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节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节练习 (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7 17:5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章节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Mg B.Al C.Si D.S
2.日常生活中的“加碘食盐”、“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碘、铁、钙应理解为(  )
A.元素 B.分子 C.单质 D.氧化物
3.今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2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当第117号新元素成功合成后,周期表七个周期全部被填满,证实了“稳定岛”的存在。关于核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子数为117 B.中子数为177
C.核外电子数为117 D.质量数为117
4.有关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常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是非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以合成农药
C.人们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
D.元素周期表有七个横行,16个纵行,已有元素约一百多种
5.以下过程与化学键断裂无关的是
A.氯化钠熔化 B.碘升华 C.金刚石熔化 D.钠熔化
6.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
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元素
7.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内仅有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氯化氢溶于水
C.稀硫酸与BaCl2溶液反应
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NH4Cl固体
8.A,B,C,D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m、n、p、q、s是由这些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是由元素C形成的单质,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常温下0.01 mol·L-1s溶液的pH为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的大小BB.化合物n与s中均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C.1L0.1mol·L-1的q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等于0.1NA
D.1mol n与足量的p完全反应可生成11.2L的r
9.下列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的是(  )
①HCl的溶解度比H2S大
②HCl溶液的酸性比H2S溶液强
③HCl的稳定性比H2S强
④还原性:Cl﹣<S2﹣
⑤HClO的酸性比H2SO4强
⑥Cl2能与H2S反应生成S
⑦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
A.①③④⑤ B.②④⑥⑦ C.③④⑥⑦ D.全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气态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M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Z>X>W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Z>W>Y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溶于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D.化合物M中所有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2.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
A.H2O B.CaCl2 C.CaO2 D.Cl2
13.下列关于卤素(用X表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单质都能与水反应,通式为X2+H2O=HX+HXO
B.HX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其单质都有颜色,都有毒
D.最高价含氧酸的通式为HXO4
14.下列各组中的X和Y两种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一定位于同一族的是(  )
A.X原子和Y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
B.X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Y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
C.X原子的2p能级上有三个未成对电子,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
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
15.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D同主族,B、C、E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A和D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D>E>B>C
B.A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
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E>B
D.化合物DCA,DEC的水溶液均显碱性
16.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与X位于同一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Ⅲ族
B.原子半径: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二、综合题
17.根据下列微粒回答问题:11H、21H、31H、14C、14N、16O、35Cl2、37Cl2.
(1)以上8种微粒共有   种核素,共种元素   .
(2)互为同位素的是   .
(3)质量数相等的是   和   ,中子数相等的是   和   .
18.A、B两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
(1)若A和B所在周期包含元素种类数目分别为m和n.
若A和B同在第I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
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
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
(2)若A为第ⅡA族元素,B为同周期第ⅢA族元素,则B的原子序数可能为   .
19.假定元素周期表是有限的,根据已知的元素周期表的某些事实和理论可归纳出一些假说.
(1)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的各周期可排元素种类如下:
周期 1 2 3 4 5 6 7
元素种类 2 8 8 18 18 32 32
人们预测元素周期表第八周期将来也会排满,那么该周期排满后的元素种数是   .
A.18 B.32 C.50 D.无法判断
(2)根据周期表中每个周期非金属元素的种数(把稀有气体元素看做非金属元素),预测周期表中应该有   种非金属元素,还有   种未发现.未发现的非金属元素处于   周期   族.
(3) 小明同学所在的化学探究小组,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归纳出元素周期表的另一种画法﹣﹣三角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上标有第ⅦA族和碳、钾两种元素的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在图中将过渡元素所在的位置涂黑   .
②画出B元素价电子排布图   .
