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100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5.2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课件(共100张)-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7 23:3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00张PPT)
第五章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学习目标
1. 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及其形成原因。
2. 通过案例分析不同尺度地域分异的影响因素。
3. 结合不同尺度的陆地自然地带分布图,分析陆地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特点与表现。
4. 根据不同山地的海拔以及所处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原因。
自然环境地域差异
地域不同
外部条件不同
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不同
地域特征不同
地域环境存在差异
思考:地域的外部条件包括什么?
答案: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
地域差异的成因
地域差异的表现
同纬度自沿海到内陆,形成湿润和干旱不同的景观
森林
草原
荒漠
地域差异的表现
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形成热带与寒带不同的景观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
冰原
地域差异的表现
地域差异还体现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即地域差异规模有大有小)
全球尺度: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中等尺度:热带雨林和
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差异
小尺度:山和谷的差异
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右图为“我国部分地区自然环境区划图”。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③两区域地域差异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太阳辐射   D.人类活动

从图中可知,①为我国西北地区,③为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再加上山脉阻隔,降水稀少,而北方地区距海近,受海洋影响较大,降水较多,海陆位置导致气候差异显著,从而使得两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差异显著。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地自然景观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大漠胡杨
B.②雪域高原
C.③碧海蓝天
D.④茫茫林海

①大漠胡杨主要生长于我国西北内陆温带大陆性气候区,A正确。
②位于内蒙古高原,而雪域高原是对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③为北方地区,碧海蓝天不是北方地区的景观,④为南方地区,人口稠密,茫茫林海是对东北针叶林的描述。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自然地带总体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横穿整个大陆,中纬度地区在一定范围内东西向延伸、南北向更替
“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
纬度
热量
海陆
水分
气候
类型
植被
土壤
自然带
具有一定宽度
呈带状分布
决 定
影 响
形 成
特点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主导因素:热量(太阳辐射)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更替方向: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典型地区: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太阳辐射
热量带
植被
高值
低值
寒带
亚寒带
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雨林
苔原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林
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以北半球为例)
相同的自然地带对应的气候类型不一定相同。如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对应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的气候类型对应的自然地带不唯一。如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主要为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地带不是“热带沙漠带”,而是热带荒漠带。
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土壤 砖红壤、红壤
植物 物种丰富,生物量大
动物 猴类、猩猩、河马、食蚁兽和树袋熊等
热带雨林景观
低纬度地区
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季
土壤 砖红壤、红壤
植物 物种较多,生物量较大
动物 孟加拉虎、金钱豹、黑熊、亚洲象、长臂猿等
低纬度地区
热带季雨林景观
气候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土壤 燥红土
植物 树种较少,分布稀疏,草本植物繁
动物 长颈鹿、羚羊、斑马、狮子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草原景观
气候 全年高温少雨
土壤 荒漠土
植物 只有很少的耐旱作物
动物 袋鼠、单峰骆驼等
低纬度地区
热带荒漠景观
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土壤 褐土
植物 硬叶植物通常并不高大,丛林结构简单
动物 阿尔比斯山羊、扁角鹿等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土壤 黄壤、红壤
植物 常绿阔叶林树种及茶、竹、橘等
动物 猕猴、大熊猫等
中纬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
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土壤 黄壤、棕壤、褐土等
植物 多为栎、椴、桦等落叶阔树种
动物 鹿、熊、松鼠等
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
气候 夏热冬寒,降水集中在夏季
土壤 黑钙土、栗钙土
植物 低温、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动物 黄羊等
中纬度地区
温带草原景观
气候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
土壤 荒漠土
植物 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与灌木
动物 双峰骆驼、沙鼠等
中纬度地区
温带荒漠景观
气候 夏季温和短促,冬季寒冷漫长
土壤 灰化土
植物 以落叶松等针叶林树种为主
动物 棕熊、紫貂、松等
高纬度地区
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气候 终年严寒
土壤 冰沼土
植物 植物种类和数量很少,以苔藓地衣和小灌木为主
动物 动物稀少,有驯鹿、北极狐等
高纬度地区
极地苔原、冰原景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形成原因:
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变化
主导因素:水分(海陆位置)
分布特征:
延伸方向: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典型地区:中纬度地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荒漠带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的原因
中纬度地区,大陆宽阔,内陆距海较远,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沿海与内陆水分差异大,反映在植被上,从沿海向内陆由森林逐渐过渡到草原再过渡到荒漠,动物、土壤等要素也发生相应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的原因
右图为我国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状况,观察图中①②③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①为荒漠,②为草原,③为森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的差异。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在中纬度地带体现得特别显著的原因
右图为我国陆地自然地带分布状况,观察图中③④⑤所示自然景观,描述其差异以及所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说明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③为温带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④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⑤为热带季雨林、雨林。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该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差异。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
概念: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地带性。
分异基础:
水热条件
基带
垂直分异规律的成因
海拔变化
水热状况不同
自然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差异很大
自然景观呈现垂直变化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热量差异)
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000m
12℃
2000m
06℃
3000m
0℃
高山灌丛草原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寒漠带
高山冰川带
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
天山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出现森林带。
肯尼亚山位于东非高原,是距离赤道最近的雪山。结合图回答下列小题。
1.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
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  )
A.5000米 B.3600米
C.2200米 D.50米
2.该山地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
3.甲处所属的自然带是(  )
A.热带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 D.热带荒漠带



