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三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综合题02
一、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 ”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登高》中,“ ”写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写李白梦中听闻动物极具气势的叫声;《琵琶行》中“ ”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如鸟儿鸣叫般婉转流利。
(3)《赤壁赋》中,“ ”使用精当的动词写江面笼罩在水汽之中的景象;《登泰山记》中“ ”则使用比喻手法写出山间居留云雾的形态。
2.课内名句默写
(1)山不厌高, 。曹操《短歌行》
(2) , ,千古风流人物。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 ”两句直抒胸臆,传达出对统治者的轻蔑以及抗争态度。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漫江碧透, 。
(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走尽这雨巷。
(4)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5)满载一船星辉, 。
(6)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复为慷慨羽声, ,发尽上指冠。
(8) ,思而不学则殆。
(9) ,于我如浮云。
(10) ,匹夫不可夺志也。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登岳阳楼》中,“ , ”写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
(2)《阿房宫赋》开篇以夸张手法,用“ , 。”两句写出阿房宫占地面积之广和建筑之高。
(3)在《阿房宫赋》中,文末总结秦国灭亡的教训,并借以讽今,以“
, ”两句告诫今人如果不从秦的灭亡中引以为戒,仍要重蹈覆辙。
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
(2)若夫乘天地之正, ,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蜀道难》)
(4)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 。(《长亭送别》)
(5)驾一叶之扁舟, 。 ,渺沧海之一粟。(《赤壁赋》)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2)《滕王阁序》中作者用“ , 。”写出了秋水秋空和秋景与孤鹜浑然一体。
(3)《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 。(柳永《雨霖铃》)
(2) ,时矫首而遐观。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刘裕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定风波》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
(5)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迁往南海的鹏鸟振翼拍水、乘风高飞的名句是: , 。
8.名篇名句默写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2)《滕王阁序》中写作者登楼俯视,洪州房屋遍地,有不少名门望族、官宦人家的两句是“ , ”。
(3)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
(4)《逍遥游》中,庄子通过“ , ”两句,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变化才是“无所待”的逍遥。
(5)《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形单影只和缺少心灵的安慰。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借秦的灭亡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是: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从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这一现象总结出的普遍规律是: , 。
(3)在《六国论》中,苏洵认为齐国灭亡的原因是 ;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自己与司马光议政时常常意见相左的原因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陆机《文赋》指出,写作的奥秘之一是“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白居易《琵琶行》的警策语是: , 。
(2)《劝学》中,通过君子之口提出论点,以示郑重而具有针对性的句子是: , 。
(3)《寡人之于国也》中劝告国君要认真兴办学校,把孝悌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的句子是: , 。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描写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除写陡峭的山崖外,还以“ , 。”两句写滔滔的江流。
(2)杜甫《登高》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 。
(3)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回顾了元嘉年间的那次北伐,宋文帝刘义隆本希望能够“ ”,但由于行事草率,最终却“ ”。
12.名句默写。
(1) ,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3)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4)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锲而不舍, 。(荀子《劝学》)
(7)廊腰缦回, (杜牧《阿房宫赋》)
(8) ,侵之愈急。(苏洵《六国论》)
13.默写下列各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 ,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苏轼《赤壁斌》)
(4)驾一叶之扁舟,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韩愈《师说》)
14.默写
(1)《<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 , ?”
