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河南南阳)2100多年前,汉帝国开辟通向异域的通道,历史车轮转到了400多年前,亚欧大陆西端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小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通道。这两个通道( A )
A.都打破了地区封闭,成为不同文明交流的通道
B.都推动了社会转型,对当时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C.此后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从未中断
D.都促进物种、文化交流及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
解析: 根据材料“汉帝国开辟通向异域的通道”“400多年前伊比利亚半岛两个小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通道”可知指的是西汉的丝绸之路和西葡的新航路,结合所学,丝路和新航路的相同作用都是文明交流的通道,A项正确;丝路没有推动中国社会转型,排除B项;中国在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和世界文化交流不能说“日益”密切,排除C项;D项符合新航路,但丝路并未保证中国人口“长期稳定增长”,排除D项。故选A项。
2.(2023·安徽阜阳临泉一中)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元朝的汪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这说明( D )
A.中非之间建立官方联系
B.非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非洲对外贸易逐渐繁荣
D.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唐朝时就有中国人到非洲的记载,元朝时汪大渊随商船出海到过东非沿海地区,体现了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D项正确;材料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到过非洲,并未体现中非之间建立官方联系,排除A项;材料说明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不能说明非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排除B项;仅凭材料中中国商船到过东非沿海地区,不能证明非洲对外贸易逐渐繁荣,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3·安徽滁州期末)据考证,元青花瓷世界上现存大约300多件,在我国传世和出土的约100多件,国外至今尚存有200多件,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莱博物馆陈列80件,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陈列37件,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宫也收藏了数十件。这说明元朝( A )
A.对外贸易传播中华文化
B.统治疆域辽阔
C.商品经济发展高度繁荣
D.制瓷技术进步
解析: 根据材料“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莱博物馆陈列80件,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陈列37件,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宫也收藏了数十件”可知,元朝时期的青花瓷,在土耳其和伊朗等地皆有发现,说明元朝同西亚地区贸易联系密切,一定程度上传播了中华文化,A项正确;仅从材料,无法得出元朝的疆域状况,排除B项;材料突出的是对外贸易,并不是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排除C项;无数据对比,无法得出制瓷技术的进步状况,排除D项。故选A项。
4.(2023·山西太原五中)如图是中国古代时期一条重要商路。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B )
A.是欧亚间直接交流的重要通道
B.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联系
C.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
D.成为游牧民族迁移的重要路线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宜宾、昆明、大理、腾冲、缅甸、印度”及所学可知,反映的是中国古代西南商道的信息,该商道涉及西南地区、缅甸(东南亚国家)、印度(南亚地区)等地区,说明此商道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地区的交流,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欧洲地区的信息,无法得出欧亚间直接交流的结论,排除A项;西南商道属于陆上的商业通道,并不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分支,排除C项;草原丝绸之路是游牧民族迁移的重要路线,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3·安徽名校联考)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北单于乃遣官员,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据此可知,这些商贸活动( A )
A.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
B.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
C.巩固了汉朝北部边疆
D.源于中原王朝向心力
