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蛋白质巩固提升2023-2024学年下学期高二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一、单选题
1.75%乙醇、含氯消毒剂都能有效灭活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B.乙醇浓度越高灭活效果越好
C.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NaClO D.都是利用氧化性灭活病毒
2.下列过程中,不可逆的是
A.蛋白质盐析 B.酯的水解 C.蛋白质变性 D.酯化反应
3.硫酸亚铁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S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ⅥA族
B.硫酸亚铁常用作净水剂
C.二价铁的还原性强弱:碱性环境>酸性环境
D.硫酸亚铁溶液一定会使蛋白质变性
4.下列蛋白质溶液处理过程中,可逆的是( )
A.高温蒸煮 B.加入HgCl2 C.(NH4)2SO4 D.加入浓硫酸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可用于配制汽车防冻液 B.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D.酶可作催化剂,温度越高催化效果越好
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钛合金能耐高温,可用于制造航天器的部件
B.“地沟油”不可食用但可以用来制造肥皂
C.泡腾片和酒精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但是二者消毒原理并不相同
D.由石墨烯卷制而成的“超级纤维”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材料
7.汕尾市有很多知名的地方特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坑镇生产丝苗米,丝苗米素有“中国米中之王、米中碧玉”之称,丝苗米中含有较多蛋白质
B.华侨管理区生产的红杨桃是优质水果,红杨桃中含有多种维生素
C.甲子镇生产的鱼丸口感鲜甜爽脆,鱼丸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D.平东镇生产优质花生,可用花生榨取植物油脂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
B.甲醛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的性能
C.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
D.等质量的聚乙烯和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
9.在新冠疫情的防控期间,常用医用酒精、过氧乙酸(CH3COOOH)、84消毒液等消杀病毒。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用酒精含乙醇95% B.84消毒液可与酒精混合使用
C.过氧乙酸的摩尔质量为76g D.病毒中的蛋白质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10.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B.果糖能发生水解反应
C.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能通过过滤将其从葡萄糖溶液中分离出来
1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酒精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B.聚氯乙烯等废塑料露天焚烧时,其产物会污染环境
C.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该过程未发生化学变化
D.我国古代用草木灰与熟石灰的浸取液作洗涤剂,加入熟石灰可增强其碱性
12.新冠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单链核酸组成,分子平均直径为60~140nm。下列有关新冠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病毒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B.新冠病毒在空气中可以“气溶胶”形式传播
C.过氧乙酸、75%的乙醇、“84”消毒液等均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
D.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应避光、冷藏保存
13.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核酸
B.丝绸制品灼烧过程会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产生
C.皮肤上不慎沾有浓硝酸时会变成黄色,这是因为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了颜色反应
D.蛋白质遇饱和盐溶液凝聚析出后均不能再溶解
14.化学与生活、环境和能源密切相关,下列过程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B.对环境消毒杀菌,阻断病毒传播
C.稻草发酵肥田,发展绿色农业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生成沉淀
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密切联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生产N95口罩的主要原料聚丙烯是一种混合物
B.新冠病毒可用75%乙醇、过氧乙酸()进行消毒,其消毒原理不同
C.乙二醇可生产汽车防冻液,甘油可用于配制化妆品,二者互为同系物
D.聚乙烯是生产食品保鲜膜、塑料水杯等生活用品的主要材料,不可用聚氯乙烯替代
16.下列有机物的名称与对应的结构简式均正确的是
A.甘氨酸(β-氨基乙酸):
B.2-甲基-4-乙基- 4-戊烯:
C.乳酸(2-羟基丙酸):
D.乙二酸乙二酯:
17.下列有机物命名错误的是
A.:1,3,三溴苯酚
B.:苯甲酸
C.:邻氨基苯甲酸
D.:甲基氯丁醇
18.鉴别下列各组有机物所用试剂及现象均正确的是
选项 有机物 鉴别所用试剂 现象与结论
A 葡萄糖与果糖 钠 有气体放出的是葡萄糖
B 麦芽糖与蛋白质 溴水 褪色的是麦芽糖
C 油脂与蛋白质 浓硝酸 变黄的是油脂
D 淀粉与蛋白质 碘水 变蓝的是淀粉
A.A B.B C.C D.D
19.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水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
