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1.新冠病毒(如图)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核酸由核苷酸组成。核苷酸的单体由戊糖、磷酸基和含氮碱基构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
B.蛋白质中含C、H、O、N 等元素
C.戊糖( C5H10O5)与葡萄糖互为同系物
D.NaClO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能使病毒蛋白变性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只存在于动物体内 B.淀粉与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C.淀粉、油脂、α-氨基酸都能水解 D.油脂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3.高分子材料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产防护服要用到有机高分子材料
B.天然橡胶可作医用无菌橡胶手套的原料
C.制造N95口罩的聚丙烯树脂中不含碳碳双键
D.防控新冠病毒所用酒精浓度越大,消毒效果越好
4.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蔗糖是一种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2倍
B.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向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进行水浴加热,观察不到有银镜生成
D.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
5.化学与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CH3COOOH)、氯仿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其中 NaClO 通过氧化灭活病毒。
B.2014 年德美科学家开发超分辨荧光显微镜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使光学显微镜分辨率步入了纳米时代。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
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6.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使用煤液化技术可减少的排放
B.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使用后必须进行集中处理
C.泡腾片和75%的乙醇溶液均可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D.生活中可用肥皂水做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7.对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用(C6H10O5)n表示,因此它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并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B.制取聚乙烯、聚氯乙烯和酚醛树脂的反应类型都是加聚反应
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都是天然纤维
D.合成橡胶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8.茚地那韦被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未画出其空间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茚地那韦属于芳香烃
B.虚线框内的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C.茚地那韦的分子式为C34H40O4N5
D.茚地那韦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物
9.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自然固氮 B.纯碱除油污 C.海水提溴 D.电解精炼铜
10.下列各项实验操作得出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冷却后向溶液中滴加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 有砖红色沉淀 蔗糖水解产物中含有醛基
B 将过量铁粉加入浓硝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冷却后滴加KSCN溶液 有气体生成,溶液最终呈无色 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将铁氧化成Fe2+
C 将足量SO2通入Na2CO3溶液中逸出的气体先通入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再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颜色变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Ka1(H2SO3)>Ka1(H2CO3)
D 向Cu(OH)2固体中分别滴加盐酸和氨水;向Al(OH)3固体中分别滴加盐酸和烧碱溶液 固体均溶解 Cu(OH)2和Al(OH)3均为两性氢氧化物
A.A B.B C.C D.D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鸡蛋清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或福尔马林,蛋白质的性质均发生改变并凝聚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上层析出甘油
C.氨基酸为高分子化合物,种类较多,分子中都含有和
D.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
12.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B.蚕丝、棉花、麻均属于纤维素
C.鸡蛋清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沉淀析出,该性质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
D.炒菜时加碘食盐要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是为了防止食盐中的碘受热升华
13.下列物质中,属于生物高分子的是
A.乙醛 B.蛋白质 C.油脂 D.葡萄糖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分子中含1个π键和4个σ键
B.聚氯乙烯材料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C.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可生成四种一氯代物
D.汽油、植物油的主要成分分别为烃和酯
1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相应结论均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加入AgNO3溶液 产生浅黄色沉淀 能电离出Br-
B 向蔗糖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加入新制的悬浊液 无砖红色沉淀 蔗糖未发生水解
C 石蜡油加强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的溶液 溶液红棕色变无色 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
D 加热试管中的聚氯乙烯薄膜碎片 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氯乙烯加聚是可逆反应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6.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热量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 。