解析: 根据材料“《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北单于……与汉贾客交易”可知,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贸易往来,这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A项正确;西汉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间的交流而不是汉朝北部边疆的巩固,排除C项;商业贸易的往来源于各地的互通有无,与中原王朝的向心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6.(2023·山西运城联考)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在于它使整体的世界史成为可能,使得文化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更大的新的文化边界取代了以血缘、地缘和原始崇拜为基础的旧的文化边界,民族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式文化边界成为常态。该学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 B )
A.客观上致使地缘影响力日渐衰落
B.推动了区域间文化交融
C.导致少数民族文明向高层次迈进
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解析: 根据材料“使得文化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更大的新的文化边界取代了以血缘、地缘和原始崇拜为基础的旧的文化边界,民族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式文化边界成为常态”可知,该学者认为丝绸之路能够促进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使得原先不同文化间的彼此隔阂逐渐削弱,起到了文化融合的作用,B项正确;地缘影响力日渐衰落并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A项;材料强调不同民族间的融合,而不是少数民族自身的演进,排除C项;D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D项。故选B项。
7.(2023·安徽六安)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但从出土的明清外销瓷器中可以发现,即使是耶稣会定制的瓷器,也几乎没有用人物的图像作为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据此可知( A )
A.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
B.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僵化
C.中西方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D.对外贸易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发展
解析: 由材料中“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而明清外销瓷器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礼仪道德,西方传统的耶稣画像与中国传统文化不符,所以中国外销瓷器在制作过程中会选取与中国传统文化冲突不大的图像做装饰,这反映出不同文化观念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A项正确;B项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与材料“文化在交流中存在冲突与适应”的主旨不符,排除;材料虽体现了中西文化交流,但是只体现了中华瓷器文化的发展,没有涉及西方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手工业,不是绘画,排除D项。故选A项。
8.(2023·河南南阳质检)16世纪,香料和黄金是欧洲从殖民地进口的主要商品。其他商品,如来自非洲的咖啡、来自美洲的可可、来自亚洲的茶叶,都成为欧洲人日常饮用的主要饮料。这反映了( C )
A.欧洲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B.各大洲之间的商品交流极其频繁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新大陆社会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
解析:由材料“香料和黄金是欧洲从殖民地进口的主要商品。其他商品……都成为欧洲人日常饮用的主要饮料”可知,世界在新航路开辟后被联结成了一个整体,贸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故选C项;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确实开始出现,但西欧不等于欧洲,排除A项;这一时期的商品交流较之以往确实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极其频繁”这一说法有些夸大其词了,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新大陆社会转型的问题,无法得出D项结论,排除D项。
9.(2023·山东菏泽)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图片。该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 D )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
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
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
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
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从1870年到1913年,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得到发展,但由于各国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程度不同,所以经济发展速度不同,故选D项;A、B、C三项图片中无法体现,排除。
10.(2023·河北期末)下表为1912—1922年部分年份中国陶瓷进出口情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D )
年次 1912 1913 1915 1917 1922
输出值(两) 2 738 286 2 928 288 3 775 840 3 517 705 4 861 446
输入值(两) 3 523 839 5 341 803 3 743 026 6 355 623 11 923 412
入超额(两) 785 553 2 413 515 -32 814 2 837 918 7 061 966
