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告:本系列作品由利剑科学工作室原创,版权归21世纪教育网和编者(利剑科学)所有,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如果资料中有问题,你可以联系编者(利剑科学: 2716237634)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资料如有差错,本工作室均负责调换。免费赠送无水印版答案或指定资料一份,谢谢配合。需要更多资料请关注“利剑科学文集”,请点击: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http://www.21cnjy.com/user/%E5%88%A9%E5%89%91%E7%A7%91%E5%AD%A6/21教育网
也可关注“利剑科学工作室”,请点击:
http://www.21cnjy.com/book.php?mod=studio&op=detail&stid=7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D
D
A
D
A
B
D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C
B
A
D
D
A
C
C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A
C
D
B
D
B
C
A
C
二、填空题
(3)C
40.(1)太平洋 (2)稳定 活跃 (3)碰撞或挤压
41.①火山锥②岩浆通道③火山灰和气体④熔岩流⑤地幔⑥地核⑦震源 ⑧震中
42.甲 乙 丙
鼎尖解读26:2015年新考试说明知识点疑难解读
(人类生存的地球)
考试目标
旧考试说明的考试目标
单元
考试内容
考试要求
(一) 地形 和地 壳的 运动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捕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a
▲2.地壳运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知道地壳是变动的
a
②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a
③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能力
b
▲3.板块学说
①知道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
a
②描述饭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a
▲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
①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力作用因素
a
②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
(二) 地球 上的 水体
▲1.水体的分类
知道水体的分类
a
▲2.水循环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3.水资源
①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a
②关注世界和我围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b
③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
2015年新考试说明的考试目标
单元
考 试 内 容
考试要求
(一)地壳运动和地形变化
▲1.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描述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
a
▲2. 地壳运动
①知道地壳是变动的
②知道火山和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③关注人类如何提高防震减灾能力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④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a
a
b
a
▲3.板块学说
①知道板块学说的要点
②描述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地壳变动的最主要原因
③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a
a
c
▲4.外力作用对地形的影响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知道流水、风、冰川等是影响地形的外流作用因素
②知道外力作用对地形影响的特点
a
a
(二)地球
上的
水体
▲1.水体的分类
知道水体的分类
a
▲2.水循环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描述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主要环节
a
▲3.水资源
①知道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②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机
③列举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a
b
a
注意:红色为2015年新考试说明修订后的要求。
二、疑难解读
【疑难点1】人类如何提高防震抗灾的能力
当前,世界各地地震时有发生,尤以08年的汶川地震造成损失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最为惨重。一般震前会有一些预兆,如地下水变浑、翻花、冒泡和动物狂奔乱窜等。当发现地面或楼房等有摇晃时,近地面的人应立即跑到空旷安全的地方,高楼上的人要尽量躲到坚固物体的下面(或旁边)或厕所等有很多主管道的地方,切不可盲目跳楼。
【例题】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发生了大地震,造成了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读“5.12”汶川地震震源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教育网
(1)此次地震与哪两个板块运动无关?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
(2)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逃生的方法中,可取的有
A.上课时,高楼层的学生立即躲到课桌下
B.在家里,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迅速躲到空问小的厕所里
C.迅速拨打119电话报警
D.在街上,紧紧抱住电线杆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灾区的救援活动难度大的自然地理原因有
A.信息不畅 B.地形复杂且余震不断 C.救援人员不足 D.天气复杂
【解析】5·12汶川地震主要由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引起;地震发生的速度很快,故报警无济于事,避险时不能抱着电线杆,因为它很容易倒下压坏身体;信息不畅和救援人员不足不是自然地理因素。21·cn·jy·com
【答案】(1)A D (2)A B (3)B D
【疑难点2】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运动发生在岩石圈和软流层的界面上;山地震发生在板块交界处,板块的运动有碰撞(形成大山脉、海岸山脉、海沟、岛屿)和张裂(形成裂谷、海洋);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剧烈。板块内部地壳运动平缓;太平洋板块是几乎被海洋覆盖的板块;唯一不与亚欧板块相连的是南极洲板块。www.21-cn-jy.com
【例题2】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海洋地质学、古地磁学、地球物理学等的兴起和发展,人们又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新的全球构造理论——“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西洋的形成是由于(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地壳的凹陷 B、板块的挤压 C、板块的碰撞 D、板块的张裂
