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2 《登高》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8.2 《登高》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7 12:1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 《登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意象的特点,感受诗歌沉郁悲凉的意境。
2.知人论世,根据写作背景领悟诗人身世之悲与忧国之情。
3.体会诗歌圆熟的创作技巧,赏析名句的多重意蕴。
4.通过比较,辨析意象“浊酒”的多重含义。
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圆熟的创作技巧,赏析名句的多重意蕴。
2.通过比较,辨析意象“浊酒”的多重含义。
教学难点
赏析名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多重意蕴。
教法学法:诵读法 意向分析法 知人论世
考点关联:名句赏析 意象辨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古人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登山望远,登楼远眺,这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文化现象,登上高处不仅可以看到远处的景象,也有置身景中的诸多感慨。远处既有曾经漂泊的足迹,也有故乡和亲人,身世之悲和漂泊之感在登高中油然而生。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而言,登高带来的感慨是深沉的,也是复杂的。
二、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味诗情
三、品读诗句,鉴赏意境、技巧和情感
1.首联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明确:
用了急风、高天、啸猿、清渚、白沙、飞鸟,描绘了一幅萧瑟冷淡的三峡秋景图,抒发诗人内心的忧伤苦闷之情。
2.“鸟飞回”三字有很强的暗示性,不仅是眼前实景,更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请具体分析。
明确:
鸟在秋风中盘旋,找不到自己的栖息之地,这也是当时诗人自身境况的影射,在夔州寄居,飘零半生,无人赏识,有家难回。天地虽然广阔,但没有自己的栖身之所。
3.颔联用“无边落木”和“不尽长江”写出的是壮阔的三峡秋景,抒发的是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4.颔联被后世誉为千古名句,请你具体分析其妙处。
明确:
(1)对仗极为工整,却无斧凿之痕,自然巧妙。
(2)视听结合,写出了夔州秋景的萧索和悲凉。
(3)落木萧萧,长江滚滚,大自然的生命周期在轮回中没有穷尽,而自己却青春流逝,壮志难酬,个人在大自然中显得何其渺小短暂。
5.颈联是如何表现诗人“悲”之深重的?
写作背景提示:
此诗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天,杜甫时在夔州。这是他在五十六岁时写下的。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明确:(1)万里,写出离家之远;(2)秋季,写出悲伤之季节;(3)常作客,写出漂泊之久;(4)百年,写出年龄之大;(5)多病,写出身体之衰弱;(6)独登台,写出自己之孤独。
6.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
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7.“浊酒”是古诗中常见的意象,请联系学过的诗句分析其含义。
明确:
浊酒是一种粗糙劣质的酒,与清酒相对,清酒是优质的酒。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宋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这浊酒是边塞将士的酒,是思乡的酒。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浊酒是四处漂泊游子的酒,是困顿的酒。
(3)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明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浊酒是内心欢喜的酒,因为相逢而不在于酒之好坏。
(4)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宋代 苏轼《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这浊酒是豁达的酒。
(5)一杯浊酒即醺然,自笑闲愁七十年。(宋代 陆游《杂感》):这浊酒是解愁的酒。
(6)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近代 秋瑾《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这浊酒是忧国忧民的酒。
四、总结
意境:沉郁悲凉
技巧:七律之冠
情感:悲愁深重
五、作业
比较鉴赏:与《登岳阳楼》相比,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明确:
《登高》主要抒发的是个人的身世之悲、困顿之苦,《登岳阳楼》既有登楼的喜悦,也有登楼的感伤,尾联还有直接抒发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忧国忧民之情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