A.对外贸易深受国内政局影响
B.陶瓷业的生产规模趋向扩大
C.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解析: 根据材料“1912—1927年部分年份中国陶瓷进出口情况”可知,总体呈现增加趋势,说明当时中国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国内政局影响对外贸易的有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陶瓷业生产规模趋向扩大的信息,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自然经济的情况,排除C项。故选D项。
11.(2023·山西朔州期末)1784年,北美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该船运回美国的货物共有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丝绸490匹等,仅茶叶一项就占货载总重量的92.1%。这一史料可直接用于说明( C )
A.中美之间朝贡贸易的规模
B.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丝茶贸易
C.中华茶文化不断向外传播
D.“万里茶道”上的文化交流
解析: 根据本题材料信息可得出主要结论:北美商船仅茶叶一项就占货载总重量的92.1%,这说明北美对中华茶文化的喜爱,说明中华茶文化不断向外传播,C项正确;中美之间没有朝贡关系,排除A项;海上丝绸之路不包括北美,排除B项;“万里茶道”是中俄之间的,排除D项。故选C项。
12.(2023·河南信阳淮滨期末)17世纪以来法国贵族开始接触到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和文献,启蒙思想家开始推崇中国的文化与思想,欧洲开始以法国为中心对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研究。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研究以一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界称为“中国风”。由此可知( C )
A.文化交流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重要原因
B.启蒙思想的发展来自于中国的文献资料
C.中国文化的外传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D.官方交流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形式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交流增加,中国的工艺品、文学、思想等对法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研究中国文化的同时形成了“中国风”的视觉艺术,体现出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多元化发展,C项正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排除A项;“启蒙思想的发展来自于中国的文献资料”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材料只提到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无法说明官方交流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形式,排除D项。故选C项。
13.(2023·湖北十堰统考)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这反映了( C )
A.开埠通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
C.西方文明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D.人们生活的彻底西化
解析: 由材料可知,天津通商之后租界里中国人的打扮已经脱离了中国传统模式,趋向西化,而甲午战争前,内地乡村日用洋货流行进一步说明西方文明渗透到国民生活中,C项正确;A项与题意无关,排除;题干主要反映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未体现中国传统文明的抗争,排除B项;D项中的“彻底”表述绝对,排除。故选C项。
14.(2023·河北承德)钟表自明末传入中国后,多为社会上层标识身份、装点时尚之用;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开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市面流行。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B )
A.传统等级观念趋于消亡
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解析: 由材料可知,钟表由明末社会上层标识身份和装点时尚之用到19世纪60年代后开始成为日常生活用品流行,说明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近代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B项正确。等级观念至今仍然存在,排除A项;“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近代中国工业制造能力薄弱,排除D项。故选B项。
15.(2023·辽宁本溪调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结盟,如美国IBM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电脑记忆芯片,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欧洲第二大汽车厂商菲亚特公司相互成为对方的销售代理,欧美跨国公司每年缔结的合作协定成倍增加。这反映出( D )
A.欧美市场竞争趋缓
B.区域集团化发展失衡