垂直分异规律的表现
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
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山地所在纬度——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5km
4km
3km
2km
1km
0
5km
4km
3km
2km
1km
0
低纬度地区
高纬度地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高山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温带落叶阔叶林
山地针阔混交林
高山草甸寒漠
高山冰川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5km
4km
3km
2km
1km
0
高海拔山体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高山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低海拔山体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影响山地自然带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垂直带谱越复杂
5km
4km
3km
2km
1km
0
相对高度越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高山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相对高度越小
高山草甸
高山荒漠
高山冰川
垂直自然带谱的应用
常见垂直自然带谱
高寒荒漠带
高山草甸带
高山草原带
高山灌丛带
针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热带雨林带
积雪冰川带
判断山地的位置
基带(山麓自然地带)与该山所在水平自然地带一致,因此可以根据基带确定温度带、纬度范围和气候区;反之亦成立。
判断山地的纬度
纬度越低垂直带谱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纬度越低同一自然地带在山区分布海拔越高,纬度越高则分布海拔越低。
判断山地的高度
海拔越高垂直带谱越复杂(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甚至无垂直带谱变化;相对高度越大垂直带谱越复杂,相对高度越小则越简单。
相对高度大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山地常绿落叶混交林
山地落叶阔叶林
山地针叶林
高山草甸
高寒荒漠
冰川积雪
相对高度小
高山草甸
高寒荒漠
冰川积雪
5km
4km
3km
2km
1km
0
判断山地所在的半球
同一山体的同一自然地带,在阳坡分布海拔较阴坡高。
同一山体,阳坡自然地带数量较阴坡多。
若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北半球;若北坡为阳坡,则该山地位于南半球。
判断山地坡向
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界线阳坡高于阴坡;
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界线背风坡高于迎风坡;
随堂练习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右图示意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1.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答案】南坡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因为南坡山麓海拔低、纬度低,当地的水平自然地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北坡基带为高山草原带,北坡为阴坡,海拔较高,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随堂练习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右图示意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2.图中北坡为什么缺少森林带?
【答案】北坡海拔高、气温低,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不具备森林带发育所需的水热条件。
随堂练习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为世界最高峰。它的北坡在中国青藏高原境内,南坡在尼泊尔境内。右图示意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
3.为什么南坡自然地带比北坡多?
【答案】南坡比北坡纬度低,热量条件好;南坡为迎风坡,水分条件好;南坡山麓海拔低,与山顶相对高度大,自山麓至山顶水热组合条件差异大,自然地带垂直带谱复杂。
练习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右图示意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谱。
1.图中甲自然地带的名称为
A.温带草原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从图中可看出,甲自然地带为天山博格达峰北坡山麓的基带,山体的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地带一致,天山博格达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平自然地带为温带荒漠带,所以天山博格达峰北坡的基带(甲)为温带荒漠带,C正确。