B.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D.糖类、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20.2021年10月30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发布,中国在国际上首次实现由一氧化碳直接合成蛋白质——乙醇梭菌蛋白合成技术,该技术可以将无机氮和碳转化为有机氮和碳。人工合成蛋白质从大自然的3个月缩短为22秒,蛋白质含量从30%提高到85%,其总反应可以表示为CO+H2O+NH3→CH3CH2OH+CO2+菌体蛋白(未配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电子式为
B.氨气的结构式为
C.菌体蛋白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变性
D.乙醇与菌体蛋白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完全相同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
B.将2mL1mol L-1CuSO4溶液与5滴0.5mol L-1NaOH溶液混合后,再加入1mL10%葡萄糖溶液,煮沸后出现砖红色沉淀
C.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NH2,在一定条件下,氨基酸之间能发生聚合反应
D.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可向混合液中加入适量NaOH溶液,振荡后进行分液
22.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替利洛尔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鉴别A、B两种有机物可以使用FeCl3溶液
B.A的分子式为C10H10NO2
C.1mol替利洛尔最多可以与5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替利洛尔既可以和稀硫酸反应,又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
23.2019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是一种致病性很强、传染性较高的RNA病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3M防颗粒物口罩使用高效过滤材料聚丙烯,聚丙烯属于高分子
B.用“84消毒液”进行消毒时,消毒液浓度必须合理调配
C.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元素只有C、H、O
D.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
24.某物质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的分子式为C13H16N2O5
B.该物质是由两分子不同的氨基酸经脱水缩合而得
C.该物质属于蛋白质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NaHCO3溶液反应
25.前一时期“非典型肺炎”在我国部分地区流行,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环境消毒是预防“非典型肺炎”的重要措施,常用的消毒剂是ClO2或Cl2等的稀溶液,其中ClO2溶液的消毒效果较好。已知ClO2常温下呈气态,其分子构型与水分子的分子构型相似,在自然环境中ClO2最终变为Cl-。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ClO2的分子结构呈V形,属非极性分子
B.ClO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目表示)是Cl2的5倍
C.ClO2、Cl2的稀溶液用于环境消毒,具有广谱高效的特点,对人畜无任何危害
D.常用Na2SO3在H2SO4的酸性条件下,还原NaClO3来制ClO2,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Na2SO3+2NaClO3+H2SO4=2Na2SO4+2ClO2↑+H2O
二、填空题
26.蛋白质
(1)组成:蛋白质中主要含有 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 化合物。其溶液具有 的某些性质。
(2)结构:由 分子按一定的顺序以 连接起来的生物大分子称为蛋白质,其一定含有的官能团是
①一级结构: 分子脱水缩合形成的多肽是按一定顺序排列的 结构,这种顺序就是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②二级结构:在一条多肽链中,不相邻的碳氧双键和氮氢键之间可以形成 ,使多肽链具有规则的结构,这就构成了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主要有 和 两种形式。
③三级结构:在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同一条多肽链中的 之间可以形成 、 等,使二级结构再按照一定的形状卷曲,这就是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④四级结构:由 组成的空间结构状态称为蛋白质的均一四级结构,由 组成的空间结构状态称为蛋白质的非均一四级结构。
27.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四种二肽。(_______)
28.蛋白质的组成和结构
蛋白质是由多种 通过 等相互连接形成的一类生物大分子。
(1)组成:蛋白质中主要含有 等元素,属于天然有机 。其溶液具有 的某些性质。
(2)四级结构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详解】A.乙醇与水分子间能形成氢键,且乙醇和水均为极性分子,则乙醇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故A正确;
B.75%的医用酒精具有良好的杀菌消毒能力,浓度较大时易在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膜而导致杀菌能力降低,故B错误;
C.漂粉精的主要成分是Ca(ClO)2,故C错误;
D.75%乙醇不具有氧化性,不是利用氧化性灭活病毒,故D错误;
故答案选A。
2.C
【详解】A.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析出的蛋白质加水后依然可以溶解,该过程可逆,A不符合题意;
B.酯在酸性环境中的水解是可逆的,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变性是遇到重金属盐、加热、紫外线等使蛋白质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过程,C符合题意;
D.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D
【详解】A.S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ⅥA族,A正确;
B.硫酸亚铁中亚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亚铁胶体,具有吸附能力常用作净水剂,B正确;
C.二价铁的还原性强弱:碱性环境>酸性环境,C正确;
D.亚铁离子为人体合成血红蛋白所必须的离子,所以不会使蛋白质变性,D错误;
故选D。
4.C
【详解】A.高温蒸煮会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汞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
