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计算题综合特训(含答案)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中计算题综合特训(含答案)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7 21:2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计算题综合特训-数学三年级上册苏教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注意卷面整洁
1.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
*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9×8= 356×5= *830÷4=
608×6= 776÷8= *754÷5=
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05×8= ★744÷6= 185×4=
843÷7= 5×960= ★926÷3=
4.用竖式计算,有☆的题写出验算过程。
3×302= 612÷4= ☆72÷7=
360×5= 8×125= ☆604÷6=
5.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803×7= 7×44= 4×250=
39×5= ★355×8= ★3×284=
6.用竖式计算。(带★的题验算)


7.用竖式计算。(打※要写出验算过程)
9×234= 806×7= 3×240= ※850÷3=
8.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705= 256×4= ☆605÷4=
816÷4= 7×420= ☆248÷3=
9.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203×7= 86÷2= 250×4=
8×325= 7×36= ★487÷4=
10.用竖式计算,对带★的进行验算。
6×49= 560×7= 207×6=
★93÷3= ★485÷4= 4×246=
1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0×8= 6×735= ★643÷4=
8×509= 967÷3= 468÷4=
12.列竖式计算。(带验算)
6×84= 307×5= 8×145=
650×4= 69÷3= 487÷4=
13.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40×8= 7×308= ※ 632÷4=
6×122= 154÷3= ※257÷5=
14.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76×8= 305×6= 360×4=
516÷4= 600÷5= ★875÷3=
15.列竖式计算。(带★要写出验算过程)
380×3= 5×608= 75×6=
98÷6= 721÷7= ★642÷8=
16.列竖式计算。
9×62= 350×8= 5×605=
846÷9= 906÷3= 540÷5=
17.求如图所示图形的周长。
18.计算图形的周长。
19.计算如图这个图形的周长。
20.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是多少。
21.求下面图形的周长(图形由长方形和正方形组合,单位:厘米)。
2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单位:米)
(1)
(2)
(3)
23.请根据图中数据计算下图的周长。(单位:厘米)
24.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单位:厘米)
参考答案:
1.894;3600;100……2
51……4;1421;230……3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

* 验算:

* 验算:
2.632;1780;207……2
3648;97;150……4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79×8=632 356×5=1780 *830÷4=207……2
验算:
608×6=3648 776÷8=97 *754÷5=150……4
验算:
3.4840;124;740;
120……3;4800;308……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百位上的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605×8=4840 ★744÷6=124 185×4=740
验算:
843÷7=120……3 5×960=4800 ★926÷3=308……2
验算:
4.906;153;10……2;
1800;1000;100……4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3×302=906 612÷4=153 72÷7=10……2
验算:
360×5=1800 8×125=1000 604÷6=100……4
验算:
5.5621;308;1000
195;2840;852
【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积就写在哪一位的下面,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

验算:

验算:

6.2430;5840
208……1;300……2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当乘数末尾有零时,先算零前面的数,再在积的末尾添加对应个数的零。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405×6=2430 730×8=5840

833÷4=208……1 902÷3=300……2
验算:
7.2106;5642;720;283……1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9×234=2106 806×7=5642

3×240=720 850÷3=283……1
验算:
8.4935;1024;151……1
204;2940;82……2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7×705=4935 256×4=1024

605÷4=151……1 816÷4=204
验算:
7×420=2940 248÷3=82……2
验算:
9.1421;43;100;
2600;252;121……3;
【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十位除起,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百位除起,百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依此计算。
【详解】203×7=1421 86÷2=43 250×4=1000

8×325=2600 7×36=252 ★487÷4=121……3
验算:
10.294;3920;1242;
31;121……1;984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49=294 560×7=3920

207×6=1242 ★93÷3=31
验算:
★485÷4=121……1 4×246=984
验算:
11.3840;4410;160……3
4072;322……1;117
【分析】根据一位数除三位数以及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时: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位或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乘完个位乘十位、再乘百位),每次乘得结果满几十向前一位进几。
根据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用商乘除数进行验算(有余数的除法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进行验算)。
【详解】480×8=3840 6×735=4410 ★643÷4=160……3
验算:
8×509=4072 967÷3=322……1 468÷4=117

