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电学的基础,内容包括电流、电路和电路图三个部分,从能量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通过多个“想想做做”等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和动脑中认识理解电流电路知识,学会电路元件符号和规范的电路图画法。
学情分析
学生对电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多数是基于从前科学课等课程的零碎认识和一些简单的生活经验,对“电流和电路”的认识更是不明确不具体。初中生正处于心智的迅速成长阶段,对新知识、新事物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对电既熟悉又陌生、既好奇又有一定的胆怯,而且他们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思维常常与感性经验直接相联系,因此需要创设情境,尽可能多的联系生活,设计学生活动,在活动中思维,在活动中学习。
三、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知道电流形成的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2.科学思维:
连接电路,认识电路和电流,体会“从生活走向物理”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认识通路、断路和短路。
4.科学态度与责任:
用符号表示电路中的元件,绘制简单的电路图,领悟物理学科知识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电流和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
难点:电流的形成和方向。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电的应用极为广泛,它在生产生活中是如此重要,那么, 持续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呢?电路的基本构成是怎样的?
二、新课教学
知识点一 电流
1、实验:怎样使小灯泡持续发光?
结论:用导线依次连接电池正极、灯泡、开关、电池负极,然后控制开关,可发现小灯泡亮。这说明有电流经过了灯泡。
2、电流
(1)未通电时,自由电子的移动杂乱无章;
通电后,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3)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与电流方向相反。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4)播放演示实验视频:利用发光二极管判具有单向导电的特点断电流方向。
知识点二 电路
电路的组成
(1)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组成的电流可以流过的路径叫作电路。只有电路闭合时,电路中才有电流。
(2)各种各样的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及其作用。
知识点三 电路图
1、电路图
(1)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作电路图。
(2)电饭锅内部结构电路。
2、各元件的符号
(1)各元件的符号。
(2)画电路图的要求:①要用统一符号表示元件;②电路图与实物图要对应,符号要布局合理,不能画在拐角处;③最好呈长方形,导线要横平竖直,画得简洁、整齐。④交叉相连的导线上要画上实心圆点。
知识点四 电路的状态
1.通路:处处连通,用电器能够工作的电路。
2.断路:某处被断开,没有电流通过的电路。
3.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路。电源短路时会损坏电源,甚至引起火灾。
三、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15.2电流和电路
1、电流的形成及方向规定
2、电路的组成元件及作用
3、元件符号及电路图
4、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和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