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7 22:3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选择题
1、“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急切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红军急切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 )
A.准备北上抗日
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转移
C.红军的- -种战略战术
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
2、遵义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
B.是在长征结束以后召开的
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D.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3、2016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下列长征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四渡赤水河②飞夺泸定桥 ③渡过 金沙江④爬雪山过草地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①④③
D.①③②④
4、毛泽东感慨地说:“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 ……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会师于( )
A.瑞金
B.遵义
C.会宁
D.吴起镇
5.1934年10月,党中央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这是因为( )
A.国民党的势力越来越大,威胁到革命根据地
B.蒋介石调集军队“围剿”革命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D.红军要北上领导全国人民抗日
6. 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在( )
A.瑞金 B.吴起镇 C.会宁 D.延安
7. 作家魏巍曾写道:“它是地球上的一条红飘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这条诗意而壮美的红飘带背后,是皑皑白雪、茫茫草地、涛涛江河,是饥饿、寒冷、疾病、硝烟,是理想、信念、意志……”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井冈山会师
8. 毛泽东说:“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是( )
A.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9.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一文中对长征评价道:“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精神包括( )
①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
②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10. 毛泽东在《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写道:“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长征中,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
A.遵义会议  B.四渡赤水 C.巧渡金沙江  D.甘肃会宁会师
11. 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遵义会议( )
A.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2. 某校举办“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图片展.下列图片反映的事件中,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的是( )
A. 南湖游船开天地 B. 八一枪声建军队
C. 遵义会议扭乾坤D. 井冈会师创新路
13. 毛泽东曾说:因为困难的时候不动摇,长征后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长征前三十万人更强大。毛泽东强调的是( )
A.反“围剿”积累了斗争经验 B.遵义会议作出了正确决策
C.长征锻炼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红军三大主力得以胜利会师
14. “这次会议明确回答了红军的战略战术方面的是非问题,指出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解决了当时所面临的最迫切的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该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5.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伟大传奇”指的是( )
A.武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红军长征
16.博古、李德等人提出“御敌于国门之外”“不让敌人侵占寸土”“胜利或者死亡”等口号,这直接导致了(   )
A. 红军转战贵州 B.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C. 长征初期陷入被动 D.遵义会议召开
17.“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
A. 出师北伐 B. 开始长征C. 进军井冈山 D. 朱德、陈毅转战湘南
18.“图说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活动中,李红展示了如下图片。她要介绍的是哪一段光辉历程生死攸关转折点
A. 国民革命时期B. 长征C. 抗日战争时期D. 解放战争时期
19.美国作家哈里森 李尔兹伯说“(长征)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长征却使毛泽东及其共产党人赢得了中国。”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长征途中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共产党走向成熟。
②长征是一次武装宣传、沿途播撒了革命的种子。
③长征的胜利使中共摆脱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转危为安。
④在长征精神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0.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的是( )
A. 攻占遵义B. 四渡赤水C. 巧渡金沙江D. 强渡大渡河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该诗歌反映的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该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2)某校师生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这次“远征"。请你向他们推荐一处最值得参观的历史遗址。(包括该遗址的名称及推荐原因)
(3)在追寻革命先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2. 2019年是长征胜利83周年,襄阳七中举行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3周年主题展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部分 战略转移踏征程】
(1)下图是《红军长征示意图》,请你仔细观察图片,指出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的起点。
【第二部分 伟大转折定航向】
(2)在红军长征过程中召开了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 浴血奋战勇向前】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
(4)请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说说“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指的是长征过程中面临的哪些困难。
【第四部分 胜利会师开新局】
(5)结合《红军长征示意图》,请指出红军三大主力(红一、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省哪个地方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长征的胜利又有何重要意义
【第五部分 不忘初心,走好新的长征路】
(6)在革命战争年代,红军靠着“长征精神”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青少年又该如何弘扬这种精神
23. 阅读材料:
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 长征》
(1)材料是毛泽东同志在红军长征中写下的诗句,那么长征的原因是什么?
(2)长征的出发地点和三军会师的地点分别在哪里?
(3)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个重要的会议,是什么会议?
答案
1-5BBDCC 6-10BCAAA 11-15 BCCCD 16-20BBBDC
21.(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推荐参观遵义会议遗址,因为这次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也可以选择其他地点,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3)不怕牺牲,勇往直前;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紧密团结等。(言之有理即可)
22. (1)瑞金。
(2)遵义会议。意义: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巧渡金沙江。
(4)敌人的围追堵截;恶劣的气候;险峻的道路;等。
(5)会宁。意义: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不断拼搏,迎难而上,刻苦学习,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23.(1)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2)瑞金、会宁
(3)遭义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