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教科书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念奴娇·赤壁怀古》课时规范练
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时期,因“乌台诗案”,苏轼被一贬再贬,数度转徙,像他在一首词中所说的那样“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直至被贬到当时极为荒凉的海南岛,“苏门四学士”(a)之一的黄庭坚也受到了牵连,于徽宗初年被贬至广西宜州。
去宜州赴任的路上,黄庭坚与从海南归来的苏轼相遇。师生二人相见, _____①_____,于是在路边的一个小摊上一同吃面条,不用说,路边小摊上的面条好吃不到哪里去。心事重重的黄庭坚才吃了两口就放下了筷子,不住地_____②_____。而苏轼呢,三下五除二, _____③_____般很快把面条吃完了。他望了望愁容满面的黄庭坚,说:“难道你还要去咀嚼它吗?”(b)说完,留下尚未回过味来的黄庭坚,大笑着起身而去。
苏轼屡遭贬谪,一生坎坷,却乐观处世,再多的苦,再大的难,在他看来都如清风拂面;而黄庭坚呢,初次品尝屈辱之苦,感受跌落之痛,自然长吁短叹,难以消受,消极悲观。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当苦难这碗粗粝的“面条”(c)摆在我们面前时,是像黄庭坚一样细细咀嚼它,还是像苏轼一样快速吃完呢?苦难像黄连越嚼越苦,不妨学一学苏轼的“不嚼面”人生,淡然处之,与其在原地和它纠结,还不如_____④_____,赶紧突出“重围”(d),奔赴更美好的未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判定并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关于引号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处引号的作用是特定称谓。 B.b处的引号作用是直接引用。
C.c处引号的作用是特殊含义。 D.d处的作用是表示着重强调。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躬耕于东坡的苏轼,随着时光流逝,心境渐趋从容淡定,坦然接受了往后“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布衣人生。在黄州期间,他遍访名胜地,纵情山水间,将胸中的豪迈奔放诠释得淋漓尽致。携友人泛舟江湖,饮酒赋诗、行文作画,品味心仪佳肴,结交村夫雅士。
谪居黄州四年间,对于黄州这个曾让他反躬自省、化茧成蝶、重拾自信的蜕变之地,在他的人生中始终怀有深厚感情。苏轼已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俨然是把它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正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他既没有随遇而安,也没有自甘堕落,而是敢于积极应对、学会豁达超脱,真正做到与命运和自己达成和解,变逆境为历练,视困苦为磨砺,活出了不同凡响的人生。
4.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下来。
5.在“人文黄冈——十大文化名人”评选活动中,苏轼高居榜首,请你根据文段内容,为其写一则人物短评。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
理解性默写
6.补写出下列句子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的词句是:,,。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的词句是:,,。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以婚事衬托其少年得意;“”写其装束,表现了他的儒雅风度。
(5)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两句分别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
(6)《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的句子是:,。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7-8题。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①
苏轼
梦中了了②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
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注】①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黄州。次年,苏轼在东坡建造房屋,并认为东坡雪堂之景宛如陶渊明在斜川游览所见之景,因有此作。②了了:明白,清楚。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人即使在梦中也依然保持清醒,并认为只有陶渊明,是自己跨越时空的知音。
B.“依旧却躬耕”一句写出词人与陶渊明相似的经历:回归田园,躬身耕耘。
C.“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绘出东坡春日充满生机的景象。
D.词的下片详写鸣泉、小溪、山亭、远峰等东坡雪堂周围的景观,美丽而幽静。
8.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均作于黄州,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zuǐ)距:鸟类的嘴和爪,是争斗的工具。比喻战斗的武器。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以便行动。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描述了曹军新得荆州之时的状态。
B.“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所未闻”形成呼应。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后两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D.该诗为怀古诗,从赤壁之战中引出教训,隐含对统治者贸然出兵讨伐西夏的批判。
10.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角度,简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参考答案:
1.①感慨万千(感慨万端、百感交集、百端交集)
②唉声叹气
③风卷残云
④速战速决 2.①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②文中把苦难对他的影响比喻成清风拂面。
③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苦难的乐观态度。 3.D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常见成语的意义的能力。
第①空,语境中形容师生二人被贬后相见后的心情,可填“感慨万千”(或“感慨万端”“百感交集”“百端交集”)。感慨万千:因外界事物变化很大而引起许多感想、感触。感慨万端:因深有感触而有许多慨叹。百感交集: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百端交集:无数感想交互汇集,形容感慨万千。
②语境中有“不住地”,需要填一个表示动作情态的成语,语境中形容黄庭坚吃不下面条,且下一段中有“而黄庭坚呢,初次品尝屈辱之苦,感受跌落之痛,自然长吁短叹,难以消受,消极悲观”,故填“唉声叹气”。唉声叹气: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③语境中形容苏轼吃面条很快,且有一“般”字,就用表示比喻义的成语,故可填“风卷残云”。风卷残云:大风把残云卷走。比喻一下子把残存的东西一扫而光。
④语境中形容用快速的办法对待苦难,可填“速战速决”。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句中,“再多的苦,再大的难”是句子的主语,也是本体,而从“如清风拂面”可看出,句子用了比喻修辞,其中“像”是比喻词,“清风拂面”是喻体。苦、难往往给人悲伤苦闷的感觉,而作者却说这像清风拂面一般柔和。作者用比喻中的强烈对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他对苦难的乐观态度。
3.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并运用常见的标点符号的能力。
D.“表示着重强调”错误。引号作用是特殊含义,“重围”指苏轼遭遇的挫折苦难。
故选D。
4.谪居黄州四年间,对于黄州这个曾让他反躬自省、重拾自信、化茧成蝶的蜕变之地,他始终怀有深厚感情。 5.示例一:你是大自然之子,在大自然的怀抱里练就你洒脱超然的心境。你是文坛的宠儿,你用你伟岸的身躯,激扬的文字,旷达的胸襟,成就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位置。
