不得捕。”请结合文本分析本文的场景转换及其艺术效果。(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10.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敏于事而慎于言( ) 君子喻于义( )
11.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3分)
质胜文则野( )
A.质朴 B.华美 C.粗野 D.浮夸
1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3分)
可以怨( )
A.埋怨人情 B.激发情感 C.讽刺时政 D.痛苦幽怨
13.把文中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4分)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14.赏析画波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狂夫①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先从诗人居住的清幽秀丽的环境写起,并化用典故,衬托下文“狂夫”的形象。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的“老”字写出狂夫年迈体衰,饱经患难,行将就木,故诗人称自己“欲填沟壑”。
16.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7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远之事君。
(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
(3)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 , ”。
(4)《老子》中,认为应在问题没有发生时就提前应对,防患于未然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Ⅰ (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阅读既可以“一卷在手”,享受纸质图书中的“春色无边”;也可以“一屏当前”,享受数字图书中的“浩瀚无边”。从“一卷在手”到“一屏当前”,变的只是阅读的介质,不变的是阅读的本质。
科技赋能,不只是阅读方式____,数字阅读的场景也更加多元化。下载有声阅读APP,可以听小说、新闻等,解放了双眼,同样能够起到阅读的效果。在音频和短视频平台成为阅读推广重要阵地的今天,唯有以变应变,才能跟上时代节奏,满足读者需求。
互联网时代,数字内容的创新表达和呈现方式令人____。书中的人物动起来,演绎精彩故事情节;书中的植物、动物、建筑____,阅读变成了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在近日举行的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上,数字阅读体验馆设置了数字阅读成果、IP精品等展区,集合了VR阅读、5G高清视频、5G高清听书、AI智能导读等创新阅读服务,为用户提供丰富有趣的沉浸式阅读新体验。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已经成为重要的出版业的组成部分,数字阅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重要阅读方式。数字出版形态包括电子书、有声书、视频传播、多媒体课件、虚拟现实3D内容等多元化呈现方式,也包括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参与内容创造等新型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深度融合发展,正成为中国出版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18.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 Ⅱ (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我常常会想,长沙这座城市____ 一本摊开着的书,湘江是它的书脊,南北两岸是它摊开的扉页,而行走的我,穿行在它的街巷中,就仿佛走在它的____一样。我曾经想要 努力去读懂它的每一行文字,努力去获悉它的每一个故事,努力去看清它的每一处美妙,努力去参悟它的每一点深意 。我在这样____的穿行中逐渐成长。
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明白:有些东西你是无法读懂、无法获悉、无法看清、也无法参悟的。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时光一层层地覆盖着它们,今生今世也无人知晓。
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长沙这座城市 与其他无关,也许只是因为这一次次的探寻,让它成为我最____的面孔。古诗云: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长沙就是我的敬亭山。
2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犹然 字里行间 擢发难数 熟习
B.犹然 古往今来 擢发难数 熟悉
C.犹如 字里行间 不计其数 熟悉
D.犹如 古往今来 不计其数 熟习
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历史的尘土隐藏了它们。
B.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甚至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历史的尘土所隐藏。
C.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被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
D.你知道的永远只是表面,而隐藏在深处的东西,尤其与人的命运相关的故事,它们多半就终身地隐藏了,隐藏在历史的尘土之下。
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青春是最美好的时光,因梦想而激昂,因奉献而厚重,因奋斗而精彩。很多人认为,“奋斗” 就是好找好工作,赚高工资,住大房子,但是,年轻人的奋斗不应该止于此,而是应该有更广的视野,更高的格局。青春的梦想,只有接上时代的翅膀,才能飞得更高更远。今天的中国,经济辐射全球,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这正是年轻人大展拳脚的好时代。我们不应辜负时代的重托,在积极成就自己梦想的同时,也要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将自己的梦想与时代的需求结合在一起,才是青春最有意义的绽放方式。
读了以上的文字,你有什么感想?请你根据上面的材料确定立意,写一首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600字
800字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