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第5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2023-2024学年第5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80.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1-08 12:38: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2023-2024学年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是( )
A.花蕾(lěi) B.闷雷(mèn) C.兴奋(xìng) D.凉爽(shu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瓜籐 菜畦 B.草苹 斗篷
C.瀑布 嘴唇 D.楼梯 宣闹
3.下列句子中,哪个句子加点词语用得不恰当?( )
A.我穿着崭新的雨衣,走在大街上,格外得引人注目。
B.已经六点半了,我一个人默默无闻地坐在屋子里听英语讲座。
C.“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些农谚老农们都可以脱口而出。
D.一说起自己小时候在老家的故事,爸爸就开始眉飞色舞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断定他大概是李明的哥哥。
B.小鸟的羽毛一旦丰富了,就要展翅飞翔。
C.多读书,可以丰富和提高我们的知识。
D.人民不会忘记为祖国献身的英雄。
5.下面是一位同学围绕“ 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这个题目选的材料,其中不能用来表达这一中心意思的一项是( )
A.他经常很早到校,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B.期末考试前,他利用星期天到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家里去帮助他们温习功课。
C.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
D.在公交车上,他主动给老人让座,并搀扶老人下车。
6.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是围绕( )这句话来写的。
A.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B.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
C.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D.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用力地长。
二、填空题
7.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青青的cǎo pínɡ( )中间是一条长着tái xiǎn( )的石板路,一直通向一个农家小院。院里的pénɡ jià( )上爬着碧绿的瓜藤,为小院zēnɡ tiān( )了生趣。小院背后的山崖上,一道pù bù( )飞流而下,带来缕缕清凉。
8.比一比,再组词。
蹄( ) 腐( ) 啼( ) 俯( ) 
陈( ) 虹( ) 阵( ) 红( )
9.用“望”组词填空,不能重复使用。
(1)农作物到了该长的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 )。
(2)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 )着。
(3)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 )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4)我总是( )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
10.照样子,写词语。
甜丝丝(ABB式)   
瓦蓝瓦蓝(ABAB式)
眉飞色舞(含有人体器官)
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夏天里的成长》一文围绕中心句“ ”,分别从 的生长, 、 等事物的“长”,以及 的成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盼》这篇课文以“ ”为线索,紧扣“ ”字,描述“我”有了 ,盼变天;下起了雨,盼外出;没法出门,盼雨停;盼来雨天,快乐出门等小事件。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盼》(节选)
吃过晚饭,雨还在不停地下着,嗒嗒嗒地打着玻璃窗,好像是敲着鼓点逗引我出去。我跑到窗前,不住地朝街上张望着。望着望着又担心起来: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雨点要是淋在淡绿色的雨衣上呢,那一定比珍珠玛瑙还好看。我扑到自己的床上,一心想着明天雨点打在雨衣上的事。
12.给第二自然段起一个小标题:
13.请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句中把 比作
14.请用“﹏﹏﹏”画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的句子。
