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1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10:02:56

文档简介

课题 第 2 章 了解生物圈 第 1 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小麦生长的环境,分析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通过学习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体会环境对生物的重要作用,增强环境 保护的生态学意识。 3.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 响、相互依存的关系,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2 分钟 5 分钟 8 分钟 5 分钟 8 导入 非生物因 素对生物 的影响 分析野生大熊猫的生活环境,认识到环境不仅仅是指大熊 猫的生存空间,还包括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因此,生物的 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统称为环境。任何生物都必须从其周围环 境中获取生存和繁衍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因此,构成环境的各 种因素必然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看图分析麦田中,对小麦正常生长有影响的因素有哪些? 判断这些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提出非生物因 素和生物因素。 分析水分、光照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通过探究温度和湿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认同温度和水分 影响霉菌的生活,霉菌需要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 判断分析实例属于哪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课 堂评价。 通过分析麦田中杂草与小麦的关系、七星瓢虫与蚜虫的关 系分别讲解竞争关系和捕食关系。 观看视频,分析蚂蚁、瓢虫和蚜虫之间的奇妙关系,认识 蚂蚁和蚜虫之间的共生关系。 生产中如何灭蚜呢?介绍蚜虫的寄生性天敌——蚜茧蜂, 认识蚜茧蜂与蚜虫之间的寄生关系。 竞争、捕食、共生和寄生都属于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间关系,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为种内关系。通过分析蚂蚁 搬运食物、蚜虫传递化学信号等实例,认识同种生物之间既有 种内斗争,又有种内互助。 判断分析实例属于哪种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进行课堂 评价。总结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合称为生态因素。 通过分析骆驼、海豹、骆驼刺、鹰、长臂猿等不同生物对 环境的适应,认识到生物适应环境的普遍性。通过认识保护色、 警戒色和拟态,认识生物适应环境的多样性。通过分析象鹰蛾 幼虫的拟态,提出适应的相对性,进而分析雷鸟换装、杜鹃和
生物因素 对生物的 影响 生物适应 环境
3 分钟 2 分钟 生物影响 环境 课堂小结 毛虫的捕食,认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只是在一定程度上的适 应,并不是绝对的、完全的适应,更不是永久性的适应。随着 环境的变化,对旧环境的适应者可能不适应新环境,则被淘汰, 而新的适应者则取而代之,从而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又达到一个 新的相对平衡。 通过分析裸地、草地和灌木丛的湿度都明显高于裸地,分 析植物影响环境。通过蚯蚓疏松改良土壤,地衣能分泌多种酸 性物质,加速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等 实例认识动物、藻类和真菌的共生体——地衣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人间奇迹——塞罕坝的实例,认识到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 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作为在自 然中具有特殊地位的人类,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人类自身,加强环境保护的生态学意识,加强社会责 任。 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生物与环境是统一的有机整体。 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都是由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组成的。在 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 多样的适应性。生物的生存不仅会受到环境的影响,生物的活 动还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人类必须重新审视和调整人和自然的 关系,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课题 第 2 章 了解生物圈 第 1 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第 2 课时——探究:非生物因 素对鼠妇的影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影响鼠妇的非生物因素,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2.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出假设。 3.学会控制实验条件,设计对照实验。 4.学会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 5.养成认真观察和记录的习惯,以及小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6.取放鼠妇时动作轻柔,实验结束后能将鼠妇释放到自然环境中,培养爱护实验 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难点:设计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1 分钟 5 分钟 8 分钟 1 分钟 5 分钟 2 分钟 复习导入 调查校园 或公园中 的鼠妇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回顾生态因素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 温度、水等。与植物相比,动物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反应更加灵敏, 短时间就可以看出结果,因此,在认识非生物因素能够影响植物 的生活和分布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来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 物的影响。 首先了解鼠妇。 鼠妇俗称潮虫,体型较大,15-20mm ,身体 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前后两端尖,经常处于“静止” 状态,只有受到刺激时才“加速逃跑” 。在花盆、砖块或石块下容 易招到。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可能会把鼠妇和西瓜虫混淆在一起, 西瓜虫身体较小,约 10- 15mm ,遇到刺激后身体能卷曲为球状, 似西瓜,并有“假死”现象,对光的敏感性稍差。因此,与鼠妇不 可混用,否则会影响实验效果。实验前同学们需要准备一个深棕 色或不透光的空瓶子,在瓶盖上打两个小孔。瓶中放一层潮湿的 土壤和一些枯叶,压实备用。做好准备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 情况,去调查校园或公园中的鼠妇。调查过程中注意观察鼠妇生 活的环境特点,记录自己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和自己的疑问,完成 调查表。 通过调查和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辨析转化,提出具有探究 价值的科学问题——光对鼠妇的分布有影响吗? 观察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经过查阅资料和思考以后,你会 对问题作出各种尝试性解释,这就是假设。一个好的假设,要能 够说明相关事务之间的因果关系。因为我们在比较阴暗的地方看 到了鼠妇,而在明亮的地方没有看到。因此,我们可以作出假设: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注意:假 设是对问题尝试性地回答,依据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任何假设 都应该有一定的依据,不能盲目地作出假设。 通过分析提供的几种实验方案的缺陷,认识到实验设计要有 对照实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进行多次重复,获得可信的实 验结果。
3 分钟 2 分钟 2 分钟 得出结论 能力提升 课堂小结 分析预期结果,观看视频,了解实施计划的详细步骤,记录 数据。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假设成立。 得出结论: 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影响鼠妇的分 布。实验完毕后,将鼠妇放生,爱护实验动物。 提出问题:能否按照类似的实验思路,探究湿度对鼠妇分布 的影响?运用已经学过的设计科学探究实验的原则,思考实验方 案。 1747 年,有位科学家将 12 名病情严重的坏血病患者分组进 食,其中 2 人每天给 2 个橘子和 1 个柠檬,其他 10 人不给橘子和 柠檬。结果,进食橘子和柠檬的两人 6 天后病情大为减轻,26 天 后两人都恢复了健康,另外 10 人的病情没有明显改善。后来,科 学家从柠檬汁中提取出一种活性物质,取名维生素 C ,也称为坏 血酸。你认为科学家发现维生素 C 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是哪种 科学方法?你能用一句话表述这位科学家要研究的问题吗?通过 练习提升能力,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科学探究是 科学与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对研 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从而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 要途径;科学探究也是同学们用以获得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思 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各项活动。 科学工作者通常利用观察、调查和实验等多种方法获 得事实和证据,运用逻辑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