【解析】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大西洋处于板块的张裂地带,面积正在增大。
【答案】D
【疑难点3】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
假说是科学研究上对客观事物的假定说明,它既不是理论,也不是乱说。它是以一定的科学事实或科学原理为依据,但在目前又没能或没法证明的一些观点。它对推动科学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www-2-1-cnjy-com
【例题】科学假说在科学发现中起着重要作用,但需要相应的现象或证据支持。下列现象与假说对应的有( )2-1-c-n-j-y
①所有星系都在远离地球而去,星系越远退行的速度越快—大爆炸宇宙论
②《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哥白尼的“日心说”
③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板块学说
④发现了处于爬行类和鸟类过渡类型的始祖鸟化石—达尔文进化论
⑤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地球是一个球体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⑤
【解析】《圣经》中关于天堂、人间、地狱的说法是托勒密“地心说”的依据;地球有昼夜更替现象说明是地球是自转的,并且是不透明的。故②和⑤错误。 21*cnjy*com
【答案】C
【疑难点4】水循环
1.水循环的概念: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水循环是自然界中水周而复始连续运动和相互转化的过程。
2.水循环的原因:
(1)内因是水的三态变化,即水的状态能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使得水在循环过程中相互转换成为可能。
(2)外因是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能的主要来源,能使冰雪熔化、水分蒸发、植物蒸腾、空气流动等,是水循环的动力。地心引力是促使陆地水流向海洋的动力。【版权所有:21教育】
3.水循环的类型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海陆间循环,发生海洋-陆地-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是水循环中最重要的循环,它使得陆地上的水得到补充和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海上内循环,发生在海洋和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
(3)陆上内循环,发生在陆地和大气之间的水体运动。
4.水循环的具体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
5.水循环的作用:通过水循环过程,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出处:21教育名师】
6.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常常通过对地表的改造,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过度伐木等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7.影响水循环活跃程度的因素:太阳辐射的强弱、蒸发量的大小等
【例题4】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主要改变水循环环节中的(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解析】人类在生产和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如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中的对地表的改造,即地表径流。
【答案】D
三、专项训练
一、选择题
1.陆地水是人们生产、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而人类较易利用的只占淡水总储量度0.3%,它主要包括( )
A、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陆地水、冰川、江河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2.2014年2月12日新疆和田发生7.3级地震。地震发生时,选择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A.室外的人跑到楼内躲避 B.迅速进入室内抢运物品
C.迅速远离高压电线和陡坡 D.高楼层的人们应立刻乘电梯撤离
3.目前人类活动可以对水循环施加影响的是( )
A、全球大气的水汽输送 B、全球大气的降水
C、全球陆地地表径流输送 D、局部地区的地表径流输送
4.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但直到现在我们还有可供利用的水,那么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的原因是( )
A、海上内循环 B、大洋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海陆间循环
5.有关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
B.地球上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
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等
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很少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6.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和相互转化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是( )
A. 蒸发 B. 径流 C. 水汽输送 D.太阳辐射
7.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 台湾森林覆盖良好的江湖流域 B.南极大陆冰川地区
C.植被稀少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地
8.地球内部有一个“液态区”,区内物质一旦冲出地表,就形成了火山。该“液态区”位于(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地核和地幔
9.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主要是由风力侵蚀作用引起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0.下列各项实验或事例可以说明我们周围的空气中存在水的是( )
A.大气中有细菌在生存,而细菌要进行新陈代谢,需要水;
B.刚从冰箱里拿出干而冷的瓶子外壁会有水珠出现;
C.秋天的早晨的树叶上会有露珠出现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上述事例或实验都可以说明空气中存在水
11.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地球上的陆地淡水只占总水量的2.53%。如图是地球上各大洲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和人口数量各占世界总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可见( )
A.亚洲水资源人均拥有量最少
B.全球水资源的分布是均衡的
C.水是循环的,没有必要担心水资源不足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D.亚洲水资源总量最多,不存在水资源缺乏问题
12.今年5月25日,云南盈江发生5.6级地震,30余万人受灾。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些地震会造成大量的财产损失 B.地震是地壳变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C.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 D.目前对地震的预测水平还不高