C.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D.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冷战结束后,作为经济全球化主体的跨国公司,为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结盟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垄断新技术,对付新的竞争对手,反映出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故选D项,并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欧美两大经济区域的跨国公司彼此间加强合作,而不是经济区域化发展的失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发展中国家的信息,不能反映出南北差距扩大的问题,排除C项。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2023·江西抚州资溪一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 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8分)
答案:(1)原因:汉代的统一强盛(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汉武帝出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积极对外的开放政策;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手工业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史料价值: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史和贸易史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为研究古印度或者阿拉伯地区的造船工艺、航海技术提供了典型标本;为研究唐代我国南北方磁窑生产情况提供了实物史料;可用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情况。
史料类型:古代中国历史文献、扬州的地方志、外国档案文献、相关笔记等。
解析:(1)原因:根据材料一“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的统一强盛(汉武帝时期国力的强盛);根据材料一“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可知,汉武帝出击匈奴,打通了西域通道;根据材料一“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可知,积极对外的开放政策,以及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的开辟,汉代手工业的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等。
(2)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二“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可知,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航海史和贸易史提供了新的实物史料;根据材料二“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可知,为研究古印度或者阿拉伯地区的造船工艺、航海技术提供了典型标本;根据材料“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 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可知,为研究唐代我国南北方瓷窑生产情况提供了实物史料;根据材料二“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可知,可用于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情况。史料类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历史事件需要多种史料的佐证,还可以补充的类型有:古代中国历史文献、扬州的地方志、外国档案文献、相关笔记等。
17.(2023·河北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西提亚沙漠中有幽谷,四周有高山环之,自山顶下瞰,仅见烟雾,莫测其深也。临近诸国之王,多遣使来此求宝。杀羊剥皮,自岩上下投谷中。宝石粘肉上,岩上飞数鹰嗅肉味,下投谷中,衔羊出而食之,留宝石于山顶。”
——地中海东北岛屿塞浦路斯地方
主教厄皮法尼乌斯(约315—403年)所记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既抵谷,乃杀羊剥皮,投之谷中,钻石粘肉,有鹰下飞,衔肉而出。兵追逐之,鹰弃肉,兵拾钻石而归。”
——阿拉伯文著作《金石学》
(作者及成书时间不详,至迟唐朝时已有此书存世)
材料三 南朝梁武帝时有四个外国老人向诸儒生讲述:拂林国(史籍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有海岛,“岛西北有坑,盘坳深千余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
——据唐朝张说(667—730年)的
传奇小说《梁四公记》
(1)概括指出以上三则材料所载故事的相同情节,并据此得出一个研究结论。(3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得出的研究结论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0分)
答案:(1)相同情节:深谷、肉投谷中、鸟衔宝出。结论:三个故事可能同源(或该故事可能源自欧洲,流传至中国)。
(2)解释:汉代以来,随着陆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亚欧商人在中国与欧洲之间从事商业贸易,该故事可能由亚欧商人从陆上丝绸之路带入中国:唐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发展,一些阿拉伯商人从事从地中海经印度洋到广州的海上贸易活动,该故事也可能由阿拉伯商人从海路直接传入中国。
解析:(1)相同情节:据“有幽谷,……莫测其深”“投之谷中”“有坑,盘坳深千余尺”可得出,深谷;据“杀羊剥皮,自岩上下投谷中”“羊剥皮,投之谷中”“以肉投之”可得出,肉投谷中;据“岩上飞数鹰嗅肉味,下投谷中,衔羊出而食之,留宝石于山顶”“有鹰下飞,衔肉而出。兵追逐之,鹰弃肉,兵拾钻石”“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可得出,鸟衔宝出。结论:由材料可知,具有不同出处的三个故事却有相同故事情节,说明这三个故事可能同源。由材料可知,该故事最早记载是在欧洲,而后阿拉伯、唐朝书籍中出现了类似故事,可推断该故事可能源自欧洲,经阿拉伯人流传至中国。
(2)解释:可从故事来源角度,结合丝绸之路、中外贸易文化交流等相关史实作答。推断该故事可能由亚欧商人从陆上丝绸之路带入中国,也可能由阿拉伯商人从海路传入中国。