15.“我”心中是“盼”着下雨的,可却把雨后美景写得如此美丽,这样写有何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
生命,生命
①在一个夏天的下午,我一连在山上割了几个小时的柴草,最后决定坐下来弄点吃的。我坐在一根圆木上,拿出一块三明治,眺望着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
②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不会被打扰。那是一只普普通通的,却能使野餐者感到厌烦的蜜蜂。不用说,我立刻把它赶走了。
③蜜蜂一点也没有被吓住,它很快飞了回来,又围着我嗡嗡直叫。这下我可失去了耐心。我一下子就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没多久,那一堆沙土鼓了起来。我不由得吃了一惊,这个受我报复的小东西顽强地抖着翅膀出现了。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
④我再一次坐下来吃晚餐。几分钟后,我发现脚边上的那堆沙土又动了起来,一只受了伤,但还没有死的蜜蜂虚弱地从沙土里钻了出来。
⑤重新出现的蜜蜂引起了我的内疚和关注,我弯下身子察看它的伤势。它右翅还比较完整,但左翅皱褶得像一团纸。然而,它仍慢慢地一上一下抖动着翅膀,仿佛在估测自己的伤势。这蜜蜂很快就把目标集中在褶皱的左翅。它伸出腿来,飞快地捋着翅膀。每将一次,它就拍打几下翅膀,似乎在估量自己的飞行能力。哦,这可怜的瘸手瘸脚的小东西以为自己还能飞起来。
⑥我垂下双手,跪在地上,以便能清楚地观察它那注定是徒劳的努力。我凑近看了看,心想,这蜜蜂想必完了——它肯定完了,作为一个飞行员,我对翅膀太了解了。
⑦然而,蜜蜂毫不理会我对它的小生命做出的自以为是超级智慧的判断。它继续整理着翅膀,并似乎慢慢恢复了体力。它振翅的速度加快了,那薄纱似的,因皱褶而不灵活的翅膀,现在几乎被抚平。//
⑧蜜蜂终于感到自己恢复了体力,可以试着飞一飞了。随着一声嗡嗡的声响,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就掉了下来,它在地上挣扎着。然而,接下来是更有力的捋翅和扑翅。
⑨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栽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每一次坠落后,它都努力去纠正那新发现的失误。
⑩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当这蜜蜂消失后,我才发现,自己还跪在地上,已经跪了很久很久。//
16.阅读短文提取相关信息。
“我”踩了蜜蜂 。受伤的蜜蜂飞了 次终于获得成功。
17.请根据文章内容用恰当的词语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闲适—— —— ——感动
18.文章用“//”分成了四部分,请你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其中第 部分写得很详细具体。
19.请找出与文章第①自然段画横线句子相呼应的语句,在文中找出来,并写出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⑦自然段中你对“自以为是”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文章第⑥自然段都写到“跪在地上”,这两处“跪”表达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篇文章题目“生命,生命”很有特点,写出你的认识和理解。(至少写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台。
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但有人认为,生活中有时也需要”善意的谎言”。请根据自己的经历和见闻,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要求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450字。
(1)我 (痛恨 渴望……)
(2)谎言带给我 (苦恼,痛苦,快乐、幸福……)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C.兴奋(xìng)——兴奋(xīng):因高兴或受某种刺激而精神激奋。
兴:[xīng](1)流行、旺盛。(2)开始;发动;创立。(3)起;起来。
[xìng](1)兴致;兴趣。
选项C的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题目要求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注意审题。在平时学习中应注意将同音字的读音进行归纳,对形近字的特点进行总结。
A.“瓜籐”应为“瓜藤”,指的是瓜类植物的藤蔓。
B.“草苹”应为“草坪”,指平坦的草地。
D.“宣闹”应为“喧闹”,指喧哗热闹。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解释以及词语的运用能力。
A项:引人注目,意思是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引起人们的注意。
B项:默默无闻,意思是指做事无声无息,无人知晓,做了好事不声张,不图名利,没人知道。
根据句意可知,此处“我”以一个安静的状态在听讲座,并不是无人知晓,所以不可以用“默默无闻”,可用默默无言。
C项:脱口而出,意思是指不假思索,随口说出。
