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1-05 20:02:43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单选题
1.镁被誉为“国防金属”,是制造军事装备的重要原料。镁合金可以提高结构件强度,减轻装备重量和提高武器命中率。如图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镁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共12个电子
B.该原子不显电性
C.该原子核电荷数为8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共12个电子。A答案正确;
B、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核内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B答案正确;
C、该原子的核电核数为12。C答案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B、根据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分析;
C、根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2.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氦3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3.结合教材中“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存在等量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氢原子核上没有中子,B不符合题意;
C、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的微粒关系解答。
4.决定元素种类的结构是(  )
A.中子 B.质子 C.核外电子 D.质子和中子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一种离子,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关,不符合题意;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5.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B.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②表示镁离子,是镁原子失2个电子后形成,则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符合题意;
B、②③为同种元素,所给四种粒子表示三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
C、 表示的元素为钠元素,是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D、 ①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原子得失电子个数即为元素化合价数值分析;
B、根据元素种类决定质子数分析;
C、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D、根据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微粒为阳离子分析。
6.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m=n B.m=n+x C.m=n-x D.m=x-n
【答案】D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原子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则其核外电子数数为m,R原子形成Rn-离子,是得到n个电子形成的,m+n=x。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7.(2020九上·肥西月考)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 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显不显电性,仍显0价,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B、根据题意,结合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C、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特点,进行分析。
8.(2019九上·迎泽月考)下 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B、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
C、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D、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据此分析。
9.(2020九上·榆林月考)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 钠原子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失去形成钠离子,①核电荷数相同,正确;②钠原子电子数大于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不正确;③Na+达到相对稳定结构,Na原子易失电子,所以钠离子比钠原子稳定,正确;④电子不影响质量,钠离子和钠原子质量几乎相等,正确;⑤质子数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钠原子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失去形成钠离子分析。
10.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  )
A.18 B.40 C.58 D.62
【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故中子数为22,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18+18+22=58,故选项C正确。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知道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   电子(填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    (用符号表示)
【答案】11;失;1N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丢失1个电子,而变成钠离子,其化学符号为Na+。
【分析】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知道得失电子的情况。
12.已知硒原于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有   个质子和   个中子,原子核外有   电子。
【答案】34;45;34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得出质子数为34,核外电子数为3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得出中子数=79-34=45。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结构。
13.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 Xm+ 与元素Y的阴离子 Yn-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答案】a-m-n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为b,则元素Y的阴离子 Yn- 的核外电子数为:b+n,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的核外电子数为:a-m,两者电子层结构相同也就是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列出b+n= a-m,得出b= a-m-n。
【分析】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14.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
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答案】53;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所以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3;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由此得出与碘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5.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一个这种锶原子中含有的微粒总数为   。
【答案】126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锶原子含有的微粒包括质子、中子、电子,求微粒总数就是求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和,已知质子数为38,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得出中子数=88-38=50;所以这种锶原子中含有的微粒总数为=38+38+50=126。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结构。
三、简答题
16.科学上发现有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这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这三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这三种原子都是氢原子,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这三种氢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等,分别为0、1、2.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四、综合题
17.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
(3)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
【答案】(1)得到
(2)C
(3)AE
(4)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五个结构示意图中只有C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且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的是C;
(3)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可能相似,A和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AE的化学性质相似;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2)根据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是第一层,两个电子稳定,是相对稳定结构。
18.在下列微观粒子的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分别由B和D中的粒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中粒子构成的物质(氨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以上粒子中,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字母)中的粒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字母)中的粒子。
【答案】(1)2
(2)氮气+氢气氨气;化合反应
(3)A;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2)B表示氮气,D表示氢气,C表示氨气,可以写出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分析】(1)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反条件条件分析;
(3)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分析。
19.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下图 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1)氯化钠
(2)D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其中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仍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该题考查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五、实验探究题
20.
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
(1)A、B分别为   ;
(2)C、D分别为   .
【答案】(1)钠、硫
(2)氯、镁.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氖的原子序数是10,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A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可以知道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又由于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可以知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是硫元素.由于C的原子的第三层排的电子比第二层少1个,因此C的原子的第三层排7个,即C的原子核外共有17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7,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有11个质子,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的原子核多1个质子,因此D元素的原子核有12个质子,其原子序数为12,为镁元素.
