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2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2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16题)
1、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Na2SO4 B. 乙一定是H2SO4
C. 丙可能是NaOH D. 丁一定是H2O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哪种性质( )
A.白色固体 B.吸水性
C.腐蚀性 D.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4、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B.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产生骨质疏松
C.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 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5、“XX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 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6、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对应实验序号的是( )
①向pH为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②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④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与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7、下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B.白糖晶体的生成 C.明矾净水 D.探究分子的运动
A.A B.B C.C D.D
8、将二氧化碳、生石灰、氯化钠分别溶于水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为( )
A. 红色、蓝色、无色 B. 红色、紫色、蓝色
C. 红色、蓝色、紫色 D. 紫色、蓝色、红色
9、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
B.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D.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
10、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
C. 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1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反应,需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 铁锈和稀盐酸 B.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C. 石灰石和稀盐酸 D. 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1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均正确的是( )
A.火碱 Na2CO3 碱—制玻璃
B.熟石灰 Ca(OH)2 无机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 盐—除铁锈
D.小苏打 NaHCO3 盐—发酵粉
13、某同学在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错误地将pH试纸先进行了湿润,则其测定的数值应该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14、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Fe B.Fe2O3 C.Ba(OH)2 D.Na2CO3
15、下列除去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溶液(H2SO4)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CO) 通入足量的氧气后点燃
C H2(HCl)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KCl(KClO3)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A. A B. B C. C D. D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二、填空题。
17、现有①稀盐酸 ②浓硫酸 ③食盐 ④碳酸钙 几种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
(2)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作除去铁表面锈的是______。
18、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中碳、氮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氮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 12 千克尿素,其最多可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_____千克;
(3)尿素一般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实验室的石灰水也要密封保存,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容易形成一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
1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
pH 2.9~3.3 3.5~4.5 6.3~6.6 6.8~8.0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它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
(3)鸡蛋壳中含有,以前因胃酸过多导致胃痛时,有人吃鸡蛋壳粉。现今,许多冶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而不是,提出一种理由说明为什么氢氧化铝优越于碳酸钙________ ,写出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0、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生铁 ③甲烷 ④二氧化硫
(1)天然气中主要成分是:______。
(2)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3)属于合金的是:______。
(4)具有吸附性的是______。
2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__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
三、简答题。
22、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 。
四、实验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美丽的“喷泉”。
【实验1】如图1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轻轻摇动烧瓶,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
(1)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的原因是CO2减少,造成__ __。
【实验2】将针筒内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振荡。测得两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2)3 s内,烧瓶中的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 __,振荡,烧瓶中的压强迅速降低,振荡能加快CO2分别与水、氢氧化钠溶液起作用的原因是__ __。
(3)烧瓶1中的压强,在a点和b点时相同的原因是__ _,如果将“实验1”中两处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__ __(填“能”或“不能”)形成美丽的“喷泉”。
(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证明了“实验1”中CO2减少的原因是:
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3】如图3所示,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某液体,塞紧试管塞,打开止水夹,右边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从导管口喷出,形成红色“喷泉”。
(5)写出能完成该实验的一组药品:__ __。
(6)该实验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__ __。
五、计算类题。
24、实验室中有一瓶因存放不当而变质的固体氢氧化钠,某同学为测定其变质情况,取2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60 g过量的稀盐酸,得到280.6 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 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九年级全一册第2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期中复习训练题含答案
鲁教版(五四学制)第2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一、选择题。(16题)
1、由Na、S、O、H中的2种或3种元素组成4种化合物.甲能跟BaCl2反应生成另外两种盐;乙能跟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丙能跟HCl反应生成盐和水;丁呈中性,跟CaO或CO2化合生成碱或酸.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甲可能是Na2SO4 B. 乙一定是H2SO4
C. 丙可能是NaOH D. 丁一定是H2O
【答案】B
2、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是利用了它的哪种性质( )
A.白色固体 B.吸水性
C.腐蚀性 D.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答案】B
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碱性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蓝,所以能使石蕊溶液变蓝的溶液呈碱性
C.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D. 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四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少于四个的一定是金属元素原子
【答案】B
4、 “关爱生命,注意安全,拥抱健康”是永恒的主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健康人体胃液的pH范围在0.9~1.5
B.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产生骨质疏松
C. 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 霉变食物绝对不能食用
