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及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只有一个地球 教学设计及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3-18 14:03:14

文档简介


只 有 一 个 地 球
教学设计
柳埠镇窝铺小学 徐玉纲
13课《只有一个地球》教学设计
窝铺小学 徐玉纲
一、《新课标》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的价值体现 (说课)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只有一个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三组的一篇科学知识说明文。朴实、流畅的语言,严谨的结构,清楚的条理,又饱含着深情,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它通过地球“美丽又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这三方面介绍了地球的有关知识,教育我们要精心保护这唯一可以赖以生存的美丽星球。
鉴于学生初步具备了利用网络、课外书、工具书获取知识的能力,课前让他们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地球,并充分利用网络架起时空桥梁,搭起学生意义建构的“支架”,从而直观、形象地获取知识。
(二)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
针对学生实际和本课的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目标定位在: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七个生字,能理解“渺小、矿产、恩赐、慷慨、枯竭、滥用、威胁”等词语;了解地球的特点、有限的资源及人类的开发对地球产生的危害。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搜集处理网络信息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珍爱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自主、个性化的探究阅读,达到教学目标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的要求。
(三)教法、学法说明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中的首席。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情境激趣——选读探究——升华情感——拓展迁移的教学模式。
1、情境激趣
叶圣陶先生说过:“入境始于亲。”在观看航天员拍摄的地球美景时,我设计了一段导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后,一句看似不经意的问:“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学生亲切的称呼,拉近了孩子们与地球的情感距离,为后面各环节的教学作好了情感铺垫。
2、选读探究
在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我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引导他们抓住地球太可爱,又太容易破碎这一切入点,将自己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问题提出来,鼓励孩子们质疑问难。在师生的共同梳理下,归纳为三个探究主题。让孩子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教师相机引导。
这正体现了新课标指出的: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当学生在选择这一主题探究学习时,首先让他们从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对文字的独特体验,从中受到情感熏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导学生抓住 “6300多公里”、“一叶扁舟”体会作者是采用数字说明和打比方的方法来写出地球的渺小。
然后,屏幕展示,地球丰富的资源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地球的美,不仅在于它的外观,更在于它对人类的无私奉献。
(2)地球的易碎性
当学生选择这一主题探究时,引导他们通过自读,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然后进入相关的网页,看到人类破坏地球的种种行为,看到美丽的家园伤痕累累,此时此刻,孩子们禁不住伤心愤怒,发出和宇航员一样的感叹。这时让学生观看地球妈妈遭到破坏的影像资料,再让他们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来谈一谈自己的周围有哪些破坏环境的行为。
摘取的网络信息,将文字形象化,将语文课堂与大千世界、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正体现了“小语文、大社会”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当选择这一部分学习时,引导他们抓住“至少”、“本来”等词,体会说明文应用词准确。接着,让孩子们相互交流课前搜集的九大行星的资料,再推荐相关网站让他们上网查阅,然后引导下载别的星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有关资料。这样的设计既让学生深刻理解了人类“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
3、升华情感
这时,让孩子们把最想说的话与同学们交流,并通过“我想对…..说”发表。这样,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这样的设计,既为学生创设了口语交际的机会,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实现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整合。
4、拓展迁移
让孩子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交流讨论,为了保护地球,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迪,碰撞出创新的火花。
学完这课,我设计了可由孩子们自主选择的作业。他们有的制作环保手抄报,有的发出环保倡议等,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这样的设计,注重了跨学科的学习,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课堂走进了社会,真正体现了大语文教学观。
5、、板书设计(略)
6、、教学小结
《只有一个地球》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根据新课标精神,使语文教学与媒体运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景;利用文字信息,感悟质疑;利用协作学习,升华情感;利用学科整合,拓展迁移。最终达到意义建构,致力于学生语文素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教学设计
导入:
师:美国有一家世界著名杂志叫《时代周刊》,大家听说过没有?介绍:该杂志每年要在世界范围内评选一位年度新闻人物。比如2001年周刊评选出的是美国纽约市市长朱莉。安妮,知道为什么选他?因为纽约那年发生了震惊全球的“9.11”事件,让纽约几乎成了人间地狱,但在这位市长的领导下,短短三个月,就让市民过上了正常安定的生活,举世瞩目。
再比如说1992年,周刊评选出的是领导我国改革开放的邓小平同志。因为他领导中国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影响一直在持续,自豪吧!但在1998年评选出的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当结果一公布,所有人都大吃一惊,是谁呢?(大屏幕展示)吃惊吧?为什么她成为年度新闻人物,让全世界所关注呢?好,今天我们学习13课,希望大家从中能找到答案。
板书 13 只有一个地球
(一)初读课文,自行解疑。
1、学生结合课后题一初读课文,自行解疑。
2、师:地球美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了怎样的感叹?(生找出)(教师板书:可爱 易碎)
3、结合前面的预习和本次阅读从文中你了解了哪些知识?(生:地球美丽渺小 自然资源有限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
(二)品读感悟,落实目标。
1、美丽而又渺小
师:刚才的阅读时我们感受到地球是美丽的、可爱的。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感受到的?
生(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纱衣。地球这位......可亲。)
师(出示课件):读读这两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地球美丽、可爱。像一位母亲......与人类关系密切。
师:“地球,你还想称它为什么?”大家说的都很好,能不能地球的地球的美丽可爱,以及我们与地球的亲近之情读出来?边读边想象地球的样子。(男生读宇宙中地球的样子的句子,女生读作者的感慨的句子)
生(竞赛读,要通顺、流利、有感情。教师及时评价)
师:地球是美丽可爱的,在茫茫宇宙中,自从有了人类,祖祖辈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正如文中所说,地球是人类的母亲,是生命的摇篮。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出示地球母亲的画面,请同学们用发自内心的话来赞美我们的地球吧!
生:(略)
师:地球时可爱的,还是渺小的。出示课件,完成填空,并找出说明方法,并结合重点词语体会文字说明了什么?
生:(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完成填空)①学生分别将修辞方法及相应的句子找出,试着说出该修辞方法的好处。②体会“茫茫” “ 扁舟” “只有......不会再.....”共同说明了什么(地球是渺小的)③本段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中心句)
2、资源有限且已遭破坏
过渡:(师)是啊同茫茫宇宙相比,我们的地球是那样的渺小,而她却无私地为60多亿人口提供着一切自然资源。地球是多么的可爱啊,然而,地球又是易碎的,大家请看屏幕(1978年与2012年地球图片的对比),你读懂了什么?心情如何?显然我们的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难以忍受!我们的地球妈妈怎么了?
生:(自由发表看法)从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时期地球图片颜色的差别,让学生领悟地球被污染,环境被破坏的现实。
心情:沉重、压抑。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从那些此句中看出来的?教师出示幻灯片,
生:资源有限,环境破坏。教师引导学生试着从红字部分看出,地球资源本来可以长期为人类做贡献的,但人类却在随意破坏。滥用化学品,制造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
师:出示幻灯片,切身感受环境遭受的破坏,联系生活实际,谈同学们身边有没有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例呢?
生:据身边的事例,感受环境遭受的破坏。
师:那么此时此刻,你想对破坏地球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
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增强环保的意识。
3、不可移居其他星球
师: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减少,假如有一天,地球的一切资源都枯竭了,人类要生存,怎么办?通过你对课文内容的了解,科学家是怎么说呢?能否移居其他星球呢?
生:不能。科学家说:“至少在......。”
师:“至少”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至少一词更能表现出作者用词的严谨科学性。
师:是啊,正如文中第八段所讲的,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如何理解我们的地球可爱而又易碎呢?
生:(问题可以延伸为:可爱是指: 易碎是指: )
师:我们作为学生该怎么做呢?
生:思考后自由表达。
师:保护地球已引起全社会、全人类的共识。因此,早在1998年就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年度新闻人物。
4、要精心保护地球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文章末尾,作者给我们提出号召:作者的哪句话道出了我们大家的共同心声?(生找出)作者号召我们什么?(生:精心保护地球),师:好,带着合作者同样强烈而真挚的情感,让师生齐读,共同感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这一主题。
5、课外延伸:(师生互动交流)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请你设计宣传环保的标语,进行全班交流。(生发言,教师鼓励、点评)
(三)小结:
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内容
②作业: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珍惜资源 , 保护环境已刻不容缓,请每组同学课下制作一张以“珍惜地球资源,共营生命绿色”为主题的的手抄报,进行全班交流。
课件29张PPT。13、只有一个地球 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感情朗读地球:生命的摇篮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点击图片播放 地球妈妈,为我们奉献了她的一切,有广阔的沃土,长出金灿灿的粮食和白生生的棉花;有纵横的山脉,生长了茂密的森林,贮藏着丰富的矿产;还江河湖泊、大洲大洋等许许多多的资源,让我们人类在这颗星球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的文明。返回地球妈妈,我要衷心地赞美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 )宇宙相比,地球是( ),它是一个半径只有( )多千米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 )它( )这么大,不会( )长大。茫茫渺小的扁舟只有再 但是六千三百(文章通过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地球的渺小。)地球妈妈怎么了?大肆捕杀,血流成河乱砍滥伐令人触目惊心浓烟滚滚,遮天蔽日受污染的河流与成千上万的“浮尸”土地沙化森林破坏大气污染无情的洪水正吞噬着生命和大地矿山资源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随意毁坏滥用生态灾难 你知道吗?
地球总水量:138亿亿立方米。
淡水量:3.5亿亿立方米。
可供人类饮用的淡水只有:0.14亿亿立方米。

