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2023-2024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1.根据意思从文段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
(2)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 )
2.写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敏捷——( ) 锐利——( ) 警觉——( )
反义词:轻快——( ) 光滑——( ) 敏捷——( )
3.读句子,回答问题。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语来表现松鼠 。作者用了三个动词“ ”“ ”“ ”来表现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 能力,从而更显出它“ ”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 ”。
4.下列内容分别表现了什么?请选择序号填空。
A.丰富的感情 B.轻快 C.聪明 D.警觉 E.暴躁
(1)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 。
(2)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 。
(3)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 。
5.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2)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
阅读短文《开发太阳能》,完成习题。
开发太阳能
①传统的石化能源正在一天天地减少,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这个时候,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能源。如美国的“光伏建筑计划”、欧洲的“百万屋顶光伏计划”、日本的“朝日计划”以及我国已开展的“光明工程”等。
②太阳能每秒钟到达地球的能量达1.7x10"千瓦,如果我们把地球表面0.1%的太阳能转为电能,转变率5%,每年发电量即可有望达到7.4x10"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世界能耗的40倍。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
③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全国总面积2/3以上地区年日照时数大于2000小时,理论储量达每年17000亿吨标准煤。大多数地区年平均日辐射量在每平方米4000瓦以上,陆地面积每年接受的太阳能辐射相当于上万个三峡工程发电量的总和。
④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近十年来,我国的太阳能利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太阳能热水器,已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据预测,今后15年内,太阳能热水器将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全国城乡家庭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的户数将达总户数的25%。随着太阳能利用方式研究的发展,太阳能空调也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产品,有望今年走进百姓生活。太阳能路灯、太阳能手机、太阳能无冲洗卫生间等一系列太阳能产品正处于开发应用阶段。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目前,我们国家已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把太阳能作为替代能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到处阳光到处电”将成为我们的生活现实。
6.第①段画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哪一项?( )
A.列数字 B.举例子 C.打比方 D.作比较
7.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太阳能资源具有的优势不包括下列哪一项?( )
A.没有任何污染。 B.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可获得能量。 D.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
8.根据短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阳能是可获得能量的不可再生能源之一。
B.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C.太阳能资源非常丰富,人类能够自由利用。
D.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
9.作者在第③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说说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第④段中加点的“初步”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刷脸时代
①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A.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
②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识别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即通常所说的刷脸技术。
③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刷脸支付;回家或住酒店,刷脸开门;坐动车或飞机,刷脸进站;办社保或取现金,还是刷脸……
④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B.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
⑤C.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各种机构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在信息即价值的时代,这样精准翔实的“立体”资料,必将成为各方环伺围猎的目标。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
⑥在技术日新月异、个人信息收录十分便捷的时代,如何看好我们的“脸”,值得深思。
11.刷脸支付的特点是具有 、 和 。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第①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B.人脸识别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我们要看好自己的“脸”。
C.“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牟利。
D.“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
13.细读短文中画“——”的句子,先判断说明方法,再选择其中一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A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B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C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句的好处是:
14.第⑤段中的加点词“有可能”能否删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①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②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③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④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⑤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15.画“ ”的句子运用了 和 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16.对选文第2自然段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段主要围绕“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来写。
B.本段采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更直观更全面地写出了太阳和我们的密切关系。
C.埋在地下的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它和太阳没有什么关系。
17.选择填空。(填序号)
第2自然段的第②句从( )写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第③句从( )写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第④句( )太阳和人类的关 系密切。
A.总结 B.正面 C.反面
阅读理解。
燕子
①燕子是一种惹人喜爱的小动物,世界各地几乎都有它们的身影。可是,你真的了解它们吗?
