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8张PPT。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什么是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原始社会晚期,随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一)发展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工商食官一、官营手工业官府垄断了以青铜铸造为为代表的手工业2、西汉时期:盐铁专营汉武帝以后,最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官办:盐铁铸钱3、明朝中后期,一直领先和发达的官营手工业的很多部门逐渐被民营手工业赶超。2、规模巨大,分工细密。3、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三)官营手工业发达的原因1、历史悠久,素称发达。(二)官营手工业的特征1、依靠国家权力集中资源2、生产不计成本(四)官营手工业发达概况(主要表现在三个行)1、冶金业②代表性器物①商周时期空前繁荣(1)青铜铸造a、西汉: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b、东汉:杜诗发明利用水力的冶铁工具:水排c、南北朝:灌钢法(2)冶铁炼钢①技术发明②作用和地位:
a、提高了生产力的水平2、制瓷业(重点在品种分类上)(1)商朝:原始瓷器b、技术、产量在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2)东汉:成熟的青瓷(3)北朝:成熟的白瓷(4)唐朝: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秘色瓷,唐三彩(5)宋朝:五大名窑(注意空间分布);景德镇(6)元朝:出现青花瓷3、丝织业(7)明清时期: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1)商朝:出现织机(2)西周:斜纹提花织物(3)西汉:织室,规模大。(5)宋朝:吸收花鸟画风格(4)唐朝:吸取波斯风格(6)明清:设置织造局,出现缎。1、家庭手工业(一)两种形态二、民间手工业(1)经营:作为农户副业存在(2)行业:以纺织业为主(3)产品流向:以交税和自身消费为主;剩余则可出售。2、民营手工业(1)经营:独立手工业者、商人(2)产品流向:作为商品流向市场,
供民间消费2、魏晋南北朝:惨遭摧残(战乱、分裂)3、隋唐时期:恢复发展(得益于赋税制度改革)4、宋元时期:曲折中发展(提供城乡所需日用品)1、春秋战国、秦汉:有所发展(政府鼓励)(二)艰难的发展历程5、元朝:棉纺织业较大发展(黄道婆推广技术)6、明朝:(1)格局方面,民营超过官营(2)工具方面,出现花楼机(3)发生质变:出现资本主义萌芽③地区:江南江浙地区(苏、杭)④行业:以纺织业为主⑤表现② 时间:明朝中后期① 原因: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a、商业资本转化为工业资本b、是一种资本主义的雇佣关系(用资金购买劳动力)。c、清朝时期继续发展,但相对缓慢。(二)丝绸、瓷器等远销国外,享誉世界。(一)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三、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地位和影响高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中国目前已发现最大、最重的古代青铜器。四羊方尊,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是中国现存商代青铜器中最大的方尊,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现藏于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是我国现存商器中最大的方尊。 象尊:商代,盛酒器。1975年在湖南醴(lǐ)陵出土。尊高22.8厘米,长26.5厘米,重27.7公斤。造型精美,象身布满鸟纹、兽面纹、虎纹等。是商代青铜工艺的杰出代表。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北朝的白瓷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唐三彩唐三彩陶鸳鸯壶唐三彩陶骑马俑宋朝出现五大名窑景德镇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正门明清时期,瓷器种类丰富青花瓷、五彩瓷、珐琅瓷达到很高水平玉蚕
商后期,长3.1厘米,1953年河南省安阳市大司空村出土采桑图素纱蝉衣:西汉,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该衣薄如蝉翼,重仅48克。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蛱蝶山茶花莲塘乳鸭图 南宋缂丝名家朱克柔的缂丝作品《蛱蝶山茶花》和《莲塘乳鸭图》,是现存宋代缂丝中的杰出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