练习
博格达峰是天山山脉东段的最高峰,右图示意博格达峰垂直自然带谱。
2.图中同一自然地带分布高度南坡比北坡高,
主要原因是南坡
A.相对高度大   B.热量条件好
C.水分较多    D.土壤肥沃
从在我国,山脉南坡为阳坡,热量较北坡充足,所以南坡自然地带上限的分布海拔更高,B正确。博格达峰北坡是阴坡,土壤水分蒸发少,也是西风迎风坡,北坡水分条件较好,C错误。相对高度、土壤对同一自然地带分布高度差异影响不大,A、D错误。故选B。

练习
右图示意某山脉植被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脉可能为
A.安第斯山脉   B.落基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由图可知,该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地处低纬;东坡比西坡雪线低,说明东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的基带不是热带雨林带,落基山脉西侧面向太平洋,西坡降水多于东坡,故排除B、C、D。安第斯山脉赤道附近基带为热带雨林带,东坡位于信风的迎风一侧,降水多,雪线低,选A。

练习
右图示意某山脉植被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3~4题。
4.与西坡相比,该山脉东坡
A.同一自然地带分布范围更大
B.水热条件更充足
C.同一自然地带分布海拔更高
D.垂直带谱更丰富
由图可知,该山脉东坡并非所有自然地带分布范围都较大,A错误;东坡受来自大西洋暖湿水汽的影响较大,水热条件更充足,B正确;高山草地带西坡分布海拔高于东坡,C错误;东西两坡垂直带谱数量一致,垂直带谱丰富程度一致,D错误。

山地雪线和林线
雪线
雪线的含义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是年降水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
雪线的分界意义
雪线以上的地带,全年冰雪补给量大于或等于消融量,因此常年积雪;
雪线以下的地带,全年冰雪补给量小于消融量,因此为季节性积雪。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
雪线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温度
乞力马扎罗山
南极地区
雪线高度与气温呈正相关
低纬度地区雪线高
高纬度地区雪线低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降水
山体迎风坡与背风坡雪线示意图
N
冰川
N
背风坡 迎风坡
雪线低
降雪多
雪线高度与降水呈负相关
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
降水量越小,雪线越高
当气温和降水两个因素冲突时,
一般来说降水的影响大于温度的影响,所以降水多的地方雪线低。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坡向
北半球山体阳坡与阴坡雪线示意图
雪线高
储雪少
N
冰川
阳坡 阴坡
N
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积雪易融化,雪线高;
阴坡光照弱,温度低,积雪不易融化,雪线低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坡度
坡度陡,积雪易下滑,不利于积雪保存,雪线高;坡度缓,雪线低。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使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使局部地区雪线有所上升。
矿物能源燃烧产生粉尘污染雪面,使雪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多,导致冰雪融化,雪线上升。
影响雪线高度分布的因素——气候、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
喜马拉雅山南坡,既是阳坡,又是迎风坡,但水分条件的影响超过了热量条件,因此雪线高度南坡比北坡低。
林线
林线是指山地垂直自然带谱中的森林分布的上限海拔高度,通常与最热月平均气温10 ℃等温线相吻合。
林线的分界意义:若最热月平均气温低于10 ℃,森林就不能正常生长,只能生长草甸或灌丛。
林线
不同纬度高山林线高度示意图
影响林线高度分布的因素
纬度 纬度越低(高),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越多(少),热量越充足(缺乏),山地林线分布越高(低)
海陆位置 同纬度相比,沿海(内陆)地区降水丰富(不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低)
大气环流 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中低纬度地区,降水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坡向 一般同一座山体的向阳坡热量充足,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阴坡,山地林线分布较低。一般同一座山体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山地林线分布较高;背风坡降水较少,山地林线分布较低
林线
天山南坡林带缺失的原因?北坡出现山地针叶林带的原因?
①天山南坡为阳坡,蒸发旺盛,水分条件差,没有森林分布。
②天山北坡受盛行西风影响,随地势抬升形成地形雨,水热条件较好,形成针叶林带。
林线
①西南地区纬度低,气温高,热量条件好;
②雅鲁藏布江谷地向印度洋敞开,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深入。
试分析我国林线高度最高值出现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原因
林线

