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7 10:1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01
01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码头风云》
作者简介
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家、编剧。
共创作了34部作品,其中13部被拍成电影或搬上舞台。
主要作品:《在滨水区》《码头风云》《醒着的梦》等。
巴德·舒尔伯格
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读题质疑
02
02
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可以查字典或询问他人,然后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习提示
初读课文
字词检测
精彩 糟糕 誊写 湿润
鼓励 慈祥 出版 歧途
谨慎 一如既往
ténɡ

bǎn
xiánɡ

jǐn
誊写——荣誉 慈祥——详细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概括内容
内容梳理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先讲了童年时母亲和父亲对“我”的第一首诗的不同评价:母亲对此给予了赞扬,而父亲却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再讲几年后“我”对这首诗的认识;最后讲“我”成年取得成就后,越来越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种不同评价对“我”成长的重要作用。
03
03
研读课文,探究重点
默读课文,分别把课文中描写母亲和父亲不同评价的句子画出来,想想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他们的评价给“我”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小组间交流并完成下面的学习单。
研读课文
学习提示
看 法 理 由 带给“我”的感受
母亲
父亲
研读课文
精彩极了 这是孩子第一次写诗,他需要鼓励。 自豪、激动、期待、兴奋不已
糟糕透了 父亲怕过分地鼓励,让孩子盲目自信。 忐忑不安、伤心欲绝
“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
①朗读品味:读出赞美的语气。
②结合实际:想一想母亲还可能说些什么,还可能怎么做。
③体验心情:体验巴迪听到母亲表扬后的反应,说说“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神态描写“既腼腆又得意扬扬”“我有点儿迫不及待”
语言描写“妈妈,爸爸下午什么时候回来”
动作描写“把诗认认真真地重新誊写了一遍”“描上一圈花边”
心理描写“怀着一种自豪感”“满怀信心”
反映了巴迪自豪、激动、期待和兴奋不已。
研读课文
“整个下午……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快到八点钟时……”
①读中想象:轻声读这一部分,想象我的动作和心理。
②思考问题:七点到七点半,明明只有半个小时,作者为什么分三句话来写?
③“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哪些信息?
“我”每隔一段时间就看一看钟表,望一望窗外……
更加突出“我”等待时的焦急心情
父亲不是盲目地评价,而是仔细地读。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巴迪要求严格。他要认真读后再发表看法,这与母亲的态度截然不同。
研读课文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①读中想象:读出父亲严厉批评的话——“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
②体会心情:读“我”听到父亲评价后的句子,体会“我”此刻的心情。
当父亲批评“我”写的诗“糟糕透了”时,“我”的表现是“眼睛湿润了,沉重得抬不起头”,最后再也“受不了了”,“失声痛哭”起来。感受“我”被父亲严厉批评后的伤心、难过和痛苦。
研读课文
研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第6~14自然段,体会“我”心情的巨大落差。
腼腆
得意扬扬
迫不及待
自豪感
满怀信心
等不及了
紧张极了
沉重
受不了了
失声痛哭
思考:同一首诗,父亲和母亲为什么会给出截然不同的评价?
研读课文
学习提示
感悟苦心
母亲
写诗的行为
重在鼓励
父亲
诗的质量
严格要求
04
04
感悟苦心,理解爱意
思考并交流:那晚,父母为了“我”的诗争吵不休。那后来“我”又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感悟苦心
学习提示
感悟苦心
几年后
长大后
“我”深感既有慈祥的母亲又有严厉的父亲非常幸运,理解了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
“我”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并开始根据父亲的批语修改文章。
读第16~17自然段,思考:“生活的小船”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把父母亲的评价比作是风?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幸运?
感悟苦心
学习提示
“生活的小船”指的是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
“风”指赞扬和批评的力量。
有个慈祥的母亲不断鼓励“我”,这种爱的力量让“我”不断增强信心,是“我”的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使“我”继续坚持写作。
同时有个严厉的父亲,提醒“我”不要骄傲、自满,这种爱的力量令“我”不断总结、改正和提高,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驶向幸福的彼岸。所以说“我”是幸运的。
感悟苦心
要点解读
“精彩极了”像一股___________的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爱意
结合自己的理解,将“两股风”的比喻续写完整。
“糟糕透了”像一股___________的风,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无论是醉人的暖风,还是凛冽的寒风,都是爱的风,只不过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思考:“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分别是一种怎样的爱?
“精彩极了”是母亲温柔的赞美,是鼓励,是一种慈祥之爱;
“糟糕透了”是父亲严厉的批评,是鞭策,是一种严厉之爱。
两者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但它们都是对“我”深深的爱。
理解爱意
想想生活中父母与你相处的点滴,说说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
发表看法
学习提示
母亲赞扬
得意扬扬
童年写诗
相同的爱
不同的评价
父亲批评
失声痛哭
母亲的鼓励
坚持写作
长大感悟
父亲的严格
提高水平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结构梳理
父母用不同的方式在表达着对我们的爱,用不同的爱在帮助着我们,赞美的话语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严厉的批评则鞭策着我们做得更好。因此我们要珍惜和感恩父母的爱,同时也要谨慎对待生活中的赞美和批评,认真体会其中的爱。
结束语
1.完成《分层作业》对应练习。
2.回忆生活中的一件小事,懂得爸爸和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作业布置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节选)
毕淑敏
你像一匹顽皮的小兽,放任无羁地奔向你向往中的草原,而我则要你接受人类社会公认的法则……为了让你记住并终生遵守它们,在所有的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效,在所有的夸奖、批评、恐吓以及奖赏都无以建树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这就是殴打。
我知道打人犯法,但这个世界给了为人父母者一项特殊的赦免——打是爱。世人将这一份特权赋于母亲,当我行使它的时候臂系千钧。
我谨慎地使用殴打,犹如一个穷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钱。每当打你的时候,我的心都在轻轻颤抖。我一次又一次问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时候?不打他我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当所有的努力都归于失败,孩子,我才会举起我的手……
类文阅读
每一次打过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责。假如惩罚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训,孩子,我宁愿自罚,哪怕它将苛烈10倍。但我知道,责罚不可以替代也无法转让,它如同饥馑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会成为你生命体验中的一部分。这道理可能有些深奥,也许要到你也为人父母时,才会理解。
现在,我决定不再打你了。因为你已经长大,因为你已经懂了很多的道理。毫不懂道理的婴孩和已经很懂道理的成人,我以为都不必打,因为打是没有用的。唯有对半懂不懂、自以为懂其实不甚懂道理的孩童,才可以打,以助他们快快长大。孩子,打与不打都是爱,你可懂得?
(选自《给小学生讲点亲情美文》石油工业出版社)
类文阅读
—五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