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白杨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清晰、插嘴、分辩、抚摸、介绍、边疆、陷入、浑黄一体、高大挺秀”等词语。指导“陷”和“插”中“臼”的写法。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
3.抓住重点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采用谈话式教学,根据课文文本的阅读,图片展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体会,形成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教材简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大戈壁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与他的孩子们的对话,父亲望着窗外的白杨,借助白杨,热情讴歌了祖国边疆的建设者们,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服从祖国的需要,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具有无私的奉献精神。这篇文章首先从孩子们对白杨树的争论开始,引出爸爸对白杨树特点的介绍,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然后爸爸借助白杨表明自己扎根边疆的志向,同时也希望他的孩子们能够成为祖国边疆的建设者。
学习这篇课文,一是让学生继续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体会课文是怎样借物喻人,赞颂边疆建设者的;三是进一步加深对西部的了解
【教学准备:】
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
2 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激趣引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大戈壁吗?老师找了一些关于大隔壁的图片,大家看一下,看完后说一说,戈壁是什么样的地方。 课件展示大戈壁的图片。
(蒙古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沙、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
然而,在这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的荒凉大戈壁上,却生长着一棵棵高大的身影,你知道他们是什么吗?它们就是挺拔的白杨。今天我们就随着作者,到这荒凉的戈壁滩看一看。教师板书:白杨
二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自学生字生词。
1此时你一定在想,白杨为什么能在荒凉的戈壁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父子三人为什么要去这茫茫的大戈壁呢?现在,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课文生字新词,然后和你的同座交流一下前面提出的问题?
(学生自学,可以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2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
(一) 课件出示词语
(1)对一些词语的理解。
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
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2) “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
(二)想一下:
1、白杨为什么能在荒凉的戈壁生长呢?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白杨从来就这么直……)
2父子三人为什么要去这荒凉的大戈壁呢?从哪里读出来的?
(他们只知道……)
3他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住下来?
4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 学生回答
那么爸爸在表白什么? 学生谈认识。(利用父亲的话)
这篇课文是在写白杨,其实是赞颂西部的开发的建设者,实在借白杨喻指边建的建设者们。
3 西部需要开发,祖国需要建设,那么需要的就是向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想说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理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
三 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
1 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
你能理解“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几棵小树正在迎风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
2 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
3 体会写法
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默默的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明写白杨,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
(明确什么是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
四 感情朗读 收束全文
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对西部未来的憧憬,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去感受这种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有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
五 作业设置
推荐阅读篇目: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积累词句。
板书设计:
3 白杨
借物 生命力强 喻人
白杨 扎根边疆 边疆的建设者
尽职尽责
无私奉献
课件12张PPT。戈壁:蒙语意为难生草木的土地,是一种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白杨为什么能在荒凉的戈壁生长呢? 在这里生长的白杨树会有有什么特点呢? 父子三人为什么要去这茫茫的大戈壁呢? 3 白杨
清晰 插嘴 分辩 抚摸
介绍 边疆 陷入
浑黄一体 高大挺秀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没山没水没人烟,只有漫天黄沙,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高大挺拔:高大笔直,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令人赞叹。 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 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他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他们只知道爸爸这回到奶奶家来,接他们到新疆去念小学,将来再念中学。他们只知道新疆是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几天火车还要坐几天汽车。他们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妈妈也在新疆工作。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爸爸自己扎根边疆,献身边疆,他希望自己的子女如小树一样经受锻炼,成为建设边疆的栋梁之才,反映了老一辈的西部开拓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博大胸怀。推荐阅读篇目: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陶铸的《松树的风格》等文章,进一步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积累词句。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