C.饱和硫酸铵溶液会使蛋白质溶液发生盐析,析出蛋白质,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故C符合题意;
D.浓硫酸会使蛋白质变性,变性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A
【详解】A.乙二醇的熔沸点较高,常用于汽车防冻液,故A正确;
B.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油脂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褪色,故B错误;
C.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出现盐析,故C错误;
D.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作生物催化剂,在适当温度范围内有较高的催化效果,温度过高会使蛋白质变性,使酶失去生物活性,催化效果降低,故D错误;
故选:A。
6.D
【详解】A.钛合金具有优良金属性能,能耐高温,可用于制造航天器的部件,故A正确;
B.“地沟油”不可食用但可以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来制造肥皂,故B正确;
C.二氧化氯是利用强氧化性杀菌,酒精是利用使蛋白质变性杀菌,故C正确;
D.碳纳米管的成分是碳单质,不是化合物,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化合物材料,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7.A
【详解】A.米中含有较多的淀粉,蛋白质的含量少,A项错误;
B.红杨桃是水果,含有多种维生素,B项正确;
C.制作鱼丸的主要原料是鱼肉,鱼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C项正确;
D.花生中含有丰富的植物油脂,可用花生榨取植物油脂,D项正确;
答案选A。
8.C
【详解】A.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作消毒剂,故A正确;
B.35%~40%甲醛的水溶液叫做福尔马林,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因此福尔马林具有杀菌防腐的性能,故B正确;
C.聚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制得,聚氯乙烯有毒,不能可用于制作不粘锅的耐热涂层,故C错误;
D.设质量为mg,聚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乙烯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9.D
【详解】A.医用酒精含乙醇75%,故A错误;
B.乙醇能被次氯酸钠氧化,84消毒液不能与酒精混合使用,故B错误;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过氧乙酸的摩尔质量为76g/mol,故C错误;
D.蛋白质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正确;
选D。
10.A
【详解】A. 淀粉是多糖,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故A正确;
B. 果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B错误;
C. 植物油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含有不饱和键,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C错误;
D. 蛋白质溶液属于胶体,胶体和溶液的分散质粒子都能通过滤纸,因此不能通过过滤将蛋白质溶液从葡萄糖溶液中分离出来,故D错误;
答案选A。
11.A
【详解】A.酒精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过大,会使病毒表面膜蛋白快速变性,从而使酒精无法渗透到内部杀灭病毒,A错误;
B.聚氯乙烯等废塑料焚烧会产生有毒物质污染环境,B正确;
C.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正确;
D.草木灰中的K2CO3与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KOH,溶液碱性增强,D正确。
答案选A。
12.A
【详解】A.病毒疫苗含有蛋白质,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A错误;
B.新冠病毒大小为纳米级,在空气中会形成“气溶胶”,B正确;
C.过氧乙酸、75%的乙醇、“84”消毒液均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可有效灭活新冠病毒,C正确;
D.病毒疫苗含有蛋白质,温度太高会发生变性,所以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应避光、冷藏保存,D正确;
故答案为:A。
13.D
【详解】A.1981年,我国科学家在世界首次人工合成了一种核酸——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A正确;
B. 丝绸属于蛋白质、灼烧蛋白质会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产生,丝绸制品灼烧过程会有烧焦的羽毛气味产生,B正确;
C. 含苯环的蛋白质与浓硝酸能发生颜色反应、呈黄色,C正确;
D. 蛋白质遇饱和无机盐溶液凝聚析出属于盐析,蛋白质能再溶解,蛋白质遇重金属盐溶液凝聚析出属于变性,蛋白质不能再溶解,D不正确;
答案选D。
14.D
【详解】A.二氧化硫是一种抗氧化剂,能防止酒中的一些成分被氧化,该过程涉及化学变化,A不符合题意;
B.环境消毒杀菌,利用物质的强氧化性,使细菌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B不符合题意;
C.稻草发酵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涉及化学变化,C不符合题意;
D.蛋白质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生成沉淀,此过程为盐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符合题意;
故选D。
15.C
【详解】A.聚丙烯中n不确定,且相对分子量不能确定,所以聚丙烯为混合物,选项A正确;
B.75%的乙醇消毒利用乙醇的分子具有很大的渗透能力,它能穿过细菌表面的膜,打入细菌的内部,使构成细菌生命基础的蛋白质凝固,将细菌杀死,即能使蛋白质变性,而过氧乙酸是利用其强氧化性消毒,因此,其消毒原理不同,选项B正确;
C.乙二醇型防冻液采用乙二醇与软水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甘油具有吸湿性,可用于护肤用品,两者含羟基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选项C错误;
D.聚氯乙烯在使用过程中会慢慢释放出氯化氢,能够造成食品的污染,不能代替聚乙烯使用,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6.C