线


热 量
水 分
坡向:阳坡(高)、阴坡(低)
纬度:信风或副高控制
坡向:迎风坡、背风坡
海陆位置:沿海、内陆
非地带
因素
逆温
干旱地区蒸发量
地下水、冻土
焚风/强风
纬度:纬度高,气温低,林线低
温度对林线有决定性影响,温度过低是植物生长不好的首要原因
当热量与水分冲突时 热量因素﹥降水因素
土层厚薄/坡度
练习
托木尔峰为我国境内天山山脉最高峰,垂直带谱复杂,在区域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下,冰雪消融量明显增加。下图为“托木尔峰位置及其垂直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1.图中北坡雪线高度较低的原因是地处
①阴坡 ②阳坡 
③迎风坡 ④背风坡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天山北坡受到西风带来的大西洋的水汽的影响,经地形抬升,降水较多;且北坡为阴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因此北坡雪线低于南坡,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所以选A。

练习
托木尔峰为我国境内天山山脉最高峰,垂直带谱复杂,在区域温度持续升高的趋势下,冰雪消融量明显增加。下图为“托木尔峰位置及其垂直自然地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2.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将
造成当地
A.雪线高度下降  B.林线高度上升
C.地下水位下降  D.山麓洪灾减少
区域温度升高,冰川消融量增加,导致雪线高度上升,A错误;冰川消融量增加,气温升高,使得土壤水分条件和热量条件改善,林线升高,B正确;冰川消融量增加,会导致下渗水量增加,地下水水位上升,C错误;冰川消融量增加,地表径流增加,可能导致山麓洪灾增加,D错误。所以选B。

练习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1982年10月,是撒哈拉沙漠以南、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最高海拔为4 070米。右图示意喀麦隆火山垂直自然地带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②自然地带最可能是
A.热带季雨林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根据材料“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基带①为热带雨林带,理论上热带雨林带以上随海拔升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可判断出②自然地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正确。
练习
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是一座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1982年10月,是撒哈拉沙漠以南、西非和中非的最高峰,最高海拔为4 070米。右图示意喀麦隆火山垂直自然地带分布。据此完成3~4题。
4.推测③自然地带未出现森林的原因,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弱   B.水分条件差
C.热量条件差   D.土壤发育差

根据材料“喀麦隆火山位于几内亚湾沿岸”可知,喀麦隆火山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海拔2 500米以上的③自然地带水分和热量条件能满足森林生长,太阳辐射强,A、B、C错;由材料可知喀麦隆火山是活火山,最近一次喷发于1982年10月,受火山喷发的影响,火山岩风化时间较短,土壤发育差,无法满足森林的生长,D正确。
练习
下图表示一座相对高度为3000米的山体,山体的某一侧水汽较充足,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自然带,其中④为积雪冰川带。
5.若图中虚线表示雪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N坡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B. N坡是向阳坡,S坡是迎风坡
C. S坡是既是向阳坡,又是迎风坡
D. S坡是向阳坡,N坡为迎风坡
6.若山顶有永久性冰川,则山脚气温T(T冬表示冬季气温,
T夏表示夏季气温)应是(  )
A.T冬<18℃   B.T夏<18℃
C.T冬<10℃   D.T夏<20℃
练习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7.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
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
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阳 坡
热量足
林线高
雪线高
练习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8.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气候

湿
温度高
降水多
林线高
雪线低
练习
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破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
9.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
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
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气候变化
暖湿

降水多
土壤肥沃
雪线低
林线高
火山喷发

非地带性分异规律与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球表面还有一些地方,其自然环境特征呈现出独特的、无规律的分布与变化特点,称为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
某些地区因海陆分布、地形起伏和洋流等因素的影响,自然环境的非地带性在空间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非地带性分异
地带性分布
通过地形、岩石风化、洋流、海陆分布等因素影响
带非地带性分布
尺度较大的地域分异
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非地带性分异的成因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
洋 流
水 分
非地带性分异的表现
高山地形和土壤、水分等→绿洲呈块状
非地带性分异的表现
海陆分布→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缺失
地形、洋流→改变原自然带发育热带雨林带
地形→约束自然带分布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海陆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苔原带、针叶林带 无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无 北极地区是北冰洋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地形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地区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呈带状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条状 受沿岸山脉的影响,平原面积小,自然地带呈狭长的带状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洋流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低纬度延伸,西岸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东岸是寒流;西岸是暖流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地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地带向较高纬度延伸,西岸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东岸是暖流;大陆西岸是寒流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洋流 南半球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森林带或草原带 热带荒漠带 寒流降温减湿作用
欧洲西岸较高纬地区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水分 天山山麓 温带荒漠带 绿洲 冰雪融水和地下水丰富
尼罗河谷地 热带荒漠带 绿洲 尼罗河河水灌溉
非地带性分异的分布地区及其成因
因素 分布地区 理想状态 实际情况 成因
多种因素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 热带草原带 热带雨林带 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信风来自海洋,性质暖湿;暖流增温增湿
练习
读亚洲东部某区域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P自然带在大陆东岸比西岸分布
的纬度低,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
A.大气环流、地形
B.太阳辐射、洋流
C.大气环流、洋流
D.太阳辐射、地形
2.图中自然带南半球缺失的有(  )
A.F、P B.P、H
C.F、H D.E、F


