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课件(共37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7 14:35: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4课时 当代中国的外交
2023—2024学年度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学习目标:了解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分析外交政策制定的国内外环境;认识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四夷宾服,万邦来朝
◆古代:朝贡外交
锁国苦果、八方欺辱
◆近代:屈辱外交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惧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周恩来传》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当天,就向全世界郑重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互尊互信
◆当代:?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与世界各国是怎样的关系?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外交方针和策略?
十年文革
过 渡 时 期
1949年
1956年
1966年
197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978年
新时期
徘徊
2012年
建国初期:
外交奠基
50到60年代初:
冲破封锁
70年代:
外交突破
改革开放:
外交新发展
新时代
十八大: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新中国历史分期
1、背景
VS
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必须面对世界头号强国的长期、尖锐、激烈的侵略威胁。美国先后在中国台湾、朝鲜、越南布置了三条针对中国的战线,并采用种种手段威胁、遏止新中国,企图给新中国的生存造成重重困难。 ——张历历《当代中国外交简史》
国际;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斗争,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对新中国采取封锁、包围、孤立政策,苏联支持援助新中国
亚非拉国家赢得独立。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国内:新中国是在半殖半封基础上建立的,帝国主义与旧中国存在不平等外交关系;
新中国百废待兴,经济基础薄弱,综合国力不强;新中国成立后,进一步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发展经济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的呢?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要有独立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周恩来《新中国外交》
思考:影响建国之初中国外交的国内因素有哪些?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1、背景
政策 内容 作用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
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
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
巩固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为与世界各地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奠定基础
使新中国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1)革命性: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等方针,表现出一种强烈的革命性。
(2)结盟性:“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苏联等国结盟,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一大特点。
(3)平等性: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基础上,提出了外交三大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也在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等外交实践活动中得以体现。
(4)过渡性:其形成过程是从革命型外交向国家型外交过渡的过程,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逐渐摆脱了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束缚,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思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特点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一边倒”是当时中共基于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为处理新中国与前苏联的国家关系而提出的外交方针。这一选择并非双方意识形态同一性的必然结果,也并不主要是应对当时国际格局的对策。随着中共从革命运动的领导者成为执政者,面临的主要任务转向建立和巩固新政权,新中国在安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家利益便生成了,在“一边倒”的选择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对这些利益的考虑。
——摘编自关锦伟《新中国成立初期“一边倒”政策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实行“一边倒”政策的原因和意义
意义:
①赢得了苏联的支持和帮助,出现第一次建交高潮;
②利于巩固政权、维护国防安全,保障经济建设;
③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
④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⑤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主要原因:
维护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发展经济的需要;
(2) 战后两极格局之下,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遏制中国;
(3)中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相同;
(4)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安全和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2、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②1954年,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外交政策走向成熟。
③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④1956年,中国又与挪威、南斯拉夫、阿富汗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3、建国初期外交成就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的外交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美苏之间的斗争从两种制度、两大阵营之间的对抗转变为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孔庆茵《三种世界秩序模式的现实分析》
材料二:自1959年中印边界首次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公开袒护印度……1960年7月,苏联做出了从中国撤退全部专家的决定,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和合同,废除了多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摘编自时映梅《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
①美苏争霸加剧(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
②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中国给予多方面的支持和援助。
③苏共“二十大”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④美国继续推行反华政策。
1、背景: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自1959年中印边界首次发生武装冲突,苏联公开袒护印度……1960年7月,苏联作出从中国撤退全部专家的决定,单方面撕毁了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协定和合同,废除了多个科学技术合作项目。
——摘编自时映梅《中苏关系恶化原因简析》
6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继续遏制,中苏关系恶化,而大批亚非拉国家独立。由此,毛泽东提出联合亚非拉国家进行反帝、反霸斗争,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这也是这一时期外交的突破口。 ——王仕英
2.外交策略
3.外交成就
①出现了以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为基本特点的建交高潮。(第二次建交高潮)
②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二)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的外交
“两只拳头出击”、反两霸/“反帝反修”(指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苏联为首的修正主义以及各国反动派)。
1、背景:
(1)国际: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越战),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②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并发展;
③中苏关系恶化;
④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事务中举足轻重的力量。
(2)国内: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2、方针:
“一条线,一大片”(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一条线】 按照大致的纬度(50°N)划出一条,即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到欧洲再到美国这一条线上的国家联合抗苏,形成国际反霸统一战线。
【一大片】团结 “一条线”及其周围的国家和地区,结成广泛的“联美遏苏”国际统一战线;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①1970年起,先后同意大利、奥地利、希腊、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②中英、中荷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③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④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⑤1972年,中日正式建交。
⑥迎来建交高潮(第三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⑦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使中国外交打开了新的局面,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3、外交成就:
4、意义:
(三)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思考:中国得以重返联合国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2)客观原因:美国霸权地位的相对削弱;
(3)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支持;
(4)直接原因: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策略。
思考: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意义?
