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18课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壹
日寇逞凶东北丧
——九一八事变
日本为什么要发动侵华战争?
日本
●1904
●1919
●1927
●1929
为争夺中国东北的利益,日俄战争爆发,日本获胜,控制了南满铁路和辽东半岛
关东军司令部正式组建。
日本内阁召开“东方会议”,提出先夺满蒙、后取整个中国,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摆脱国内困境,日本急于发动战争
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根本原因)
②日本急于转嫁经济危机,缓和国内矛盾
③蒋介石积极内战给日本可乘之机
材料1:“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侮。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
——蒋介石在南昌讲话
材料2: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蒋介石致张学良“铣电”1931年8月16日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时间:
1931年9月18日
地点:
沈阳
经过:
制造“柳条湖”事件为借口
突袭北大营
占领沈阳城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30000
关东军
200000
东北军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东北当局已得到密报,王以哲准备率部抵抗,但是,蒋介石三令五申,命令驻军“暂不抵抗”
——《中国民主革命通史》
还有一种说法,中国军队很早就得到了内部命令,自己逃出了营房。……大部分中国军队败走。
——花谷正《“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
结果:沈阳被占领,东北沦陷
__________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殖民东北: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定都长春
屠杀中国人民
进行奴化教育
建立开拓团,
“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南京国民政府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部编历史教材八上
——分裂中国
——磨灭民族意识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殖民东北: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定都长春
屠杀中国人民
进行奴化教育
建立开拓团,
——分裂中国
——磨灭民族意识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部编历史教材八上
局部抗战
江桥抗战
1931年11月,在东北将领马占山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守军抱着“与成偕守”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
马占山将军
蒋光鼎将军
喋血淞沪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蒋光鼎、蔡廷楷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殖民东北: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定都长春
屠杀中国人民
进行奴化教育
建立开拓团,
——分裂中国
——磨灭民族意识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部编历史教材八上
局部抗战
蒋光鼎将军
喋血淞沪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蒋光鼎、蔡廷楷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
江桥抗战
1931年11月,在东北将领马占山将军的指挥下,中国守军抱着“与成偕守”的决心,守卫黑龙江省会齐齐哈尔,在嫩江桥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强敌
马占山将军
义勇壮烈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
义勇军士兵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殖民东北: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定都长春
屠杀中国人民
进行奴化教育
建立开拓团,
——分裂中国
——磨灭民族意识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部编历史教材八上
局部抗战
义勇壮烈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到1932年夏,义勇军发展到30余万人
义勇军士兵
义勇军进行曲
新中国成立后,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蒋光鼎将军
喋血淞沪
一·二八事变发生后,蒋光鼎、蔡廷楷率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奋勇抵抗,迫使日军三易主将,数次增兵,死伤逾万
杨靖宇将军
东北抗联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日本
中国
九一八事变
日本殖民东北:
扶植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定都长春
屠杀中国人民
进行奴化教育
建立开拓团,
——分裂中国
——磨灭民族意识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部编历史教材八上
局部抗战
杨靖宇将军
东北抗联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1936年初,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义勇壮烈
东北各族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
义勇军士兵
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贰
山河飘摇国危亡
——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日本
中国
华北危机
●1933.01
●1935.上半年
●1935.下半年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长城抗战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在长城一线、察哈尔等地与日军作战,收复多伦等地
日本与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将中央军、国民党党部驱逐出察冀和平津地区
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日本
中国
华北危机
●1933.01
●1935.上半年
●1935.下半年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日本与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将中央军、国民党党部驱逐出察冀和平津地区
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1933年
侵占区
面对时局的变化,国内各方反应如何?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日本
中国
华北危机
●1933.01
●1935.上半年
●1935.下半年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日本与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将中央军、国民党党部驱逐出察冀和平津地区
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面对时局的变化,国内各方反应如何?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5年底瓦窑堡会议
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日本
中国
华北危机
●1933.01
●1935.上半年
●1935.下半年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日本与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将中央军、国民党党部驱逐出察冀和平津地区
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面对时局的变化,国内各方反应如何?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
时间:
领导:
主力:
口号:
1935年12月9日
中国共产党
北平学生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影响: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
日本
中国
华北危机
●1933.01
●1935.上半年
●1935.下半年
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南推进
日本与国民政府签订“何梅协定”,将中央军、国民党党部驱逐出察冀和平津地区
策划“华北自治运动”
面对时局的变化,国内各方反应如何?
国民政府:攘外必先安内
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爱国学生:一二九运动
时间:
领导:
主力:
口号:
1935年12月9日
中国共产党
北平学生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
“格杀勿论”
叁
张杨兵谏时局变
——西安事变
满洲国
华北五省
新 疆
西藏
宁夏
青海
川军
滇军
黔军
桂系
南京国
民政府
1936年形势图
结合前面所学,归纳西安事变的背景?
华北危机使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一.二九运动的推动
西北地区已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
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
蒋介石坚持内战,劝蒋无效
1936年12月初,蒋介石亲自前往西安督促张学良“剿共”。
——《张学良的政治生涯》
学生要向蒋介石请愿时,蒋介石向张学良下令“用武力制止”,“格杀勿论”。
——《论张学良在西安事变中的决定性作用》
“你现在就是拿枪把我打死了,我的‘剿共’政策也不能改变。” ——蒋介石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地点:陕西西安
双十二事变
1、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各派,共同负责救国。
2、停止一切内战。
3、立即释放上海被捕的爱国领袖。
4、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
5、开放民众爱国运动。
6、保障人民集会结社一切政治自由。
7、确实遵行孙总理遗嘱。
8、立即召开救国会议。
——抗日救国八项主张
西安事变后中外各方持有何种态度?
西安事变后中外各方持有何种态度?
何应钦
何应钦(国民党二号人物)
宋氏家族
日本人
坚持用武力讨伐张学良等人,调集12个师和飞机大炮开驻潼关。
竭力主张和平解决,让蒋介石改变主意,枪口一致对外抗日
如果掌握实权的蒋介石被杀,中国因国民党的领导权之争而再次发生内乱,对日本是太好了
中国共产党又持有何种态度?
材料二 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用一切方法联合南京左派……反对亲日派……揭破日寇及亲日派利用拥蒋的号召,发动内战的阴谋……给张杨以积极的实际的援助……为了促成全国性抗日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发动。
——《中央关于西安事变及我们的任务的指示》(1936年12月19日)
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派周恩来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进行协商。促成蒋介石答应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
民族大义高于党派之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十年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张学良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张学良被软禁55年,2001年病逝于檀香山。
后记
杨虎城回国抗日
杨虎城将军回国后被软禁12年,1949年,一家四口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共
国
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4——1927
国共第二次合作
1937——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