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科书 书 名:《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逻辑关系,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领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国民革命的相关史实,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
教学内容
教科书分析: 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的第二十一课,也是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第一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本课的学习对于理解此后中国革命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时间上本节课和第二十课是前后相继的,所以本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本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目主要介绍了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尤其要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特别是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中国革命的影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目主要介绍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一目主要介绍了国共合作的过程和北伐战争,以及国民革命的失败。 教学重点: 1.五四运动的伟大历史意义。 2.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3.国共第一次合作 教学难点: 1.五四运动的背景,尤其是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2.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逻辑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2020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和新高考Ⅱ的作文。 教师点拨:每年的高考作文都会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话题。这是今年的高考作文,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全国甲卷、全国乙卷还是新高考新高考Ⅰ、新高考Ⅱ,它们的主题都很相似,都是在探讨应该成为什么样的青年。当考生们走出考场后都纷纷高呼:“我要回家看《觉醒年代》!”。《觉醒年代》这部豆瓣评分9.3的电视剧,强烈推荐给大家,但是相信很多同学已经看过了。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觉醒年代》来学习《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节课主要学习三个子母,即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要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掌握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逻辑关系,领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了解国民革命的相关史实,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 设计意图:以2021年的语文高考真题导入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与本课主题相契合。同时由高考真题导入可以很自然地引出《觉醒年代》这部影视作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觉醒年代》中的部分节点为串联,推动本课的讲授。 二、新课教学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教师点拨:五四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19年。也就是20世纪初,那么20世纪初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表格。 教师点拨: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912年到1928年中国多数时间是处于战争状态。战争,无论胜利的一方是谁,最终失败的都是老百姓。那么当时百姓的生活状态如何呢?让我们来看一组照片。 教师点拨:这组照片或许也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了。 设计意图:表格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高效方法,所以利用表格能够更加凸显北洋政府时期军阀的混战。图片给人的视觉冲击更为深刻,所以在讲授北洋政府时期人民的生活状态的时候利用当时人们的照片,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明白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教师点拨:任何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都会特别注重细节的描述。如果大家比较细心的话应该还记得,在第一集有一个片段,是说书人的一段唱词:“大总统,袁世凯,把祖宗家业往外卖,这个败家子,卖卖卖,腰杆子不敢直起来。”那么袁世凯究竟做了什么事被扣上了“败家子”这顶帽子?他都卖了哪些祖宗家业呢? 预设: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 教师点拨:对,他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二十一条”的部分内容。 材料: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二十一条》部分简述 教师点拨:在“二十一条”中,日本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日本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日本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等等,从这部分内容里面我们就能鲜明地看出日本亡我之心不死。而北洋政府却置人民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于不顾,依然与日本签订了这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由此激起了国内人民强烈的反日情绪和对政府的不满。 设计意图:通过影视作品中和本课有关的细节进行导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侧面引导学生注意发现身边的细节,并通过现象看本质。 过渡:在政治上北洋军阀的统治相当黑暗腐败,那么在经济上呢?我们来看两则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教师点拨:从材料中的数据我们能够看出,这个时期民族企业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规模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遇到了“短暂的春天”。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了,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就得到了壮大。 材料:民国初年,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及白话文运动的壮大,自由和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及普通市民。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华夏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智力基础。 ——李冬《“五四运动”的由来》 教师点拨:在思想上,正如在影片中陈独秀所说:“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这是一个因果关系,前者是思想启蒙,后者是付诸行动。”新文化运动极大地激发了华夏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智力基础。 过渡: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会召开巴黎和会呢?中国又是为什么会参加呢? 预设:巴黎和会是为了解决一战问题而召开的,中国是一战的战胜国,所以受邀参加巴黎和会。 材料一: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 教师点拨:中国是战胜国,这一战胜国的身份是以十几万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代价的。中国第一次成为了战胜国,国人都很兴奋。顾维钧甚至认为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机会对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加以改正。 材料: 十四点和平原则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 (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合约。 (2)确保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 (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 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过渡:再加上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十四点和平原则,更是增强了国人对这次和会的期望值。所以中国赴巴黎和会的代表团就提出了包括:放弃势力范围、关税自由等七项提案。 