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诗歌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7 16:2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2024年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歌
目录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Part Two.
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
Part Three.
诗歌题材与主题思想
Part Four.
诗歌文化与历史背景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拟题
Part Six.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Part One
高考诗歌鉴赏概述
考试大纲要求
3
4
5
诗歌题材:包括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怀古咏史、咏物抒怀等
诗歌风格:包括豪放派、婉约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等
诗歌鉴赏方法:包括知人论世、以意逆志、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等
诗歌鉴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1
诗歌类型:包括古体诗、近体诗、现代诗等
2
常见题型及分值分布
01
02
03
04
05
06
诗歌翻译题:占分比例较低,一般为5-10分
诗歌比较题:占分比例中等,一般为5-10分
诗歌创作题:占分比例较低,一般为5-10分
诗歌赏析题:占分比例中等,一般为5-10分
诗歌默写题:占分比例较低,一般为5-10分
诗歌鉴赏题:占分比例最高,一般为10-15分
备考策略
01
熟悉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体裁、形式、语言特点等。
02
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03
阅读大量的诗歌作品,了解不同诗人的风格和特点。
04
练习诗歌鉴赏题,熟悉各种题型和解题思路。
05
总结诗歌鉴赏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
Part Two
诗歌语言与表达技巧
语言特色与风格
诗歌语言:简洁、凝练、形象、生动
诗歌风格:豪放、婉约、清新、质朴
诗歌表达技巧: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押韵等
诗歌意境:通过语言和表达技巧,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
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
拟人:将事物人格化,赋予其人的情感和特征
夸张:夸大事物的特征,增强表达效果
反衬: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主要事物,增强表达效果
双关:用同一词语表达两层含义,增强表达效果
对比:将两种事物进行对比,突出其特点
比喻:用相似的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使表达更生动形象
排比:用一连串的结构相似的句子,增强表达效果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来象征抽象的思想或情感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主要事物,增强表达效果
炼字与炼句
01
02
03
04
炼字:指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进行锤炼,使其表达更加准确、生动、传神
炼句:指对诗歌中的句子进行锤炼,使其表达更加优美、凝练、富有韵律感
炼字与炼句的作用:增强诗歌的艺术魅力,提高诗歌的表达效果
炼字与炼句的方法:反复推敲,仔细斟酌,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意象与意境
3
4
5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是意境的基础,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诗歌中的常见意象:月亮、山水、花鸟、风雨等
诗歌中的常见意境:宁静、悲凉、豪迈、淡泊等
意象:诗歌中具体的事物或景象,如月亮、山水、花鸟等
1
意境:诗歌中通过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意境,如宁静、悲凉、豪迈等
2
Part Three
诗歌题材与主题思想
山水田园诗
题材:描写自然风光、田园生活、山水景色等
主题思想: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对宁静生活的追求等
01
02
代表作品: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03
艺术特点: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语言优美等
04
边塞诗
边塞诗的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出塞》、王之涣的《凉州词》、高适的《燕歌行》等。
边塞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重要题材,主要描写边塞地区的自然风光、战争生活、民族风情等。
边塞诗的主题思想通常包括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平主义等,表达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思。
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包括:语言简练、意境雄浑、情感真挚、形象鲜明等。
咏史怀古诗
题材:以历史事件、人物为题材,抒发对历史、现实的感慨和思考
01
主题思想: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关注和思考
02
代表作品:杜甫的《咏怀古迹》、苏轼的《赤壁赋》等
03
艺术特点:以史为鉴,借古讽今,具有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04
送别诗
代表作品:《送元二使安西》、《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
题材:送别、离别、惜别等
主题思想:表达对离别的伤感、对友人的思念、对重逢的期待等
艺术特色: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
爱情诗
01
题材:爱情、相思、离别、重逢等
02
主题思想:表达对爱情的向往、思念、离别的痛苦、重逢的喜悦等
03
代表作品:《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
04
艺术特点:抒情、意境、象征、隐喻等
Part Four
诗歌文化与历史背景
唐代文化背景
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
01
唐代诗人的代表人物: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03
唐代诗歌的特点:以五言、七言为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02
唐代诗歌的影响:对后世文学、艺术、思想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04
宋代文化背景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高峰时期,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宋代的文化氛围较为宽松,文人墨客辈出,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宋代的科举制度较为完善,文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宋代的文化艺术形式多样,如宋词、宋画、宋瓷等,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明代文化背景
明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01
明朝的文化政策相对宽松,使得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03
文化方面,明朝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
02
明朝的文化氛围较为活跃,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如王阳明、李贽等。
04
清代文化背景
03
清代诗歌的主要流派有:桐城派、阳湖派、浙西派等。
04
清代诗歌的代表人物有:纳兰性德、龚自珍、黄遵宪等。
01
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诗歌发展的重要时期。
清代诗歌继承了唐宋诗歌的传统,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
02
05
清代诗歌的文化背景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政治制度、文化氛围密切相关。
Part Five
诗歌鉴赏训练与模拟题
真题解析与模拟题训练
真题解析:对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细解析,分析考点、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01
题型分类:根据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如意境分析、情感表达、艺术手法等,进行分类训练。
03
模拟题训练:提供模拟高考诗歌鉴赏题,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提高解题能力。
02
答题技巧:总结诗歌鉴赏的答题技巧,如抓住关键词、分析意象、理解意境等,帮助学生提高答题效率。
04
重点题型突破
诗歌意象:分析诗歌中的意象,理解其象征意义和情感内涵
诗歌意境:分析诗歌的意境,理解其氛围和情感表达
诗歌修辞: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效果和艺术特色
诗歌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表达,理解其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
诗歌结构:分析诗歌的结构特点,理解其布局和艺术构思
诗歌语言: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理解其表达效果和艺术魅力
名著阅读与文化常识积累
诗歌鉴赏: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情感等
阅读名著:了解名著的背景、作者、主要内容等
文化常识:掌握诗歌中的典故、成语、历史事件等
模拟题训练:通过模拟题练习,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写作训练与技巧提升
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表现手法等
诗歌语言的特点:运用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诗歌情感的表达:通过诗歌中的意象、意境等,表达诗人的情感
诗歌的写作技巧:运用诗歌的格律、押韵、对仗等,提高诗歌的艺术性
诗歌鉴赏的常见题型: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提高答题能力
诗歌鉴赏的模拟题:通过模拟题的练习,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Part Six
备考策略与应试技巧
备考时间安排与重点把握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分阶段进行复习
重点把握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体裁、形式、语言特点等
01
02
注重诗歌的鉴赏能力,如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
03
加强诗歌的写作训练,提高诗歌的创作能力
04
应试技巧与心理调适
熟悉题型:了解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A
合理安排时间:根据题目难度和分值,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避免出现时间不够用的情况
C
B
D
掌握答题技巧:学会分析题目,抓住关键词,快速找到答题要点
保持良好的心态:调整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
答题规范与注意事项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避免答非所问
答题步骤:按照题目要求,分步骤答题
答题语言:使用专业术语,表达准确、简洁
答题格式: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格式
答题时间:合理安排答题时间,避免超时
答题技巧:掌握答题技巧,提高答题效率
常见错误与防范措施
01
02
03
04
05
06
心态调整:保持良好心态,避免紧张和焦虑
时间分配:合理分配答题时间,避免前松后紧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规范,避免口语化和错别字
理解偏差:准确理解诗歌内容,避免主观臆断
答题不全:注意答题要点,尽量全面回答
审题不清:仔细阅读题目,明确答题要求
感谢观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