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念奴娇 赤壁怀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豪放派词作的特点。
2.通过意象分析,感受壮阔宏伟的意境。
3.通过周瑜的英雄形象,理解苏轼的用意和内心世界。
4.通过本词的鉴赏,了解怀古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过意象分析,感受壮阔宏伟的意境。
2.通过周瑜的英雄形象,理解苏轼的用意和内心世界。
3.通过本词的鉴赏,了解怀古诗的特点。
教学难点
1.通过周瑜的英雄形象,理解苏轼的用意和内心世界。
2.通过本词的鉴赏,了解怀古诗的特点。
教法学法:诵读感悟法,意象分析法,知人论世法
考点关联:赏析意境,分析形象,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苏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全能冠军,是一个雅俗共赏的人物,你了解苏轼的哪些方面呢?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苏轼的了解和评价。
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试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瑜伽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林语堂
二、诵读诗歌,感受意境
1.学生有感情诵读课文,读出自己的理解。
2.播放名家范读和影视资料,加深学生的感受。
三、品读文章,鉴赏分析
1.大江东去为何会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明确:
大江在这里既是眼前的江水,也是过去的江水,它就是时光的流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有多少英雄豪杰都在时光的淘洗中了无踪迹。
2.词人笔下的赤壁之景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是一幅气势磅礴、壮观宏伟的赤壁山水图。
(2)为后文写英雄人物做铺垫,用壮阔的景象来烘托英雄的丰功伟绩。
3.词人追慕的周瑜是个怎样的人呢?
明确:
(1)婚姻美满:小乔初嫁了;
(2)年轻有为:雄姿英发;
(3)指挥若定:羽扇纶巾,谈笑间;
(4)功绩卓著:樯橹灰飞烟灭。
4.属于赤壁的英雄很多,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为何单单选周瑜呢?
明确:
尽管属于赤壁的英雄很多,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等都是英雄,但周瑜与诗人最为接近,具有可比性,他是诗人追慕的英雄。
四、研读文章,合作探究
1.“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表现的是悲愤无奈还是豁达洒脱?
明确:
与周瑜相比,诗人感叹人生如梦,功业未成,壮志难酬。但面对赤壁的江水和明月,诗人又找到了精神的寄托,从悲愤无奈中走出来,变得豁达洒脱了。正如《赤壁赋》中所写: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这首词为何成为苏轼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用你的眼光来谈一谈。
明确:
壮阔的景象,杰出的英雄,旷达的胸襟,成为豪放派的开山之作。
五、总结全词,巩固提高
1.描绘赤壁壮景,追慕杰出英雄,抒发自我感叹相结合。
2.再现内心情感波澜:振奋-豪迈-感伤-旷达。
3.壮阔的景象,杰出的英雄,旷达的胸襟,成为豪放派的开山之作。
六、布置作业,读写结合
黄州是苏轼仕途的低谷,却是他诗文创作的巅峰,贬谪黄州对于苏轼来说是幸运呢还是不幸呢?请你就此写一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