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63.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7 22:4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测试卷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16年4月26日,河北省石家庄市天气突然变脸狂风大作,飞沙走石,天空昏暗,一时间白昼如夜,几分钟时间郊外的蔬菜大棚便一片狼藉。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天气影响生产 B.天气影响交通
C.天气影响学习 D.天气影响战争
2.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
A.风和日丽 B.长夏无冬
C.四季如春 D.常年湿润
“风”也是组成天气和气候的要素。读北京附近地区某时盛行风向示意图,回答3——4题。
3.对图中北京的风向和风力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风二级 B.东北风二级
C.西北风四级 D.西南风四级
4.盛夏北京有很多人喜欢到秦皇岛旅游,是因为( )
A.秦皇岛晴天多 B.秦皇岛临海,气温偏低
C.秦皇岛风力小 D.秦皇岛多山地,海拔高
5.下列天气符号多云转睛的是( )
读下面2016年5月9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图,各城市空气质量状况相比较,正确的是( )
A.太原优于天津,天津优于兰州
B.重庆优于郑州,郑州优于上海
C.哈尔滨优于昆明,昆明优于珠海
D.昆明优于重庆,珠海优于昆明
7.对气温的观测,通常是一天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2时、8时、14时、20时。图中某地观测的4次结果能正确反映2时气温状况的是( )
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8-9题。
8.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0C B.90C C.11.50C D.67.50C
9.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10.下图是中纬度某地区一月份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图所示地区为南半球 B.气温随纬度增加而递减
C. ab两处气温相同 D.a处气温比b处气温低
11.每年的12月25日是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这一天,到处是盛装的“圣诞老人”踏雪而来分发礼物。而下列国家中的“圣诞老人”只能着单衣分发礼物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英国 D.澳大利亚
12.从纬度位置看,世界年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 )
A.两极地区 B.中纬度地区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D.赤道附近地区
13.小明在研究世界的降水分布时得到了以下一组数据,但他判断不出这是什么地方的资料,你能告诉他吗 ( )
A.赤道附近地区 B.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C.温带地区大陆内部 D.温带地区大陆西岸
14.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只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度比较明显
D.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气温完全一致
读图,回答15——16题。
15.对图中反映的气候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热同期、利于作物生长 B.夏季降水少阳光充足
C.亚洲缺少此气候类型 D.反映了沙漠地区的气候特点
16.该图可能反映了下列哪个区域的气候特点( )
A.我国东部季风区 B.法国南部某区域
C.英国某区域 D.美国东部某区域
17.影响图中ab两地气候差异的因素为(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18.产生下面漫画现象的人为原因是( )
A.大面积森林遭到破坏 B.过度开采地下水
C.大量排放生产、生活污水 D.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
19.某地全年高温,7月干燥,草木枯黄;1月湿热,植被茂盛。该地位于图中(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0.“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下列做法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
A.我国“两会”所有用纸是用石头做的再生纸,笔是废物综合利用制成的
B.过节日时,给朋友们写了好多张贺卡
C.推广节能空调高效照明灯具
D.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低碳世博”理念的世博会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共60分)
21.阅读以下材料,根据提供的信息说说天气对哪些方面有影响。(12 分)
材料一 2016年湖南省从1月31日晚开始新一轮雨雪天气,让刚刚疏通的京珠高速出现堵塞,大部分地段行车缓慢。
材料二 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我市,气温将下降8C ~ 10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
材料三 天公作美,夏收工作胜利完成。本报讯,夏收期间遇上了少有的好天气,南苑乡顺利完成小麦收割任务。
材料四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月,在赤壁之战中。诸葛亮根据当时的天气变化,预测将有东南风出现,与周瑜共同拟订了借助东南风,火攻曹操船队战斗方案,结果大获全胜。
材料一说明了: ;
材料二说明了: ;
材料三说明了: ;
材料四说明了: 。
22.人们常用“问寒问暖”表示相互关心,其实“寒"和“暖"在世界的分布很有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 带的范围大体一致。(2分)
(2)世界上最热的地方位于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4分)
(3)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他地区偏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2分)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4)图中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2分)
A.地势低平 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 C.受太阳光热均匀
(5)由以上分析,你认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6 分)



23.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6分)
(1)在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 。(2分)
(2)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 (选填“多”或“少");大陆西岸降水 (选填“多”或“少”)。(4 分)
(3)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与大陆内部年降水量相比,沿海地区降水 , 大陆内部降水 。 (4分)
(4)低纬度地区(赤道地区)降水 ( 选填“多”或“少”),高纬度地区(两极地区)降水 (选填“多"或“少”)。 (2分)
(5)世界上的“干极”指 ,世界上的“雨极”指 。(4分)
24.某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五名同学,在进行亚欧大陆气候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请发挥你的智慧,积极参与他们的研究。(16分)
(1)小芳发现地处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的①②③三地气候变化有以下规律:由①到②到③,气温年较差逐渐加大,而年降水量却呈现递减趋势。请你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分)
(2)玲玲发现种奇特现象,⑤地区虽然与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同一个纬度,但两地气温在同一季节却出现了20C的温差。你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分)
(3)小明需要了解山东省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你认为乙图中 图能帮 助小明解决这一问题。请你尝试从气温和降水两方面描述山东省的气候特点 。(5分)
(4)小伟登录网站查阅资料时,一则位于④地区的意大利冬季发生洪水灾害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你认为这-报道可信吗 ,理由是 。(5分)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A 2.A 3.C 4.B 5.A 6.A 7.D 8.C 9.D 10.B 11.D 12.D 13.D 14.A 15.B 16.B 17.C 18.D 19.A 20.B
21.材料一说明了:天气影响交通运输;材料二说明了:天气影响日常生活;材料三说明了:农业生产与天气密切相关;材料四说明了:天气对战争的影响。
22.(1)热(2)非 南极(3)C(4)C(5)①世界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②同纬度陆地和海洋气温不一样③海拔升高,气温降低
23.(1)相等 (2)多 少 (3)多 少 (4)多 少 (5)阿塔卡马沙漠 乞拉朋齐
24.(1)海陆位置不同 (2)地形不同(海拔差异) (3)B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4)可信 意大利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