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二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综合题02
一、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归去来兮辞》中“ ,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2)《滕王阁序》中描写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景色的句子是:“ , ”。这两句是将对滕王阁的景物描写推向高潮的句子,也是全文文眼句,历来被人视为千古绝唱。
(3)《逍遥游》中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写鹏鸟在飞行时翅膀的样子:“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定风波》描写词人漠视风雨,放慢脚步的诗句是“ , ”。
(2)《水龙吟》写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秋空千里、冷落凄凉辽阔的南国,也不知何处是秋水的尽头的词句是: , 。
(3)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用“ , ”两句,写出了天气变化无常,人很难调养身体。
3.名篇名句默写。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
(2)《春江花月夜》中表现游子归途艰难和遥远的两句诗是“ , ”。
(3)李白虽然在政治上很不得意,但内心仍充满自信,其《将进酒》中的“ , ”两句就是明证。
(4)文中通过秦朝统治者搜刮天下百姓财富和挥霍财富截然不同的两种情形,来批判秦朝
统治者奢侈的句子是:“ , ”。
(5)子路表示,对于一个夹在大国之间又“ , ”的“千乘之国”,自己只要三年就可以使百姓变勇敢并规矩。
4.名篇名句默写
(1)《蜀相》中以乐景写哀情,感叹碧草娇莺无人赏玩,显出英雄长逝,遗迹荒落,流露出对诸葛亮的深沉悲痛的两句诗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将剥削来的钱财像泥沙一样浪费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揭露和控诉了秦的自私无道的语句是“ , ?”。
(3)《将进酒》表现了诗人李白对自己才能力量的充分肯定和屡遭失败后不肯屈服的倔强性格的诗句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在《逍遥游》 一文中赞扬宋荣子超绝尘世,宠辱皆忘,并以“ , ”两句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
(2)《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上描写了深秋号角的声音响彻天空,从视觉上用“ ”的诗句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
6.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援《诫兄子严敦书》中借用“ ”的比喻,说明即便学习龙伯高不成功,也不会有太大损失;又转而借用“画虎不成反类狗”的比喻,告诫他们若学习杜季良失败,则会成为纨绔子弟。
(2)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时的态度是“ ”,种完树后的态度是“其置也若弃”。
(3)李白的《越中览古》中“ , ”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勾践的嘲讽和对盛衰无常的感慨之意。
(4)杜甫《蜀相》和陆游《书愤》同是歌咏诸葛亮,《蜀相》中的“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注重他的丰功伟绩;《书愤》中的“ , ”则注重他的精神品格。
(5)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言,欧阳修《伶官传序》中“ , ”两句也具有与之相近的意思。
7.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中,孔子阐述“学”与“思”之间密切关系的句子是“ , ”。
(2)《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果能做到“ ”,就会实现智慧明达而且行动也没有过错了;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个比喻,说明“ ”,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
(3)《庄子·逍遥游》中“ , ”两句,写出了宋荣子能够做到“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原因。
8.在下面的横线上默写原句。
(1)策扶老以流憩, 。 ,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兮辞》)
(2)登东皋以舒啸, 。聊乘化以归尽, 。(《归去来兮辞》)
(3) ,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4)适百里者, ;适千里者, 。(《逍遥游》)
(5)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劝学》)
(6)鹰击长空, , 。(《沁园春·长沙》
9.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密《陈情表》)
(3) ,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张溥《五人墓碑记》)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有一位学者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 , ”,将自己狭小的书斋命名为“容安斋”。
②《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个比喻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当年无意入世和现今因厌倦而辞官的决心。
③《滕王阁序》中写洪都人烟密集,尽是名门望族的句子是“ , ”。
④《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
⑤《陈情表》中写出了自己孤苦无依和缺少心灵安慰的句子是“ , ”。
11.名篇名句默写
(1)屈原在《离骚》中用将小人的攻击比喻为小人对自己美貌的嫉妒,造谣诋毁我是淫邪的人的句子是 , 。
(2) ,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 。
(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4)请任写一句《氓》中运用比兴手法的诗句: , 。
(5)矮纸斜行闲作草, 。 ,犹及清明可到家。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诗经 卫风 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劝诫女子不要痴迷于爱情。
②屈原《离骚》中“ , ”两句写自己因佩戴香草受到指责,象征自己因德行高沽而受到小人攻击排挤。
③苏轼在《赤壁赋》中感叹自己的命运时,希望与神仙和明月同在的两句是“ ,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过秦论》中,为了防止百姓反抗,秦始皇实行愚民政策,有关的句子是: , ,
(2)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句话是
, 。
(3)《锦瑟》一诗的颈联是“ , 。”它表现的这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代表的是诗人全部的情感。
14.名篇名句默写
(1)杜甫《登高》中“ ”一句,从高处着笔写夔州的特定环境,“ ”一句,写出了飘泊无定的悲苦生涯。
(2)《赤壁赋》中有美景,有深情,亦有真理。其中,“ , ”两句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再小也不能据为己有。
(3)古人重视学习对改变自我的重要作用,《劝学》中“ ”一句强调要广泛学习,不断反省自己;《论语·学而》中“ ”一句强调虚心学习可以匡正自己。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向游客介绍三星堆遗址时,解说员引用了《蜀道难》中“ , ”两句,来说明很久以前蜀地就建立了国家。
(2)《蜀相》中“ , ”两句,高度概括、评价了诸葛亮一生的伟大功业。