②燕子善飞,每小时可飞行120千米,是鸟类大家庭中善于飞翔的成员之一。燕子总是在飞,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体,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燕子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问题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飞行中喂养自己的孩子。
③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它是一种远距离迁徙性候鸟。例如,美国的亚种仓燕,它们往往到加拿大度夏,在阿根廷越冬。在南北长距离、不间断的飞行中,有时半数的燕子因精疲力竭而死于途中,所以燕子需要大量地繁殖以保证种群延续。
④燕子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省了飞行时间和精力。
⑤燕子还是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妇每天能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能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的好处。所以,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⑥在古老的传说里,燕子被人们称为“幸福鸟”, 它们是吉祥的象征。
18.根据短文的介绍,概括燕子的特点。
(1) (2)
(3) (4)
19.燕子为了战胜自身的弱点,学会了在飞行中解决问题的本领。这些本领包括在飞行中 、 、 。
20.短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作比较和打比方 B.举例子和列数字 C.作比较和列数字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飓风中的两个瞬间
①2005年8月29日,飓风“卡特里娜”把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的4个州变成了人间地狱,遭飓风袭击最严重的密西西比州90%的建筑已被毁坏。
②飓风虽狰狞可怕,但人们并没有退缩,他们在这场灾难中演绎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③飓风袭来时,有六个人刚刚从密西西比州首府杰克逊市的一个法院里走出来, 他们是对簿公堂的原告和被告,他们情息之下不约而同地就近躲在一个立交桥的桥墩下。当时的风力达到12级,连小汽车也被撒到了半空,六个人随时都有被刮魂的危险。怎么办?危急时刻,一个声音突然喊道:“快把手拉到一起!"”城声让人们优然大悟,他们抛却了所有的感怨,围抱着桥墩把手紧案地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结果,飓风也对这通信联手的大个人无可奈何,他们逃过了一劫。
④强烈飓风使洪水泛滥成灾。路易斯安那州首府新奥尔良市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80%的城区被洪水淹没。八个市民坐上了一条小船逃生,小船还没有走多远,就因为负载太重,在水里直打转,并慢慢下沉,眼看着一船人就要葬身水底。就在这时,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说:“让我跳下去,大家就得救了。”听了他的话,其他的几个人也纷纷要跳下去,把生还的希望让给别人。但中年人向他们大声说:“谁也别争,跳下去的必须是我,因为我是所有人里最重的。”说完,他毅然跳了下去。小船停止了打转并开始上浮,船上的其他人眼看着这个不知姓名的人被洪水吞没,都失声痛哭起来。
⑤这是美国有史以来遭遇的最大的飓风。不可否认,灾难常常会带来毁灭,但每场灾难对人们都是严峻的考验,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
21.结合课文内容,想想:飓风中的两个瞬间分别指什么?
第一个瞬间:
第二个瞬间:
22.“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句中的“那刻”指的是 ,“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是因为 。
23.根据规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就在这些考验中,我们会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任性”中的“美丽任性”指的是( )和( )
A.在危难时刻奋力拼搏的精神。
B.在危难时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品质。
C.在危难时刻舍己教人的精神。
参考答案:
1. 蛰伏 警觉 2. 灵敏 锋利 警惕 沉重 粗糙 笨拙 3. 灵敏的反应与动作 跑 躲 逃 快速应变 十分警觉 乖巧 4. D C B 5. C A
【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结合语段句子“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可知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潜伏起来不吃也不动,因此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指的是蛰伏不动;
结合语段句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可知松鼠对危险或情况变化是非常敏锐的,因此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感觉指的是警觉。
2.本题考查近义词、反义词。
敏捷,迅速快捷,近义词有灵敏、矫捷、伶俐、灵活、敏锐;
锐利,锋利的,尖锐的,尖而快的(刃锋等),近义词有锋利、明锐、厉害、尖锐;
警觉,对危险或情况变化的敏锐的感觉,近义词有戒备,警备,警悟,警惕,警戒;
轻快,动作不费力,不费劲儿。反义词有繁重、沉重、笨重、困难;
光滑,平滑、不粗糙。反义词有粗糙、毛糙;
敏捷,反应迅速快捷,反义词有笨拙、迟缓、痴钝、缓慢。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所给句子,句子描写了松鼠的警觉和警觉的具体表现,因此“只要……就……”这一关联词语表现了松鼠警觉,他们觉察到危险后动作非常灵敏,结合句子中描写松鼠的动词“跑”“躲”“逃”可以看出松鼠对于细小的危险的快速的应对的能力,更加表现了松鼠的警觉的天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结合文章句子“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可知从“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故选D。
(2)结合文章句子“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可知松鼠非常聪明,故选C。