12.504;1535;1160
2600;23;121……3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多位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乘法可以利用“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进行验算。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详解】6×84=504 307×5=1535

*8×145=1160
验算:
650×4=2600 69÷3=23

*487÷4=121……3
验算:
13.1920;2156;158
732;51……1; 51……2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法则:从右边起,依次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多位数末尾有0时,把0前面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二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时,应商0占位。没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进行验算。有余数除法可以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详解】240×8=1920 7×308=2156 ※ 632÷4=158
验算:
6×122=732 154÷3=51……1 ※257÷5=51……2
验算:
14.608;1830;1440
129;120;291……2
【分析】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76×8=608 305×6=1830 360×4=1440

516÷4=129 600÷5= 120

875÷3=291……2
验算:
15.1140;3040;450
16……2;103;80……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整数乘法的法则: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整数末尾有0的乘数: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整数除法的法则:从被除数的商位起,先看除数有几位,再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



验算:
16.558;2800;3025;
94;302;108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详解】9×62=558 350×8=2800 5×605=3025

846÷9= 94 906÷3=302 540÷5=108

17.40厘米;76分米。
【分析】(1)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代入数据解答;
(2)根据正方形的周长=4×边长,代入数据解答。
【详解】(1)(17+3)×2
=20×2
=40(厘米)
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
(2)19×4=76(分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76分米。
18.64cm;40dm;8m
【分析】(1)把图中4条边的长度相加,求出该图的周长;
(2)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3)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代入数据即可解答。
【详解】(1)17+20+12+15
=37+27
=64(cm)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64cm。
(2)(12+8)×2
=20×2
=40(dm)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dm。
(3)2×4=8(m)
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8m。
19.34米
【分析】把图中右上角的两条线段分别向上、向右平移,则图形的周长等于长12米、宽5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即可解答。
【详解】(12+5)×2
=17×2
=34(米)
则这个图形的周长是34米。
20.周长是142米,面积是842平方米
【分析】
如图所示,图形的周长比长39米宽25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多2条长7米的边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知,图形的周长是(39+25)×2+2×7米。图形的面积是长39米宽25米的长方形与长19米宽7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差,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图形的面积是39×25-19×7平方米。
【详解】(39+25)×2+2×7
=64×2+2×7
=128+14
=142(米)
39×25-19×7
=975-133
=842(平方米)
图形的周长是142米,面积是842平方米。
21.38厘米
【分析】由图意可知,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正方形的2条边长,根据长方形周长=(长+宽)×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
【详解】周长是:(10+5)×2+4×2
=15×2+4×2
=30+8
=38(厘米)
22.(1)14米
(2)40米
(3)48米
【分析】(1)平行四边形的周长等于邻边相加的和再乘2。
(2)把右上角的2条短边进行平移,可以把原图变成求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如图:。
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来求出结果。
(3) 把右上角的4条短边进行平移,可以把原图变成求一个长方形的周长,如图:。
再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来求出结果。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1)(4+3)×2
=7×2
=14(米)
(2)10×4=40(米)
(3)(15+9)×2
=24×2
=48(米)
23.(1)120厘米
(2)176厘米
【分析】(1)
如图所示,将这个图形的边向右向上平移后,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解答;
(2)
如图所示,将这个图形的边向下向左平移后,这个图形的周长等于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再加上2条长8厘米的线段和。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解答。
【详解】(1)30×4=120(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120厘米。
(2)(50+30)×2+8+8
=80×2+16
=160+16
=176(厘米)
则图形的周长是176厘米。
24.56厘米
【分析】观察上图可知,阴影部分的周长与长为16厘米、宽为12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相等,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16)×2
=28×2
=56(厘米)
答: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56厘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