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新课标:1.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太平天国运动),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2.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
第17课 国家出路的探索与列强侵略的加剧
太平天国运动
洋务运动
列强瓜分中国
宏观定位——梳理基础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1875—1878年,
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3—1885年,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甲午中日战争
19世纪末,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一.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外流、银价激涨,洋货涌入导致传统手工业破产,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所以有史学家评价说: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
(1)外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2)内因:清政府腐败统治,阶级矛盾激化;
材料三 1846年——1850年,两广地区水、旱、虫灾不断,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3)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
(4)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拜上帝会。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金田
永安
天京
长沙
武昌
南昌
九江
天津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定都天京
天京陷落
北伐西征
天京变乱
力挽危局
2、起义过程:
内容
目的
评价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二无的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洪仁玕希望借助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措施来振兴太平天国提出的,是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书影
政治:以法治国,官吏由选举产生。
经济: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
文教:设立新式学堂。
外交:主张与外国平等交流,反对干涉中国内政。
进步性:向西方学习,提倡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
局限性:未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乏实现的必要条件。
(2)评价:
(1)内容:
(一)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3.纲领性文件: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资政新篇》
内容
性质
评价
目的
结果
平分土地,建立“四有二无”的社会
农民阶级的反封建纲领
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
积极:否定封建;反映理想
局限:空想性,违反历史潮流
积极:最早提出资发方案
局限:空想性,缺乏基础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人间天国”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战争环境,带有空想性;未能实施
兴办银行、铁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依法治国,改革内政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对晚清政治格局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引起政治和权力结构的变化。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湘淮系官僚集团的崛起,清政府中央权力下移,专制统治大为削弱。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部分官僚提出向西方学习,发起了洋务运动。
4.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洋 务
洋务,泛指与西方的一切事务,如外交、通商、传教、引进机器生产和学习先进技术等。
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兴起了一场以兴办近代企业,和建立新式军队为主要内容,以“求富”、“求强”为主要目的的改良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1.背景:
19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形势
(1)清王朝面临内忧 外患
(2)对内:镇压人民的反抗;对外:抵抗外国的侵略;
(3)根本目的: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代表人物与指导思想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3、洋务事业的主要内容
★创办近代企业(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金陵机器局生产的短炸炮
★编练新式海陆军
★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第一批留美幼童
“……(清政府)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运动的目的就是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三十年洋务,竟毁于甲午一役!泱泱之大国,竟败于弹丸东夷!
4、洋务运动的结局
(1)性质:
是一场由地主阶级领导的向西方学习的旨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2)积极作用:
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机器生产技术,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尝试;
(3)局限:
单纯学习西方科技,未触动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5、洋务运动的评价
二.列强侵略的加剧:
(一)边疆危机:
危机表现 中国的应对措施 结果
西北
西南
东南
1864,英国支持阿古柏入侵新疆
俄国出兵占领伊犁
1878,左宗棠收复新疆
1884,新疆建省
西北边疆度过危机
1883,法国控制越南,侵略中国
中法战争,
1885,镇南关大捷
《越南条款》,
越南独立
1885,台湾建省
1879,日本吞并琉球;1884年法军进攻台湾
宗藩关系逐渐解体
刘铭传率军民击退法军
二.列强侵略的加剧: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材料一 “日本乃万国之本”,“开拓万里之波涛” ,“布国威于四方
——明治天皇《御笔信》
亚洲
中国
满蒙
朝鲜
台湾
日本
世界
日本“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
(1)日本:出台“大陆政策”,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1.背景:
(2)导火线:朝鲜发生农民起义;
(3)清政府:积贫积弱,腐败懦弱,不认真备战。(可乘之机)
黄海海战
威海卫战役
丰岛海战
平壤陆战
辽东战役
(二)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2.战争进程:
清 政 府
仓促应战
1丰岛海战
2平壤战役
3黄海海战
4辽东战役
5威海战役
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
清军大败,战火烧到中国境内
双方损失相当,中国失去制海权。
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日 本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进 攻
3、《马关条约》的签订
割三地:割辽东、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赔两亿:赔偿白银2亿两;
开四口: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4个通商口岸;
允设厂:允许日商建厂。
《马关条约》之内容
对中国:
列强侵略进入新阶段,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中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给中国人心理带来极大伤害;
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促进国人民族意识觉醒,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运动。
宣告洋务运动破产。地主阶级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不可能成功。
对日本:
增强了综合国力,刺激了进一步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
对列强:
打破东亚旧格局,远东矛盾加剧,列强掀起瓜分狂潮。
4、《马关条约》的影响
5、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经过: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一支以邱逢甲、徐骧为首的义军;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最后由于敌我力量的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陷。
1、三国干涉还辽
内容:俄德法三国迫使日本归还辽东半岛给中国,同时向清政府索取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
结果:为了在3年内向日本交出2.3亿两白银,清政府分3次向俄法银行团、英德银行团以高额利息借款3亿两白银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三)瓜分中国的狂潮:
2、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2、政治上:抢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争做中国的债主
抢夺修筑铁路
3、经济上:资本输出,掠夺铁路和工矿利权
开矿设厂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谢 谢 观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