教师点拨:但是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和会的最终结果是“同意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转让给日本”,屈辱!莫大的屈辱!中国作为战胜国,却依然遭到了宰割,这深深地刺痛了国人。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着重强调国人从满怀期待到失望的心理落差,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导火线的原因。 教师点拨:但是这里面还有一个问题,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会有山东问题?或者说山东问题是有何而来的呢?请大家现在分组讨论这一问题。 问题探究: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会出现山东问题? 预设: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使山东成为其势力范围。后来一战爆发,日本对德宣战,实际上占有了山东地区。 教师点拨:中国作为战胜国,是具有谈判的底气和优势的,那么日本在和会上提出占有山东的理由是什么呢? 问题探究:巴黎和会上日本要求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所有权益的理由是什么? 材料一:日本代表牧野伸显男爵1919年1月27日在五强(美、英、法、意、日)全体会议上宣布:英法意三国曾在1917年2月与日本签订秘密协定,承诺在战争结束后“援助日本要求割让德国战前在山东及各岛屿之领土权”。 ——【美】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材料二:北京政府曾经在1918年9月24日和日本商谈秘密借款,把山东省境内建设济(南)顺(德)与高(密)徐(州)铁路的一切财产收入作为借款的抵押品。同日,日本外务大臣后藤新平提出日本沿胶(州)济(南)铁路的驻兵将集中于青岛,而派一支队驻于济南;护路队要用日本人担任警长和教练;铁路完成后由中日共同共同管理。驻日公使章宗祥在换文里回答:“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政府右列之提议,欣然同意。” ——【美】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教师点拨:其实早在1917年英法意三国就同日本签订了秘密协定承诺将会帮助日本获取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除此之外,在中日借款密约中,面对日本对山东铁路权益的侵占中国政府“欣然同意”,这也就是原本愿意帮助中国的美国总统威尔逊也很无奈地发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感慨。 总结:这些秘密协定,再加上二十一条和孱弱的国力,这也就注定了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命运。 设计意图:在此设置“问题探究”环节,通过展示材料,让学生理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原因,一方面让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概括能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要学会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学会运用理性思维。 过渡:因此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和外交上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引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 播放《觉醒年代》中关于五四运动过程的视频。 展示五四运动的动态图。 教师点拨:在五四运动中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军人也表示支持,甚至连乞丐都发出不能妨碍学生运动的倡议。因此说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斗争,尤其是在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了运动的主力军。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设计意图:展示材料,分析材料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教学方法,为了丰富课堂形式,活跃课堂气氛,在这个环节播放《觉醒年代》中的相关视频,用动态图来展示五四运动的经过,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难为易,促进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教师点拨:最终,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罢免了曹汝霖、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释放被捕学生;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教师点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下面让我们一起朗读我们教材上对五四运动意义的总结: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设计意图:五四运动的意义是本课的一个重点问题,通过让学生齐声朗读的形式,一方面增强的学生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点拨:五四运动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在中国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大旗的李大钊先生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并与陈独秀先生先后建立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从日本留学归国的有志青年也积极投身于翻译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当中。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师点拨:随后便有了南陈北李相约建党。同时,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共产党早期组织纷纷成立,比如北京小组、上海小组、长沙小组等等。 过渡:终于,在1921年的7月,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成立了! 材料: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教师点拨:下面请同学们找出中共一大的具体内容。 预设:中共一大确立党的名称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中心工作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领导机构: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教师点拨: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请一位同学朗读中共一大的意义。 预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设计意图:中共一大的意义是本课学习的一个重点,因此采用学生诵读的形式,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 过渡: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在不断地探索和成长,在1922年召开了中共二大,制定了更加符合中国实际的最低革命纲领和最高革命纲领。 教师点拨:请同学们整理出最低革命纲领和最高革命纲领。 预设:最低纲领是要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是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教师点拨:随着工人运动的开展,我党越来越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重要性。1923年召开了中共三大,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1924年在共产党人的参与和帮助下,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由此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运动。 教师点拨:在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教师点拨:但是,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革命领导权的斗争加剧,尤其是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致使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虽然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但是它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指引着中国革命继续前进! 教师点拨: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这节课的开头,如果你是今年的高考生,你该如何书写今年的高考作文呢?给同学们五分钟左右的时间书写自己的这个作文的提纲。五分钟后我们找同学进行回答。 预设:略 教师点拨:其实对于这个问题,陈独秀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给出了他们自己的答案。陈独秀先生认为青年应该是“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隐退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鲁迅先生则“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教师点拨:对于应当成为什么样的青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也给出了我们答案。下面让我们全体起立一起高声读出新时代党和人民对青年的期望。 预设: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属于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教师点拨:在此,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向党和人民郑重宣誓:未来有我,请党放心!