(3)糖尿病人不可饮酒,酒精在肝脏内可被转化成有机物A。
A的有关性质实验结果如下:
Ⅰ.通过样品的质谱测得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
Ⅱ.核磁共振氢原子光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同性氢原子给出相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醇(CH3CH2OH)有三种氢原子(图甲)。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乙所示。
Ⅲ.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
试写出A的结构简式: 。
(4)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蔬菜中富含纤维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可以区别合成纤维和羊毛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紫外线、医用酒精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们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
E.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
(5)香蕉属于高糖水果,糖尿病人不宜食用。乙烯是香蕉的催熟剂,它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7.i.乳酸( )、酒精、醋酸、淀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
(1)在生活中,常选择上述物质中 (填结构简式)清洗水壶里的水垢。
(2)生活中常选择 酒精选择“75%”“95%”或“无水”皮肤消毒。
(3)上述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填名称。
(4)乳酸中发生如下变化:,则所用的试剂a为 (写化学式)。
ii.下图中A、B、C分别是三种有机物的结构模型:
请回答下列问题:
(5)A、B、C三种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均共面的是 (填名称)。结构简式为 的有机物中,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至少为 。
(6)有机物C不具有的结构或性质是 (填字母)。
a.是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交替的结构 b.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c.不能使酸性溶液和溴水褪色 d.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或氧气反应
(7)等质量的三种有机物完全燃烧生成和,消耗氧气的体积(相同状况下)最大的是 (填“A”“B”或“C”)。
18.有机物的性质与其所具有的官能团直接相关,辨析有机物的官能团,运用官能团的性质分析、理解有机物发生的反应是掌握有机物的金钥匙。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简式为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有 ,下列反应中①加成;②水解;③酯化;④氧化;⑤中和;⑥消去;⑦还原,其中A可以发生的有 填字母序号)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③④⑤⑥⑦ d.②③④⑤⑥
(2)取一定量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A充分反应,则消耗Na、NaOH、NaH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A与足量Na2CO3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某种兴奋剂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4)该兴奋剂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是 。
(5)滴入KMnO4酸性溶液,振荡,紫色褪去,并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理由是 ,下列证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的方法中,合理且简单易行的是 。
A.加入浓溴水,溴水褪色
B.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浓溴水,溴水褪色
C.先加入足量NaOH溶液再加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D.先滴加NaOH溶液到刚好反应,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
(6)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mol和 mol。
(7)油脂在人体新陈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关油脂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油脂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B.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C.硬脂酸(C17H35COOH)甘油酯沸点比软脂酸甘油酯高
D.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三、实验题
19.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丙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1)写出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甲和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设计甲和丙是为了探究 对淀粉水解的影响。
(3)实验1失败的原因是 。
(4)实验3中溶液的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是 。
(5)下列结论合理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20.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是基本营养物质之一、采用某检测仪对某蛋白质中的N、S元素进行检测,根据下图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1.变温:对吸附柱升温,所吸附的成分按、和的顺序逐个释放。
2.控制温度为,释放的主体主要为。
(1)第一步将有机物氧化的目的 。
(2)若不通氨气,则使S元素的测定结果偏 (填“高”或“低”)。
(3)铜管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
(4)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可利用 (填试剂名称)定性检测上述变温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5)若利用中学化学方法定量检测变温后S元素的含量,可先将气体通入足量下列溶液中 (填字母)进行吸收,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 。
A.硫酸酸化的溶液 B.盐酸酸化的溶液 C.溶液 D.新制氯水
(6)有机物中氮元素的含量测定还可以采用凯氏定氮法,流程如图:
其中第②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1.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固体有机物A的分子组成,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夹持仪器、酒精灯等已略去)。
