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将小单位的数写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单位换算的过程,体验迁移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将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将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教师:四(1)班选了4名同学参加学校的舞蹈比赛,他们需要根据身高排成一队,下面是他们的身高,你们能给他们排排队吗?(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教师:观察图画,说说这些小朋友的身高是多少。(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80cm 1m45cm 1.32m 0.95m)组织学生试着排一排,然后说说是怎样排的,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议一议,使学生明确这些数据的单位不一致,要按高矮顺序给小朋友排队,要先把这些数据改成相同计量单位的数。教师指出:在实际生活和计算中,有时需要把不同计量单位的数据进行改写。(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探究新知教学例1.把上面的数据改成以米作单位的数。板书:80cm= m)教师:80cm改成以米为单位是多少米?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通过交流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方法:80cm=m 1m=100cm =0.80m 80cm=(80÷100)m =0.80=0.8m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你是怎样想的?以上两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说说为什么。引导学生交流,使学生明确:将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就是用这个数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也就是将这个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想一想1m45cm是多少m?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练习,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教师小结:像1m45cm这样,将同时含有大单位和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时,其中大单位的数不动,作为小数的整数部分,只将其中小单位的数改写成大单位的数,而且也可以通过小数点向左移动来实现。按高矮顺序排队。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排队的顺序。应用反馈教材第49页例2上面的“做一做”。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转化的方法,然后分别指名说一说。教材第50页练习十二第3题。先引导学生观察台秤的刻度表,想一想每一个单位刻度表示多少。再组织学生根据指针指向的刻度,读出物体的质量。学生试着将第1个图和第3个图读出的物体质量进行转化,集体订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小数。24cm=( )m 605g=( )kg 4320m=( )km35cm=( )dm=( )m 6t30kg=( )t一个鸡蛋大约重45g,30个这样的鸡蛋大约重多少克?合多少千克?一个易拉罐送去回收可以得到8分钱,李兵放假收集了12个易拉罐,可以得到几分钱?合多少元?
板书设计 小数与单位换算80cm 1m45cm 1.32m 0.95m80cm=m 1m=100cm=0.80m 80cm=(80÷100)m =0.80m=0.8m
PAGE
1小数与单位换算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49页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的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解决问题思路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互相联系,培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掌握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比较区别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填一填。42dm=( )m 1058g=( )kg 3580m=( )km 2043kg=( )t152cm=( )m 450g=( )kg800m=( )km 4050kg=( )t教师出示题目,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转化方法及过程。教师:我们已经掌握了将小单位的数转化成大单位的数的方法,那么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又该怎样转化呢?(板书课题:小数与单位换算)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1上面的身高数据。(板书:80cm 1m45cm 1.32m 0.95m)指名读一读这些数据。教师:要给这些小朋友排排队,我们除了可以将这些数据改写成用米为单位的数,还能改写成用其他长度单位。为单位的数吗?你有什么想法?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也可以将这些数据改写成用厘米为单位的数。教学例2.把上面的数据改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板书:0.95m= cm)讨论:怎样将0.95m改成以厘米为单位的数呢?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改写的方法:0.95m=9dm5cm 1m=100cm =95cm 0.95m=(0.95×100)cm =95cm议一议,怎样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将大单位的数改写成小单位的数,可以乘进率,也可以把小数点向右移动。想一想:1.32m= cm组织学生独立思考,填一填,再在小组中说说改写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1.32m=(1.32×100)cm =132cm总结归纳。教师:怎样进行单位换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互相说说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归纳板书: 除以进率,小数点向左移小单位 大单位 乘进率,小数点向右移应用反馈教材第49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第1题。组织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交流转化的方法。教师指名汇报,说说转化时用到的算式。教材第49页例2下面的“做一做”第2题。教师依次用课件出示画面,让学生了解画面内容及数据,教师适时进行保护动物的教育,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排序后互相提问。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本课作业 填空。0.54=( )m 0.5t=( )kg 0.08kg=( )g1.32km=( )m 1.6m=( )dm 2.05km=( )m2、一颗泡泡糖5分钱,小光有1.25元,可以买多少颗这样的泡泡糖?
板书设计
PAGE
1练习课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50-51页练习十二第1、2、5、6、8、9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单位换算的方法。2、进一步理解单位换算的原理,并能正确进行改写。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会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并利用这一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会正确进行单位换算,并利用这一知识熟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方法 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填一填0.2t=( )kg 4.2m=( )dm 1.8kg=( )g45cm=( )m 523cm=( )dm 4500kg=( )t教师出示题目,指名回答,并分别说说是怎样转化的。议一议:因为240>2.4,所以240cm>2.4m。你认为对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使学生明确:要比较数据的大小,必须先统一计量单位。基础练习。填一填。3km75m=( )km 10m15cm=( )m5kg600g=( )kg 4.6t=( )kg0.9m=( )dm 7.25km=( )m教师出示题目,学生口答。把下列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1) 3.52km 3052km 3km53m(2) 4.75t 4t75kg 4075kg(3) 16.80元 16元8角5分 16.08元(4)420cm 4m3dm 4m2cm教师依次用课件出示,学生在小组中共同解答,指名汇报。教材第50页练习十二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展示,教师进行指导。教材第50页练习十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点名解答。教材第50页练习十二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间互相检查答案。巩固练习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6题。这4种动物中,你认为谁的奔跑速度最快,谁的奔跑速度最慢呢?教师出示动物画面,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教师出示4种动物的奔跑速度数据。你能把它们的奔跑速度按从快到慢的顺序排列吗?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8题。组织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独立改写数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教材第51页练习十二第9题。组织学生读题,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再引导学生回顾秒与分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教师强调秒与分之间的进率不是10,也不是100,而是60.注意问题中最好的单位是千米,要把算出来的以米为单位的结果换算成以千米为单位的结果,即除以进率1000.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本课作业 填空。350kg=( )t 4.2t=( )kg 5.05kg=( )kg( )g1.05km=( )m 150dm=( )m 5dm3mm=( )dm面粉厂库存面粉90袋,每袋50千克,这些面粉共重多少吨?
板书设计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