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4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1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课件(共4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39.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1-08 14: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1.区域认知: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小岛国的自然条件具有哪些共同特点。
2.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综合分析塞舌尔的成功逆袭发展模式。
3.地理实践力:结合自己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特点,分析自己家乡的发展能否复制赛舌尔的发展模式。
4.人地协调:区域的发展可以借鉴其他区域的经验和教训,但绝不是完全复制,更重要的是结合本土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因地制宜来走适合本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四章 水的运动
导入:位于中亚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水域面积达7万KM2,目前仅数千KM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
4.1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绘制示意图,解释各类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程标准】
【素养目标】
区域认知:在特定区域环境中,能够分析河流径流变化特征及原因
综合思维:结合真实复杂的情境,能够分析陆地水体的相互转换关系。
地理实践力:能够设计并实施河流径流的观测活动,设计制作河流径流变化统计图,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人地协调观:分析地球水体运动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具备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利用自然的意识。
—、陆地水体
阅读教材内容,指出陆地水的类型、特点及其影响
下图中陆地上有很多水,那么这些水体都有哪些类型呢 其主体是什么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哪几种
大气降水
积雪融水
地下水
冰川融水
湖泊水
河流
海水
生物水
冰川水
湖泊水
河流水
生物水
沼泽水
地下水
占全球水储量的
3.47%
(一)陆地水体类型
1.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但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
(二)陆地水体特点
2.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①气候湿润的地区河网密度大,水量丰富
但达布拉姆 - 喜马拉雅山脉
②气候寒冷的高海拔、高纬度地区冰川发育。冰川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
③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形成湖泊或沼泽。。
河源万绿湖
拉萨市拉鲁湿地国家公园
(三)陆地水体的影响
A.河流、湖泊、沼泽对周边气候具有调节作用。
B.冰川、河流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
1.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A.提供人类活动所必需的淡水资源。
B.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2.陆地水体对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湖泊水
冰川水
调节
冰川
河流

航运
发电
特点
比例很小,作用巨大
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知识点小结
贝加尔湖是2 500万年前地壳断陷形成的湖泊。现阶段,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和温泉,湖盆每牛展宽约2厘米,目前水战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约700米,最深处超过1 600米,目前仍在不断加深。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北美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按照成因划分,贝加尔湖属于哪种类型的湖泊?据图说出贝加尔湖成因,推测湖泊变化趋势?
(2)贝加尔湖是内流湖还是外流湖?
(1)构造湖;地壳断裂下陷、积水成湖;湖泊不断加深。
(2)外流湖。
贝加尔湖是2 500万年前地壳断陷形成的湖泊。现阶段,区域构造运动活跃,多地震和温泉,湖盆每牛展宽约2厘米,目前水战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平均水深约700米,最深处超过1 600米,目前仍在不断加深。
贝加尔湖纬度较高,冬季封冻期长,蒸发量小。贝加尔湖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量达23.6万亿立方米,超过了北美五大湖的总和,是长江年径流量的25倍。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在图中标注色楞格河的流向,并结合文字资料,说明贝加尔湖成为世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的原因。
(3)①地壳断裂下陷形成,深度大,蓄水空间大;
②纬度较高,冬季冰封时间长,湖水蒸发量小;
③河流众多,水源充沛。
湖盆的形成过程
湖泊的
形成过程
积水的过程
积水的过程
决定成因
归纳总结
降 水
积雪融水
冰川融水
地表径流
地下水
补给类型
内 力
外 力
地壳运动
岩浆活动
流水

海水
人类活动
冰川
地质作用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一)概念
地球上的陆地水是指分布在陆地的各类水体的总称为陆地水
(二)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
河流
湖泊
冰川、积雪
地下水
大气降水
(1)河流与湖泊
湖泊接纳了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暂时存储起来。
A.河流中下游湖泊