18.(2023·山东菏泽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棉花:一部全球文化史。棉花及棉织品的传播书写了一部棉花与人类互动的物质文化交流史,图1、2、3勾画出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
——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世界棉花产业的空间变化。(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棉花贸易活动在近代世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6分)
答案:(1)变化:棉花产业由公元1600年前多个中心并存,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发展为制造网络越来越集中于欧洲,但生产仍然较为分散。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欧洲崛起并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但生产技术仍未突破手工范畴,原有棉花产区在世界贸易中仍占有一定地位。
18世纪末,生产网络进一步集中在欧洲,一个多中心的棉花产业变成单极世界。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棉花生产实现从手工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凭借庞大的殖民体系和贸易优势,逐步形成“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形成。
(2)角色:棉花贸易蕴含着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承载着文化的传播交流;棉花贸易的历史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也是一部全球文化发展史;棉花贸易以欧洲为主导,以工业革命为主要推动力,促进了欧洲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成为欧洲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促进了被侵略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解析:(1)变化:根据图1可知,棉花产业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1600年多个中心并存,各自独立相互分离发展;据图2可知,制造网络越来越集中于欧洲,但生产仍然较为分散。结合所学知识,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欧洲崛起并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但生产技术仍未突破手工范畴,原有棉花产区在世界贸易中仍占有一定地位。据图3可知,18世纪末,生产网络进一步集中在欧洲,一个多中心的棉花产业变成单极世界。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40年代,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棉花生产实现从手工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其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凭借庞大的殖民体系和贸易优势,逐步形成“世界工厂”,以英国为中心的单极世界形成。
(2)角色:结合三幅图中世界棉花产业的空间变化可知,棉花贸易蕴含着不同区域的特色文化,承载着文化的传播交流;图2中信息显示出制造网络越来越集中于欧洲,新航路的开辟和西欧各国殖民扩张的进行,促成欧洲崛起并日益成为全球贸易的中心,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可得出棉花贸易的历史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的历史紧密关联,也是一部全球文化发展史;图3显示出生产网络进一步集中在欧洲,棉花贸易以欧洲为主导;据图3和所学知识,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棉花生产实现从手工向机器大工业的飞跃,凭借庞大的殖民体系和贸易优势,促进了欧洲文化在全世界的扩张,成为文化侵略的重要手段,促进了被侵略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19.(2023·天津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茶饮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西传”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4分)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
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
阐述: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东西方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作为东方商品之一的茶在西方的传播也得到逐渐加强,其影响范围从17世纪的社会上层扩展至18世纪的几乎所有家庭。此后,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这说明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东方文化随之传播到西方,并逐渐与西方本土文化结合,从而呈现出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局面。
总结:综上,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亦可)
