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课堂教学精品系列(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6.3 数据的表示(第3课时) 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课堂教学精品系列(北师大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6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22:4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新课标 北师大版 七年级上册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北师大版精品课件
第六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6.3数据的表示(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明确频数直方图制作的步骤,会绘制频数直方图;
初步经历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能力;
能从频数分布表和频数直方图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
复习提问
现学校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明调查了他们班4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单位 cm)如下.
141 165 146 171 145 158 150 157 150 154 168 168 155 169 157 158 149 150 160 152 159 152 159 149 154 155 157 145 160 160 160 158 162 155 162 163 155 163 148 163
(1) M码适合身高在145-150的同学,(规定145-150为大于等于145小于150)M码的频率是多少?
(2)您会分组吗?您会制作频数直方图吗?
制作频数直方图
例:为了了解某地区新生儿体重状况,某医院随机调取了该地区60名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如下:(单位:g)
3850 3900 3300 3500 3315 3800 2550 3800 4150
2500 2700 2850 3800 3500 2900 2850 3300 3650
4000 3300 2800 2150 3700 3465 3680 2900 3050
3850 3610 3800 3280 3100 3000 2800 3500 4050
3300 3450 3100 3400 4160 3300 2750 3250 2350
3520 3850 2850 3450 3800 3500 3100 1900 3200
3400 3400 3400 3120 3600 2900
将数据适当分组,并绘制相应的频数直方图,从图中反映出该地区新生
儿体重状况怎样?
探究新知
探索新知
思考以下问题:
(1)如何确定组距和组数?
(2)如何确定分点?
(3)如何分组?
(4)如何列频数分布表?
(5)如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1)确定所给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上述数据中最小的是1900,最大的是4160;
(2)将数据适当分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4160-1900=2260,考虑以250为组距(每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叫组距),2260÷250=9.04,可以考虑分成10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出现的次数
分组 人数 分组 人数
1750~2000 3000~3250
2000~2250 3250~3500
2250~2500 3500~3750
2500~2750 3750~4000
2750~3000 4000~4250
1
1
1
3
9
7
15
10
9
4
(4)绘制频数直方图:
结论:该地区新生儿体重在3250~3500g的人数最多.
议一议
制作频数直方图大致步骤是什么?
制作频数直方图大致步骤:
(1)找出所给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数据个数在100以内,一般分5~12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根据分组和频数绘制频数直方图
随堂练习
(1)测量一下你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
(2)汇总全班同学的数据,制作频数直方图,看看大多数同学1min脉搏跳动的次数处于哪个范围.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中考链接
课堂小结
制作频数直方图
1.找出说给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2.确定组数和组距并进行分组
3.统计每组中数据的频数
4.根据分组和频数绘制频数直方图
当堂测试
当堂测试
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
分层作业
祝所有同学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