取17.1gA放入装置中,通入过量燃烧,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C装置的作用是 ,E装置的作用是 。当燃烧完全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
(2)若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C装置增重9.9g,D装置增重26.4g,则A的分子式 。
(3)A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A可发生水解反应,1mol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则A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详解】A.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所以蛋白质和核酸均是高分子化合物,A正确;
B.蛋白质是由许许多多氨基酸通过形成肽键缩合而成,所以蛋白质分子中含C、H、O、N 等元素,B正确;
C.戊糖的分子式为 C5H10O5,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二者分子式相差CH2O,不符合同系物的定义,C错误;
D.NaClO溶液用作消毒剂,是因为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病毒蛋白质发生变性,从而失去生物活性,D正确;
故选C。
2.D
【详解】A.植物体内也有蛋白质,A错误;
B.淀粉与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B错误;
C.淀粉、油脂可以水解,α-氨基酸不能水解,C错误;
D.油脂只含C、H、O元素,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正确;
故选D。
3.D
【详解】A.生产防护服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等,均是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正确;
B.天然橡胶的主要成分是聚异戊二烯,是制作医用无菌橡胶手套的原料,故B正确;
C.聚丙烯树脂是丙烯发生加聚反应所得产物,分子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故C正确;
D.一般而言,75%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因为酒精浓度过高,效果太强,可能导致只是让细菌细胞最外面的蛋白质变性,而形成一个保护膜,使酒精不能完全进入细菌细胞内,达不到杀菌的目的,故D错误;
故选D。
4.A
【详解】A.两分子单糖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糖,故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的2倍,A错误;
B.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B正确;
C.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应先加NaOH溶液至碱性后再加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后才能观察到有银镜生成,C正确;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使蔗糖炭化,D正确;
故选A。
5.C
【详解】A.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通过氧化灭活病毒,故A正确;
B.由于超分辨荧光显微镜步入了纳米时代,因此利用此类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活细胞内蛋白质等大分子,故B正确;
C.“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这是青蒿素的萃取,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雾霾属于气溶胶,胶体都具有丁达尔效应,故D正确。
故选C。
6.A
【详解】A.煤液化技术推广可以减少粉尘等固体颗粒造成的污染,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A项错误;
B.使用后的口罩上可能带有多种细菌病毒,必须集中处理,B项正确;
C.具有强氧化性和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C项正确;
D.蚊虫叮咬处出现红肿、瘙痒主要是由于甲酸的刺激作用,而肥皂水呈碱性,故肥皂水可用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D项正确;
答案选A。
7.C
【详解】A.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A不正确;
B.制取酚醛树脂的反应是缩聚反应,B不正确;
C.棉花、羊毛、蚕丝和麻都是天然纤维,C正确;
D.合成橡胶不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不正确;
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8.D
【详解】A.根据茚地那韦结构简式可知:其中含有C、H、O、N四种元素,所以尽管分子中含有苯环,但不属于芳香烃,A错误;
B.在虚线框中的五元环上含有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因此虚线框内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B错误;
C.根据茚地那韦的分子结构可知其分子式为C36H47O4N5,C错误;
D.根据茚地那韦的分子结构可知:其中含有2个肽键,在碱性条件下断裂肽键,-NH-上结合一个H原子,形成-NH2,羰基上结合-OH形成的羧基-COOH 再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产生-COONa,因此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最终可生成三种有机物,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9.B
【详解】A.自然固氮是在自然状态下(非人工),使空气中游离态的氮元素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纯碱除油污是利用纯碱水解后呈碱性,油污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而被除去,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
C.海水提溴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把海水中的氧化生成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
D.电解精炼铜时,用含电解质作溶液,粗铜作阳极,电极反应式为:,纯铜作阴极,电极反应式为:,涉及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A.蔗糖水解液显酸性,不加碱中和,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A项错误。
B.实验现象应为有气体生成,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浓硝酸具有氧化性,将铁氧化成,但过量铁粉将其还原为,B项错误。
C.先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目的是除去二氧化硫气体,再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产物是二氧化碳,进而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酸性越强,电离常数越大,,C项正确。
D.溶于氨水,形成配合物,不是两性氢氧化物,D项错误。
故合理选项为C。
11.D
【详解】A.向鸡蛋清的溶液中加入浓的硫酸钠溶液发生盐析,加入福尔马林发生变性,故A项错误;
B.将牛油和烧碱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发生盐析,上层高级脂肪酸钠析出,下层是甘油,故B项错误;
