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题练习(3)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点,,且.
(Ⅰ)求向量与的夹角的余弦值用表示的函数;
(Ⅱ)求的最值.
2、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n项和.
3、 甲、乙两个同学解数学题,他们答对的概率分别是0.5与0.8,如果每人都解两道题,
(Ⅰ)求甲两题都解对,且乙至少解对一题的概率;
(Ⅱ)若解对一题得10分,未解对得0分、求甲、乙得分相等的概率.
4、在三棱锥P-ABC中,,,PA = PB = PC,点P到平面ABC的距离为 AC.
(1( 求二面角P-AC-B的大小;
(2( 若,求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
5、如图所示,过定点作一直线交抛物线C:于P、Q两点,又Q关于x轴对称点为Q1,连结PQ1交x轴于B点.
(Ⅰ)求证:直线PQ1恒过一定点;
(Ⅱ)若.
前三题练习(3)答案
1、解:(Ⅰ)
x∈[] . 6分
(Ⅱ) 10分
即
又, 12分
2.(Ⅰ)当时,
故,即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6分
(Ⅱ)当时,当
故
由此可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
…13分
3、解(Ⅰ) ……6分
(Ⅱ)两人都得零分的概率为
两人都得10分的概率为
两人都得20分的概率为
∴ 13分
4、解:(1( 法一:由条件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BAC = 90(,
∵ PA = PB = PC,
∴ 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ABC的外心,
即斜边BC的中点E. 2分
取AC中点D,连PD, DE, PE.
∵ PE⊥平面ABC,DE⊥AC (∵ DE∥AB(,
∵ AC⊥PD. 4分
∴ ∠PDE为二面角P-AC-B的平面角. 5分
又PE = AC ,DE = AC ,()
∴ tan ∠PDE = =,
∴ ∠PDE = 60(.
故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60(. 8分
法二:由条件知△ABC为直角三角形,且∠BAC = 90(,
∵ PA = PB = PC,
∴ 点P在平面ABC上的射影是△ABC的外心,即斜边BC的中点.
设O为BC中点,则可证明PO⊥平面ABC. 2分
建立如图直角坐标系,设则
A( a, a, 0(, B(-a, 0, 0(, C(a, 0, 0(, D(0, 0, a(.
= (-a, a, 0(, = ( -a, a, a(. 4分
取AC中点D,连PD, DO, PO.
∵ AB⊥AC,
又PA = PC( PD⊥AC.
∴ cos < , > 即为二面角P-AC-B的余弦值. 6分
而 cos < , > = = .
∴ 二面角P-AC-B的大小为 60(. 8分
(2( 法一:设,则PD = = = a.
S△APC = AC·PD = a 2. 10分
设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h,则由VP-ABC = VB-APC 得
S△ABC·PE = S△ABC·h ( h = = = a.
故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 a. 14分
法二:点E到平面PAC的距离容易求得为 a,而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是其两倍.
∴ 点B到平面PAC的距离为 a. 14分
15. 解:(Ⅰ)设,而Q1与Q关于x轴对称,则 2分
PQ直线方程为:
则PQ:
又PQ过点(m,0),则
因此PQ1直线方程可改写为:
因此可知PQ1直线恒过点… …………………(8分)
(Ⅱ)连结AQ1,因为Q与Q1关于x轴对称,A在x轴上
所以在△APQ1中,AB平分∠PAQ1. 由内角平分线定理可知:
而
于是
而又B,P,Q1三点共线,、同向,… ……(14分)
前三题练习(4)
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向量=, =, =.
(Ⅰ)若,求向量、的夹角;
(Ⅱ)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
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白球和4个红球.
(Ⅰ)从袋中随机地将球逐个取出,每次取后不放回,直到取出两个红球为止,求取球次数的数学期望;
(Ⅱ)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放回后再随机地取出一个球,这样连续取4次球,求共取得红球次数的方差.
3.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所在的平面,BC=,M为BC的中点.
(Ⅰ)证明:AM⊥PM;
(Ⅱ)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Ⅲ)求点D到平面AMP的距离.
前三题练习(4)答案
1.(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向量=, =, =.
(Ⅰ)若,求向量、的夹角;
(Ⅱ)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
解: (Ⅰ)当时,
…………………2分
……………………………3分
……………………………4分
∵
∴ …………………………6分
(Ⅱ) ……………………8分
…………………………10分
∵
∴,故 ………………………11分
∴当,即时, ………………………13分
1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袋中装有大小相同的2个白球和4个红球.