D项:眉飞色舞,形容人说得滔滔不绝、非常喜悦、得意、兴奋的样子。
4.D
【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A 有误。前后矛盾,去掉“断定”或“大概”。
B 有误。用词不当,把“丰富”改成“丰满”。
C 有误。搭配不当,句子中“丰富”和“知识”的搭配是合理的,但是“提高”多指品质、质量的提升,这里和“知识”搭配是不恰当的。去掉“提高”。
D 正确。
5.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写作材料的分析和理解。本题中根据题目“一个助人为乐的同学”不能表明这个意思的是C项,他学习勤奋刻苦,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这个和助人为乐无关。
6.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夏天里的成长》本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课文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句话来写的。
7. 草坪 苔藓 棚架 增添 瀑布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苔藓、瀑、添”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马蹄 腐烂 啼哭 俯览 陈设 彩虹 阵地 红灯
【详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
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此外,教师应强调常见字组词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学生需要注意“蹄、俯”的写法和组词。
9. 希望 张望 眺望 仰望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希望:心中的盼望、期望。
张望:指从小孔或缝隙里看,或向四周或远处看。
眺望:从高处远望。
仰望:抬头向上看。
10. 软绵绵 冷冰冰 滴答滴答 哗啦哗啦 晕头转向 手舞足蹈
【详解】此题考查词语的仿写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本题要求仿写ABB式词语、ABAB式词语及含有人体器官的四字词语。这类词语分别有:软绵绵、冷冰冰;滴答滴答、哗啦哗啦;晕头转向、手舞足蹈。
11.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动植物 山河大地 铁轨柏油路 孩子 新雨衣 盼 雨衣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要对学过的文章非常熟悉,对作者以及文学常识要有一定的积累,对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也要非常熟悉,按照文章的结构进行作答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写混课文的内容。
(1)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夏天里的成长》
(2)本题考查的是课文内容《盼》
12.盼望下雨 13.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灯光 玻璃 14.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5.是为了突出“我”盼望第二天能看到雨点淋在雨衣上出现更美的情景。
【解析】12.本题考查的是给短文起一个小标题。
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整段文字是围绕对下雨的盼望来展开的。所以小标题可以是“盼望下雨”。
13.本题考查的是找出文段的比喻句。
首先明确比喻句是有本体和喻体的句子,所以文段中的比喻句是: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这句话中是把灯光比作玻璃。
14.本题考查的是寻找句子。
结合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文段中描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是:要是今天雨都下完了,那明天还有雨可下吗?最好还是留到明天吧。
15.本题考查的是语言表达。
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分析,从“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四周一下子变得那样安静。我推开窗子,凉爽的空气扑了过来,还带点儿腥味。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路灯照着路旁的小杨树,小杨树上像挂满了珍珠玛瑙。”可以得出具体写出了下雨的场景美。这样场景的美也正是表达了“我”盼望第二天能看到雨点淋在雨衣上出现更美的情景。