C.氨基酸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C项错误;
D.纤维素是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和水作用转化为葡萄糖,故D项正确;
答案选D。
12.A
【详解】A.淀粉、纤维素、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A正确;
B.蚕丝属于蛋白质,不属于纤维素,故B错误;
C.蛋白质遇硫酸铜发生变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盐析可用于蛋白质的分离和提纯,故D错误;
D.食盐中加的碘盐为KIO3,受热易分解,则在菜准备出锅时添加加碘食盐,是为了防止KIO3受热易分解,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3.B
【详解】A.乙醛分子结构简式是CH3CHO,物质有确定的分子式,不属于生物高分子,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是许多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属于生物高分子,B符合题意;
C.油脂有确定的物质分子式,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
D.葡萄糖分子式是C6H12O6,有确定的物质分子式,因此葡萄糖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14.D
【详解】A.三键中含有一个σ键和2个π键,所以乙炔分子中,共含有3个σ键,2个π键,故A错误;
B.聚氯乙烯不含有碳碳双键,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错误;
C.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可视为三个甲基取代三个H原子,该有机物有2种氢,则光照下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可生成两种一氯代物,故C错误;
D.汽油为烃类混合物,植物油属于油脂,为酯类,故D正确;
故选:D。
15.C
【详解】A.是非电解质,不能电离出溴离子,加入硝酸银溶液,不能产生淡黄色沉淀,故A错误;
B.水浴加热后,先加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并加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不饱和烃,说明气体中含有不饱和烃,故C正确;
D.试管口润湿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加热聚氯乙烯产生了氯化氢气体,不能说明是可逆反应,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6. BCD 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均可) CH3COOH AC CH2===CH2+Br2―→CH2Br—CH2Br
【详解】(1)A.葡萄糖的化学式为C6H12O6,不含有水,故A错误;B.葡萄糖中含有醛基,醛基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B正确;C.葡萄糖在人体内会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为人体提供需要的能量,故C正确;D.淀粉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故D正确.故答案为BCD;
(2)木糖醇中含有羟基,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故答案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3)核磁共振氢谱中有几个峰就有几中氢原子,图乙有2个峰,说明有2种氢原子,将A溶于水,滴入石蕊试液,发现溶液变红,溶液呈酸性,说明含有羧基,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60,60-45=13,另一个基团为甲基,A为CH3COOH,故答案为CH3COOH;
(4)A.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万以上,部分蛋白质可溶于水,如血清蛋白、酶等,故A错误; B.羊毛是蛋白质,因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特殊气味,所以可用灼烧来鉴别合成纤维和羊毛,故B正确;C.人类膳食中的纤维素主要含于蔬菜和粗加工的谷类中,虽然不能被消化吸收,但有促进肠道蠕动,利于粪便排出等功能,故C错误;D.细菌的成分是蛋白质,紫外线、医用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杀菌消毒,故D正确;E.天然彩棉对人体无不良反应,用天然彩棉制成贴身衣物可减少染料对人体的副作用,故E正确;故答案为AC;
(5)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r,故答案为CH2=CH2+Br2→CH2Br-CH2Br。
17.(1)CH3COOH
(2)75%
(3)淀粉
(4)Na
(5) 乙烯、苯 8
(6)a
(7)A
【详解】(1)乳酸分子中含有羟基和羧基,酒精分子中含有羟基,醋酸分子中含有羧基,醋酸的酸性较强,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可溶的醋酸盐,因此常用醋酸(CH3COOH)清洗水壶里的水垢;
故答案为:CH3COOH。
(2)75%的酒精使蛋白质的变性效果最好,浓度过低时无法完全杀死细菌、病毒,浓度过高时会在细菌表面形成一层蛋白质外壳,保护细菌内部;
故答案为75%。
(3)淀粉属于多糖,分子式含有n,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乳酸、酒精、醋酸都属于小分子;
故答案为:淀粉。
(4)根据产物可知,羟基-OH和羧基-COOH都与 Na发生了反应,因此所用的试剂a为Na;
故答案为:Na。
(5)图A是甲烷的球棍模型,图B是乙烯的比例模型,图C是苯的球棍模型,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分子中6原子共平面,苯分子中12原子共平面;根据题中有机物结构可知,同一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共平面,另外,无论另一个苯环如何旋转,至少有2个碳原子(连接苯环的碳原子及对位碳原子)与该苯环共平面,故处于同一平面内的碳原子数至少为8个;
故答案为:乙烯、苯;8。
(6)有机物C是苯。a.苯中的碳碳键介于碳碳双键和碳碳单键之间的特殊的化学键,a错误;b .苯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b正确;c.苯并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但不是化学反应,c正确;d.苯一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能在氧气中燃烧,d正确;
故答案为:a。
(7)甲烷、乙烯、苯的化学式与最简式(括号中)分别为:CH(CH4),C2H4(CH3),C6H6(CH),等质量的有机物,含氢量最高的有机物耗氧量最大,比较三种有机物的最简式可知,甲烷的含氢量最高,耗氧量最大;
故答案为:A。
18.(1) 羟基、醛基、羧基 c
(2)3∶2∶1
(3)
(4)溶液变紫色
(5) 碳碳双键、酚羟基、苯环上甲基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
(6) 4 7
(7)A
【详解】(1)A: 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有羟基、醛基、羧基,醛基和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羧基和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羟基和醛基具有还原性可发生氧化反应,羧基和酚羟基可以酸碱中和反应,醇羟基的邻碳有氢可以发生消去反应,醛基可以和氢气加成发生还原反应,综上所述A可以发生的有①③④⑤⑥⑦,故选c;
(2)取一定量Na、NaOH、NaHCO3分别与等物质的量A充分反应,Na与酚羟基、醇羟基、羧基都能发生反应,NaOH与酚羟基、羧基能发生反应,NaHCO3与羧基发生反应,则消耗Na、NaOH、NaHCO3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3)酸性:羧酸> >NaHCO3,A与足量Na2CO3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