【答案】B
5、“XX洁厕精”产品特性或使用注意事项如下:①轻松去除锈迹 ②勿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③不适用于大理石地面,其中与洁厕精含有盐酸有关的是( )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6、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对应实验序号的是( )
①向pH为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②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④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与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答案】C
7、下列变化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B.白糖晶体的生成 C.明矾净水 D.探究分子的运动
A.A B.B C.C D.D
【答案】C
8、将二氧化碳、生石灰、氯化钠分别溶于水中,分别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现的颜色依次为( )
A. 红色、蓝色、无色 B. 红色、紫色、蓝色
C. 红色、蓝色、紫色 D. 紫色、蓝色、红色
【答案】C
9、氢硫酸是H2S气体的水溶液,常温下久置于空气中会产生淡黄色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2=2H2O+2S↓,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硫的溶解度很小
B.由于有沉淀生成,所以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C.该反应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
D.氢硫酸久置于空气中pH会增大
【答案】B
10、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 N2(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B. NaCl溶液(NaOH):加入过量的H2SO4溶液
C. CaCO3(CaCl2):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Cl溶液(K2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答案】B
11、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反应,需借助于酸碱指示剂才能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
A. 铁锈和稀盐酸 B. 氢氧化钡和稀硫酸
C. 石灰石和稀盐酸 D. 烧碱溶液和稀硫酸
【答案】D
12、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称、化学式、类别、用途对应均正确的是( )
A.火碱 Na2CO3 碱—制玻璃
B.熟石灰 Ca(OH)2 无机物—补钙剂
C.食盐 NaCl 盐—除铁锈
D.小苏打 NaHCO3 盐—发酵粉
【答案】D
13、某同学在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时,错误地将pH试纸先进行了湿润,则其测定的数值应该是( )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答案】B
14、下列物质与HCl溶液发生的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Fe B.Fe2O3 C.Ba(OH)2 D.Na2CO3
【答案】A
15、下列除去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FeSO4溶液(H2SO4) 加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2(CO) 通入足量的氧气后点燃
C H2(HCl) 先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后通过足量的浓硫酸
D KCl(KClO3) 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16、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C. 碱式碳酸铜在稀盐酸中逐渐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
D.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现有①稀盐酸 ②浓硫酸 ③食盐 ④碳酸钙 几种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
(2)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作除去铁表面锈的是______。
【答案】 H2SO4 NaCl CaCO3 HCl
18、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中碳、氮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氮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 12 千克尿素,其最多可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_____千克;
(3)尿素一般密封保存在阴凉通风处。实验室的石灰水也要密封保存,长期存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容易形成一层白膜,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 。
【答案】(1)1:2 (2)5.6 (3)
19、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
食物 苹果 葡萄 牛奶 玉米
pH 2.9~3.3 3.5~4.5 6.3~6.6 6.8~8.0
(1)苹果汁和葡萄汁相比较,酸性较强的是________,它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色。
(2)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对于胃酸过多的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________。
(3)鸡蛋壳中含有,以前因胃酸过多导致胃痛时,有人吃鸡蛋壳粉。现今,许多冶疗胃酸过多的药品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铝,而不是,提出一种理由说明为什么氢氧化铝优越于碳酸钙________ ,写出氢氧化铝与胃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答案】(1)苹果;红 (2)玉米
(3)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造成胃胀;
20、化学知识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序号填空。
①活性炭 ②生铁 ③甲烷 ④二氧化硫
(1)天然气中主要成分是:______。
(2)可形成酸雨的是:______。
(3)属于合金的是:______。
(4)具有吸附性的是______。
【答案】③ ④ ② ①
21、盐酸、硫酸、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1)酸与碱之间能发生________ 反应,写出一个上述四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2)氢氧化钙可以用来调节土壤的________ 性,它的水溶液常用来检验________气体的存在。
(3)将一定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混合液显红色,可推断该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要准确测定该溶液的pH,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 。
【答案】中和;H2SO4+2NaOH=Na2SO4+2H2O或HCl+NaOH=NaCl+H2O或Ca(OH)2+2HCl═CaCl2+2H2O或H2SO4+Ca(OH)2=CaSO4+2H2O;
酸;二氧化碳;>;pH计
三、简答题。
22、现有失去标签的相同体积的两瓶液体,一瓶是98%的浓硫酸,另一瓶是10%的稀硫酸,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例举几种方法来鉴别它们:
________ 。
【答案】①观察呈油状粘稠的为浓硫酸
②用玻璃棒蘸取在纸上写字,字迹变黑的为浓硫酸
③称其质量,质量大的为浓硫酸 等
四、实验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所学知识制作美丽的“喷泉”。
【实验1】如图1所示,将胶头滴管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挤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轻轻摇动烧瓶,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
(1)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被倒吸入烧瓶中的原因是CO2减少,造成__ __。
【实验2】将针筒内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注入装满二氧化碳的烧瓶中,振荡。测得两烧瓶内气压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2所示。
(2)3 s内,烧瓶中的压强变大的原因是__ __,振荡,烧瓶中的压强迅速降低,振荡能加快CO2分别与水、氢氧化钠溶液起作用的原因是__ __。
(3)烧瓶1中的压强,在a点和b点时相同的原因是__ _,如果将“实验1”中两处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__ __(填“能”或“不能”)形成美丽的“喷泉”。
(4)对比图2中的两条曲线,证明了“实验1”中CO2减少的原因是:
__ 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实验3】如图3所示,往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某液体,塞紧试管塞,打开止水夹,右边试管中的红色溶液从导管口喷出,形成红色“喷泉”。
(5)写出能完成该实验的一组药品:__ __。
(6)该实验能形成“喷泉”的原因是__ __。
【答案】(1)瓶内压强减小
(2)加入液体,气体被挤压(体积变小)
增大了CO2与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接触面积
(3)1体积的水溶解1体积的CO2_ 不能
(4)CO2+2NaOH===Na2CO3+H2O
(5)锌和稀盐酸(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或H2O2溶液和MnO2,合理即可)
(6)生成气体,使试管中的压强变大
五、计算类题。
24、实验室中有一瓶因存放不当而变质的固体氢氧化钠,某同学为测定其变质情况,取25 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260 g过量的稀盐酸,得到280.6 g溶液。请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 _g。
(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4.4 (2)42.4%
【详解】(1)依据反应前后质量守恒关系,即25 g样品+260 g稀盐酸=280.6 g溶液+二氧化碳气体质量,故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4.4 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44
x 4.4 g
= x=10.6 g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100%=42.4%
答: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