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声音的特性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 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钢尺音、橡皮筋和音叉的振动实验演示、观看视频等活动侧重培养 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述能力;通过图像获取信息,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声 音特性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研究现实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通过示波 器把声音展示出来,让学生体会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 教学重点: 知道声音的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 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难点: 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 钟 8 分 钟 引入 音调 【点 PPT】请同学们听声音,看视频,感受声音的不同。 【播放视频】 【问】你感受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你是否感受到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还能分辨出鸟鸣、 水声、男声、女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等等。为什么声音 如此不同?想知其原因,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点 PPT】我们接触到的各种声音,有的听起来声音尖细、 清脆,我们称其为音调高,有的听起来声音粗犷、低沉,我
们称其为音调低。声音为什么会有音调高低的不同?什么因 素决定音调的高低?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请同学们看视频,观察古筝上那根被拨动的绿色琴弦的振动 情况,感受声音音调的高低变化。 【播放视频】 【问】你感受到的声音有何不同? 你是否感受到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还能分辨出鸟鸣、 水声、男声、女声,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等等。为什么声音 如此不同?想知其原因,就需要研究声音的特性。 【点 PPT】实验一:如图所示,将一 把一端伸出桌边的钢尺紧按在桌面 上,拨动钢尺,观察它振动的快慢, 同时听它振动发声的音调高低。改变 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重复上述过程。比较钢尺每次振动的 快慢和发出声音音调的高低。 【播放视频】 【问】根据上述实验,你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我们观察到,钢尺发声的音调随着钢尺振动变快而升高。这 个结论可靠吗?我们换用器材再做一次。 【点 PPT】实验二:如图所示,将皮筋套在大小合适的空盒
子上。拨动绷紧的橡皮筋,观察它振动的快 慢,同时听它振动发声的音调高低。改变橡 皮筋绷紧的程度,重复上述实验。比较橡皮 筋振动的快慢和发声音调的高低。 【播放视频】 【问】根据实验二,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橡皮筋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发声体振动得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 越高。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是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决定着 音调的高低。为此,物理学中,用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 慢。 【点 PPT】 频率的符号:f,其物理意义就是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 单位:赫兹 简称:赫 符号:Hz 音调与频率有什么关系?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频率高则音调高, 频率低则音调低。 过渡: 我们不仅能听到声音,还可以想办法将声音的波形展示出来, 从而更好地了解物体振动发声的情况。 请同学们看视频! 【播放视频】
8 分 钟 响度 【问】基于上述实验观察,对比甲、乙两图中音叉发出声音 的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两图中的振动时间相等。低音调的波形比较稀疏,振动次数 较少,声音的频率较低;高音调的波形更密集,振动次数较 多,声音的频率较高。 【问】物体发声的频率有高有低,人感知声音的频率有范围 吗? 【点 PPT】如图所示是课本 34 页的小资料,从图中数据可以 看出:(1)人和动物能发出的 声音和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都是有一定范围的;(2)人和 动物发声的频率范围都小于 听觉的频率范围;(3)人可以 听到猫和狗发出的全部声音,但只能听到蝙蝠、海豚和大象 发出的一部分声音;(4)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 85Hz 到 1100Hz ,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 20Hz 到 20000Hz。 拓展: 人们把高于 20 000Hz 的声叫做超声波,因为它们超过人类听 觉的上限;把低于 20Hz 的声叫做次声波,因为它们低于人类 听觉的下限。 人能听到的声叫做声音。声音、超声波、次声波统称为声。 同学们能从图中数据看出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大吗?答案是 不能。因为资料中没有相关的数据。显然,声音大小是不同 于声音音调的另一个声音的特性。在物理学中,用响度表示 声音的大小(强弱)。 【点 PPT】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我们仍然利用钢尺 和橡皮筋,通过实验进行研究。 【点 PPT】实验三如图所示,将一把一端伸出桌边的钢尺紧 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观察它振动的幅度,同时听它振动 发声的响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幅度, 重复上述过程。比较钢尺每次振动幅 度的大小和发声响度的大小。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 【播放视频】 【讲】我们观察到:钢尺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 大。 我们把按压在桌面上的钢尺换成纸盒上绷紧的橡皮筋,继续 研究。 【点 PPT】实验四:如图所示,将皮筋套 在大小合适的空盒子上。拨动绷紧的橡皮 筋,观察它振动的幅度,同时听它振动发 声的响度。改变拨动橡皮筋的幅度,重复
3 分 钟 音色 上述过程。比较每次橡皮筋振动幅度的大小和发声响度的大 小。 【问】根据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观察到:橡皮筋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请同学们再观察一个实验过程。 【点 PPT】实验五: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 音叉轻触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 弹开幅度的大小,同时听乒乓球振动时音叉发 声响度的大小。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 重复上述过程。比较每次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 和发声响度的大小。 注意:因为音叉发声时,振动幅度不易观察,实验中我们利 用悬挂起来的静止的乒乓球被音叉弹起的幅度,表示音叉的 振动幅度。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实验过程。 【播放视频】 【问】通过观察,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音叉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可见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大量科学研究表明,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问】从声音图像的疏密可以判断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图像 也能表示出响度的大小吗? 【播放视频】 【问】通过观察,对比甲、乙两图中音叉发出声音的图像, 有何特点,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我们看到两图像的疏密程度相同,但图像的幅度明显不同。 甲图中音叉响度小,声音的图像振幅小;乙图中音叉响度大, 声音的图像振幅大; (可见)声音图像振幅小,声音的响度较小;声音图像振幅 大,声音的响度较大。 人听到的声音响度,跟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幅有关,还跟人距 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声音是从发声体向四面八方传播的,越到远处越分散。所以 距离发声体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微弱。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 的分散,使声音传播的更远些。 【问】对于我们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即使没有看到本人,我 们也能通过声音对他们进行识别和区分。这种‘听音辨人 ’ 的本领的依据是什么? 【点 PPT】听演奏曲《小星星》的两个片段,你能听出它们 分别是由哪件乐器演奏的吗? 请听片段一;再听片段二。 播放后:显然,片段一是用竖笛演奏的;片段二是用小提琴
1 分 钟 课堂小结 +布置作 业 演奏的 竖笛和小提琴演奏同一段乐曲,发出的声音,即便音调和响 度相同,我们还是能够分辨出他们的不同。可见声音还有一 个特性,能够区分发声物体。这就是音色。 【点 PPT】不同的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音色不同是发声体本身的性质不同导致的。不同的发声体由 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这样我们就 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去分辨不同的发声体。 【问】请同学们看视频,思考:分别使音叉、钢琴与长笛发 出的 C 调 1(do)的声音,观察比较它们发出声音的图像有 何异同? 【播放视频】 【点 PPT】通过看视频,观察声音的图像,可以看出,音调 相同的不同乐器的声音的图像总体上的疏密(程度)是相同 的,即频率相同;振幅是相同的,即响度相同;但是形状不 同,主要区别在于小振动的有无和多少。 现在,你清楚了吗?前面所说‘ 听音辨人 ’的本领,依据的 是声音的什么特性?答案是音色。 【点 PPT】课堂小结 1.声音的特性分别是 、 、 。 2.物体的振动 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3.物体的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4.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 也就不同。 各种声音都可以用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点 PPT】今天的作业: 1.基础性作业: 完成“学生资源” 中的课后练习。 2.拓展性作业: 试着制作一件小乐器,在班里举行的小型音乐会上用自己 制作的乐器进行演奏,看看谁的乐器有新意,谁演奏得好, 说说你的乐器的物理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