人类历史发展初期的森林面积:76亿公顷。
20世纪初森林面积:48.9亿公顷。
80年代森林面积只有:38亿公顷。

100年前:每四年灭绝一种动物。
80年前:每年灭绝一种动物。
现在:每13分钟灭绝一种动物。
???23%的耕地面积严重退化。
50%的江河水流量减少或被严重污染。
25%的哺乳动物、12%的鸟类濒临灭绝。
1/4人类所患疾病与环境恶化有关。
1/3的土地面临沙漠化。
80个国家严重缺水。
10亿人口受到沙漠化威胁。地球面临的生态危害: 此时此刻,我们应当对人类,对那些无情地破坏地球的人们说些什么呢? “人类啊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什么节约资源,保护地球?在地球资源枯竭的时候,我们可以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同学们,真的是这样吗?  “是啊!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我们向地球妈妈宣誓,我们决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宣誓人:六年级全体同学我们郑重地宣誓!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只有一个地球只有一个地球美丽而渺小资源很有限不可能移居要精心保护 课外延伸: 保护生态环境迫在眉睫,请你设计宣传环保的标语,进行全班交流。作业: 保护地球,就是保护自己 。珍惜资源 保护环境刻不容缓,请每组同学课下制作一张以“珍惜地球资源,共营生命绿色”为主题的的手抄报,进行全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