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5张PPT)
—2023-2024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Morality and Law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第一单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史料实证
立足史料实证,知道彼得一世改革开始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知道俄国的领土扩张;1861年改革的时间、人物、内容等基本史实。
唯物史观
历史解释
家国情怀
通过图文史料,归纳彼得一世、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背景、性质及作用,分析其影响;对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作出客观评价。
认识到落后的制度是社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改革是清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落后制度的重要手段,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推动社会进步。
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开启近代化强国之路
学习目标
要点精讲
1.彼得一世改革
2.废除农奴制
知识结构
1、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及目的是什么?
2、彼得一世改革的举措及其作用?
3、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的原因?
4、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农奴“解放”的实质是什么?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程标准: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实,初步认识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自主学习:导学提纲
自主探究
17、18世纪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后期: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到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已成为全世界不可阻挡的潮流,它将在全球扫清发展的障碍,落后国家和地区要么就发展起来,要么就将成为资本主义的殖民地。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新知导入
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2003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圣彼
得堡建城300周年庆典讲话
给我20年,我还给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
——(俄)彼得大帝
新知导入
俄国的历史沿革
莫斯科公国崛起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东斯拉夫人建立
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
被蒙古征服
莫斯科公国
统一俄国
新知导入
荷
英
法
俄
沙皇专制、农奴制、
封闭落后、工商业发展缓慢
(彼得一世改革的背景)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阅读课本第二段,思考:俄国发展的阻力有哪些?
新知导入
YourtextYourtextYourtextYourtext07-18俄国历史演变的线索目标导学一:彼得一世改革新知理解
1.俄国的历史沿革
俄罗斯民族的祖先是成长于东欧平原的东斯拉夫人的一支。9世纪,建立起一个国家(史称基辅罗斯)。
13世纪上半叶,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元朝)征服
1547年,伊凡四世自封为“沙皇”,自留里克王朝起首都为莫斯科,其国号称俄国。
1613年,全俄罗斯缙绅会议宣布立17岁的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为沙皇,罗曼诺夫王朝开始。
新知理解
2.概念
俄国农奴制:
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农奴是介于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一种身份,经济上,农奴租种地主土地,受到地主的残酷剥削,生活十分贫困;政治上,没有人身自由和任何权利,社会地位极其低下。
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规定,只有在晚秋的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农民才能由一个主人转到另一个主人。封建农奴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1581年,伊凡四世(雷帝)为保证地主拥有劳动力,实行禁年,剥夺农民在尤里节前后的出走权。1597年,沙皇下诏规定地主有权追捕逃亡期未满5年的农民,农民更加牢固地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农奴的悲惨生活
农奴的悲惨生活
新知理解
彼得一世
(1672—1725)
3.背景:
俄国农奴制盛行,封闭落后,工商业的发展极其缓慢。
俄国急于控制波罗的海和黑海,打开通向欧洲的海路。
1689年,彼得一世正式掌权;
彼得一世出访西欧,进一步了解国际形势。
新知理解
3.背景:
通过两则材料的对比,概括一下当时国际上主要国家和俄国的社会情况,面对这种情况,俄国该如何改变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农业和手工工厂里主要使用农奴劳动,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俄国
西欧
国家强大
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农奴制盛行
工商业发展缓慢落后
学 习
新知理解
4.人物扫描
彼得一世·阿列克谢耶维奇,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第五位沙皇,俄罗斯帝国首位皇帝,史称彼得一世,后世尊称其为彼得大帝。
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1689年亲政,1697年,派遣使团前往西欧学习先进技术,本人则化名彼得·米哈伊洛夫下士随团出访,先后在荷兰的萨尔丹、阿姆斯特丹和英国的伦敦等地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并聘请大批科技人员到俄罗斯工作。回国后积极兴办工厂,发展贸易,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欧洲化正规编制的陆海军,继而发动战争。
1721年,彼得一世在与瑞典进行北方战争胜利后,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全俄罗斯皇帝”的头衔。1725年2月8日,彼得一世在圣彼得堡去世。
彼得一世统治时期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领域进行西化改革,近代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一世时代,使俄罗斯成为欧洲大国之一。
新知理解
课堂反馈:材料与彼得一世改革的哪项措施有关
1、一位亲眼见过俄国炮兵的外国军官感叹说“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炮兵能达到俄国炮兵的水平”
2、“金钱是战争的命运,通过改革实现了经济的发展,得以支撑起战争”
3、“沙皇陛下就是专制的君王,服从于他就是上帝的旨意。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事他不该管。沙皇的周围,只能有顾问和圣旨的执行者。”
4、俄国人把剪胡子视为违背上帝的罪孽,但彼得大帝则深信胡须是落后的标志。彼得的“剪须运动”迅速波及全国。
军事措施
经济措施
政治措施
社会习俗
新知理解
5.彼得一世改革的概况
领域 内容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开
启
了
俄
国
近
代
化
的
进
程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沙皇的专制统治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军事实力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经济实力增强
弊端:农奴制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改变落后习俗和文明开化
根据书本P6-7,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概括其作用。
经济基础没有发生改变
资本主义色彩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目的)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根本目的)
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改革。
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新知理解
彼得一世改革的特点
单击此处添加描述。
圣彼得堡青铜骑士雕像
彼得tony须型师上线
他用野蛮制服俄罗斯的野蛮
资本主义经济
强化农奴制
学习西方
新知理解
彼得一世改革的影响
彼得一世去世时,俄国已建起 240多个手工工场。俄国生产的铁和麻布已输出到英国市场。
彼得一世执政末年,俄国拥有了一支训练有素的20余万人的近代化常备军,在与瑞典的战争中,俄国取胜,夺取了波罗的海的出海口。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瑞典
从瑞典手中夺波罗的海
在彼得一世改革期间,俄国设立了矿业学校、军事学校和其他各类新式学校。
经济近代化
军事近代化
教育近代化
积极影响:开启了俄国近代化进程,使俄国成为了欧洲强国
消极影响: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新知理解
地主在毒打农奴
国别 人均 (卢布) 铁(万吨) 铁路
(公里)
1850年 1860年 俄国 71 22.8 29.8 1600
英国 323 228.5 388.8 14603
法国 150 40.6 89.8 9160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如何?这种状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农奴交不起租金
目标导学二:废除农奴制
新知理解
1.背景:
农奴制是极其残酷、极其落后的一种制度。农奴束缚于土地上,像牲畜一样买进卖出,受地主任意殴打折磨,地位的低下与奴隶相仿。
农奴与奴隶有区别吗?