(1)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
(2)标志者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3)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4)有利于壮大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的原因
原因:中美两国国家利益的共同要求
中国
① 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③20世纪70年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①改善中国国际地位;
②中苏关系持续恶化,为了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美国
2、影响:
①中美关系缓和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
②中美关系的缓和,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发展,接着在国际上出现了同新中国建交的第二次高潮,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③缓和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提供了解决台湾问题的契机,加速了统一大业进程。
一、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1949-20世纪70年代)
(三)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
1、背景:
(1)国内: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外交政策朝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进行调整。
(2)国际: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与缓和并存。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我们对外政策还是两条,第一条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第二条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
——《邓小平文选》
2、外交方针/政策:
独立自主、不结盟、全方位、无敌国
(1)改革开放之初:
发展与大国的关系
①1979年中美建交;②1989年中苏关系、正常化
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①边界问题: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3国的边界问题全部解决。
②东盟10+1: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首脑非正式会晤,即“10+1”领导人会议机制正式建立。
③周边其他国家:中国同印度、巴基斯坦、朝鲜、韩国、越南、蒙古等国关系也取得新进展。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2、外交成就
(2)世纪之交:
邓小平夫妇访问美国
戈尔巴乔夫访问中国
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会面
(3)21世纪:
全方位外交
①世界大国:中国积极致力于与世界各大国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关系。
2019年6月5日,中俄元首决定将两国关系提升为“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②发展中国家: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部分。(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 2003年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中非合作论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 论坛的宗旨是平等互利、平等磋商、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加强友谊、促进合作。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于1976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上签署的。其宗旨是“促进地区各国人民之间永久和平、友好和合作,以加强他们的实力、团结和密切关系”。2003年中国加入。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2、外交成就
③区域和国际合作: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创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上海合作组织
博鳌亚洲论坛
二十国集团
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在中国,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
为国际经济合作主要论坛,成立于1999年,为国际社会齐心协力应对经济危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带来了新动力和新契机。
成立于2001年,是哈萨克斯坦、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上海合作组织在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安全、与稳定方面做出了贡献。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2、外交成就
(3)21世纪:
全方位外交
金砖国家特指世界新兴市场,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中国(China)、和南非(South Africa)的英文首字母。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称为“金砖国家”。2009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在俄罗斯举行首次会晤,之后每年举行一次。
金砖五国: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2、外交成就
(3)21世纪:
全方位外交
③区域和国际合作:中国积极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推动二十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治理主要平台、创立了“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④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认真履行职责,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边外交是指三个以上的国际关系行为体在常设的或特别的全球性或地区性的国际组织、国际会议中的互动。
联合国
二、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1978-2012年)
2、外交成就
(3)21世纪:
全方位外交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十八大(2012)以来中国的外交:
(1)背景:
(2)外交成就:
面对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在对外工作上进行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形成了习近平外交思想。
大国
关系
周边国家
非洲国家
妥善处理分歧,与俄罗斯、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主要国家的关系稳步发展。
“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 方针,推出多种新机制和新举措,深化同日本、韩国、东盟各国等周边国家的关系
提出“真、实、亲、诚”原则,加强与非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





特点: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2)内容:
外部环境的严峻挑战。
①外交理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②交往新路:积极推进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③中国方案:践行多边主义,支持联合国的核心作用,维护正义和世界稳定。
④治理体系: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国际秩序和体系朝着公正合理、惠普均衡的方向发展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十九大(2017)以来中国的外交:
(1)背景: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①四个反对:
A、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反对冷战思维。
C、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D、反对搞双重标准。
②一个宗旨: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③一个价值: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三、中共十八大以来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3、二十大(2022)以来中国的外交:
(1)背景:
(2)政策/理念:
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简表
时间 方针 成就及意义
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末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第一次建交高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积极促进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等。到195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有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 坚定贯彻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反对苏联控制;反对美国的战争叫嚣和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大力加强同亚非拉国家和人民的团结合作,逐步冲破西方国家封锁;同法国建交,实现与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出现了第二次建交高潮,到1969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达五十个。
