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通过大量运动事例的了解,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参照 物描述物体的运动。 教学重点: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难点: 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时 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 钟 引入 【师】故事引入:话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这样一 件怪事儿,一名飞行员驾驶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现有一只“小 虫子 ”在脸旁,便顺手把它抓了过来,仔细一看,吓了一跳, 这个“小虫子 ”竟然是一颗正在飞行的子弹。子弹不应该是飞 得很快吗?用手怎么可能抓的到呢?难不成这个飞行员有特 异功能? 【生】思考飞行员能够抓住高速飞行子弹的原因,为进入新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师】要明白飞行员徒手抓子弹的原因,就请同学们走进我们 今天的物理课堂,从了解运动开始。
5 分 认识机械 运动 【师】“运动 ”这个词同学们并不陌生,革命运动、电磁运动、 机械运动、生命运动都是运动,宇宙中万物都在以各种不同的
钟 形式运动着。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而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是物体的机械运动。 【生】辨析生活中的“运动 ”与物理中的“机械运动 ”。 【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老师先给大家举几个机械运动的例 子:穿梭宇宙的哈雷彗星在做机械运动,飞奔的猎豹在做机械 运动,缓慢爬行的蜗牛在做机械运动。通过观察老师所举物体 做机械运动的事例,同学们能找出机械运动的特点吗? 【生】思考并总结自己的发现:这些运动的物体其位置随时间 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师】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师】解读机械运动。位置的变化是指“一个物体 ”(即我们 要研究的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的变 化。这里位置变化有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指研究对象到参照 物的距离变了。另一层含义是指方位变化。只要研究对象相对 于另一个作为参照标准的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我们就说物体 发生了运动,若位置没有变化我们就说物体静止。 【生】深入理解何为机械运动,何为物体“位置 ”变化。知道 什么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 ” 【师】了解了什么是机械运动,请同学们尝试列举一些生活中 物体运动的例子。 【生】积极互动,列举生活中大量机械运动的事例。加深对“物 体位置变化 ”的理解。
9 分 钟 认识 参照物 和 运动与静 止的相对 性 【师】机械运动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现在请同学们观看一段物 体做机械运动的视频。 【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分别判断了火车、车厢中的人和物以 及窗外景物的运动情况。同学们思考一下视频中判断物体运动 和静止的依据是什么?稍后我们一起来进行分析。 【生】(1)站在站台上的男孩看到火车在运动。研究对象是火 车,火车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火车在运动。(2) 车厢里的人和物体相对于车厢座椅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说车 厢里的人和物体是静止的。(3)窗外的景物相对于火车、坐在 火车里的小男孩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窗外的景物在运动 【师】在刚刚的分析中,地面、座椅和火车作为标准,对我们 判断物体是运动或是静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物理中,我们把 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生】认识参照物的作用。 【师】解读参照物。(1)选定一个物体为参照物时,就假定这 个物体不动。(2)参照物可任意选择,一切物体都可以作为参
照物,但要根据所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一般不选研究对 象自身为参照物。(3)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人们通常 都选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如房屋或树木作为参照 物。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小试牛刀,自选参照物来判断一下物体 的运动情况。老师利用课桌、物理书、笔和订书器模拟了一个 简单的运动情景。请同学们观察老师的操作并回答后面提出的 问题。 【生】观看视频中教师的实验操作。 【师】老师用手拉着物理书沿课桌桌面向右移动。请同学们尝 试判断物理书、笔、订书器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并说出你选 择的参照物是哪个物体? 【生】(1)书:以课桌为参照物,书相对于课桌位置发生了变 化,所以我们说书是运动的。若以笔为参照物,书相对于笔, 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书是静止的。(2)笔:选择课桌为参 照物,笔相对于课桌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说笔是运动的。 若以书为参照物,笔相对于书,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笔是 静止的。(3)订书器:选择课桌为参照物,订书器相对于课桌 位置不变,所以我们说订书器是静止的。若以书(或笔)为参 照物,订书器相对于书,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订书器是运动 的。 【师】从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如 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果一 般也不同。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生】通过事例的分析,理解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师】现在让我们看看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所导致的“视错 觉 ”。 【生】尝试解释视频中两列火车错车时产生的视错觉,并通过 确定参照物—站台,来判断两列火车的运动情况。
8 分 钟 学以致用 【师】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 果一般也不相同。《望天门山》后两句“两岸青山相对出,孤 帆一片日边来 ”,在判断“ 山-出 ”“船-来 ”分别以谁为参照 物? 【生】山相对于地面的位置不变,但是山相对于小船位置发生 了变化,因此,当以小船为参照物时,我们就说山是运动的。 “孤帆一片日边来 ”又将研究对象变为小船,参照物转化为河 岸或是青山。 【师】“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是毛泽东的一句
诗,同学们用你们的慧眼去找寻一下其中蕴藏的物理知识? 【生】“坐地 ”是人与地球一起自转,故,人相对于地球是静 止的;而地球又是绕太阳公转,相对于太阳,人和地球则又是 运动的,所以相对于太阳有“ 日行八万里 ”一说。 【师】“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是南宋诗人陈与 义的一句诗,前半句还说“云不动 ”,后半句又变成了“云与 我俱东 ”。这是什么原因呢? 【生】诗人静卧船舱,仰看蓝天白云。以地面为参照物,云与 船一起向东走,故有“云与我俱东 ”一说。而以船为参照物, 云是静止的,故有云不动一说。 【师】科技的发展同时促进农业的发展,同学们在视频中看到 的就是现代化农业收割小麦的场景。随着收割机的工作,将收 割好的小麦运输到一旁的装载车上。在这个场景中,你认为收 割机和装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呢? 【生】收割机和装载车相对于地面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说收 割机和装载车是运动的。收割机和装载车以彼此为参照物,是 静止。即以装载车为参照物,收割机位置不变,以收割机为参 照物,装载车位置不变。他们是相对静止的。 【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并回答老师后面提出的问 题。 【生】观看视频。 【师】加油机伸出输油管,为战机空中加油。加油机作为长着 翅膀的加油站让战机有了更大范围的作战半径。在加油过程 中,战机选什么参照物是运动的?选什么参照物是静止的呢? 【生】战机在空中飞行,相对于地面一定是运动的。所以所选 参照物为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房屋树木都是可以的。 说战机是静止的,一定是战机相对于该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 化,战机在空中飞行,相对于加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所 选参照物为加油机。 【师】请同学们依据所学,解释课堂初始我们所说的飞行员能 够徒手抓子弹的原因。 【生】虽然子弹运动的非常快,但是飞机飞得也很快呀。子弹 速度和飞机速度几乎相同,以飞机为参照物,子弹几乎是静止 的。所以飞行员很轻松的就抓住相对于飞机静止的子弹。
0.5 分 钟 课堂小结
0.5 分 钟 布置作业 1.基础性作业:请同学们完成“学生资源 ”中的课后练习。 2.拓展性作业:利用手机和家中的物品,拍摄出一段“虽静而 似动 ”的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