(4)该兴奋剂含有酚羟基,与FeCl3溶液混合,现象是溶液变紫色;
(5)滴入KMnO4酸性溶液,振荡,紫色褪去,并不能证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理由是碳碳双键、酚羟基、苯环上甲基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兴奋剂中含有酚羟基和碳碳双键都可以与溴水发生反应,先滴加NaOH溶液到酚羟基刚好反应,再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则说明其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故选D;
(6)该有机物中含有酚羟基,酚羟基的两个邻位和对位易发生取代反应最大消耗3mol溴,碳碳双键与1mol浓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两个苯环结构可以与6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碳碳双键可与1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故1mol该物质分别与浓溴水和H2反应时,最多消耗Br2和H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3mol+1mol=4mol和6mol+1mol=7mol;
(7)A.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获得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进行肥皂生成,A错误;
B. 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由不同的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B正确;
C. 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沸点影响很大,硬脂酸(C17H35COOH)甘油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沸点比软脂酸甘油酯(不饱和脂肪酸甘油酯)高,C正确;
D.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D正确;
故选A。
19.(1)(C6H10O5)n+nH2OnC6H12O6
(2) 温度 催化剂
(3)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BCD
【详解】(1)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6H10O5)n+nH2OnC6H12O6;故答案:(C6H10O5)n+nH2OnC6H12O6。
(2)甲与乙的反应物均相同,但甲加热,乙未加热,所以甲乙实验是探究温度对淀粉水解的影响;甲中有稀硫酸,而丙中无稀硫酸,所以甲、丙是探究催化剂对淀粉水解的影响;故答案:温度;催化剂。
(3)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在酸性条件下,而加入氢氧化铜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时应在碱性条件下,所以应先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后,再加入氢氧化铜,所以实验1无现象;故答案:没有加入碱中和作为催化剂的稀硫酸。
(4)加入的碘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碘无法与淀粉反应,所以溶液变化不明显;故答案:氢氧化钠与碘反应。
(5)A.根据实验可知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故A正确;
B.因为碘已升华,所以冷却后加入碘,可判断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故B正确;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应先在水解液中加入氢氧化钠中和稀硫酸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根据砖红色沉淀的产生判断产物的还原性,故C正确;
D.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且为中性,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所以可用唾液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1,可达到预期的现象,故D正确;
故答案:ABCD。
20.(1)将N,S元素转化为便于检测的物质
(2)低
(3)
(4)品红溶液
(5) D B
(6)
【分析】蛋白质含有C,H,O,N,S等元素,高温氧化得到,铜管还原,得到,通过吸附柱,可将三种气体进行吸附,未吸附气体,通过热导检测仪测定含量,吸附后得到的三种气体,变温后对硫元素进行检测;
【详解】(1)由流程图可知,第一步将有机物中的N,S元素分别氧化为氮氧化物和氮气,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则氧化的目的是:将N,S元素转化为便于检测的物质;
(2)若不通氨气,S元素吸收不完全,则使S元素的测定结果偏低;
(3)铜管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和CuO,化学方程式为:
;
(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可利用品红溶液定性检测上述变温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
(5)若利用中学化学方法定量检测变温后S元素的含量,可先将气体通入足量新制氯水进行吸收,被氧化为硫酸根,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酸化的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先通入硫酸酸化的溶液则引入硫酸根,影响检验结果,先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再加入盐酸酸化的溶液,则得不到白色沉淀,故答案为D;B;
(6)第②步是硫酸铵和氢氧化钠再加入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离子方程式为:。
21. 吸收H2O 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防止倒吸 C12H22O11
【分析】A为有机物,燃烧生成CO2和H2O,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可以吸收生成的H2O;装置D中装有碱石灰,可以吸收生成的CO2;装置E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
【详解】(1)装置C中装有浓硫酸,可以吸收生成的H2O;装置E可以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防止对实验产生干扰;当燃烧完全后,还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防止倒吸;
(2)A的摩尔质量为342g/mol,17.1g A的物质的量为,C装置增重9.9g,说明生成了9.9g H2O,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为,A中含有1.1mol H原子,A中H原子个数为,D装置增重26.4g,说明生成了26.4g CO2,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为,A中含有0.6mol C原子,A中C原子个数为,0.6mol C和1.1mol H原子的质量为,则A中含有O原子,O原子的物质的量为,A中O原子个数为,则A的分子式为C12H22O11;
(3)C12H22O11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A可发生水解反应,1molA可水解生成2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则A为蔗糖,其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