【分析】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1 / 1人教版初中化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课堂达标训练试卷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单选题
1.镁被誉为“国防金属”,是制造军事装备的重要原料。镁合金可以提高结构件强度,减轻装备重量和提高武器命中率。如图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镁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共12个电子
B.该原子不显电性
C.该原子核电荷数为8
D.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2个电子
2.科学家发现月球土壤中含有较丰富的氦3,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1 B.2 C.3 D.4
3.结合教材中“探寻原子构成的规律”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B.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原子只由质子和电子构成
D.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
4.决定元素种类的结构是(  )
A.中子 B.质子 C.核外电子 D.质子和中子
5.有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B.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C.④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D.①④表示的是阳离子
6.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能够形成核外有x个电子的Rn-离子,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m=n B.m=n+x C.m=n-x D.m=x-n
7.(2020九上·肥西月考)科学家发现一种只有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它与天体中的中子星构成类似。有关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显电性
B.失去一个中子后显+1价
C.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
D.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
8.(2019九上·迎泽月考)下 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
A. B. C. D.
9.(2020九上·榆林月考)下列关于Na、Na+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Na+比Na稳定;④质量几乎相等;⑤质子数相等。
A.①②⑤ B.②④ C.①③④⑤ D.全部
10.某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则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为(  )
A.18 B.40 C.58 D.62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
由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数为   ;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   电子(填得失几个电子),而变成    (用符号表示)
12.已知硒原于的核电荷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为79,则一个硒原子的原子核有   个质子和   个中子,原子核外有   电子。
13.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 Xm+ 与元素Y的阴离子 Yn-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   。
14.日本地震造成了核泄漏,我国部分地区监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该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一所示。碘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
下列原子对应的元素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15.已知一种锶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其质子数是38,则一个这种锶原子中含有的微粒总数为   。
三、简答题
16.科学上发现有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的三种氢原子,你认为这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什么异同?
四、综合题
17.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离子的是   (填字母,下同)。
(3)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4)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
18.在下列微观粒子的示意图中,“”和“”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分别由B和D中的粒子构成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C中粒子构成的物质(氨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以上粒子中,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填字母)中的粒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字母)中的粒子。
19.初中化学学习中,我们初步认识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1)氯化钠、金刚石、干冰三种物质中,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   。
(2)下图 是CO与O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 (填序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五、实验探究题
20.
有核电荷数小于18的A、B、C、D四种元素,A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B元素的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后,它们形成离子的电子排布分别与氖、氩原子相同;C元素的原子第三层的电子比第二层上的电子少一个;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试推断这四种元素的名称:
(1)A、B分别为   ;
(2)C、D分别为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共12个电子。A答案正确;
B、核内质子数为12,核外电子数为12,核内质子与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故原子不显电性。B答案正确;
C、该原子的核电核数为12。C答案错误;
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D答案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B、根据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分析;
C、根据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分析;
D、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2.【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氦3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则氦3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原子里,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分析。
3.【答案】D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存在等量关系,A不符合题意;
B、由分析可知,氢原子核上没有中子,B不符合题意;
C、除氢原子外,其他原子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C不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D符合题意。
【分析】根据原子的构成以及原子中的微粒关系解答。
4.【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中子是构成原子核的一种离子,不符合题意;
B、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符合题意;
C、核外电子与元素化学性质有关,不符合题意;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决定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分析。
5.【答案】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②表示镁离子,是镁原子失2个电子后形成,则镁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 ,符合题意;
B、②③为同种元素,所给四种粒子表示三种元素 ,不符合题意;
C、 表示的元素为钠元素,是金属元素 ,不符合题意;
D、 ①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 ,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A、根据原子得失电子个数即为元素化合价数值分析;
B、根据元素种类决定质子数分析;
C、根据名称带“钅”的为金属元素分析;
D、根据质子数大于电子数的微粒为阳离子分析。
6.【答案】D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解析】【解答】原子里,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某元素R的原子序数为m,则其核外电子数数为m,R原子形成Rn-离子,是得到n个电子形成的,m+n=x。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分析。
