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7 22:40: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一、选择题:
1.美国记者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武装宣传”是指( )
A. 太平天国北伐、东征、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扩大了革命影响
C. 建立井冈山根据地,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D. 红军的万里长征成为“革命的播种机”
2.有学者评价。“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分界线”喻指的是长征( )
A. 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B. 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C. 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3.某中学计划暑期组织学生游学,计划之一是“重走长征路”,请你为学校选择最合适的游学路线
A. 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 B. 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 瑞金—武汉—西安—会宁 D. 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
4.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
A. 吴起镇会师 B. 红一、四方面军会师
C. 红二、四方面军会师 D. 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5.《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 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B. 不怕艰难险阻C. 紧密团结患难与共D. 革命英雄主义
6.下图所示地点发生的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一地点是( )
A.汉口
B.遵义
C.吴起镇
D.会宁
7.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井冈山会师
D.遵义会议
8.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
A.四渡赤水
B.强渡大渡河
C.飞夺泸定桥
D.翻雪山过草地
9.某班计划组织“.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帮助设计一条符合史实的路线( )
A.瑞金--遵义-- 赤水河-- 泸定桥--吴起镇-- 会宁
B.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吴起镇--会宁
C.瑞金--遵义--赤水河--泸定桥--会宁--吴起镇
D.瑞金--遵义--泸定桥--赤水河--会宁--吴起镇
10.2016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广安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城。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 C.乙、丁 e D.丙.丁
11. 刘伯承元帅在《回顾长征》中写道:“     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到处挨打,疲于奔命。”横线处应填写的最恰当的历史事件是 (  )
A.长征  B.渡过湘西 C.遵义会议  D.陕北会师
12.“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这表述的是红军长征的 (  )
A.性质  B.背景 C.目的  D.意义
13. 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和乐观主义精神。下列所述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
A.是启迪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D.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14. “红旗飘,军号响。子弟兵,别故乡……五次‘围剿’敌猖狂……紧紧握住红军的手,亲人何时返故乡 ”以上歌词反映了红军(  )
A.反“围剿”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B.反“围剿”失利后进行战略转移
C.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D.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15. 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而中央苏区的人力物力已很匮乏,粮食紧张,弹药更是紧缺。在这种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险恶形势下,红军及时实行了战略转移,走上了长征路。上述材料表明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  )
①国民党进行第五次“围剿”
②中央苏区物资匮乏,兵力减少
③敌强我弱,实力悬殊
④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指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 下列属于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的是( )
A.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B.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17. 如图所提供信息相关的是( )
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C.八路军奔赴抗日前线 D.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18. 2017年是红军长征开始83周年。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 )
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9. 《四渡赤水出奇兵》歌词“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亲。”体现的长征精神是( )
A.坚定的革命理想和信念 B.不怕艰难险阻
C.紧密团结患难与共 D.革命英雄主义
20. 暑假到了,某校将暑期“研学旅行”基地定在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游特色的是( )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开天辟地,焕然一新
C.武装反抗,创建军队 D.生死攸关,伟大转折
二、非选择题
21.张力同学计划在暑假期间追寻前辈的足迹,重走长征路。下图为张力同学根据红一方面军长征所画的示意草图(A为出发地)。
(1)说出图中字母标注的长征途中四个地点。
A._____B, _____C. _____D. _____
(2)红军为什么进行长征?请列举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艰难险阻?
(3)在追寻前辈足迹的活动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2. 围绕长征主题,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层面,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材料一
(1)请根据图中的有关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A、B处写出相应的时间,在C、D处写出对应的地点。
材料二 红军四渡赤水时,国民党《中央日报》称“匪子弹用尽,患病亦多,实无战斗力量与勇气”“沿途伤病饿疲倒毙之匪,遍地皆是”
材料三 《湘潮》杂志记者吴义国:三渡赤水仅仅4天,红军又驾轻就熟地突破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从容地第四次渡过赤水河。
(2)在历史研究中经常会出现对同一事件有不同看法的现象,哪些因素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
(3)对长征的过程进行简单地叙述,并提炼其历史意义。
材料四 美国作家莫尔伍德:长征是一次解放……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的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揭示出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长征不仅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还孕育了伟大的民间文学。美国记者斯诺:长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
(4)以上是外国友人从不同的视角对长征胜利的评价,请你从中概括出长征在哪些领域对我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长征胜利八十余载,我们应传承哪些长征精神 长征仍然是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今天我们如何续走国家建设的长征之路
23.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是什么?
(2)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3)你认为长征途中,我党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事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
1-5DDADC 6-10BDAAC 11-15CDCBA 16-20.DBDCD
21.(1)A瑞金 B遵义 C吴起镇 D会宁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雪山,草地,大渡河,泸定桥,湘江乌江金沙江等。
(3)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乐观向上的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22. (1)A:1935年1月;B:1936年10月;C:瑞金;D:吴起镇。
(2)个人立场、情感倾向、时代背景、知识储备、阶级属性等。
(3)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8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红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惨重。随后红军改向贵州进军,强渡乌江,攻克遵义。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渡过金沙江,跳出敌人的重重包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突破腊子口,进入甘肃。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带领中央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历史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思想(精神)领域、文学领域、军事领域。
(5)艰苦奋斗的乐观主义精神,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作为个人要珍惜青春年华,发奋学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才报国,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从国家角度看,要继续深化改革,发展科技,依法治国,等。
23.(1)以中共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等为代表的错误指挥,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劐”的失败。
(2)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因为义会议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因此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