16. 两脚 3 17. 厌烦 内疚 18. 一个夏天的下午,“我”闲适的心情被一直蜜蜂打扰,“我”两次把它踩进沙土里,但它都挣扎地钻了出来,它抚平翅膀并三次试飞终于获得成功。 三、四 19.它仔细地避开了树身,控制着飞行,然后,飞向明镜似的湖面,仿佛去欣赏自己的英姿。好处:前后呼应赞美了受伤后的蜜蜂飞行的英姿,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赞美。 20.自己认为自己的想法或做法是对的。 文中“我” 作为飞行员对翅膀重要性的了解,判断受伤的蜜蜂想再次飞行是徒劳的, 它不会再飞起来了。 21.第⑥自然段的“跪” 意思是我为看清楚蜜蜂,跪在地上;第⑩自然段的“跪” 意思是我被蜜蜂顽强的生命力深深打动,内心充满对蜜蜂的敬意。 22.①题目点名文章中心,表达作者对生命的赞美;②题目连用两个“生命” , 突出强调的生命的重要可贵,歌颂了顽强的生命力。 ……
【解析】1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整体阅读能力。
结合短文内容提取关键信息。第③自然段中“我一下子就将它拍打在地,随后一脚踩进沙土里。”“我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又一次把它踩进沙土里。”可知“我”踩了蜜蜂两脚。
第⑧自然段写了蜜蜂第一次试飞的过程“它离开了困住它的地面,从沙地上飞了起来,但还没能飞3英寸远,就掉了下来,它在地上挣扎着。”
第⑨自然段写了蜜蜂第二次试飞的过程“蜜蜂再一次飞起来,这一次飞出6英寸远,最后栽在一个小土堆上。很显然这蜜蜂已经能够起飞,但还没能恢复控制方向的能力,它遭受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第⑩自然段写了蜜蜂第三次试飞成功的过程“蜜蜂又起飞了。这一次,它飞过了几个沙堆,笔直地向一棵树飞去。”综上所述,可知受伤的蜜蜂飞了三次终于获得成功。
17.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具体内容的把握与分析。
结合文章内容情节顺序概括“我”心情的变化,从开始的悠闲放松,欣赏美丽景色感到闲适——蜜蜂围着嗡嗡直转感到厌烦——看到被我踩了的蜜蜂受了伤依旧从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感到内疚——受伤的蜜蜂一次又一次的尝试飞起让我感动。
18.本题考查分段概括层意。
这篇文章时间发生的时间是:一个夏天的下午;
起因:“我”闲适的心情被一直蜜蜂打扰。
经过:“我”两次把它踩进沙土里,但它都挣扎地钻了出来。
结果:它抚平翅膀并三次试飞终于获得成功。(据此概括即可。)
其中第④自然段到第⑨自然段,也就是蜜蜂抚平翅膀并三次试飞终于获得成功的过程写的很详细具体,这段内容归纳为三、四部分。
19.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文章内容的把握。
与“眺望着美丽的山野和清澈的湖水”相呼应的是“要不是一只围着我嗡嗡直转的蜜蜂,我的闲适心情就不会被打扰”。形成鲜明的对比,可以更好表现“我”的情绪变化。
20.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需要联系上下文得出:自以为是:认为自己的看法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本文中“自以为是”指“我”认为受伤的蜜蜂努力起飞注定是徒劳的,而结果蜜蜂通过努力飞了起来,表明“我”确实是自以为是了。
2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具体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两处“跪”表达的意思不同,结合具体内容来看,第一处跪,当时“我”是为了便于观察受伤的蜜蜂如何起飞;第二处跪,是“我”被蜜蜂不屈不挠求生存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深深震撼而忘记起身。
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的认识和理解。
要结合文章的主题和带来的启示组织语言。“生命,生命”给人以感叹的感觉,作者在文中开始对蜜蜂的态度以及最后被它震撼,让我感到生命的意义。
23.范文一:
我痛恨谎言
我痛恨谎言,如同憎恶黑暗,惜恶魔鬼。
那是一个天气非常炎热的午后,太阳火辣辣地
炙烤着大地,柳叶螨着焦黄的身躯,一只蝉不知躲在哪片树荫中有气没力地喃喃自语。没有一丝风,时间仿佛因为笼罩在炙热中而凝固了。家里,只有我和弟弟两个人,我们正在看电视。不知不觉,我们愈来愈感到热不可耐,很快,汗水浸湿了我们的衣衫。弟弟终于忍不住了:“好热呀!哥哥,我们去吃冰棒吧。”“好!就等着你这一句!”我说。我们飞快地跑到冰箱前,拉开最底层的门,急急忙忙地取出冰棒,把包装袋一撕,随手一扔,又回到电视前惬意地享受着嘴里的片刻冰凉。
吃完冰棒,我们都各自去上学。可是,出乎意料的事发生了——过了约二十分钟,爸爸妈妈回来了,他们都闻到了一股烧焦味——原来,我和弟弟都忘记了关冰箱的门!因为冰箱门长时间开着,造成了电线短路,所以着火了,幸亏父母恰好刚回来,才把火扑灭的。
我们放了学,回到家,爸爸妈妈锐利的目光射向我们,只差在我们身上射出一个洞来。妈妈说:“看!那里!是谁打开了冰箱不关门?是谁把垃圾乱扔?”话音未落弟弟已经跑到了妈妈身边,说:“妈妈,不是我,不是我,是哥哥!他吃冰棒不给我吃,还不关门!”我心里“咯瞪”一下,心脏似乎漏跳了几拍,不敢相信地盯着弟弟,只看到弟弟的嘴巴快速地一张一翁……“下午饭不准吃!”爸爸严厉的训斥在客厅里回荡。我脑子里一片混乱,泪水浸湿了我的双眼,看着被烧焦的电线,我的眼泪滚珠似的落下来……
这件事情以后,我痛恨谎言,如同憎恶黑暗,憎恶魔鬼。
范文二:
谎言带给我痛苦
那是一个宁静的夜晚,我和妈妈散步回来,走在小区的小路上。圆圆的月亮挂在夜空,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上,比两旁的路灯还要明亮。满天的小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眨眼睛。空中弥漫着各种花儿的香气,空气好清爽!