7.【答案】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A. 由题意,该粒子由四个中子构成,中子不带电,则该粒子不显电性,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 中子不带电,失去一个中子后仍显不显电性,仍显0价,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 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1个质子的相对质量为1,氦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则其质量质量相当于一个氦(He) 原子的质量,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元素周期表是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由于该粒子没有质子,在现有的周期表中不可能有它的位置,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B、根据题意,结合中子不带电,进行分析。
C、根据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质量大约相等,进行分析。
D、根据元素周期表的排列特点,进行分析。
8.【答案】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A、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
B、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
C、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
D、质子数=电子数,表示原子。
故答案为:C。
【分析】质子数小于电子数,表示阴离子;质子数大于电子数,表示阳离子,据此分析。
9.【答案】C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 钠原子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失去形成钠离子,①核电荷数相同,正确;②钠原子电子数大于钠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不正确;③Na+达到相对稳定结构,Na原子易失电子,所以钠离子比钠原子稳定,正确;④电子不影响质量,钠离子和钠原子质量几乎相等,正确;⑤质子数相等,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钠原子将最外层的1个电子失去形成钠离子分析。
10.【答案】C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原子一般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且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电子数为18,中子数比电子数多4,故中子数为22,该原子中所含微粒(质子、中子、电子)总数=18+18+22=58,故选项C正确。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构成,知道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1.【答案】11;失;1Na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中质子数为11,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钠原子容易丢失1个电子,而变成钠离子,其化学符号为Na+。
【分析】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的质子数,由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知道得失电子的情况。
12.【答案】34;45;34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硒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4,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得出质子数为34,核外电子数为34;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得出中子数=79-34=45。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结构。
13.【答案】a-m-n
【知识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解析】【解答】设元素Y的核电荷数为b,则元素Y的阴离子 Yn- 的核外电子数为:b+n,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的核外电子数为:a-m,两者电子层结构相同也就是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列出b+n= a-m,得出b= a-m-n。
【分析】原子与离子的相互转化。
14.【答案】53;C
【知识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就是该原子的核电荷数,所以碘元素的核电荷数为53;化学性质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由此得出与碘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15.【答案】126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锶原子含有的微粒包括质子、中子、电子,求微粒总数就是求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之和,已知质子数为38,根据:原子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可以得出核外电子数;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得出中子数=88-38=50;所以这种锶原子中含有的微粒总数为=38+38+50=126。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结构。
16.【答案】这三种氢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1,中子数分别为0、1、2.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解析】【解答】因为这三种原子都是氢原子,所以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再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这三种氢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等,分别为0、1、2.
【分析】该题考查了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17.【答案】(1)得到
(2)C
(3)AE
(4)C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1)E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五个结构示意图中只有C达到相对稳定结构,且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离子的是C;
(3)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化学性质可能相似,A和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7,AE的化学性质相似;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
【分析】(1)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2)根据核内质子数不等于核外电子数分析;
(3)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
(4)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为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是第一层,两个电子稳定,是相对稳定结构。
18.【答案】(1)2
(2)氮气+氢气氨气;化合反应
(3)A;B
【知识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解答】(1)由图可知,B中的1个分子中含有2个原子;
(2)B表示氮气,D表示氢气,C表示氨气,可以写出氮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3)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能保持氮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分析】(1)根据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析;
(2)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反条件条件分析;
(3)根据分子和原子的定义分析。
19.【答案】(1)氯化钠
(2)D
【知识点】物质的微粒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解答】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分子、离子,其中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金刚石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干冰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反应前有碳原子和氧原子,反应后仍是碳原子和氧原子。
【分析】该题考查了物质的微粒性,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
20.【答案】(1)钠、硫
(2)氯、镁.
【知识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解析】【解答】氖的原子序数是10,氖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又由于A元素的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氖原子相同,可以知道A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钠元素.又由于B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的电子排布与氩原子相同,可以知道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6,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是硫元素.由于C的原子的第三层排的电子比第二层少1个,因此C的原子的第三层排7个,即C的原子核外共有17个电子,其原子序数为17,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A元素的原子核有11个质子,D元素的原子核比A元素的原子核多1个质子,因此D元素的原子核有12个质子,其原子序数为12,为镁元素.
【分析】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进行解答.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