20.有四种短周期元素,相关信息如下表。
元素 相关信息
A 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B 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C 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D –2价阴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请根据表中信息回答:
(1)A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B与C形成化合物的类型为   (填“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3)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C强于D,请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4)已知硒(Se) 与D同主族,且位于D下一个周期,根据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非金属性比D元素的强
b.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
21.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的机身大量采用第三代铝锂合金减重并提高刚度。某铝锂合金成分(质量百分比)如下(Bal指剩余的百分含量):
成分 Si Fe Cu Mn Mg Zn Ti Li Al
含量 0.08 0.1 2.9~3.5 0.5 0.25~0.8 0.25 0.1 0.8~1.1 Bal
为了使合金具有高耐腐性能,通常先用酸腐蚀除去铝锂合金表面的氧化层,再进行氧化处理,并进行适当封闭,以提高合金表面耐腐蚀性能。仔细阅读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铝锂合金可用于制造飞机,铝锂合金材料的主要特点是   。
(2)铝元素原子核外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   。
(3)碱腐蚀工艺采用40~60g/L的NaOH溶液,在40~55℃下处理0.5~2min时间。写出碱腐蚀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4)镁与铝也是构成轻合金的两种常见金属,请从原子结构角度分析比较它们金属性的强弱   
(5)向镁铝合金滴入盐酸至恰好全部溶解,再逐渐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在滴氢氧化钠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有:   ;写出其现象中的一个离子方程式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四种元素属于同周期元素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Mg>Al>Si>S,故原子半径最小的是S。
故答案为:D。
【分析】同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增大而原子半径减小,不同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据此判断。
2.【答案】A
【解析】【解答】“加碘食盐”、“加铁酱油”、“高钙牛奶”中的碘、铁、钙指在食盐、酱油、牛奶中加入相应的元素,
故答案为:A。
【分析】主要指的是元素
3.【答案】D
【解析】【解答】A.质子数为117,A不符合题意;
B.中子数为294-117=177,B不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17,C不符合题意;
D.质量数为294,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原子符号左上角为质量数,左下角为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核电荷数。
4.【答案】C
【解析】【解答】A.通常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是金属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可以制造半导体材料,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们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催化剂、耐高温、耐腐蚀材料,故C符合题意;
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不是16个纵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元素周期表左下方区域的是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具有金属性、非金属性;
C.优良的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大多属于过渡元素;
D.元素周期表有18个纵行。
5.【答案】B
【解析】【解答】A.氯化钠的熔化破坏离子键,与化学键断裂有关,A不符合题意;
B.碘单质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故化学键不被破坏,B符合题意;
C.金刚石是共价晶体,熔化时破坏了共价键,故化学键被破坏,C不符合题意;
D.金属钠属于金属晶体,熔化的时候破坏的是金属键,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存在化学键的断裂,说明发生了化学反应,或者电解质发生电离。
6.【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很强,不具有非金属性,故A错误;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则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故B正确;
C、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很强,不具有金属性,故C错误;
D、稀有气体元素的单质为气体,性质不活泼,不能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既具有金属性又具有非金属性,以此来解答.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只有共价键的生成,故A错误;
B、氯化氢溶于水只有共价键的断裂,故B错误;
C、BaCl2与稀硫酸反应没有共价键的破坏,故C错误;
D、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时,破坏了氯化氢中的共价键,同时生成了铵根和氯离子之间的离子键,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键大多是共价键,金属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大多是离子键.
8.【答案】B
【解析】【解答】常温下0.01 mol·L-1的s溶液的pH为12,s是氢氧化钠。根据图示,可知n是Na2O2、m是CO2、p是H2O、q是Na2CO3、r是O2;A、B、C、D分别是H、C、O、Na;原子半径的大小OB.Na2O2、NaOH均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B符合题意;
C.CO32-水解,所以1L0.1mol·L-1的q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小于0.1NA,故C不符合题意;
D.1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可生成0.5mol的O2,但体积不一定是11.2L,故D不符合题意。
【分析】以s溶液的pH为突破口,首先确定s是NaOH,然后结合图中各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推断出各种物质,然后解答问题即可。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①物质的溶解性属于物理性质,与元素的非金属性及得电子能力无关,所以HCl的溶解度比H2S大,不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①错误;
②不能根据氢化物的水溶液的酸性强弱比较非金属性,例如HI的酸性比HCl强,但非金属性Cl>I;虽硫化氢的酸性比盐酸弱,但非金属性Cl>S,不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②错误;
③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可说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硫元素强,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③正确;
④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还原性:Cl﹣<S2﹣,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④正确;
⑤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HClO不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以不能比较非金属性,不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⑤错误;
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氯气与H2S能发生置换反应,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⑥正确;
⑦单质与同种金属反应生成的产物的价态越高,说明氧化性越强,则非金属性越强,所以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而S与铁反应生成FeS,说明氯气的氧化性大于S,元素的非金属性Cl大于S,能说明氯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比硫强,故⑦正确;
故选C.
【分析】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所以可以根据元素的非金属性判断,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⑤单质得电子的能力比较非金属性强弱等,以此来解答.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如NaOH中,O﹣H键为共价键,但为离子化合物,故B错误;
B.稀有气体分子中无化学键,故B错误;
C.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故C正确;
D.离子化合物组成微粒为阴阳离子,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所以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故D错误;
故选C.
【分析】离子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可能含有共价键,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离子键,以此解答该题.
11.【答案】D
【解析】【解答】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质子数越多半径越小,原子半径Na>S >O,故A不符合题意;
B.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 H2S >SiH4,故B不符合题意;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硅酸,X和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和硫酸,硅酸不能溶于硫酸,故C不符合题意;
D.Na+最外层有8个电子,O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Si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所以M中所有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根据M的结构图,W能形成2个共价键,则W是O元素,Y能形成4个共价键且与氧元素形成双键,原子序数大于O,则Y是Si元素;W的原子序数是Z的原子序数的一半,Z是S元素;X形成+1价阳离子,原子序数大于O,则X是Na元素。
1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水中只含共价键,故A不选;
B.CaCl2中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CaO2中含离子键,过氧根中存在共价键,故C选;
D.Cl2中只含共价键,故D不选.