(2)《<论语>十二章》中,“ , ”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有时为了捍卫仁义,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3)《<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 , 。”
(4)荀子《劝学》中,“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5)荀子《劝学》中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等是通过后天不断学习而获得的。人要成为“ ”的君子,就要“ ”,可见学习与自我检查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荀子《劝学》一文中,作者以“木”为喻的句子“ ”和以“金”为喻的句子“ ”,形象地说明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取得进步的道理。
(7)屈原在《离骚》中经常用香花芳草作比喻,关于这一点,司马迁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做出了自己的解释:“ , 。”
(8)司马迁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 , 。”
(9)《屈原列传(节选)》中评价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
“ , , , , 。”
(10)《屈原列传(节选)》中揭示屈原“穷”的原因的句子是:“ , , , 。”
(11)《屈原列传(节选)》中概括屈原《离骚》的内容的句子是:“ , , 。”
(12)《静女》中,用细节描写男主人公在赴约时因见不到女主人公而十分焦急的句子是“ ”,对于女主人公赠送的“有炜”的彤管,男主人公“ ”。
(13)《无衣》共三章,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语意是递进发展的,如,“ ”,侧重表达同仇敌忾的情绪,而“ ”则是行动的开始,“ ”则指将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
(14)《离骚》中诗人自述身世,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国宗室之臣,说明自己血统高贵的语句是“ , ”。
(15)《离骚》中陈述自己气度非凡,又获赐嘉名的语句是“ , ”。
(16)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品性高洁、才华横溢的诗句是“ , ”。
(17)《离骚》中表现时间流逝、生命短暂的诗句是“ , ”,袒露诗人因美人迟暮而无所成就的诗句是“ ,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时也写出女子温柔体贴的性格的句子是:“ , 。”我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再加上当时的社会环境特点,这就预示了两人今后的悲剧性的婚姻生活。
(2)杜甫《登高》中“ ”一句,借风、猿等意象写出诗人登高所见秋天的萧瑟景象。
(3)《琵琶行》中既交代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写景句是“ , 。”
16.《醉花阴》中形象地抒发相思之情的三句是 , ,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化用晋人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诗句的两句是“ , ”。
(2)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就后唐庄宗耽溺于伶人而丧国的史实,告诫后人应记住“ , ”。
(3)归有光《项脊轩志》中,通过描写老妪口中转述的作者母亲在门外对子女的噓寒问暖的话语,从而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的两句是:“ ? ?”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 , ”两句所写的做法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相似。
(2)《赤壁赋》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是:“ , 。”
(3)《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的句子是“ , 。”
(4)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是“ , 。”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旧地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回忆的诗句是 , 。
(2)青年学子承担着振兴中华、实现伟大的“中国梦”的重任,必须具备坚韧的品质,用《论语》中曾子的话来说就是“ , ”。
(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为政》中所言“ , ”。
(4)社会生活中,有些人面对高官厚禄时不管是否符合礼义都接受;而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 , ”两句,说明他对这一做法表示否定。
(5)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以“ , ”两句十三个字写庭院景色,描绘出一幅月光澄碧、竹影斑驳、幽静迷人的夜景。
2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 ,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3)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4)今宵酒醒何处, 。(柳永《雨霖铃》)
(5) ,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借汤与棘的对话,连用“ , ”两个比喻句描绘了大鹏鸟的形体庞大。
(2)《逍遥游》中以八千年为一季的大椿为例,阐述何为“大年”,随后指出八百岁的长寿老人实在不算什么:“ , , !”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列子乘风而行不是真正的逍遥,因为他还“有所待”,而“ , , ”才算是真正的逍遥。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忧愤之作,其中“ , ”两句,写人们已忘却战败的历史,最为沉痛。
(5)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 ”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江水拍打江岸的情形,“ ”一句勾画出了周郎的儒将形象。
2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 ,扶摇可接;东隅已逝, 。(王勃《滕王阁序》)
(2)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 。(《论语》)
(3) ,死当结草。
,谢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4)安能以身之察察, 宁赴湘流,
。(《渔父》
(5)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苏轼《水调歌头》)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契阔谈讌;潦倒新停浊酒杯
(2)熊咆龙吟殷岩泉;间关莺语花底滑
(3)白露横江;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解析】【分析】(1)根据语境 写宾主相聚欢饮畅谈的场景 可得出 契阔谈讌 ;根据语境 诗人失意不能饮酒的情形 可得出 潦倒新停浊酒杯
(2)根据语境 写李白梦中听闻动物极具气势的叫声 可得出 熊咆龙吟殷岩泉 ;根据语境 形象地写出了琵琶声如鸟儿鸣叫般婉转流利 可得出 间关莺语花底滑
(3)根据语境 使用精当的动词写江面笼罩在水汽之中的景象 可得出 白露横江 ;根据语境 使用比喻手法写出山间居留云雾的形态 可得出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2.【答案】(1)海不厌深
(2)大江东去;浪淘尽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本题要注意的字词有:厌、淘、摧、事、心。
故答案为:⑴ 海不厌深 ⑵ 大江东去 浪淘尽 ⑶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3.【答案】(1)百舸争流