13.如图是地球的内部结构圈层示意图,由外到内依次表示( )
A.地幔、地核、地壳 B.地壳、地幔、地核
C.地核、地壳、地幔 D.地核、地幔、地壳
14.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5.我国东部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随纬度变化情况如图。据此信息,下列有关该地区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低纬度地区较多 B.北纬40°附近最少
C.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匀 D.随着纬度的升高而减少
16.下列现象与其形成原因对应的是( )
A.雅安地震—人类活动 B.四季更替—地壳运动
C.海陆变迁—太阳活动 D.地形变化—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
17.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
B.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最内层是地幔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火山爆发是引起地壳变动的主要原因
D.地球的岩石圈好像一整块拼好的“七巧板”,说明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
18.如图是某同学在旅游时拍摄的一张溶洞照片。形成溶洞这一景观的主要外力是( )
A.风力 B.冰川 C.流水 D.生物
19.下列现象不能证明地壳在不断变动的是 ( )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A.考古学家在台湾海峡发现有古河道的痕迹 B.地中海的面积在不断缩小
C.我国西北地区的沙漠面积变大 D.采石场发现弯曲的岩层
20.如图为大西洋中脊山脉及其周围约100公里范围内海底岩层年代分布的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岩层距离现在的年数。这一现象支持了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板块是运动的 B.地球是一个球体
C.生命是不断演化的 D.海水对地形具有侵蚀作用
21.如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图示板块边界处出现了(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 B.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
C.大陆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21世纪教育网利剑D.大洋板块内部的张裂运动
2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大陆分布示意图,下列叙述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②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③南美洲大陆凸出的部分与非洲大陆凹进的部分几乎是吻合的
④大陆的形状大多是三角形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23.当自然灾害发生时,采取适当的避灾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21教育网21cnjy.com
①地震时,如身处一楼或者平房,可及时撤离到空旷的地带
②地震时,如在室外应该躲在高大的建筑附近
③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沿着泥石流流动的方向向前跑
④遇到泥石流或者山洪时,应该向垂直于泥石流流动方向的山坡上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4.人类活动对地表有益的影响有( )
①荷兰的围海造田; ②亚马孙平原大量热带雨林被砍伐;
③建三峡水库大坝; ④撒哈拉的沙漠南部草原开垦成耕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5.下列关于褶皱和断层(如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褶皱和断层是地壳运动的结果
B.形成褶皱和断层的动力来自地球外部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C.绝大多数褶皱是由于水平挤压造成的
D.岩层受到挤压可拉伸过度发生断裂,形成了断层
26.某地区发现大量的含煤地层,可推断其古地理环境是( )
A.珊瑚繁生的浅海 B.辽阔的温带草原
C.干燥的热带沙漠 D.湿热茂密的森林
27.北极熊是一种寒带的动物,能在水中捕食,但不善于长途游泳,主要以海豹、鱼类、企鹅为食。北极熊只有北极有,而南极没有。你认为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南极是低纬度地区,气候条件不适合北极熊生存
B.在北极熊这一物种出现前,由于板块运动,南极大陆已与其它大陆分离,北极熊无法渡海到南极
C.南极缺乏淡水,北极熊不能生存
D.南极以前是有北极熊的,但由于经历过剧烈的地质运动,所以北极熊灭绝了
28.如图为某湖泊近一百年来每个月的平均水位变化图。在长期的变化中,能终年生存于该湖泊的鱼类最可能具有的特征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需水较深的湖泊 B.具能快速流动的流线型身体
C.在浅水的下层泥泞中仍能存活 D.在环境恶劣时具改变性别的能力
材料: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下列是不同时期大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9~30题。
29.以上哪一幅图表示的是现代大陆的分布状况( )
A.① B.② C.③ D.④
30.下列事实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二、填空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1.水是生命之源。地球上的水存在于地球各处,如河流水、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等,其中占地球总水量最多的是 水。地球上的水通过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以及地表径流等环节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断地循环,“南水北调工程”对我国“南方水多,北方水少”的状况有所改善,南水北调属于上述水循环中的 环节。
32.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1)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 之中;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
33.浙江桐庐的瑶琳仙境主要是因 (填“外力作用”或“内力作用”下同)形成的;黑龙江的五大莲池主要因 形成的。(注:五大莲池是火山湖)
34.水是人及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资源,但全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因此,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要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图表,然后回答有关问题。2·1·c·n·j·y
我国首都北京属于水资源 缺水地区,针对这一实际问题,请你提出一条可行的解决措施 。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水循环的外动力主要是 。
(2)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___和(D)__ _____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循环。