请同学们牢记自己肩上的责任和担当,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做积极有为的新时代好青年!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假设今年的考生,思考今年的高考作文,一方面在整节课上形成收尾呼应的效果;另一方面以学生实际参与的形式,有助于让学生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在最后为了使家国情怀的培养真正得到落实,采用学生起立齐读和集体宣誓的方法,增强仪式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教师点拨:以上就是我们这节课的所学内容,下面让我们趁热打铁做一道课堂习题。 作业练习 (2019高考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B)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在整册书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知识,有助于理解中国革命道路的选择。本课在实现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更侧重于家国情怀的落实,所以通过设置齐声朗读、集体宣誓等方法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但是在本课的授课过程中美中不足的是课堂教学形式不够丰富多样,学生的参与度不够高,这是需要今后不断学习改进的,这也是这节课给我的宝贵经验。(共43张PPT)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
五四运动与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学习内容: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学习目标:
理解五四运动的背景,掌握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内在逻辑关系,领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了解国民革命的相关史实,明确当代青年的责任。
起止时间 统治集团 主要大事
1912.4-1916.6 袁世凯 二次革命、护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
1916.6-1920.7 皖系:段祺瑞 护法运动、五四运动、
直皖战争
1920.7-1924.10 直系:冯国璋、曹锟 中国共产党成立、
两次直奉战争、北京政变
1924.10-1928.12 奉系:张作霖 张、段、冯的短暂联合,
北伐战争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山东省不得让与或租借他国。
·承认日本人有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居住、往来、经营工商业及开矿等项特权。
·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附近矿山不准公司以外的人开采。
·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让给他国。
·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
——《二十一条》部分简述
据《欧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年别表》,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所涉及的行业众多,尤以纺织业和面粉业这两个关系民众衣食的行业发展得最快。
——整理自《中国年鉴 第一回》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地图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地图册,人教版,中国地图出版社,第43页
民国初年,随着《新青年》等刊物的发展及白话文运动的壮大,自由和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影响了学生及普通市民。新文化运动激发了华夏青年的爱国救国热情,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和智力基础。
——李冬《“五四运动”的由来》
中华民国外交委员会委员长 汪大燮
即将召开的和会是一次非同寻常的机会,中国可以借此谋求某种程度的公平待遇,并对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所遭到的惨痛后果加以改正。
——顾维钧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之一
为争取国际地位,抑制日本在华势力的发展,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十几万名中国劳工远渡重洋前往欧洲前线。中国劳工的巨大付出,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中外历史纲要》上
十四点和平原则
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的建立战后世界和平的纲领
(1)杜绝秘密外交,签订公开的合约。
(2)确保海上航行的绝对自由。
(3)取消一切经济壁垒,建立贸易平等条件。
(4)裁减军备。
(5)公正地处理殖民地问题时,既要顾及到殖民地人民的利益,也应考虑殖民政府的正当要求。
……
(14)根据旨在国家不分大小、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特别盟约,设立国际联合机构。
屈
辱
问题探究:
在巴黎和会上为什么会出现山东问题?
地图出自《实用中国地图册》,地质出版社,第60页
1898年,德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使山东成为德国独占的势力范围。
1914年,日本对德国宣战,全部占领了德国在胶州湾的租借地,并将德国的势力驱逐出了山东。
《胶澳租借条约》
问题探究:
巴黎和会上日本要求获得德国在中国山东所有权益的理由是什么?
巴黎和会
日本代表牧野伸显男爵1919年1月27日在五强(美、英、法、意、日)全体会议上宣布:英法意三国曾在1917年2月与日本签订秘密协定,承诺在战争结束后“援助日本要求割让德国战前在山东及各岛屿之领土权”。
——【美】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巴黎和会日本代表
牧野伸显男爵
北京政府曾经在1918年9月24日和日本商谈秘密借款,把山东省境内建设济(南)顺(德)与高(密)徐(州)铁路的一切财产收入作为借款的抵押品。同日,日本外务大臣后藤新平提出日本沿胶(州)济(南)铁路的驻兵将集中于青岛,而派一支队驻于济南;护路队要用日本人担任警长和教练;铁路完成后由中日共同共同管理。驻日公使章宗祥在换文里回答:“中国政府对于日本政府右列之提议,欣然同意。”
——【美】周策纵 《五四运动史》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商人罢市
乞丐罢讨
工人罢工
主力军
北京
上海
军人支持
全民族
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上
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外历史纲要》上
在1919年出版的《新青年》“马克思研究专号”上,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920年3月,李大钊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5月,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从日本留学回国的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图片来源:新华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和我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在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帮助下诞生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共一大
名称:
奋斗目标:
中心工作:
领导机构:
中国共产党
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船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人民有了强大的凝聚力量,中国命运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外历史纲要》上
(1)时间:1922年7月16日至23日。
(2)内容:大会通过的宣言实际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最低纲领: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中共二大会址
中共二大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
1924年1月,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提出了新三民主义的主张,实际上通过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第一次国共合作
正式形成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1926年,国共两党合作开始北伐,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地图出自《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教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24页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图片来源: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图片来源:网易博客)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属于青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作业练习
(2019高考全国卷Ⅱ)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B
谢谢!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