(2)粪土当年万户侯
(3)到了颓圮的篱墙
(4)软泥上的青荇
(5)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6)风萧萧兮易水寒
(7)士皆瞋目
(8)学而不思则罔
(9)不义而富且贵
(10)三军可夺帅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舸”“颓圮”“荇”“斑斓”“萧”“瞋”“罔”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 1、百舸争流
⑵ 1、粪土当年万户侯
⑶ 1、到了颓圮的篱墙
⑷ 1、软泥上的青荇
⑸ 1、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⑹ 1、风萧萧兮易水寒
(7)1、士皆瞋目
(8)1、学而不思则罔
(9)1、不义而富且贵
(10)1、三军可夺帅也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识记积累能力。名篇名句的默写题型以情境默写为主,因而学生平时不仅要强化背诵名篇名句,更要理解语境语意,不可死记硬背,而且注意正确书写,不可写错别字,不可添字漏字,力求准确无误。
4.【答案】(1)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坼”“乾坤”“覆”“鉴”的书写。
故答案为:(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2)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3)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5.【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5)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
【解析】【分析】本题注意不要添字漏字,并注意关键字词的准确书写,如(1)“ 弘毅 ”,(2)“ 御 ”“ 辩 ”,(3)“ 峨眉 ”“ 巅 ”“ 栈 ”,(4)“ 骢 ”“ 倩 ”“ 晖 ”,(5)“ 匏尊 ”“ 蜉蝣 ”。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⑵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
⑶可以横绝峨眉巅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⑷柳丝长玉骢难系 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⑸举匏尊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
【点评】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的准确识记能力,难度较易。需注意平时的积累与识记,注意理解记忆以及关键字的正确书写。
6.【答案】(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飏、鹜、期、僮。
故答案为:⑴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⑶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7.【答案】(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5)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解析】【分析】高考默写题本来是极易得满分的题,可是往往由于错误理解、错误识记,以至于在高考时失分。如果学时下点功夫,将其背过,平时做个有心人用以上六招加强识记,本题拿满分是不成问题的,这样也许可以使你的语文成绩再上一个台阶,让你走进理想的殿堂。本题中应注意“凝噎”、“流憩”、“出岫”、“抟”、“扶摇”等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⑵策扶老以流憩;云无心以出岫;⑶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⑷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⑸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点评】名句名篇默写是高考的必考题型,考生要注意平时多积累名句名篇,要落实到写上,书写时要注意字形相近的字和字形复杂字的书写,特别要注意同音异形字的书写不要错误。
8.【答案】(1)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2)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4)(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5)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需注意“ 闾阎 ”“ 榆枋 ”“ 茕茕 ”的书写。
故答案为: (1)
策扶老以流憩
时矫首而遐观
(2)闾阎扑地
钟鸣鼎食之家
(3)我决起而飞
抢榆枋而止
(4)(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5)茕茕孑立
形影相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9.【答案】(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鉴、繁、寡、与赢。
故答案为:(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2)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3)与赢而不助五国也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10.【答案】(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涯、沦、庠、已、孝、悌。
故答案为:(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识记的能力。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
11.【答案】(1)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萧”“胥”“赢”“仓皇”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⑵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⑶ 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2.【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2)渺沧海之一粟
(3)青青子衿
(4)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一尊还酹江月
(6)金石可镂
(7)檐牙高啄
(8)奉之弥繁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题的书写:事、沧、粟 、青、衿 、酹、檐、弥。
故答案为:⑴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⑵ 渺沧海之一粟
⑶青青子衿
⑷ 潦倒新停浊酒杯
⑸一尊还酹江月
⑹金石可镂
(7) 檐牙高啄
(8) 奉之弥繁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3.【答案】(1)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2)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羽化而登仙
(4)举匏尊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怅寥廓”不要写成“怅辽阔”;“苍茫”不要写成“沧茫”;“砺”偏旁不要写成“历”;“冯”不要写成“凭”;“尊”不要写成“樽”;“渺沧海”不要写成“渺苍海”。
故答案为(1)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2)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羽化而登仙
(4)举匏尊以相属 渺沧海之一粟
(5)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4.【答案】(1)人而不仁;如礼何