(3)“沧海”经常出现在唐宋诗文中,和其他意象组合成一个意境,或展现宽阔胸襟,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强调刑法威吓都无法让百姓心服的句子: , , , 。
(2)《阿房宫赋》最能表现“秦人”对珍宝的态度的两句是: , 。
17.《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一词中,表达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来的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恐怕妻子也难以相认的句子是: , , 。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2) ,雪尽马蹄轻。
(3)熊咆龙吟殷岩泉, 。
(4)出师未捷身先死, 。
(5) ,天涯共此时。
(6) ,走马去如云。
(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沙漠冰封,愁云惨淡的景象的诗句是 , 。
(8)李商隐《锦瑟》中回环曲折表达了自己的惆怅痛苦,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 , 。
(9)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用拟人手法表达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句是 , 。
1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中用“ , ”揭露了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现象。
(2)贾谊在《过秦论》中认为,秦破灭的原因是 。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与《师说》中“ , ”的观点是相同的。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诸葛亮《出师表》中,作者回忆了布衣时期在南阳躬耕的事情,然后用“ , ”两句表达自己当时只想保全性命而没有想过出名的观点。
(2)苏轼《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他们“ ”忘记了空间;“ ”忘记了时间。
(3)《蜀道难》中表现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2)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3)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的易错字有“岫”、“鹜”、“翼”、“垂”等。
故答案为: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⑵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⑶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2.【答案】(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3)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解析】【分析】本题需要重点识记和正确书写的字词有:林、吟啸、乍暖还寒、息。
(1)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2)楚天千里清秋 水随天去秋无际
(3)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点评】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情境默写成为近几年高考默写的一种新方式,考生要注意在平时背诵文章时注意理解文章的大意。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
3.【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3)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5)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容易写错的字:焉、藏、碣、潇、湘、锱、铢、馑。
故答案为: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⑵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⑷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⑸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4.【答案】(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映、黄鹂、锱铢、材。
故答案为:(1)第1空、映阶碧草自春色
第2空、隔叶黄鹂空好音
(2)第1空、奈何取之尽锱铢
第2空、用之如泥沙
(3)第1空、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2空、千金散尽还复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5.【答案】(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赞扬他能认清物与我的分际,辨明荣与辱的界限”,第二句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第三句中“从视觉上”“衬托出战士浴血奋战的悲壮”,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即可。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辩”“芙蓉”“燕脂”“凝”等。
故答案为:(1)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2)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3)塞上燕脂凝夜紫
【点评】默写名句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答案】(1)刻鹄不成尚类鹜
(2)其莳也若子
(3)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4)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鹄,鹜,莳,鹧,鸪,衰,逸,豫。
故答案为:⑴ 1、刻鹄不成尚类鹜
⑵ 1、其莳也若子
⑶ 1、宫女如花满春殿 2、只今惟有鹧鸪飞
⑷ 1、塞上长城空自许 2、镜中衰鬓已先斑
⑸ 1、忧劳可以兴国 2、逸豫可以亡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7.【答案】(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君子生非异也
(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罔”“殆”“参”“己”“生”“辩”。
故答案为:⑴
1、学而不思则罔
2、思而不学则殆
⑵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君子生非异也
⑶
1、定乎内外之分
2、辩乎荣辱之境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8.【答案】(1)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2)临清流而赋诗;乐夫天命复奚疑
(3)鹏之徙于南冥也;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4)宿舂粮;三月聚粮
(5)骐骥一跃;驽马十驾
(6)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解析】【分析】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矫”“遐”“岫”“奚”“抟”“舂”“骐骥”“翔”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9.【答案】(1)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大阉亦逡巡畏义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僮”“阉”“逡巡”的书写。