(3)结合文章句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可知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故选B。
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1)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松鼠不像山鼠那样”可知拿松鼠和山鼠进行对比,因此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故选C;
(2)结合所给句子,抓住关键词句“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可知用列举了爬树的例子来表现松鼠的动作敏捷,因此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A。
6.B 7.A 8.A 9.列数字 通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加准确科学地体现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10.“初步”是表示开始阶段,不太完备的。如果去掉,就变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形成非常完备成熟的产业体现,与原意不符。“初步”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解析】6.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掌握。
举例子是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
结合句中“如美国的……”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故选B。
7.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选文第一自然段“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知太阳能可获得能量、减少污染。选项A有误,C正确。
从选文第二自然段“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可知选项B正确。
从选文第四自然段第一句“太阳能开发成本低廉,前景广阔。”可知D选项正确。
8.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选文第一自然段“太阳能是当前既可获得能量,又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有害物质排放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可知,太阳能是可再生能,选项A有误。
由文中“资料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因此,太阳能资源是非常丰富的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人类能够自由利用的重要能源。”“现在我国成了石油净进口国,对太阳能发电有了很大的需求。”可知,BCD选项正确。
9.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句中“2/3”、“大于2000小时”、“17000亿吨”可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文中通过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更加准确科学地体现我国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特点,更有说服力。
10.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辨析。
说明文语言具有准确性,“初步”的意思是开始阶段的;不太完备的,去掉“初步”,就变成太阳能热水器已经形成非常完备成熟的产业体现,与原意不符。“初步”一词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所以不能去掉“初步”。
11. 高安全性 高实时性 高准确率 12.AD 13. 列数字 举例子 打比方 A 这句话用具体的数字,让人直观地体会到人脸识别技术的准确性。 14.不能删掉。因为“有可能”说明了各种机构均可能会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一结论不确定,只是推测。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解析】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从“就拿刷脸支付来说,刷脸技术具有以下特点:采用人脸检测技术,可防止用照片、视频冒充真人,有高安全性;人脸比对结果实时返回,有高实时性;采用海量人脸比对,有高准确率。”可知,“刷脸支付”具有高安全性、高实时性、高准确率的特点。
12.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正确。从“走在大街上,不经意间闯了红灯,你的姓名、籍贯等就会被曝光”可知第①段中提到闯红灯被抓拍的例子,是为了突出人脸识别的准确性。
B.不正确。从“刷脸技术,正在快步走进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可知人脸识别只是存在于消费者的部分生活,但不是已经完全覆盖普通消费者的生活。故说法错误。
C.不正确。从“但并不是说‘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只是刷脸技术的成熟。让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弱隐私’时代。加之行业内各自为政,缺乏统一的标准,使得形势更为严峻”可知“人脸”被收录就必然指向泄露,乃至被用来行骗利。故说法错误。
D.正确。“刷脸支付”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它有利有弊,我们要谨慎待之。故说法正确。
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
A句从“人脸识别技术能够做到,即使你遮住了脸部面积的2/3,人脸识别机器也一样能把你认出来”的“2/3”可知句子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B句从“例如某餐饮企业在进行人脸识别前,会用3D红外深度摄像头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不是照片、视频等,能有效避免各种人脸伪造带来的身份冒用情况”句子的“例如”可知句子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C句从刷脸支付就像是一把‘芝麻开门’的钥匙,开启系统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大量用户的‘人脸’信息被采集并储存”句子把“刷脸支付”比作“一把的钥匙”可知句子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各种机构均有可能“正当”地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句子中“有可能”本义是也许,不确定。表示推测,不确定,猜测。语境义:说明了各种机构均可能会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一结论不确定,只是推测。如果去掉,过于绝对化,不能体现说明文的准确性。