故选:C.
【分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以此来解答.
13.【答案】C
【解析】【解答】 ①F2与水反应置换H2O中的O生成O2,不像其他卤素单质,A不符合题意;
②F是最强的非金属,在化合物中不表现正价,HF的溶液表现弱酸性。B不符合题意
卤素单质都有颜色且具有毒性,C符合题意;
F没有最高价,没有最高价含氧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考查卤素及有关化合物的基本知识规律,解答好本题,除掌握一般规律外,要注意F2及F的化合物的特殊性
14.【答案】C
【解析】【解答】A.第IA族元素及某些副族元素Cr、Cu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则不一定同主族,故A不符合题意;
B.X为He,Y为Be,分别为0族、IIA族元素,故B不符合题意;
C.X原子2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X为N元素;Y原子的3p能级上有三个电子,Y为P元素,均为ⅤA族,故C符合题意;
D.X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X为Mg;Y原子核外N层上也仅有两个电子,Y为Ca、Sc、Ti、V等,则不一定同主族,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的不一定在同一族;
B.1s2为He,1s22s2为Be;
C.2p轨道上只有3个电子的为N元素,3p轨道上有3个电子的Y为P元素;
D.原子核外M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X为Mg元素,原子核外N层上仅有两个电子的Y可能为Ca、Sc、Ti、V、Fe、Co、Ni、Zn等元素。
15.【答案】B
【解析】【解答】A.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Na>Cl、N>O,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D>E>B>C即Na>Cl>N>O,故A不符合题意;
B. H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NaH中H化合价为-1,故B符合题意;
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HNO3,故C不符合题意;
D. 化合物NaOH是强碱、NaClO是强碱弱酸盐,前者为碱,后者水解,它们的水溶液均显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通过对题目的分析;推出;A:H B: N C: O D:Na E: Cl。A.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
B.形成的化合物为H2O,NH3,NaH,HCl氢化钠中氢元素化合价为-1价
C.最高价含氧酸强弱直接看元素非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对应酸性越强
D.化合物NaOH是强碱、显碱性NaClO是强碱弱酸盐,也显碱性
16.【答案】C
【解析】【解答】A.Y为A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3周期第Ⅲ A族,故A不符合题意;
B.X、Y、Z、W分别是指N、Al、P、Cl四元素,原子半径:r(Al)>r(P)>r(Cl)>r(N),故B不符合题意;
C.非金属越强,其简单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因此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HCl)的热稳性比Z(PH3)的强,故C符合题意;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3PO4的酸性比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HNO3的酸性弱,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X的单质在空气中占比最多,X为N,Y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为Al,Z与X同主族,为P,W最外层7个电子,且结合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为Cl;
A、Al在第三周期IIIA族;
B、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半径增大;
C、氢化物的稳定性即比较非金属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即比较非金属性,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17.【答案】(1)6;5
(2)11H、21H、31H
(3)14C;14N;14C;16O
【解析】【解答】解:①11H、21H、31H、都属于氢元素,14C属于碳元素14N属于氮元素,16O属于氧元素,35Cl2、37Cl2都属于氯元素,一共有6种核素,5种元素,
故答案为:6;5;②11H、21H、31H、都属于氢元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故答案为:11H、21H、31H;③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则质量数相等的是14C和14N,14C中中子数=14﹣6=8,16O 的中子数=16﹣8=8,所以二者中子数相同,故答案为:14C;14N; 14C、16O.
【分析】①质子数和中子数只要其一不相同就属于不同核素;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②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称为同位素;③原子符号左上角的数字为质量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18.【答案】(1)x﹣n;x+m;x﹣m;x+n
(2)x+1或x+11或x+25
【解析】【解答】解:(1)①A、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B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则B的原子序数为x﹣n;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A和B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则B的原子序数为x+m,故答案为:x﹣n;x+m;②A、B同在ⅦA族时,A、B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相邻两周期下一周期的元素种类数,与A、B同在ⅠA族相反,如果A和B同在Ⅶ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x﹣m,当B在A的下一周期时,B的原子序数为 x+n.
故答案为:x﹣m;x+n;(2)因为是同一周期的IIA族,即同一横行往右一个主族,在第二、三周期原子序数增加一,因而可以x+1;又因为IIA族与IIIA族元素在第四周期起有过渡元素,因而又可以x+11;在第六、七周期的过渡元素中又出现镧系和锕系,因而又可以x+25,故答案为:x+1或x+11或x+25.