什么是农奴制?
小知识
据1687年统计,全国93万户农民中约89万户是农奴,分别属于贵族、教会和皇室,有的大贵族竟拥有农奴4万名。
农奴,是指有自己的土地,但无自由的人;
奴隶,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其他大部分权也没有,是属于主人的“物品”,主人有权处置奴隶。
新知理解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P8“相关史事”,分析1861年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背景(原因)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俄国 英国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385万吨 1/15
俄国工业发展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新知理解
十二月党人起义
“我憎恨你和你的皇座,专制的暴君和魔王,我带着残忍的高兴看着你的覆灭,你子孙的死亡。” ——普希金
思想: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赫尔岑
车尔尼雪夫斯基
改革的背景(原因)
19世纪初,俄国参加了对拿破仑的战争,一些青年军官到了西欧国家,感受到了西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回国后,他们对俄国还保留农奴制和封建专制非常不满,开始组织秘密团体,宣传民主思想,准备依靠军队力量推翻沙皇政府。
新知理解
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在谈到废除农奴制问题时说:“与其等农奴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奴。”
从亚历山大二世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1818—1881年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目的:摆脱政治危机,巩固沙皇统治
改革的原因、目的
政治:农奴暴动频繁,危及统治。
新知理解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克里米亚战争
1853-1856
对外战争的失利
土耳其、英法VS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腐朽性(对外)
改革的原因
(2)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国内阶级矛盾
新知理解
2.改革概况
1.时间:1861年
2.领导者:亚历山大二世
3.目的:为了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贵族地主利益,巩固统治。
4.性质:1861年的改革是农奴主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实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次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亚历山大二世
1856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在召见莫斯科贵族时已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性,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新知理解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内容
提供自由劳动力
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条件
提供资金
性质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①解放农奴
②高价赎买份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新知理解
3.改革概况
改革主要内容 意义
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经济上: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但必须出钱赎买,所出的价钱高于当时的地价。 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扩大了市场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俄国革命家赫尔岑在《钟声》上公开宣称“解放是一种欺骗”。奥加廖夫认为这是“旧农奴制被新农奴制所代替”。
列宁:农民在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了。
新知理解
4.改革意义(评价)
材料一:1861年农奴制度改革加速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使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许多部门中得以确立。所以列宁认为,“1861年2月19日标志着从农奴时代中成长起来的新的资产阶级的俄国的开端”。
材料二:在农业方面,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明显地表现为农民阶级的分化上。农民破产后,由于失掉了马匹和农具,不能再为地主服工役了,这就迫使地主不得不采取资本主义的经营方式。
材料三:在工业方面,资本主义也同样得到了迅速发展。1861~1881年间,布匹的生产增加了两倍,织布工厂排挤了手工织布业。1860~1890年,生铁的产量由2050万普特增至5660万普特;钢产量由1250万普特增至52000万普特;煤的产量由1800万普特增至36700万普特。1866年俄国的工厂不到3千个,1903年已近9千个了。
材料四:随着资本主义在工农业中的发展,国内市场的扩大,铁路的修建也迅速增长。1865~1895年,俄国的铁路已由3374俄里增至31728俄里。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初,俄国已基本完成工业革命。
材料五:改革既没有改变封建专制政权的阶级实质,也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封建农奴制残余,使农民在改革后仍然处于十分悲惨的境地。他们政治上仍然受压迫,经济上照旧依附于地主。沙皇俄国的近代化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局限性:1、不彻底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2、剥夺性:农民可以购买土地,但是要交大量赎金。3、欺骗性:当改革后,农民的剥削加重。
新知理解
归纳总结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时间 18世纪初 1861年
目的 维护统治 领导者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性质 封建性质的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结果 提升了国力,仍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意义 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积极: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消极: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
新知理解
合作探究
为什么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改革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主观目的是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但从改革结果和影响看,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新知理解
拓展升华
古今中外哪些推动了社会发展的改革?