(Ⅰ)从袋中随机地将球逐个取出,每次取后不放回,直到取出两个红球为止,求取球次数的数学期望;
(Ⅱ)从袋中随机地取出一个球,放回后再随机地取出一个球,这样连续取4次球,求共取得红球次数的方差.
解:(Ⅰ) 依题意,的可能取值为2,3,4 ……………………………1分
; ……………………………3分
; ……………………………5分
; ……………………………7分
∴ .
故取球次数的数学期望为 …………………………8分
(Ⅱ) 依题意,连续摸4次球可视作4次独立重复试验,且每次摸得红球的概率均为,则
……………………………10分
∴.
故共取得红球次数的方差为 ……………………………13分
13. (本小题满分13分)
如图,边长为2的等边△PCD所在的平面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的平面,BC=,M为BC的中点.
(Ⅰ)证明:AM⊥PM;
(Ⅱ)求二面角P-AM-D的大小;
(Ⅲ)求点D到平面AMP的距离.
解法1:(Ⅰ) 取CD的中点E,连结PE、EM、EA
∵△PCD为正三角形
∴PE⊥CD,PE=PDsin∠PDE=2sin60°=
∵平面PCD⊥平面ABCD
∴PE⊥平面ABCD …………………3分
∵四边形ABCD是矩形
∴△ADE、△ECM、△ABM均为直角三角形
由勾股定理可求得
EM=,AM=,AE=3
∴……………………………5分
∴∠AME=90°
∴AM⊥PM ……………………………6分
(Ⅱ)由(Ⅰ)可知EM⊥AM,PM⊥AM
∴∠PME是二面角P-AM-D的平面角……………………………8分
∴tan ∠PME=
∴∠PME=45°
∴二面角P-AM-D为45°; ……………………………10分
(Ⅲ)设D点到平面PAM的距离为,连结DM,则
……………………………11分
∴
而
在中,由勾股定理可求得PM=.
,
所以:,
∴.
即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13分
解法2:(Ⅰ) ∵四边形ABCD是矩形
∴BC⊥CD
∵平面PCD⊥平面ABCD
∴BC⊥平面PCD……………………………2分
而PC平面PCD
∴BC⊥PC
同理AD⊥PD
在Rt△PCM中,PM=
同理可求PA=,AM=
∴…………………………5分
∴∠PMA=90°
即PM⊥AM ……………………6分
(Ⅱ)取CD的中点E,连结PE、EM
∵△PCD为正三角形
∴PE⊥CD,PE=PDsin∠PDE=2sin60°=
∵平面PCD⊥平面ABCD
∴PE⊥平面ABCD
由(Ⅰ) 可知PM⊥AM
∴EM⊥AM
∴∠PME是二面角P-AM-D的平面角……………………………8分
∴sin ∠PME=
∴∠PME=45°
∴二面角P-AM-D为45°; ……………………………10分
(Ⅲ)同解法(Ⅰ)
解法3:(Ⅰ) 以D点为原点,分别以直线DA、DC为
x轴、y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依题意,可得
……2分
∴
…4分
∴
即,∴AM⊥PM. ……………………………6分
(Ⅱ)设,且平面PAM,则
即
∴
取,得……………………………6分
取,显然平面ABCD
∴
结合图形可知,二面角P-AM-D为45°;……………………………10分
(Ⅲ) 设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由(Ⅱ)可知与平面PAM垂直,则
=.
即点D到平面PAM的距离为.……………………………13分
前三题练习5
(1)(本小题满分12分)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是,已知.
(Ⅰ)试判断⊿的形状;
(Ⅱ)若求角B的大小.
(2)(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矩形,侧面底面,且,。
(Ⅰ)求证:平面平面;
(Ⅱ)设,与平面所成的角为,求的取值范围.
(3)(本小题满分12分)
假设某批产品的正品率为,某检验员在检验这批产品时,把正品检验为正品的概率为,把次品检验为次品的概率为.设“该检验员在检验这批产品时恰好将正品都检验为正品, 把次品都检验为次品”为事件A, 求事件A的概率.
(4)(本小题满分14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设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记内的整点(即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的个数为.