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需对材料信息进行解读,从“茶的西传”出发,形成一定的历史认识,然后,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对形成的认识进行分析,总体上可以按照“理解—论述—总结”的结构来作答。如根据材料可拟定论题:东西方经济联系促进文化交流。结合新航路开辟推动世界市场逐步形成,东西方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茶在英国的传播和影响范围不断扩大,饮茶逐渐发展成为英国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并与文学作品相结合,形成英国自身的茶文化特点展开阐述。最后总结:世界经济的联系对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推动作用,推动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和发展。第四单元质量检测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3·河南南阳)2100多年前,汉帝国开辟通向异域的通道,历史车轮转到了400多年前,亚欧大陆西端伊比利亚半岛上两个小国打开了通向世界的通道。这两个通道( )
A.都打破了地区封闭,成为不同文明交流的通道
B.都推动了社会转型,对当时世界产生重大影响
C.此后中国和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从未中断
D.都促进物种、文化交流及人口的长期稳定增长
2.(2023·安徽阜阳临泉一中)第一个到过非洲并且留下记载的中国人是唐朝的杜环。元朝的汪大渊曾两次随商船出海,最远可能到过今摩洛哥的丹吉尔港,也到过东非沿海地区,并在自己撰写的《岛夷志略》中留下了相关记载。这说明( )
A.中非之间建立官方联系
B.非洲的封闭状态被打破
C.非洲对外贸易逐渐繁荣
D.中非之间交往源远流长
3.(2023·安徽滁州期末)据考证,元青花瓷世界上现存大约300多件,在我国传世和出土的约100多件,国外至今尚存有200多件,而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萨莱博物馆陈列80件,伊朗德黑兰考古博物馆陈列37件,土耳其托布卡博物馆和伊朗阿迪比尔宫也收藏了数十件。这说明元朝( )
A.对外贸易传播中华文化
B.统治疆域辽阔
C.商品经济发展高度繁荣
D.制瓷技术进步
4.(2023·山西太原五中)如图是中国古代时期一条重要商路。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欧亚间直接交流的重要通道
B.促进了中国与南亚地区的联系
C.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分支
D.成为游牧民族迁移的重要路线
5.(2023·安徽名校联考)据《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元和元年,武威太守孟云上言北单于复愿与吏人合市,诏书听云遣驿使迎呼慰纳之。北单于乃遣官员,驱牛马万余头来与汉贾客交易。诸王大人或前至,所在郡县为设官邸,赏赐待遇之。”据此可知,这些商贸活动( )
A.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
B.促进了丝绸之路开通
C.巩固了汉朝北部边疆
D.源于中原王朝向心力
6.(2023·山西运城联考)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在于它使整体的世界史成为可能,使得文化跨越了民族的界限、范围更大的新的文化边界取代了以血缘、地缘和原始崇拜为基础的旧的文化边界,民族的规模不断扩大,复合式文化边界成为常态。该学者意在说明丝绸之路( )
A.客观上致使地缘影响力日渐衰落
B.推动了区域间文化交融
C.导致少数民族文明向高层次迈进
D.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7.(2023·安徽六安)西方图像常以耶稣赤裸、上身被刺穿的形式来表现耶稣受难的主题,但从出土的明清外销瓷器中可以发现,即使是耶稣会定制的瓷器,也几乎没有用人物的图像作为装饰,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梯子、钉和衣服等具有象征性物品的图像。据此可知( )
A.冲突和适应并存于文化碰撞中
B.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日趋僵化
C.中西方文化在互动中得到发展
D.对外贸易推动了传统绘画的发展
8.(2023·河南南阳质检)16世纪,香料和黄金是欧洲从殖民地进口的主要商品。其他商品,如来自非洲的咖啡、来自美洲的可可、来自亚洲的茶叶,都成为欧洲人日常饮用的主要饮料。这反映了( )
A.欧洲已成为世界市场的中心
B.各大洲之间的商品交流极其频繁
C.新航路开辟推动了世界贸易发展
D.新大陆社会转型的步伐大大加快
9.(2023·山东菏泽)某历史课题小组为了研究世界贸易的发展状况,搜集了如下图片。该图所述变化主要取决于( )
各国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变化
A.生产关系的调整力度
B.世界市场的完善状况
C.拥有海外市场的多少
D.高新技术的利用程度
10.(2023·河北期末)下表为1912—1922年部分年份中国陶瓷进出口情况。据此可知,当时中国( )
年次 1912 1913 1915 1917 1922
输出值(两) 2 738 286 2 928 288 3 775 840 3 517 705 4 861 446
输入值(两) 3 523 839 5 341 803 3 743 026 6 355 623 11 923 412
入超额(两) 785 553 2 413 515 -32 814 2 837 918 7 061 966
A.对外贸易深受国内政局影响
B.陶瓷业的生产规模趋向扩大
C.商品经济逐渐取代自然经济
D.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
11.(2023·山西朔州期末)1784年,北美商船“中国皇后号”抵达广州,该船运回美国的货物共有红茶2460担,绿茶562担,丝绸490匹等,仅茶叶一项就占货载总重量的92.1%。这一史料可直接用于说明( )
A.中美之间朝贡贸易的规模
B.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丝茶贸易
C.中华茶文化不断向外传播
D.“万里茶道”上的文化交流
12.(2023·河南信阳淮滨期末)17世纪以来法国贵族开始接触到来自中国的工艺品和文献,启蒙思想家开始推崇中国的文化与思想,欧洲开始以法国为中心对中国文化与思想的研究。到17世纪下半叶这种研究以一种视觉艺术的方式呈现出来,学界称为“中国风”。由此可知( )
A.文化交流是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重要原因
B.启蒙思想的发展来自于中国的文献资料
C.中国文化的外传有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
D.官方交流是东西方交往的主要形式
13.(2023·湖北十堰统考)天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这反映了( )
A.开埠通商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中西文明的激烈碰撞
C.西方文明渗透到国民生活中
D.人们生活的彻底西化
