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夜间飞行的秘密
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秘密呢?
雷达:
是利用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进行目标探测和定位的装置。雷达发射无线电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反射回来的无线电波,这样可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雷达广泛应用在军事、气象、航海、航空等方面。
知识备查
蝙蝠
蝙蝠 捕捉 飞蛾 蚊子 避开
敏锐 铃铛 苍蝇 揭开 障碍物
荧光屏
清朗 漆黑 即使 灵巧 横七竖八 秘密 模仿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启示:启发指示,使人有所领悟。
敏锐:感觉灵敏。
研究: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
模仿:照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
词语全过关
清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①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②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
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
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
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
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提示:由远及近地介绍了飞机夜航。
①:文章开头,运用自问自答(设问)的方式,直接说明了飞机与蝙蝠的联系,直接说明了飞机与蝙蝠的联系,提出将要说明的问题。
②:恰当地运用表示意思更深一层和具有一定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说明自然界中一种很奇特的现象:蝙蝠既能在夜间飞行,又能捕食。然后探索蝙蝠在漆黑的夜间如何具有这种特异功能。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朗读指导:在朗读这段话时,要读出赞叹、佩服。
关联词“即使……也……”看出蝙蝠夜间飞行动作敏捷,本领高超。
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灵巧
科学家进行了三次试验:
目的 次序 方法 结果 证明的问题
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 1
2
3
蒙眼睛
塞耳朵
封嘴巴
铃铛一个也没响
铃铛响个不停
靠的不是眼睛
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第一次实验!
把蝙蝠眼睛蒙上。
铃铛一个也没响!!!
Page 11
试 验 条 件
试 验 情 况 第 二 次 试 验 塞住蝙蝠的 __________ 结 果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耳朵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Page 12
试 验 条 件
试 验 情 况 第 三 次 试 验 封住蝙蝠的 __________ 结 果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
嘴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一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探路的。
二句: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
它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比较句子:
*因为经过试验,蝙蝠单独靠耳朵或嘴巴都不能在暗中探路,这说明探路时靠的是这嘴巴和耳朵同时发挥作用,所以课文上用上“配合”是科学的。
蝙蝠一边飞,一边从( )里发出( ),遇到( )就反射回来,传到的它( )里,蝙蝠就立刻( )。
嘴
超声波
障碍物
耳朵
改变飞行的方向
哈哈!我知道了!
蝙蝠
嘴
障
碍
物
耳朵
超声波
科学家根据蝙蝠的飞行特点,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发明雷达
情景再现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 。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 。
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 。
嘴
超声波
耳朵
资料袋
自然界中生物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比如,青蛙的眼睛非常奇怪,它们看活动的东西很敏锐,可是对静止的东西却是“视而不见”,人们从青蛙的眼睛得到启示,发明了“电子蛙眼”。机场的指挥人员在电子蛙眼的帮助下,能更加准确地指挥飞机的降落。人们研究生物某些器官的构造和功能,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成功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拓展延伸
人们从动物身上得到过很多启示,进而发明创造了许多工具,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鲸 鱼
科学家根据鲸鱼的外形发明了轮船
蜻 蜓
生物学家通过对蛛丝的研究制造出高级丝线。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启发而发明的?
船和潜艇来自人们对鱼类和海豚的模仿。
科学家研究青蛙的眼睛,发明了电子蛙眼。
自然界中的种种生物就是人类的“老师”,只有我们认真地去观察、探索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才能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课后作业: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运用科学知识进行发明创造呢?请以“我想发明……”为题,写一篇作文。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