(Ⅰ)求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
(Ⅲ)设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前三题练习5答案
(1)解:(Ⅰ)由余弦定理得:
…………………..2分
故: ……………………………………………………………5分
所以⊿是以角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6分
另解:由正弦定理得
即 从而有
(Ⅱ)…………..8分
故 同理 ……………………………………10分
在⊿中,.………………………….12分
(2)(Ⅰ)证明:在中,,
即
底面是矩形 ……………3分
又平面平面 面
平面…………………………...……..6分
平面
平面平面.……………………….7分
(Ⅱ)由(Ⅰ)知,平面
是在平面上的射影
就是与平面所成的的角,即…………………….10分
那么
………………………….12分
由得. ……………………………………...………14分
(3)解:设事件“正品” “次品”
“正品检验为正品” “次品检验为次品” …………4分
则: , , , ……...…6分
……………………………………………………………….9分
故 …. 11分
答:事件A的概率为. ………………………………………12分
(4)解:(Ⅰ)…………………………………………………3分
(Ⅱ)由得………………………………4分
内的整数点在直线和上 …………………………………………5分
设直线与直线的交点分别为,则
. ……………………………
(Ⅲ)…………………………………………………11分
……………………………13分
故: ……………………………………………………………………………14分
前三题练习6
1、已知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且,。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记数列的前项和为,证明:。
2、(本小题满分12分)
从分别写有的九张卡片中,任意抽取两张,计算:
(Ⅰ)卡片上的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
(Ⅱ)当两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能被3整除时,就说这次试验成功,求在15次试验中
成功次数的数学期望。
3、(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中,,为棱的中点,且
。
(Ⅰ)求证:平面;
(Ⅱ)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
(Ⅲ)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4、(本小题满分14分)
我国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各地采用价格调控等手段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
某市用水收费方法是:水费基本费超额费损耗费。该市规定:
①若每月用水量不超过最低限量立方米时,只付基本费9元和每户每月的定额损耗费元;
②若每月用水量超过立方米时,除了付基本费和损耗费外,超过部分每立方米付元的超额费;
③每户每月的损耗费不超过5元。
(Ⅰ)求每户每月水费(元)与月用水量(立方米)的函数关系式;
(Ⅱ)该市一家庭去年第一季度每月的用水量和支付的费用如下表所示:
月 份
用水量(立方米)
水费(元)
一
4
17
二
5
23
三
11
试分析一、二、三各月份的用水量是否超过最低限量,并求、、的值。
前三题练习5答案
(Ⅰ);
(Ⅱ)。
(Ⅰ);
(Ⅱ)一次试验成功的概率为,从而,故
。
(Ⅰ)略; (Ⅱ); (Ⅲ)。
(Ⅰ),其中;
(Ⅱ)一、二月份的用水量超过最低限量,三月份的用水量没有超过最低限量,且,,。
前三题练习7
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Ⅰ)请说明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7分)
(Ⅱ)设函数图象位于y轴右侧的对称中心从左到右依次为A1、A2、A3、A4、…、…、,试求A4的坐标。(5分)
2、(本小题满分13分)
已知
(I)若过函数f(x)图象上一点P(1,)的切线与直线x-2y+b=0垂直,求的值;(6分)
(II)若函数在内是减函数,求a的取值范围.(7分)
3、(本小题满分14分)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B=BC=CA=,AA1=
(I)求AB1与侧面CB1所成的角;(4分)
(II)若点P为侧棱AA1的中点,求二面角P-BC-A的大小;(5分)
(Ⅲ)在(II)的条件下,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5分)
4、(本小题满分13分)
甲、乙两公司同时开发同一种新产品,经测算,对于函数f(x),g(x)以及任意的,当甲公司投入x万元作宣传时,若乙公司投入的宣传费小于f(x)万元,则乙公司对这一新产品的开发有失败的风险,否则没有失败的风险;当乙公司投入x万元作宣传时,若甲公司投入的宣传费小于g(x)万元,则甲公司对这一新产品的开发有失败的风险,否则没有失败的风险。
(Ⅰ)试解释f(0)=10,g(0)=20的实际意义;(3分)
(Ⅱ)设f(x)= x+10,g(x)=,甲、乙两公司为了避免恶性竞争,经过协商,同意在双方均无失败风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投入宣传费用,问甲、乙两公司各应投入多少宣传费?(10分)
前三题练习7答案
1.解:(Ⅰ)
……………………2分
∴
…………………5分
所以函数的图象可由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得到。…………7分
(Ⅱ)∵函数图象的对称中心为,……………………8分
由得函数的对称中心为, ……10分
依次取1,2,3,4……可得A1、A2、A3、A4……各点,
∴A4的坐标为……………………………………………………12分
2.解: (I)∵∴…………1分