14.(2023·河北承德)钟表自明末传入中国后,多为社会上层标识身份、装点时尚之用;但19世纪60年代后,钟表开始作为日常生活用品在市面流行。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
A.传统等级观念趋于消亡
B.新的生活方式逐渐兴起
C.战乱导致阶级流动加快
D.工业制造能力进步明显
15.(2023·辽宁本溪调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结盟,如美国IBM公司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开发电脑记忆芯片,美国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与欧洲第二大汽车厂商菲亚特公司相互成为对方的销售代理,欧美跨国公司每年缔结的合作协定成倍增加。这反映出( )
A.欧美市场竞争趋缓
B.区域集团化发展失衡
C.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D.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3分,第18题16分,第19题14分,共55分)
16.(2023·江西抚州资溪一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河西走廊为匈奴所占,与西方的道路难以直达。汉武帝即位后,不断反击和进攻匈奴,匈奴被迫向北迁移。张骞“凿空”西域后,中国的丝绸和蚕桑技术、铁器、釉陶、井渠法和造纸术都陆续西传。中亚、西亚的特产如胡桃(核桃)、石榴、芝麻、黄瓜、大蒜、胡萝卜、胡豆(蚕豆)、橄榄、胡椒、苜蓿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鸵鸟、狮子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古国赠献而来。史书称武帝时的长安集市“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摘编自詹子庆《中国古代历史上册》
材料二 “黑石号”是1998年在印尼附近海域打捞出水的一艘来自阿拉伯的唐代沉船。根据船身结构推测,“黑石号”可能是当时印度或阿拉伯造的单桅缝合帆船。依据航运线路分析,学者普遍认为“黑石号”应该是从扬州出港,目的地是波斯湾,沉船年代确认为9世纪上半叶。船上满载中国货物,仅瓷器就达67 000件,产地包括湖南长沙窑、浙江越窑、河北邢窑和广东地方窑等。出水的诸多瓷器,其图案与纹饰都带有明显的阿拉伯风格,如飞鸟、摩羯鱼等。“黑石号”承载的宝藏印证了唐代中国和印度洋西北岸的西亚、北非诸国已存在规模巨大的海运贸易。
——摘编自周靖、罗明《中外历史一百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时期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发展较快的原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黑石号”考古发现的史料价值;如果继续深入研究,确证“黑石号”是从扬州出发的,你认为还需要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8分)
17.(2023·河北名校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西提亚沙漠中有幽谷,四周有高山环之,自山顶下瞰,仅见烟雾,莫测其深也。临近诸国之王,多遣使来此求宝。杀羊剥皮,自岩上下投谷中。宝石粘肉上,岩上飞数鹰嗅肉味,下投谷中,衔羊出而食之,留宝石于山顶。”
——地中海东北岛屿塞浦路斯地方
主教厄皮法尼乌斯(约315—403年)所记
材料二 “(亚历山大大帝)既抵谷,乃杀羊剥皮,投之谷中,钻石粘肉,有鹰下飞,衔肉而出。兵追逐之,鹰弃肉,兵拾钻石而归。”
——阿拉伯文著作《金石学》
(作者及成书时间不详,至迟唐朝时已有此书存世)
材料三 南朝梁武帝时有四个外国老人向诸儒生讲述:拂林国(史籍对东罗马帝国的称谓)有海岛,“岛西北有坑,盘坳深千余尺。以肉投之,鸟衔宝出,大者重五斤。”
——据唐朝张说(667—730年)的
传奇小说《梁四公记》
(1)概括指出以上三则材料所载故事的相同情节,并据此得出一个研究结论。(3分)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你得出的研究结论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10分)
18.(2023·山东菏泽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棉花:一部全球文化史。棉花及棉织品的传播书写了一部棉花与人类互动的物质文化交流史,图1、2、3勾画出世界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不断变化的空间安排。
——据[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世界棉花产业的空间变化。(10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棉花贸易活动在近代世界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6分)
19.(2023·天津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风在17—18世纪的欧洲曾盛行一时,影响了其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茶的西传正是基于这一历史大背景。17世纪上半叶,茶传入英国,此时饮茶仅局限于社会上层,消费量较为有限;至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茶叶进口量猛增,此时几乎所有的家庭账册均记载了饮茶的相关开支。英国人的饮茶偏好逐渐由绿茶转向红茶且添加牛奶与糖,此举逐渐成为英式茶饮的习惯性做法,“下午茶”也在英国社会日渐流行起来。饮茶传入英国后其有益于健康的特质在争论中逐渐为社会各界所认可,而加入牛奶与糖更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功效的增加或强化。随着饮茶在英国逐渐传播开来,其在诗歌、小说、散文乃至绘画中也多有体现,更是寄托了英国人对家的深厚情感,体现出其独特的精神文化价值;不过,传播媒介对饮茶的介绍偏重实用功效,至于相关的精神文化内容则几无关注,这与中国茶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深层精神文化境界的取向不同。
——摘编自刘章才《饮茶在近代英国的本土化论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茶的西传”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14分)
(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