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1 《劝学》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六单元10.1 《劝学》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7 11: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劝学》教学设计
一、任务群目标:学习任务群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乎。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
1.学习目标与内容
(1)阅读古今中外论说名篇,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阅读近期重要的时事评论,学习作者评说国内外大事或社会热点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
(2)学习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力求立论正确,语言准确,论据恰当,讲究逻辑。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
(3)围绕感兴越的话题开展讨论和辩论,能理性、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平等商讨,有针对性、有风鹿、有礼貌地进行辩驳。
2.教学提示
本任务群为1.5学分,27课时。写作3篇以上,专题讨论与辩论不少于3次。
(1)以专题性学习为主要方式。选择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历史或当今社会中学生共同关心的话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学习活动,阅读古今中外典型的思辨性文本,学习并梳理论证方法,学习用口头与书面语言阐述和论证自己的观点,驳斥错误的观点。
(2)教学过程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的引导,注意发展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结合学生阅读和表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相关知识的教学要简明、实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避免进行不必要的、机械的训练。
二、单元目标
1.学习本单元从不同角度论述有关学习的问题,或阐述学习的意义,或讨论学习的态度与方法,或描述读书的经历与感受,使我们获得不同的启迪。
2.以“学习之道”为核心,通过梳理、探究和反思,形成正确的学习观,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3.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关注作者思考问题的角度,学习他们有针对性地表达观点的方法。
4.学会发现问题,从合适的角度以恰当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看法。
三、《劝学》单篇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句,夯实文言基础,掌握常见文言词句的意义和用法。
2.把握本文的观点,理解围绕观点采用的论证方法,梳理论证思路。
3.了解荀子的“性恶论”思想,理解他强调后天学习的思想基础。
4.认识古代先贤对学习之道的深刻阐释,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1和2是教学重点,3和4是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问题导入法,合作探究法,分类整理法
六、考点关联
文言词语理解,文化常识积累,论证方法和思路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近14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进入新时代,人民群众对学习的需求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建立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需要,保障全民享有终身学习的机会。我国拥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培育形成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终身学习思想源远流长,荀子的《劝学》中就提到“学不可以已”。终身学习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作者及背景: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名况,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汉代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写作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在宇宙观方面,荀子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人类可以用主观努力去认识它,顺应它,运用它,以趋吉避凶。他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在认识论方面,他认为人认识客观事物,首先要通过感觉器官和外界事物接触,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有朴素的唯物思想。在政治上,他针对孔子、孟子效法先王的思想,提出“法后王”的口号,主张应该适应当时的社会情况去施政,要选贤能,明赏罚,兼用“礼”“法”“术”实行统治。他的许多思想为法家所汲取。在人性问题上,他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论,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可以改善人的恶的本性,所以他主张“明礼义而化之”。他重视教育的作用,强调教育功能的重要,有积极意义。荀子既是思想家,又兼长于文学,在战国诸子中,他与孟子、庄子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荀子》为文的特点,在于“雄浑”。其学问渊博精深,所以行文气魄宏大雄浑,有包容诸家的气概。比如《劝学》、在《富国》《王霸》篇中,纵横于古今,引述历代兴亡鉴辙。而《天论》篇,则探微扶隐,极宇宙之玄奥,昌言“天道有常”之旨。文章气势雄浑, 总结了治学经验,为后世传诵宗法为诸子所不及。后人称其文“学分之足,了数大儒”(《艺概 文概》)可谓中的之论。
三、疏通文意,把握观点,梳理思路
1.荀子开篇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种提出论点的方式干脆直接、开门见山,给人以旗帜鲜明的印象。
2.第二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和改变自己。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用了五个比喻: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前两个比喻指向提高,后三个比喻指向改变。最后得出结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第三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也是用了五个比喻: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最后得出结论: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第四段提出第三个分论点:学习的方法在于积累,学习的态度在于坚持和专一。这一段用了十个比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不积跬步,不积小流,骐骥一跃,驽马十驾,锲而舍之,锲而不舍,蚓无爪牙之利,蟹六跪而二螯。这些比喻中又形成正反对比:积与不积,骐骥与驽马,舍与不舍,用心一与用心躁。比喻和对比地集中运用大大强化了论证的效果,既能把道理浅显通俗地揭示出来,又让人在正反的对比中明确了选择的学习方式,给人以洞若观火之感。
四、分类梳理文言词语,理解含义和用法
(一)通假字
1.虽有槁暴。“有”通“又”,“暴”通“曝”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zhì,智慧
3.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禀赋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輮”通“糅”,使……弯曲
(二)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日: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向上,(指在地面上),向下,(指在地下)。
名词作动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
使动用法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輮:使……弯曲
副词作动词
金就砺则利 就:靠近接近
一词多义:
于:1.青取之于蓝
2.而青于蓝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而: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吾尝终日而思矣
5.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6.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于:1.从 2.比 3.对于
而:1.表转折关系,却 2.表承接关系 并且 3.表并列关系 4.表修饰关系,……地 5.却 6.表因果关系,因而
一词多义:
焉: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3.寡人之于也尽心焉耳矣
绝:1.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以为妙绝
4.佛印绝类弥勒
5.假舟辑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望:1.吾尝跂而望矣
2.日夜望将军至
3.先达德隆望尊
4.适冬之望日前后
焉:1.兼词 于此 2.语助词,无义 3.语助词,无义
绝:1.停止 2.隔绝 3.到了极点 4.非常 5.横渡
望:1.眺望 2.盼望 3.名望 4.农历每月十五
古今异义词
1.金就砺则利 古义:泛指金属 今义:专指黄金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古义:地下水 今义:阴间
特殊句式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式特点:定语后置句)
五、古人的劝学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孔子:“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朱熹:“三到法”心到、眼到、口到。
子思(儒学家)“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宋濂:余则縕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
六、《劝学》的思想意义
荀子比较系统地阐发了自己对学习的思考和认识,虽历经几千年的岁月淘洗,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芒。我们现在提倡的构建学习型社会,也是在传承他的学习思想——学不可以已,为了论述这个观点,他从四个方面展开,既有学习的意义和作用,也有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大量使用比喻和对比,将抽象的学习之道融入平常的生活现象之中,让人在这些现象中认识学习的重要价值。论述集中连续,句式整齐有力,思路明晰合理,给人以无可辩驳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