“哲艺。”妈妈的话打破了宁静。
“嗯?”我把目光转向妈妈。月光下,我看见妈妈的眼睛闪烁着,像一颗宝石闪闪发光。
妈妈轻轻的说道:“下周三晚上……我有事不在,你早点儿睡吧。爸爸下班了以后就回来了……哦,对,姨娘也会来照顾你的……你要乖一点,作业早点做完,知道了吗?”
“哦。”我漫不经心地回答,感觉有点怪怪的,像要道别似的。
星期一姨娘就来了,菜丰富了不少。
到了星期三下午,我放学回家,却一个人也没有。奇了!姨娘呢?应该去买菜了吧!
过了老半天,爸爸和姨娘才回来。姨娘说,她去爸爸厂里参观了一下。我没有多虑。
晚上吃完了饭,爸爸说他有点儿事,姨娘说她出去溜达溜达,又把我“扔”在家里了。
真奇怪。怎么一个,两个,三个都出去了。
黑夜慢慢降临,我呆呆地坐在书桌前,手托着腮帮子,看着天空渐渐黑下来。星星依然挂在天上,但仿佛被乌云遮住了闪耀的光芒。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心里感觉空落落的,有一丝寂寞。就在这寂静中,我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在我做错事时严厉的训斥,想起了在我懂事时宽慰的微笑……妈妈现在在做什么呢?多希望她在家啊!
第二天下午,妈妈终于出现在家里,不过看起来病恹恹的。
后来的几天里,家里不断有许多客人来,送牛奶,送补品,还有送鲜花的!
有一天,我终于听到了“手术”两个字。手术?谁做了手术?我思维混乱了。
是妈妈!
她不是说她有事出去了吗?难道是去做手术?爸爸和姨娘出去,是去看妈妈?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我做一个女儿,竟然妈妈在做手术也不知道,我真的觉得很愧疚。可他们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的心被刺痛了。原来这是个善良的谎言。善良的谎言一开始总是好的,可揭穿了后,只会让我更加痛心疾首、无地自容。我真想好好哭一场把心里所有的委屈和悲痛都哭出来。
善意的谎言真的好吗?可我为什么会更加痛苦呢?
【详解】一:
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
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前提,本次作文首先明确是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痛恨、渴望……)”为题,写一篇作文。
在写作文之前,要根据习作要求选好所写的内容,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我是痛恨、还是渴望?选择一个补充题目再写下来。
开头:开门见山直接入题,激发读者的兴趣。
中间:承接第一自然段展开叙事,点明自己为什么痛恨谎言,用典型的例子来具体表明自己为什么痛恨谎言。注意条理要清楚,层次要清晰。
结尾:再次点题,与头照应。
二:
本题考查习作表达。
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谎言带给我的……”为题写一篇习作。想想学习与生活中,你是否撒过谎?是否听过别人的谎言?为什么撒谎?撒谎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或体
验?选择你难忘的撒谎经历去写。
开头:开篇通过两个问句,引出所要写的内容。
中间: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具体叙述这件事,注意叙事要具体、完整。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刻画人物。
结尾:再次点题,照应前文。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