故答案为:(1)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 同是天涯沦落人 (4) 大阉亦逡巡畏义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0.【答案】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情境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倚、膝(2)岫 (3)闾阎、鼎(4)誉、沮(5)茕、孑、吊。
故答案为: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1.【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泻水置平地;安能行叹复坐愁
(3)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渡愁攀援
(4)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5)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嫉、谣诼、坐、猿猱。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⑵泻水置平地、安能行叹复坐愁
⑶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渡愁攀援
⑷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⑸晴窗细乳细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12.【答案】于嗟鸠兮;无食桑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解析】【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于”“蕙”“申”“挟”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13.【答案】(1)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焚、逸豫、沧”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故答案为:(1) 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 (2)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3) 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14.【答案】(1)风急天高猿啸哀;万里悲秋常作客
(2)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就有道而正焉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啸”“作客”“苟”“毫”“省”。
故答案为:(1) 风急天高猿啸哀 万里悲秋常作客
(2)苟非吾之所有 虽一毫而莫取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就有道而正焉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5.【答案】(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重点字:凫)
(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重点字:频)
(3)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重点字:沧)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易错字“凫”“频”“烦”“沧”的书写。
故答案为:(1)蚕丛及鱼凫 开国何茫然
(2)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3)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6.【答案】(1)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董”“振”“鼎铛”“砾”。
故答案为:⑴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 终苟免而不怀仁 貌恭而不心服
⑵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高考名篇名句情景式默写,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和内涵的理解。因此在默写的时候,我们就要在紧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好情景式默写题所提示的语境:包括题干所给出的叙述性情景,以及题干给出的要默写语句的关键词,题干提示所要默写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等。特别要注意所默写语句中的难写字、易混字、易错字、通假字,还有虚词等。
17.【答案】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解析】【分析】抓住关键信息“表达就算是彼此重逢,由于他十年来的奔波劳碌而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恐怕妻子也难以相认”,故答案为: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重点字:纵、鬓)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理解的能力。相对于上下文默写,理解性默写存在一定的难度,不但需要单纯的背诵,还要充分的理解诗歌的内容与思想感情。在默写时注意不要出现添字、落字、错字情况。
18.【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2)草枯鹰眼疾
(3)栗深林兮惊层巅
(4)长使英雄泪满襟
(5)海上生明月
(6)夸赴军中宴
(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两者都有。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要关注诗句中的提示。考生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怆然”“涕”“栗”“巅”“瀚海”“惘然”等。
故答案为:(1)独怆然而涕下;(2)草枯鹰眼疾;(3)栗深林兮惊层巅;(4)长使英雄泪满襟;(5)海上生明月;(6)夸赴军中宴;(7)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8)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9)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点评】高 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 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 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19.【答案】(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来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彘”“检”“莩”“豚”“彘”“畜”“竿”“赢”“嘉”。
故答案为:⑴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⑵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⑶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0.【答案】(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表达自己当时只想保全性命而没有想过出名的观点险”“《赤壁赋》结尾处主客对人生的感悟实现了共鸣”“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藉”“喧豗”“砯”“壑”。
故答案为:⑴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⑵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⑶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点评】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