洋务运动
大化改新
改革开放
土地改革
戊戌变法
商鞅变法
通过本课学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1.改革推动社会发展。 2.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
3.改革要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4.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新知理解
改变俄国落后面貌
俄国农奴制出现严重危机
加强中央集权,未触动农奴制
废除农奴制
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封建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比较彼得一世改革和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异同
彼得一世改革
1861年农奴制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都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进步
都增强了俄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相同点
不
同
点
背景
内容
影响
性质
新知理解
到19世纪中期,已有哪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通过什么方式?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革命
自下而上的革命:通常是人民(被统治阶级)发动的,是以革命形式,对社会影响深远,比较彻底。
自上而下的改革:通常是统治阶级实施的改革,是以改革形式,一般留有原有制度的残余
革命方式
改革方式
俄国(农奴制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知识拓展
新知理解
你知道古今中外哪些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洋务运动
大化改新
改革开放
土地改革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罗斯福新政
商鞅变法
伯利克里改革
史料实证
新知理解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改革是艰巨的、复杂的、渐进的;
改革者要具备非凡的勇气和毅力,也要讲求方式方法;
改革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感悟改革:
历史小论文:在改革开放40多年之后,你认为今天的中国站在了怎样的历史节点上呢?(结合所学知识,并查找资料完成)
家国情怀
新知理解
亚历山大命运多舛,屡遭暗算,1866年到1880年,他遭到的精心策划的未遂刺杀至少有5次。他差点未能逃脱1866年对他的那次暗杀;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1879年又有人要炸他乘坐的返回首都的专列,但炸弹未爆;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当时仅由于半小时之差,使他幸免于难。他呼喊道:“是什么使这些无耻之徒反对我呢?为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一样追捕我呢?” 1881年3月1日,埋伏冬宫拐角的刺客将炸弹投至沙皇的马车,将沙皇的卫兵炸成重伤。沙皇从马车里出来,想察看伤情并说几句安慰的话,这时又一颗炸弹爆炸了,沙皇倒在血泊中,终因流血过多而死。
历史趣闻: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
改革过程是艰辛复杂的,改革者要具备非凡的勇气和毅力
家国情怀
新知理解
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的巩固
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工业革命
实力上涨
俄国改革
彼得一世改革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实力增强
成为军事强国
学 习
俄国农奴制盛行落后
知识构建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1.(2023·黑龙江大庆·35)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制约了这一时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1861年农奴制改革
C.明治维新 D.三国同盟形成
2.(2023·湖北仙桃、潜江、天门、江汉·11) “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战争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较量。俄国只能用帆船来对付英国和法国的汽船;由于缺乏铁路,俄国只能用大车拉军需品……1825﹣1855年俄国爆发了500多次农奴暴动。 ”导致俄国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农奴制的严重阻碍 B.沙皇政府腐败软弱
C.俄国工业比较落后 D.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B
A
目标检测
3.马克思说:“彼得一世确实是现代俄国政策的创立者。”史学界普遍认为,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现代化”道路的起点。那么,彼得一世改革的“现代”色彩主要体现在哪一方面
A.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B.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努力维护农奴主阶级的利益 D.大量学习吸收西方科学技术
D
4.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摆脱国家民族危机 D.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D
目标检测
5.(2022·辽宁盘锦)“这场改革属于资产阶级性质,是俄国历史发展中一个重要转折点。此后,俄国在保留了许多农奴制残余的情况下正式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这场革”的领导者是
A.查理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詹姆士一世 D.彼得一世
6.(2022.海南)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史实与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农奴制改革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B.日本新政府颁布了《五条誓文》
C.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获胜而告终
D.本茨制造出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B
A
目标检测
7.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改革,主要依据是:
A.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B.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推行学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
D.加强了沙皇的专制权力
8.列宁说,彼得一世改革是“跳出落后圈子的一种独特的尝试”。这指的是( )
A.使用野蛮手段推行资本主义制度
B.效法西方政治制度废除沙皇专制
C.引进西方成果摆脱封闭落后局面
D.废除农奴制度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C
B
目标检测
9.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的影响之大,被人称为法国大革命后最伟大的社会运动。从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上看,它主要为资本主义发展直接提供了( )
①技术 ②自由劳动力 ③市场 ④资金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后,没有遇到俄国贵族的强烈抵抗,也没有发生内战,仅凭沙皇的一纸法令就能完成。俄国改革没有遇到贵族强烈抵抗的主要原因是( )
A.贵族与农奴矛盾未激化 B.贵族对农奴处境的同情
C.贵族是改革利益获得者 D.贵族力最弱小无力对抗
C
B
目标检测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体会
有什么感想
收获园地
课堂小结
小组讨论: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人民也曾进行过多次重大的改革,你还记得它们主要有哪些吗?这些改革等结果?有何作用?怎样正确认识改革?
作业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