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歌曲《守株待兔的老农夫》,掌握倚音、顿音、波音等相关音乐知识,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自然的表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反复练唱,掌握倚音、顿音、波音的演唱技巧,自如地演唱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歌曲和情景剧表演掌握歌曲内容,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掌握倚音、顿音、波音相关音乐知识,能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且能自然的表演。
难点
关键认识倚音记号,并准确演唱。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产生对民族音乐的产生兴趣,喜爱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
学情分析
结合四年级的身心发展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接受能力强,而且大部分同学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乐理基础知识,并能够在歌曲的教学中积极主动地运用到歌曲中,起到一定的带头作用。在音乐的表现上能够初步表现节奏、强弱、速度、音高等音乐要素,但也存在部分同学上课纪律性不好,不能做到自律,所以我设计了以学习歌曲为基础,在此基础上,以身体律动、创编表演为辅贯穿全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课
程资料课本、多媒体教学资源、电子琴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一、导入活动
1、节奏练习老师边做律动边讲故事。请学生回答老师讲的是什么故事?同学们跟老师一起边做律动,一起有节奏地念歌词。
2.我们一起来学习-《守株待兔的老农夫》。
二、学唱歌曲
1、欣赏音乐初步欣赏歌曲,感受情绪(出示歌词,播放歌曲音频)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在听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诙谐、幽默、叙述性老师讲解“诙谐”-说话有风趣,引人发笑。指出这首歌曲的风格就是诙谐的,所以同学们在演唱时,要注意如何把诙谐的风格表达出来,就像讲故事一样找一找歌谱中有哪些特殊的音乐记号,老师联系歌谱讲解前倚音、顿音、波音,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板书。
2、初步学唱
请同学们学唱第一乐句歌谱,注意句尾的倚音要唱得轻巧。学生自主唱歌词。请同学们学唱第二乐句歌谱,注意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以及顿音要唱得短而有弹性。学生自主唱歌词。老师引导学生发现第三、第四乐句旋律的进行特点:每个乐句中有两个旋律完全相同的乐节。指导学生自己视唱。老师提示十六分音符对应的四个字要吐字清晰,以及倚音和波音的演唱要准确。
请同学们学唱第五乐句歌谱,注意第二小节的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与第五小节的八分休止符。跟老师听唱第五乐句,提示一字多音以及附点四分音符的演唱。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视唱第二段歌词,提示准确点反复跳跃记号演唱。分析乐曲:两段歌曲在演唱时分别用什么样的情绪?老师及时发现学生演唱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进行生生之间纠正。
三、艺术表现
1、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首叙事性的歌曲,这首歌曲应该如何演唱,才能表现出歌曲的诙谐与幽默?
2、引导学生随伴奏连贯、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在适当的地方换气、唱出倚音、波音、顿音。要求整首歌曲要唱得连贯、诙谐。
3、这是一首诙谐的歌曲,演唱时要注意表情和声音的特点。
四、创意实践
《演员招募》,通过对歌曲的理解,分组练习,找学生分别扮演农夫、大树、兔子,将歌曲用表演的形式表达出来。请台下的同学当歌手,并进行适当点评。
五、文化理解
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表演,我相信同学们对这个故事已又加深了理解,并且心中肯定有很多话想要对这个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说,同学们对他来说几句吧。“农夫伯伯,我想对你说......。”生自主表达,老师总结。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熟悉歌词。学生对优美、欢快情绪的音乐体验较多,对诙谐情绪的音乐作品接触较少,所以从歌曲的倚音和叙述风格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诙谐的情绪。曲诙谐的情绪。引导学生学习歌谱,培养学生的乐感。让学生读注意事项便于学生更好的准确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是演唱的升华阶段,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演唱技巧、表情、声音,去准确表达歌曲情绪。这是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随兴表演,提高学生的艺术表现。将音乐与生活相结合,在艺术的世界中求真、崇善、尚美。
作业设计
课后用自己了解的寓言故事创编歌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课后反思: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歌曲,节拍是四二拍,五声羽调式,一段体结构,是一首叙述性体裁的歌曲,主要描述了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诙谐、幽默地通过歌曲形式讽刺不劳而获的老农夫。本节课我以《守株待兔的老农夫》的歌词作为导入点,引导学生熟悉歌词和节奏,为后面的教学做准备。在备课时,我采用听唱教学的方式讲解倚音、顿音、波音乐理知识点,让学生随琴学唱旋律,解决难点乐理知识,其次让学生注意节奏的密集及吐字的清晰,让学生逐步解决整首歌曲的演唱。然后让学生认识到两段歌词在情绪上的不同,并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最后通过情景剧的方式将歌曲再次升华,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涨,表演过程中也很放得开,同学们的伴唱得也很好。因为在学生表演中过于关注表演学生,对其他同学关注不够,学生在演唱后半段的有学生没有演唱。以后要注意学生的关注层面和对教材的深刻再挖掘尽量不出现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