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邻”等8个左右结构的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3.初步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
【教学重点】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谢、邻”等8个左右结构的字。
2.了解课文内容,通过对比朗读,体会感叹句、反问句表达的强烈语气。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种葫芦的人最后没有得到葫芦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聚焦葫芦
1.认识葫芦。出示葫芦的图片,指名说一说,图中是什么?(葫芦)【张贴在黑板上】
2.葫芦(hú lu)正音,注意第二字念轻声,单独出示“芦”字读第二声。齐读词语“葫芦”。
3.师引导:你在生活中见过葫芦吗?出示图片,了解葫芦自古以来的功用、葫芦文化。
4.揭题,教师板贴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我要的是葫芦》。【张贴补充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出示自读要求:
(1)读一读: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标一标: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3)想一想:不同时期的葫芦是什么样子的呢?
2.生自由读课文。
3.校对段落。
三、抓住首尾,变序研读
(一)抓住首段,感受葫芦的可爱
1.你找到一开始的葫芦是什么样子的了吗?指名读。
2.课件出示: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
相机讲解“一棵葫芦”。这里的葫芦指的是?(启发:有着圆滚滚肚子的葫芦吗?)小结:我们读书一定要细致,关注数量词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课文。
3.葫芦苗长啊长啊,长出了细长的?(师边讲边画图)示意学生回答——葫芦藤
(1)学习“藤”。你还知道什么“藤”?
(2)看,这棵葫芦除了有“细长的葫芦藤”,还有?请学生上来贴一贴。
(3)谁来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4)读好短语,读好长句子。——我们一起读
4.引读: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
(1)生字“谢”,复习“谢谢、感谢”的意思。
(2)引导学生学习“谢”。在这里“谢”是什么意思?谁能到黑板上来演示一下(教师手指板书),现在你能说说“谢”是的意思了吗?赶快写在它的下面。
(3)指导书写“谢”。看它是什么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什么?老师这里还有一首书写歌呢!引出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儿歌。学会儿歌还不行,每个字还有其独特的地方,我们要仔细观察,你看“谢”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师边写边讲:“身”居中,很谦让,撇端不出头,且要穿插到左半部分,“寸”的横笔写在横中线上,三个部件大致等宽。学生练习。
5.看着小葫芦渐渐长大了,你觉得怎么样?(可爱)贴图(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6.从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小葫芦生长的过程,让我们一起读好,感受小葫芦的可爱。
(二)抓住尾段,知晓种葫芦的结局。
1.最后葫芦怎么样了呢?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第四自然段)谁来读。
(1)出示句子: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葫芦的结局怎么样呀?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至少叫两个人回答)
2.指名朗读。
(三)学习二三自然段,了解原因。
1.小葫芦明明应该越长越好,变成大葫芦啊,为什么最后都脱落了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二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
①我看到蚜虫可着急、可担心了,你们呢?为什么?
②而那个人看到蚜虫却是怎么想的?
③理解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虽然标点符号不同,但这两句句子的意思是一样的。
④哪句话更能表现那个人对蚜虫的毫不在意?--指名读;加上动作会读得更好,谁来试试?--指名读;我们一起来——全班齐读。
(2)引读——
①理解“盯”字。请学生上台盯一盯。
②“自言自语”是自己和自己低声说话。你在生活中有自言自语的时候吗?
③像这样,心里有了想法,不由自主地说出来,就是自言自语。
④齐读种葫芦人的自言自语。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1)学字解词。
①“邻”前鼻音。表扬他把一个前鼻音的生字读得很准——指名读。放进句子读。
②你有哪些治虫的好办法?“治”在字典里有三种解释,你认为在这里应该选择第几种?
③听了邻居的话,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你来读。
(2)读好反问句。
①你看这个问号告诉我们什么了呢?你能把它改成句号结尾的句子吗?
②感受反问句的语气,指导朗读。
(3)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这个人没能得到葫芦了吗?(学生必须回答两点:长蚜虫 、不治虫)合作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总结提炼,引发思考
读完这则寓言故事,你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说一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吗?这则有趣的寓言故事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我们下节课来一探究竟。
五、巩固基础,规范书写
1.挑战:第一关 认读关;第二关 书写关
2.出示本课需要书写的全部生字,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再次出示书写儿歌。
3.指导书写“邻、怪”。
“邻”,左右等宽,左高右低,“令”的第二笔捺改点,“阝”的第一笔横撇弯钩一笔写成,要写得大一些。
“怪”,左窄右宽,左高右低,“ 忄”注意笔顺,以及竖要贴着右点,右边的撇捺要舒展。
总结:我们在记住书写歌的同时还要仔细观察,因为每个字都有自己的特点,运用我们今天学习的方法写好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吧。
4.学生描红、练写。展示学生写的字,讲评。
六、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葫芦可爱
叶子长虫
葫芦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