(3)P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T所代表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
(4)根据全球水平衡原理,P、M、T三种循环中, 循环的水量最大, 循环对地球淡水资源更新有重要意义,有效补充了地球的淡水资源。
(5)如果某地区的水循环很活跃,那么该地区水体平均更新周期是较______(填“长”还是“短”)
36.如图是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生物和自然界的环境因素,请在它们之间用箭头标出主要的水循环途径。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
37.读“地中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地带示意图”,结合资料,回答下列问题。资料: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板块构造的学。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并不断的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 板块。(2)根据资料和图总结世界火山、地震的分布规律.(3)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的扩张.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红海将成为新的大洋,你认为可能吗?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8.读如图的海陆变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插旗的小岛处由陆地变成了海洋,这种海陆变迁的原因是 。
A.地壳运动 B.海平面上升 C.海平面下降 D.大陆漂移
(2)在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发现了鱼、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的事实说明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曾经是一片 。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3)在太平洋上有一个小岛,一天中时而露出水面,里面浸在水下。这个小岛的这种变化是地壳变动的结果吗?如果不是,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39.读六大板块分布图,回答
(1)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板块。(填代号和名称)
(2)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珠穆朗玛峰的升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台湾地震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关板块构造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
?A.全球地表可分为七大板块
?B.板块内部比较活跃,板块交界处地壳相对稳定
?C.板块挤压处常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D.是由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
40.读板块分布示意图(甲图)及板块碰撞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1)全球共分成六大板块,其中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_板块。
(2)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_,板块边缘地壳比较__________。
(3)板块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41.读图题:读下列示意图写出编号处的名称。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① ② ③ ④ ;
⑤ ⑥ ⑦ ⑧ 。
42.读下面三幅地表景观图,填空回答。
(1)由流水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2)由风力侵蚀为主形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3)由流水挟带泥沙堆积而成的地形是图______。
43.如下图是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
⑴填写各圈层的名称:A ;B ;C 。
⑵假如我们把地球的内部结构与鸡蛋类比的话,那么鸡蛋的蛋白相当于地球的 。
⑶A、B、C三个圈层中,软流层位于 层中(填字母)。
⑷将代表各圈层的字母按照其厚度从小到大进行排列 。
⑸岩石圈包括字母 所示的圈层和字母 所示圈层顶部。
三、解答题
44.请你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仔细阅读下列内容后进行讨论。
(1)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的很多动物有亲缘关系,如两岸都有鸵鸟,而鸵鸟不会飞,更不会游,所以无法跨越大西洋。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www.21-cn-jy.com
(2)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基本拼合,且两岸大陆上的岩层和构造很相似。
(3)大陆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要撕裂它并在水平方向移动几千千米所需要的巨大动力无法确定。
(4)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没有完全吻合,且很多岩层没有连续。
(5)南极洲上有大量的煤矿,表明现在冰天雪地的南极洲,以前的地理位置一定是温暖湿润的植物茂盛区。
(6)大陆牢牢地紧连在海床上,而不是像浮冰般漂浮在海上。
(7)地磁学研究表明:现今的两个地磁极——南极和北极,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上其位置是在移动的,并发生过逆转。2·1·c·n·j·y【来源:21cnj*y.co*m】
你认为可以作为支持“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_________________,可以作为反对“大陆漂移学说”理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5.1975年,我国科学考察登山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三叶虫、笔石、菊石、鱼龙等1000多种生物化石。地质学家们经过对已发现的化石和地层构造的全面分析认为:距今4000万年的时候,这里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地壳不断下降,沉积了厚达30000多米的海相地层,以及各地质时期的海洋生物化石。在距今约2000多万年前,地壳发生了一次强烈的构造运动--喜马拉雅运动,使古海区抬升为陆地。从此,喜马拉雅地区结束了海洋史。到距今约300万年的时候,喜马拉雅地区已经抬升变成了海拔约1000米左右的热带草原。其后,地壳迅速抬升,直至全新世,世界上最高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终于形成了。至今,喜马拉雅山脉仍在继续抬升。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cnjy*com
(1)科考队在珠穆朗玛峰地区采集的岩石标本中发现了 。
(2)这说明喜马拉雅山地区曾经是 ,后来由于 运动,所以地壳上升,从而成为世界上最 的山脉。21世纪教育网利剑科学工作室21cnjy21·世纪*教育网
(3)从板块构造来说,这是由于 板块和 板块相互挤压而形成的。
46.阅读材料:居住在海滨某城市的几位中学生利用周末到附近的山上游玩,他们发现岩石中常常夹着一些奇怪的贝壳化石。甲同学认为:这些贝壳肯定是附近海里的贝类动物爬到山上后遗留下的。乙同学经过仔细观察,觉得这些贝壳和当地的贝壳不一样,他认为大概是远方的游客带来的。假如你也参加了他们的讨论,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