地方性性分异规律
概念: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影响因素:地形,地表、地下水,岩石风化物,小气候
天山峡谷荒漠绿洲
地方性分异表现及原因分析
地形→水分差异
草甸
耐旱针叶林
地表、地下水汇聚钾、钠
盐碱地
草原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地形
低洼的河谷
草甸植被
周围汇水丰富
举例
植被、土壤
原因
图 草甸景观图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地表、地下水
草原上的盐碱地
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
草原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低洼处,由于蒸发累积,地势低洼的地方形成盐碱地
举例
植被、土壤
原因
图 盐碱地景观图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图 黄土高原形成示意
岩石风化物
岩石风化产生的黄土
土壤颗粒较细,分为水成黄土和风成黄土,其分布特点不同
水成黄土分布于山脉两侧的黄土台地,风成黄土仅分布于山脉冬季风迎风的一侧
举例
植被、
土壤
原因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影响因素
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干热河谷
土层较厚,但植被稀少
山高谷深,干热河谷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气流下沉产生焚风效应;纬度低,气温高,河谷水汽蒸发上升、凝结放热,使空气温度增加。
举例
植被、土壤
原因
图 澜沧江峡谷景观图
小气候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判断自然地带的分布是地带性还是地方性,应依据该自然地带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海拔,先按地带性判断是什么自然地带,然后将实际自然地带与理论上的自然地带相比较,如果一致,就是地带性,如果不一致,就是地方性。
干热河谷
地方性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在冰岛,苔原是这里的地带性植被,但在热泉附近却分布着草甸。
苔原景观
热泉附近的草甸
练习
读“湖南崀山丹霞景区孤立山峰植被分布图”,完成1~2题。
1.崀山孤立山峰植被分布体现了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该地位于湖南,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山麓到山顶垂直地域分布规律,应该分别分布常绿阔叶林、山地落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草甸、高山荒漠等植被,与图示中的植被分异显然不同,A错误;孤立山峰顶部为乔木,周围分布灌木,边缘生长旱生灌木和草本植物,崖壁生长崖壁植被,与当地的常绿阔叶林迥然不同,是由于孤立山峰的地貌,导致了植被分布的差异,因此是地方性分异规律,B正确,C、D错误。
练习

孤立山峰范围较小,热量、水分、光照差异较小;在孤峰的顶部地形平坦,土壤深厚,生长乔木;边缘土壤瘠薄,生长灌木,崖壁地势陡峭,风化壳容易受到外力侵蚀、搬运,不易形成土壤,只能生长极少的崖壁植被,所以形成植被差异的原因是地形部位不同。C正确,A、B、D错误。
2.丹霞地貌孤立山峰植被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光照
练习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主要位于西北地区,受西风或来自北冰洋的水汽影响,西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阴阳脸”景观中,“阳脸”位于阳坡,降水少,热量条件好,A错误。“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B正确。“阳脸”蒸发量大,水分条件差,宜长草,C错误。“阴脸”水分条件好,适宜树木生长,D错误。所以选B。
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异不大。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阴阳脸”景观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阳脸”降水多,热量条件差
B.“阴脸”光照少,水分条件好
C.“阳脸”坡度陡,土层薄,宜长草
D.“阴脸”气温低,适宜树木生长

练习
“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地方性分异规律,所以选B。
下图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区某座山峰的“阴阳脸”景观,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坡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两坡降水差异不大。据此回答3~4题。
4.“阴阳脸”景观反映的地域分异规律是
A.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D.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