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 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反对苏联霸权主义;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达到111个。
现代中国的外交成就简表
时间 方针 成就及意义
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结盟、增进国际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发展了同美国、日本、西欧的正常关系,改善了对苏关系,全面发展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我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大为加强。
九十年代以来 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积极参与国际社会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共同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独特的建设性作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我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十八大以来) 坚持独立自主,丰富和平发展重要思想,构建新型国家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截止2018年8月,中国已经与178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不仅着眼于自身发展,还就世界和平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中国正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变成更具影响力和作用力的推动者。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上:
外交上:
道路上:
【合作探究】中国外交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国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增强。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
合,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准确把握国
际关系的复杂多变和主要矛盾,
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超越意
识形态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制定出正确
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创造性地探索
出了符合国情的大国和平崛起之路。
信息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取得了很大成就,促进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信息二:新中国的外交发展有明显的阶段性特点。新中国成立前30年,追求和平共处;70年代末以后,追求和平发展。
信息三: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始终把维护国家独立和领土、主权的完整,反对任何形式的外来侵略和外来干涉作为一项基本原则。并随着时代发展,赋予了它新的内容。
信息四:新中国的外交发展体现了国家在处理国家关系上的治理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成熟,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重大意义。
信息五:国家制定或调整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国家利益;另外国内外形势、国家性质和国家实力也对外交有重要影响。
深化理解:当代中国的外交
    ①经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对世界经济的走势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②政治:我国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在世界热点问题的和平解决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③文化:我国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的规模和范围,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1.原因:
    
①政治:世界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大国间结成伙伴关系越来越普遍;
②经济: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际生产要素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区域和全球合作越来越深入;
③文化:世界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的交流越来越广泛;
④安全: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合作意愿越来越强烈。
2.动因:
P84思考点:为什么说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其动因是什么?
有人说:“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更是一个国家强与弱的晴雨表。”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
国家利益
国家实力
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国内和国际形势
历史传统……
——— 根本因素
——— 决定因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中国为赢得更多的国际空间,先后提出了“一边倒”政策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边倒”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框架中最核心的方针。它的形成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的国际关系密切相关。当时的国际关系有两条线索:一是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二是冷战的开始与两大阵营的形成。这使中国不能置身局外,中间道路难以行得通,“一边倒”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背景下酝酿形成的。
——丁明《战后国际关系与我国建国初“一边倒”方针的形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一边倒”方针提出的“复杂的国际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践意义。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2)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材料二 在当时冷战的情况下,新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战略选择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就成为新中国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把和平共处的思想具体化为五项处理国家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中国政府在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时提出来的。
——宋晓芹《从和平共处、求同存异到维护世界的多样性》
(2)根据材料二,概括回答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在这一原则的指引下,新中国进行了哪些外交实践?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目的:消除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改善与周边邻国关系;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
实践: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
材料三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亚洲诞生,是因为它传承了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包含4个“互”字、1个“共”字,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
——习近平《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合作共赢美好世界》
(3)根据材料三,概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
史料史证能力训练
原因:传承亚洲人民崇尚和平的思想传统;反映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体现国际法治精神。
当代中国的外交
课堂总结
1949年—50年代中期
美苏“冷战”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一边倒”(意识形态)到“和平共处”和
“求同存异”(国家利益)开始步入国际舞台
5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国内外环境变化下的灵活外交
◆反对苏联和美国霸权主义、发展与亚非拉国家关系;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逐渐正常化、中日建交,彻底打破西方封锁
80年代—21世纪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全方位,不结盟,发展同各大国关系,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组织和国际性组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逐渐融入世界
参与引领全球治理
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 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