15. 列数字 作比较 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太阳进行比较,使人们更加直观地理解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16.C 17. B C A
【解析】15.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阅读文章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五千多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将生活中常见的钢铁与太阳作比较;
通过详细的数字和生活中常见的钢铁与太阳作比较,使人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太阳温度高的特点。
16.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C.错误,结合“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可知地下的煤炭和太阳的关系密切。
17.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认真阅读第2自然段了解到,只要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相反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以上可知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一切生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第2自然段的第②句从正面写有了太阳就有了植物、动物,第③句从反面写没有太阳就没有植物、动物,第④句总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
18. 善飞 繁殖能力很强 聪明 捕虫能手 19. 吞吃猎物 饮水 喂养孩子 20.B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概括能力。
阅读短文,我们可以发现②、③、④、⑤自然段都在讲燕子的特点,而且每一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该段落的总写。如“燕子善飞”、“燕子的繁殖能力很强”、“燕子是一种很聪明的鸟”、“燕子还是捕虫能手”。故燕子的特点为善飞、繁殖能力很强、聪明、捕虫能手。
19.本题考查学生在文段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短文第二段有讲到燕子的弱点,在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有讲到燕子在飞行中解决问题的本领,即“在飞行中吞吃猎物,在飞行中饮水,甚至在飞行中喂养自己的孩子。”故答案应填吞吃猎物、饮水、喂养孩子。
20.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
作比较:说明文中将两种类别相同或不同的事物、现象等加以比较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通过列举有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说明事物特征的说明方法。短文在第③段和第④段中用了举例子的方法。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短文在第②段和第⑤段中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故选B。
21. 六个刚从法院出来的被告和原告,在遭遇飓风时,抛却了所有的恩怨,紧拉着手围抱着桥墩,逃过了一劫。 八个人坐上小船逃生,面对即将下沉的小船,争相跳水,其中一个最重的人毅然放弃了生命,让其余的人获得了新生。 22. 听到喊声,人们恍然大悟,抛却了所有的恩怨,围抱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的时候 离开任何一个人,都可能会被飓风刮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逃过一劫 23. B C
【解析】21.本题考查了对短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短文主要写了飓风中发生的两个感人故事,也就是飓风中的两个瞬间,第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是六个刚从法院出来的被告和原告,在遭遇飓风时,抛却了所有的恩怨,紧拉着手围抱着桥墩,逃过了一劫;第二个故事是八个人坐在只能容七人的小船上逃生,面对即将下沉的小船,一位体态较胖的中年男子站起来准备从船上跳下去以减轻船的重量,其他几人争也相跳水,最后这位态较胖的中年男子毅然放弃了生命,从船上跳下去,让其余的人获得了新生。飓风中的这两个瞬间让人们在灾难中看到了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
22.本题考查了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短文中的第一个故事写了六个刚从法院出来的被告和原告,在遭遇飓风时,抛却了所有的恩怨,紧拉着手围抱着桥墩,逃过了一劫。“他们抛却了所有的恩怨,围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那一刻,他们感到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本来是对簿公堂的六个人,在飓风来临的那一刻去人抛却恩怨,围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句中的“那一刻”指的是他们围抱着桥墩把手紧紧拉在一起的时候。“别人的手对自己是那么重要”是因为离开任何一个人,都会被飓风刮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逃过一劫。
23.本题考查了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掌握情况。
飓风使六个对簿公堂的人把手紧紧拉在一起,飓风让中年男子舍弃自己的生命,只为能让其他人获得生存的机会,灾难在带来惨不忍睹的毁灭的同时,也是对人性的严峻考验,“在这些考验中,我们看到光芒四射的美丽人性”中的“美丽人性”指的是在危难时刻人与人之间同心协力共渡难关、舍己救人的精神。故选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