示例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成笔,挥豪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他让我们领悟到:面对生活坎坷所应有的乐观态度,面对人生浮沉所应有的强劲风度。
示例三:在封建皇权的庙堂之上,你是不幸的弃儿。在你的从政经历中,写满了皇帝的朱批二字:谪迁。殊不知你官场失意却文坛得志,接连的谪贬没有冷却你心中的火山。在密州,有你“千骑卷平冈”的雄姿;在赤壁,有你呐喊“大江东去”的风采;在武昌,有你坦言“一笑人间今古”的襟怀。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
语序不当,“化茧成蝶、重拾自信”顺序应颠倒过来。
成分残缺,“始终怀有深厚感情”的主语是“他”,“在他的人生中”应改为“他”。
5.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短评要注意叙议结合,以评为主,即主要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写人物短评,可以结合人物事迹、成就和影响加以评价,例如苏轼被贬黄州,却能以豪放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坎坷;苏轼文学成就巨大,写下多篇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如《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题干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可以选取常见的比喻、对偶、排比等手法,注意字数要求。
6.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小乔初嫁了 羽扇纶巾 谈笑间 樯橹灰飞烟灭 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把握试题类型。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表现千百年来,才华横溢的英雄豪杰都被长江淘洗干净”“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情写赤壁的险要地势”“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从不同方面对周瑜的形象进行了刻画”“从神态描写和侧面描写的角度,把周瑜面对敌军时的从容自信刻画得淋漓尽致”“苏轼以洒酒祭奠江月的豪举来抒发人生似梦,壮志难酬的感慨”。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浪淘”“樯橹”“酹”。
【点睛】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7.D 8.①本词开篇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有人生坎坷之感;接着描绘雨后东坡生机宜人的美景,寄寓词人对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的陶醉、喜爱;最后用东坡雪堂的美景与陶渊明斜川之景进行类比,表达词人对陶渊明超尘脱俗品格的仰慕以及自己归隐颐养的决心。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则通过对赤壁景色的描绘,抒发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词人对历史的关注和旷达之心。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详写”错误,这里应是略写。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本词开篇“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渊明因不满现实政治而归田,苏轼却是以罪人的身份在贬所躬耕,表达词人对现实的不满,有人生坎坷之感;接着“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描绘雨后东坡生机宜人的美景,这些春天富于生气的景物使他欢欣,感到适意,寄寓词人对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的陶醉、喜爱;最后“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鸣泉、小溪、山亭、远峰,日与耳目相接,表现出田园生活恬静清幽的境界。因心慕渊明,向往其斜川当日之游,遂觉所见亦斜川当日之景,用东坡雪堂的美景与陶渊明斜川之景进行类比,表达词人对陶渊明超尘脱俗品格的仰慕以及自己归隐颐养的决心。
②《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写景,“大江东去,浪淘尽”词一开始,便以一泻千里、日夜东流的长江着笔,给人以突兀峥嵘、震惊耳目的感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赤壁的雄奇景色。“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随着时光的流逝,千古以来的“风流人物”和他们的英雄业绩已成历史陈迹,抒发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联系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谪黄州的背景,“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词人对历史的关注和旷达之心。
9.C 10.①内容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词聚焦于周瑜,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②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叙述、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③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主观浪漫。
【解析】9.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前两联以描写为主”错误,前两联是“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崄,百胜安知赤壁焚”,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被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前两联以记叙为主。
故选C。
10.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方式、风格特点的能力。
(1)内容不同:
①苏辙此诗写的是曹操赤壁之战惨败之事,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写的是周瑜指挥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可见二者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一个写曹操,一个写周瑜。
②情感不同:苏辙此诗的尾联“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是借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表达了对当时的统治者宋神宗贸然进攻西夏的批判之情。而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则是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此诗前两联为记叙,写曹操新得水军,意气风发地带领千艘战船来攻,结果却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后两联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认为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苏辙是以记叙、议论为主。而苏轼上阕描写古战场的风光,雄奇险峻;下阕通过写少年英雄周瑜建功立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因此,苏轼是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从战争的起因开始分析,不掺杂感彩,保留了研究历史的严谨性。读完苏辙的《赤壁怀古》,相当于了解了赤壁大战的始末,犹如读了一篇小论文。风格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而苏轼的作品更加雄浑豪放。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