【详解】A.甘氨酸又称为α-氨基乙酸,离羧基最近的碳原子为α-碳原子,其结构简式为:,A不正确;
B.烯烃命名时,应从靠近碳碳双键的一端开始编号,的名称为4-甲基-2-乙基-1-戊烯,B不正确;
C.有机酸命名时,羧基碳原子是第一碳原子,编号为“1”,则乳酸(2-羟基丙酸)的结构简式为:,C正确;
D.是乙二酸与2个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因此其名称为乙二酸二乙酯,D不正确;
故选C。
17.A
【详解】A.中羟基为主官能团,直接连在苯环上,为某苯酚,根据芳香族化合物的命名规则,3个分别位于苯环的2、4、6号碳原子上,其化学名称为2,4,三溴苯酚,A错误;
B.中只含有羧基一种官能团,其化学名称为苯甲酸,B正确;
C.中羧基为主官能团,其化学名称为氨基苯甲酸或邻氨基苯甲酸,C正确;
D.中羟基为主官能团,称为某醇,根据醇的命名规则可知,羟基位于2号碳原子上,其化学名称为甲基氯丁醇,D正确;
答案选A。
18.D
【详解】A.葡萄糖和果糖都含有羟基,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不能鉴别,故A错误;
B.麦芽糖含-CHO,蛋白质含氨基,均使溴水褪色,不能鉴别,故B错误;
C.蛋白质与浓硝酸发生颜色反应,显黄色,而油脂没有此现象,故C错误;
D.淀粉遇碘变蓝色,蛋白质没有此性质,可用碘水鉴别,故D正确;
故选D。
19.C
【详解】A.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在酒曲酶作用下分解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A错误;
B.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蚕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B错误;
C.蛋白质先水解产生多肽,然后多肽再水解产生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C正确;
D.糖类中的单糖及低聚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而糖类中的多糖及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0.D
【详解】A.二氧化碳中C原子和O原子之间以双键结合,故其电子式为,故A正确;
B.氨气分子中含有3个N-H键,结构式为,故B正确;
C.高温条件下能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所以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会发生变性,故C正确;
D.乙醇组成元素只有C、H、O,菌体蛋白属于蛋白质,组成元素C、H、O外,还含N、P等元素,故D错误;
故选:D。
21.B
【详解】A.油脂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A正确;
B.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配制要求氢氧化钠过量,选项中所用氢氧化钠少量,与葡萄糖反应时不会出现砖红色沉淀,B错误;
C.氨基酸分子中含有-COOH和-NH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脱水缩合生成多肽,C正确;
D.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苯酚钠,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D正确;
答案选B。
22.D
【详解】A.酚羟基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而A和B中均无酚羟基,所以利用FeCl3溶液无法鉴别两者,A错误;
B.根据A的结构简式可知,A分子的不饱和度为7,其分子式为:C10H9NO2,B错误;
C.根据替利洛尔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能与氢气发生加成的是苯环和碳碳双键,其中(圆圈部位)无法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所以1mol替利洛尔最多可以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C错误;
D.替利洛尔分子中的肽键结构中的碳氮单键在碱性条件下可发生水解反应,亚氨基可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反应,D正确;
故选D。
23.C
【详解】A.聚丙烯是有机聚合物,属于高分子有机材料,A正确;
B.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NaClO具有强氧化性,市售84消毒液中NaClO浓度较高,进行消毒使用时,需要进行适当稀释然后再使用,B正确;
C.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与RNA组成,因此组成新型冠状病毒的元素至少含有C、H、O、N,C错误;
D.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其目的是避免蛋白质变性,使蛋白质失去活性,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
24.C
【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13H16N2O5,选项A正确;
B.该物质是由两分子不同的氨基酸HOOCCH2CH(NH2)COOH和C6H5CH2CH(NH2)COOH经脱水缩合而得,选项B正确;
C.该物质属于二肽,不是高分子化合物,不属于蛋白质,选项C不正确;
D.该物质分子中含有两个羧基,故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2 mol NaHCO3溶液反应,选项D正确;
故选C。
25.D
【详解】A.ClO2的分子结构呈V形,属极性分子,A错误;
B.ClO2中氯元素显+4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其消毒效率(以单位体积得电子的数目表示)是Cl2的2.6倍,B错误;
C.Cl2与有机物形成有机氯,对人有害,C错误;
D.已知反应物为Na2SO3和NaClO3,生成物为ClO2,则Na2SO3被氧化成Na2SO4,反应条件为H2SO4的酸性条件下,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所以化学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答案选D。
26.(1) C、H、O、N 高分子 胶体
(2) α-氨基酸 肽键 α-氨基酸 链状 氢键 α- 螺旋 β- 折叠 氨基酸残基 氢键 二硫 键(-S—S-) 几条相同的多肽链 几条不同的多肽链
【解析】略
27.正确
【详解】氨基酸生成二肽,就是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个水分子。当同种氨基酸脱水时,生成2种二肽,当异种氨基酸脱水时,可以是甘氨酸脱羟基,丙氨酸脱氢,也可以是丙氨酸脱羟基,甘氨酸脱氢,生成2种二肽。所以共有4种。故正确。
28. 氨基酸 肽键 C、H、O、N、S 高分子 胶体
【解析】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