湖泊


湖泊
丰水期:河水补给湖水(削峰)
枯水期:湖水补给河水(补枯)
特点:与河水互补:当湖泊水位高于河水位,则湖泊补给河流,反之河流反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着调节作用
B.人工湖泊——水库
新丰江水库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总集雨面积约580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9亿立方米。修建新丰江水库可人为调节东江中下游的径流季节变化。
可人为调节河流的径流
C.河流源头的湖泊——山地湖泊
有的河流的源头是湖泊,如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
D.内流区的湖泊
在内流区,许多内流河最终注入内陆湖。如果入湖河流改道或者断流,湖泊就会干涸。
湖泊的位置 河流与湖泊的关系
位于河流源头的湖泊 湖泊补给河流
位于河流中下游的湖泊 河流与湖泊相互补给
内流区河流注入的湖泊 河流补给湖泊
关键看水位高低
分布:河流较普遍存在的补给源
湖泊水补给
河流的补给类型
位于中亚的咸海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泊,水域面积达7万KM2,目前仅数千KM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咸海为什么会急剧萎缩 。
自然原因:气候变暖,咸海的水蒸发量增大,咸海水量减少,面积缩小。
人为原因:①由于中亚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阿姆河、锡尔河流域过度发展灌溉农业,围垦和灌溉,导致流入咸海的水体减少,咸海面积迅速缩小;②大面积农垦,导致植被破坏,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2)河流与地下水
关键看水位高低
河流水位高于地下水位
河流补给地下水
河流水位低于地下水位
地下水补给河流
特点:河流水与地下水的互相补给关系
小组讨论:是否所有河流都能与地下水相互补给?
大堤
大堤
河床
开封铁塔
13米
55米
黄河下游、长江荆江段因其为“地上河”
河流水位______地下水,因此全年_____ 补给_______。是一种 关系。
高于
河流水
地下水
单一补给
利用所学水知识辨析: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对否?
(1)对的。当井水水位永远低于河流水位的时候,“井水可以不犯河水”!
(2)错的。当井水水位永远高于河流水位的时候,则“井水可以犯河水”!
关键看两者的水位高低
1.潜水层: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以上,叫浅层地下水
2.承压水层:位于两个隔水层之间,又叫深层地下水
地下水(潜水和承压水)
3.潜水位:是指潜水面上任一点的海拔高程。
4.等潜水位线:潜水位海拔相等的点连成的线称作等潜水位线。
知识拓展
①等潜水位线数值可以反映地势高低,潜水位高低和地形起伏相一致;
②潜水流向垂直于等潜水位线,由高水位流向低水位,等潜水位线密处流速快,反之则慢。
5.等潜水位线的判读方法
分布:河流普遍存在的补给源
地下水补给
下图是阿克苏河流域及阿克苏河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变化图,说出阿克苏河径流量较大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
阿克苏河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
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温度高,冰川融化,补给河流
(3)河流与冰川、积雪
积雪深度分布(cm)
松花江(佳木斯水文站)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
(1)结合佳木斯水文站资料,指出积雪融水对河流补给的主要季节,说明理由。
(2) 推测受积雪补给的河流流量大小的影响因素。
(3)推测7、8月的汛期的成因。
(1)春季 春季气温大于0度时,积雪融化补给河流,形成春汛
积雪量、气温、地形
雨水补给造成的。
阿克苏河和松花江年内各月径流量比率
(4)绘图说明河流与冰川、积雪之间的关系
河流
冰川、积雪
单向补给
(5)你能比较出河流冰川融水补给和积雪融水补给的不同点吗
积雪融水形成春汛;
冰川融水补给形成夏汛
河流与冰川、积雪小结
A.影响因素
冰川、积雪是河流重要的补给水源,冰川积雪对河流的补给随着气温变化而变化。
B.补给差异
永久性冰川融水补给
在高山永久积雪地区,夏季气温高冰川融水量大,河流出现夏汛。如:阿克苏河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在冬季有积雪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河流出现春汛。如:松花江
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是指陆地水体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陆地水体的根本来源是:大气降水
河流水源补给形式
冻土等…
雨水补给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冰川和永久性积雪融水补给
湖泊和沼泽水补给
地下水补给
拓展知识:河流流量过程线的判读方法:
(1)读纵、横坐标,并观察两要素的相关性。
(2)分析影响流量变化的因素即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流量与降雨量成
正相关
主要的补给类型:
雨水补给(多数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和水量来源)
如何影响河流:
降水的总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补给的特点:
一般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汛期与雨季一致
我国典型分布:
东部季风区
流量与气温成
正相关
主要的补给类型:
汛期在夏季→冰雪融水补给
如何影响河流:
气温变化,积雪和冰川储量
补给的特点:
①日变化、季节变化显著
②夏汛为主,冬季封冻,小河断流
断流原因:冬季气温低,补给少;河流径流量小且结冰;
③年际变化小。
我国典型分布: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地区
读图东北地区的河流径流量变化示意图,指出两个汛期,并推测汛期期间河流主要补给类型。
春汛
夏汛
春汛: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夏汛:雨水补给--主要补给形式
地下水补给
主要影响因素:地下水补给区的降水量,地下水位与河流水位的相对位置
我国主要分布:普遍
补给特点:水量较稳定,与河流互补
径流变化规律:补给稳定可靠,且与河流水互补
补给类型 补给季节 影响因素 径流量与汛期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雨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永久性积雪和冰川融水
湖泊水
地下水
雨季
春季
夏季为主
全年
降水量
气温、积雪量
气温、积雪量和冰川储量
与河流水位的高低关系
径流量大,以夏秋汛为主
春汛
夏汛,冬季可能断流
流量稳定
普遍,以东部
季风区最典型
东北
青藏高原
西北
普遍
第四章 第1节
陆地水体及其关系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下图示意流域水系分布(a )和该流域吧、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 ),读图完成1-2
D
C
课堂检测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滨平原平坦广阔。湖泊通过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连,是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读图完成下面3-4题。
3. 洞里萨湖流域交通便捷,此处通航最佳时间
是( )
A. 全年 B. 1~6月
C. 5~10月 D. 11月~次年4月
4. 关于洞里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 流向一年内定期发生变化
C. 注入湖泊,是内流河
D. 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C
B
(东北地区)
(西北内陆)
(我国南部沿海)
断流
春汛
夏汛
长江中下游
根据流量曲线图,推测河流所在地区。(长江中下游,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华北地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的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 自东北向西南流入太平洋,全长2300多千米。上游山区年均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游地处温带半干旱和干旱区,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夏季径流量出全年的70%。干流上陆续修建了胡佛大坝等多座水坝,图4.7示意胡佛大坝修建前后坝下某断面流量的年际变化。
1.说出科罗拉多河上游和下游河流的主要补给。
2.科罗拉多、河夏季径流量较大的原因。
3.比较胡佛大坝建成前后大坝以下河段流量年际变化特征。
上游: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下游:上游来水及地下水补给
科罗拉多河上游秋冬春各季节降水多为降雪,冬季河流上游地区气温低,积雪融化少,夏季气温高,上游积雪迅速融化,河流水量大增,形成汛期。
建成前: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大;建成后:河流流量年际变化小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陆地水体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河流与湖泊
河流与地下水
河流与冰川、积雪
类 型
特点
本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