【分析】(1)①B同在ⅠA族,当B在A的上一周期时,B和A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B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B在A的下一周期时,A和B的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A所在周期的元素种类数;②A、B同在ⅦA族时,A、B原子序数之差恰好为相邻两周期下一周期的元素种类数,与A、B同在ⅠA族相反;(2)元素周期表中,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过渡元素,第ⅠA、ⅡA之后是第ⅢB,在第六、七周期中的过渡元素又出现镧系和锕系,根据周期表的结构来回答.
19.【答案】(1)50
(2)23;1;七;0
(3);
【解析】 【解答】解:(1)由已知可归纳出周期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数:2×12(第一)、2×22(第二、三)、2×32(第四、五)、2×42(第六、七),据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为2×52=50(种),
故答案为:50;(2)由周期表可知非金属元素的种类: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分别为:2、6、5、4、3、2,除第一周期外,各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8﹣周期数,则可类推第七、八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分别为:1、0,共计23种,第七周期未填满,有一种非金属元素未发现,将处在第0族,
故答案为:23;1;七、0;(3)①通过观察三角形元素周期表发现,每一横行代表一周期,每一纵行代表一族.过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即最下面两行中的第3~12列,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②B元素为硫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2s23p4,结合泡利原理、洪特规则,可知价电子排布图为 ,
故答案为: .
【分析】(1)由已知可归纳出周期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数:2×12(第一)、2×22(第二、三)、2×32(第四、五)、2×42(第六、七),据此预测第八周期元素种数;(2)由周期表可知非金属元素的种类:第一、二、三、四、五、六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分别为:2、6、5、4、3、2,除第一周期外,各周期非金属元素种数=8﹣周期数;(3)①通过观察三角形元素周期表发现,每一横行代表一周期,每一纵行代表一族.过渡元素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副族元素和第Ⅷ族元素,即最下面两行中的第3~12列.②B元素为硫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2s23p4,结合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画出价电子排布图.
20.【答案】(1)第二周期第VA族
(2)离子化合物
(3)S和Cl元素的电子层相同,原子半径S>Cl,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Cl>S,得电子能力Cl>S,所以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
(4)bc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知A是N,B是Na,C是Cl,D是S元素。(1)A是N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是2、5,根据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可知N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A族;(2)Na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容易失去形成Na+,Cl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获得1个电子形成Cl-,Na+、Cl-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3) S和Cl元素的电子层相同,原子半径S>Cl,原子核对电子的引力Cl>S,得电子能力Cl>S,所以非金属性Cl>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在元素C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较强的是HClO4;(4) a. 同一主族的元素,随原子序数的增大,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S>Se,a不正确;
b.由于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为+6价,最低为-2价,而在SeO2中Se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该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间,因此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b正确;
c.Se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最高为+6价,所以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SeO4,c正确。
故硒可能具有的性质是bc。
【分析】气态氢化物极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则该气体为NH3,A为N元素;B单质的焰色反应为黄色,说明B元素是Na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黄绿色气体,可用于自来水消毒,则C元素是Cl元素;D元素的原子获得2个电子形成18个电子,核电荷数是16,则D元素是S元素,然后逐一分析解答。
21.【答案】(1)轻、坚固(或硬)
(2)13;3s23p1
(3)2NaOH+Al2O3 = 2NaAlO2+H2O
(4)镁与铝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镁原子核电荷数少、半径大、更易失去电子,所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
(5)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 或 (任写一个)
【解析】【解答】(1)第三代铝锂合金减重并提高刚度,其特点是轻、坚固(或硬),
故答案为:轻、坚固(或硬);(2)Al为13号元素,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13,所以有13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最外层为M层,有三个电子,其电子排布式为3s23p1,
故答案为:13;3s23p1;(3)碱可溶解氧化铝,其化学方程式为:2NaOH+Al2O3 = 2NaAlO2+H2O,故答案为:2NaOH+Al2O3 = 2NaAlO2+H2O;(4)铝与镁均处于第三周期,镁元素镁原子核电荷数少、半径大、更易失去电子,所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
故答案为:镁与铝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镁原子核电荷数少、半径大、更易失去电子,所以镁的金属性强于铝;(5)向镁铝合金滴入盐酸至恰好全部溶解,生成氯化铝和氯化镁,滴加氢氧化钠时,均生成氢氧化物而沉淀下来,相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和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后,因氢氧化铝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而氢氧化镁不反应,所以沉淀部分溶解,
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部分溶解; , 或 (任写一个)。
【分析】
(1)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判断,或者根据合金的特点进行判断,合金的熔点低,硬度大。
(2)每种电子都有一种运动状态,根据铝的核外电子排布进行判断。
(3)根据原子守恒和产物进行书写方程式。
(4)金属性的强弱和失电子能力有关,根据原子中相互作用来进行判断失电子能力。
(5)氢氧化铝是两性物质,可以和酸和碱能发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