则过P(1,)的切线斜率为k=.………2分
又∵它与直线x-2y+b=0垂直,
∴=-2,
即,∴…………5分
又∵P(1,)在f(x)的图象上,∴=.……………6分
(II)函数在内是减函数
∴<0对于一切恒成立。………()………7分
∵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上,
∴()……………10分
∴………12分
3、.解:(I)取BC中点D,连结AD,B1D
∵三棱柱ABC-A1B1C1是直棱柱
∴侧面CB1⊥底面ABC,且交线为BC………………1分
∵△ABC为等边三角形∴AD⊥BC,
∴AD⊥面CB1 ∴∠AB1D为AB1与侧面CB1所成的角………2分
在Rt△ADB1中 ∵AD=,AB1=
∴sin∠AB1D= ∴∠AB1D=………………………………………4分
(II)连结PB,PC,PD,
∵PA⊥底面ABC AD⊥BC
∴PD⊥BC ∴∠PDA为二面角P-BC-A的平面角………………………6分
在Rt△PAD ∵tan∠PDA=……………………………8分
∴∠PDA=arctan.………………………………………………………9分
(Ⅲ)设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为h,则由得
∴ ………………………………………………11分
∴ ………………………………………13分
∵,
∴.…………………………………………………14分
(其它解法请参照给分)
4. 解:(Ⅰ)f(0)=10表示当甲公司不投入宣传费时,乙公司要避免新产品的开发有失败的风险,至少要投入10万元宣传费;
g(0)=20表示当乙公司不投入宣传费时,甲公司要避免新产品的开发有失败的风险,至少要投入20万元宣传费。…………………………………………………………3分
(Ⅱ)设甲公司投入宣传费x万元,乙公司投入宣传费y万元,…………………………4分
依题意,当且仅当
时,双方均无失败的风险. ……………………8分
由(1)、(2)得………………………………………10分
即
左边因式分解得:………………………………………11分
…………………………………………………………………12分
答: 在双方均无失败风险的情况下,甲公司至少要投入24万元,乙公司至少要投入16万元.……13分
前三题练习8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射击运动员射击1次,击中目标的概率为.他连续射击5次,且每次射击是否击中
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Ⅰ)求在这5次射击中,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Ⅱ)求在这5次射击中,至少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本小题满分14分)
如图,长度为的线段夹在直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内,,,
且与平面、所成的角都是,,垂足为,,垂足为.
(Ⅰ)求直线与所成角的大小;
(Ⅱ)求二面角所成平面角的余弦值.
前三题练习8答案
解:设此人在这5次射击中击中目标的次数为,则,因此,有
(Ⅰ)在这5次射击中,恰好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
(Ⅱ)在这5次射击中,至少击中目标2次的概率为
.
2、解:(Ⅰ);
(Ⅱ),由此及得
.
3、解:(Ⅰ)如图所示,连结,设直线与
所成的角为,则由知:
,
故;
(Ⅱ)如图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
,,
,,
所以,,设
是平面的法向量,则
可以取.
同理,是平面的法向量.
设二面角所成的平面角为,则显然是锐角,从而有
.
高考前三题练习(9)
1、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2、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
(Ⅰ)写出与的递推关系式,并求关于的表达式;
(Ⅱ)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3、设函数,已知是奇函数。
(Ⅰ)求、的值。 (Ⅱ)求的单调区间与极值。
4、在等差数列中,,前项和满足条件,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记,求数列的前项和。
5、已知函数
(I)求函数的最小正周期和单调增区间;
(II)函数的图象可以由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变换得到?
6、如图,四面体ABCD中,O、E分别是BD、BC的中点,
(I)求证:平面BCD;
(II)求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角的大小的余弦值;
高考前三题练习(9)答案
1、解:(Ⅰ)由得,即,又,所以为所求。
(Ⅱ)=
===。
2、解:由得:,即,所以,对成立。
由,,…,相加得:,又,所以,当时,也成立。
(Ⅱ)由,得。
而,,
3、证明(Ⅰ)∵,∴。从而=是一个奇函数,所以得,由奇函数定义得;
(Ⅱ)由(Ⅰ)知,从而,由此可知,
和是函数是单调递增区间;是函数是单调递减区间;
在时,取得极大值,极大值为,在时,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
4、解:(Ⅰ)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由得:,所以,即,又=,所以。
(Ⅱ)由,得。所以,
当时,;
当时,,
即。
5、解:(I)
的最小正周期
由题意得即
的单调增区间为
(II)方法一:先把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上平移个单位长度,就得到的图象。
方法二:
把图象上所有的点按向量平移,就得到的图象。
6、(I)证明:连结OC
在中,由已知可得而
即
平面
(II)解:取AC的中点M,连结OM、ME、OE,由E为BC的中点知
直线OE与EM所成的锐角就是异面直线AB与CD所成的角
在中,
是直角斜边AC上的中线,
高考前三题练习(1)
1、已知:函数().解不等式:.