(2)朝闻道;夕死可矣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5)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8)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0)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11)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12)搔首踟蹰;说怿女美
(13)与子同仇;与子偕作;与子偕行
(1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15)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17)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生”“砺”“濯”“蜕”“皭”“靡”“搔”“怿”“裔”“揆”“肇”的书写。
故答案为:(1)人而不仁 如礼何
(2)朝闻道 夕死可矣
(3)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4)君子生非异也 善假于物也
(5)知明而行无过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6)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7)其志洁 故其称物芳
(8)推此志也 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9)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蝉蜕于浊秽 以浮游尘埃之外 不获世之滋垢 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10)屈平正道直行 竭忠尽智以事其君 谗人间之 可谓穷矣
(11)明道德之广崇 治乱之条贯 靡不毕见
(12)搔首踟蹰 说怿女美
(13)与子同仇 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14)帝高阳之苗裔兮 朕皇考曰伯庸
(15)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16)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又重之以修能
(17)日月忽其不淹兮 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 恐美人之迟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5.【答案】(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风急天高猿啸哀
(3)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解析】【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将”“怒”“期”“急”“啸”“哀”“浔”“枫”“荻”“瑟”,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⑴将子无怒;秋以为期;⑵风急天高猿啸哀;⑶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6.【答案】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解析】【分析】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名句。注意重点词语的写法。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名句的背诵和默写的能力。
17.【答案】(1)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2)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3)儿寒乎;欲食乎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匪”“豺”“溺”。
故答案为:⑴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⑶儿寒乎 欲食乎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不能添字、少字;字的笔画要准确,不能写错别字。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8.【答案】(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所写的做法与《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的婚俗相似”,第二句中“描写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句子”,第三句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荒谬心态的句子”,第四句中“辛弃疾运用典故痛惜北方沦陷区的宋朝百姓已经忘却战败的历史,安于北方统治的两句”,考生可以借助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卜”“筮”“咎”“苇”“凌”“卑”“谀”“佛狸祠”“鸦”。
故答案为:⑴尔卜尔筮;体无咎言;⑵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⑶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⑷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9.【答案】(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携”“峥嵘”“稠”“弘毅”“罔”“殆”“辩”“礼义”“藻荇”等。
故答案为:⑴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⑶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⑷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答案】(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2)相逢何必曾相识
(3)粪土当年万户侯
(4)杨柳岸,晓风残月
(5)木欣欣以向荣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诞”“侯”的书写。
故答案为:(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2)相逢何必曾相识;(3)粪土当年万户侯;(4)杨柳岸,晓风残月;(5)木欣欣以向荣。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答案】(1)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2)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3)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5)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翼、匹、御、辩、佛狸祠、纶。
故答案为:⑴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⑵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⑶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⑷佛狸祠下; 一片神鸦社鼓;⑸卷起千堆雪;羽扇纶巾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22.【答案】(1)北海虽赊;桑榆未晚
(2)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3)臣生当陨首;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4)受物之汶汶者乎;葬于江鱼之腹中
(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 “赊”“离析”“干戈”“陨”“怖惧”“汶汶”“婵娟”。
故答案为:⑴北海虽赊;桑榆未晚;⑵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⑶臣生当陨首;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⑷受物之汶汶者乎;葬于江鱼之腹中;⑸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