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新课导入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
学习目标
1、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2、通过史料探究,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3、感受大革命时期英雄们摧毁旧社会的壮烈之举、敢为人先的社会担当、紧追时代潮流的人生情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情感。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原因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1911辛亥革命、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战争、1917年护法运动等领导革命屡遭失败,使孙中山痛切认识到依靠军阀打军阀是没有出路。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补充新鲜血液。
材料一: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是一个比较革命的党。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
材料二:
孙中山明确地说:“国民党正在堕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孙中山就是将共产党人作为救活垂危病人的新鲜血液,而将之输入国民党这一肌体中去的。
——《宋庆龄选集》
现实的需要让两党逐渐走到一起,实现共同目标。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2.准备——中共三大召开
中共三大
时间
主要内容
1923年6月
①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国共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时间:
地点:
中共代表:
内容:
意义:
1924年1月
广州
李大钊 林伯渠 毛泽东 瞿秋白
阐释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目标) 三大政策
(方法手段)
民族主义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强调反帝反封建
民权主义 推翻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国家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解决贫富不均等问题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联俄
联共
扶助农工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3.开始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
新三民主义有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内容,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4.成果---黄埔军校
时间:
地点:
军校总理:
校长:
政治部主任:
1924年5月
广州黄埔
孙中山
蒋介石
周恩来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4.成果---黄埔军校
(国)张灵甫
(国)薛岳
(国)白崇禧
(国)胡宗南
(共)陈赓
(共)徐向前
(共)叶剑英
(共)林彪
黄埔军校毕业的国共名将代表
材料:“统计自1924年5月至1927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6期学员,共计2万多人。”
——黄修荣:《国民革命史》
孙中山总理检阅黄埔军校
黄埔军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的的创办起了哪些作用?
二.北伐胜利进军
北伐战争
时间
目的
对象
总司令
初期战场
重要战役
英雄部队
主要战绩
工农革命运动的发展
1926—1927年
农民运动
工人运动
消灭吴佩孚和孙传芳主力 ,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
叶挺领导的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湖南、湖北
蒋介石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叶挺
第四军独立团(“铁军”)
叶挺(1896—1946年),广东惠阳人。早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曾任孙中山侍卫营营长。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团长。在北伐战场上,他率领的独立团发挥了尖刀作用,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第四军也因此获得“铁军”的美誉。
农民协会组织和会员数前所未有
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得到很大发展
口号:打倒列强,除军阀
北伐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进行的一场革命的、正义的战争,根据敌我双方的军力情况,北伐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援助,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北伐军攻打武汉时,汉阳兵工厂工人举行总罢工,断绝了敌人的军火来源,给吴佩孚以致命的打击;农会组织农民替北伐军当向导、抬担架、运送物资。当战役进行到最激烈时,农民武装也配合袭击,终于击溃守敌.
④工农群众的支持;共产党先锋模范作用
①国共两党团结合作
②采取正确的作战方针
③苏联的援助
结合材料,分析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二.北伐胜利进军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到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
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国共合作开始破裂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地点:
人物:
性质:
1927年4月
蒋介石
南京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仪式
南京国民政府旧址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3.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1927.6
1927.9
皇姑屯事件
张作霖退回东北途中被日本人炸死
1928.12
第二次北伐
1928年6月北伐军进至北京和天津一带。
宁汉合流 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实质是中国国民党各个派系的暂时联合,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
张学良东北易帜
至此,北洋军阀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南京国民政府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思考:北伐战争取得重大胜利,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
北伐的目的是打到北洋军阀,统一中国。但是蒋介石的上台,只不过是旧军阀被打垮,又出现了以蒋介石为代表的新军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失败原因:
客观: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主观:共产党缺乏革命经验
教训:
使共产党认识到要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三.国民党内反动集团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了全国统一。
1924
1927
国民党一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1926
北伐
国共合作
1923
中共三大
黄埔军校建立
1928
东北
易帜
国民革命运动
经验教训
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
合作破裂
国共对峙
走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革命道路
课堂小结
国民革命(大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国内革命战争。
英国
结果
1.100年前的6月,一群共产党人从五湖四海秘密赶到广州,为了共同的理想,汇聚于此。短短9天会期,有3天都在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最终,大会以21票赞成、16票反对的结果,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次会议( )
A.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B.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C.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为中国共产党组织注入新鲜血液
B
当堂检测
英国
结果
B
当堂检测
2.广州是一座具有革命传统的英雄城市。1924年1月,国共两党在这里实现了第一次合作,点燃了大革命的熊熊烈火。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标志是( )
A.中共二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孙中山与中共研究改组国民党
D.中共三大的召开
英国
结果
D
当堂检测
3.小茗同学观看纪录片《激荡年代:誓师北伐》,从中了解到孙中山曾经创办一所学校,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这所学校是( )
A.京师同文馆
B.福州船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英国
结果
4.“国民政府秉总理之遗嘱出师北伐……革命成功唯一之要素,在得民众扶助。”这次革命的任务是( )
A.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B.推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C.打倒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
D.推翻南京国民政府
当堂检测
C
英国
结果
B
当堂检测
5.1926年,湖南省农民协会的会员达到107万人,到1927年1月,会员又增加到200万人。湖北省农民协会会员在1926年7月是3万多人,到同年11月就增加到了20万人左右。两湖地区农会组织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扩大
B.北伐胜利进军
C.红军战略转移
D.七七事变爆发
英国
结果
C
当堂检测
6.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其政权性质是( )
A.中小官僚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B.大商人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
D.大地主大商人阶级利益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