2、已知向量,定义函数.
求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10分)
当时,求x的值.(2分)
3、已知四棱锥P-ABCD(如图所示)的底面为正方形,点A是点P在底面AC上的射影,PA=AB=a,S是PC上一个动点.
求证:;(4分)
当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平面SBD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0分)
高考前三题练习(1)答案
1、已知:函数().解不等式:.
解:1)当时,即解,(2分)
即,(4分)不等式恒成立,即;(6分)
2)当时,即解(8分),即,(10分)因为,所以.(11分)
由1)、2)得,原不等式解集为.(12分)
2、已知向量,定义函数.
求的最小正周期和最大值及相应的x值;(10分)
当时,求x的值.(2分)
解2、:1)
(2分) (4分)
(6分)
.(8分)
当时(9分),取最大值.(10分)
2)当时,,即,(11分)
解得,.(12分)
3、已知四棱锥P-ABCD(如图所示)的底面为正方形,点A是点P在底面AC上的射影,PA=AB=a,S是PC上一个动点.
求证:;(4分)
当的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平面SBD与平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10分)
1)证明:连接AC.
∵点A是点P在底面AC上的射影,(1分)
∴PA(面AC.(2分)
PC在面AC上的射影是AC.
正方形ABCD中,BD(AC,(3分)
∴BD(PC.(4分)
2)解:连接OS.
∵BD(AC,BD(PC,
又AC、PC是面PAC上的两相交直线,
∴BD(面PAC. (6分)
∵OS(面PAC,
∴BD(OS.(7分)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a,BD=,(8分)
∴(BSD的面积.(9分)
OS的两个端点中,O是定点,S是动点.
∴当取得最小值时,OS取得最小值,即OS(PC.(10分)
∵PC(BD, OS、BD是面BSD中两相交直线,
∴PC(面BSD.(12分)
又PC(面PCD,∴面BSD(面PCD.(13分)
∴面BSD与面P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90°.(14分)
高考前三题练习(2)
1、若=,,,,
设;
(1)求 的最小正周期;(7分) (2)若,,求 的值域。(6分)
2、(本小题13分)某民营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A产品的利润与投资成正比,其关系如图1,B产品的利润与投资的算术平方根成正比,其关系如图2(注:利润与投资单位:万元)
(1)分别将A、B两种产品的利润表示为投资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们的函数关系式(6分)
(2)该企业已筹集到10万元资金,并全部投入A、B两种产品的生产,问:怎样分配这10万元投资,才能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其最大利润约为多少万元(精确到1万元)(7分)
3、有三张大小形状质量完全相同的卡片,三张卡片上分别写有0,1,2三个数字,现从中任抽一张,其上面的数字记为x,然后放回,再抽一张,其上面的数字记为y,记=xy,求:
(1)的分布列;(8分)(2)的期望. (5分)
4、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的长方体被截面所截而得,其中,,,,若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求和点的坐标;(3分)
②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5分)
③求点C到截面的距离;(5分)
高考前三题练习(2)答案
1、解:(1): =
=
=
=
=
的最小正周期
, 得
得,
故 当,时,的值域是
2、解:(1)设投资为x万元,A产品的利润为 f (x) 万元,B产品的利润为 g (x) 万元
由题设
由图知
(2)设A产品投入x万元,则B产品投入10-x万元;设企业利润为y万元。
答:当A产品投入3.75万元,B产品投入6.25万元时,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约4万元。
3、解:(1)可取0,1,2,4
;,,
0
1
2
4
p
∴的分布列为
(2)
高考前三题练习(10)
1、已知
(Ⅰ)求的值; (Ⅱ)求的值。
2、每次抛掷一枚骰子(六个面上分别标以数字
(I)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不同的概率;
(II)连续抛掷2次,求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
(III)连续抛掷5次,求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的概率。
3、已知数列满足
(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高考前三题练习(10)答案
1、解:(Ⅰ)由,得,所以=。
(Ⅱ)∵,∴。
2、解:(I)设A表示事件“抛掷2次,向上的数不同”,则
答:抛掷2次,向上的数不同的概率为
(II)设B表示事件“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
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结果有、、、、 5种,
答:抛掷2次,向上的数之和为6的概率为
(III)设C表示事件“抛掷5次,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即在5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向上的数为奇数”恰好出现3次,
3、解:(I)证明:
是以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II)解:由(I)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