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11:04: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方程的意义》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教材上册P62~63及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等式与方程的意义,明确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 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其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天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师:欣赏课件播放小虫子玩跷跷板的视频。
2. 师:这些小虫子在跷跷板上跑来跑去,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让跷跷板保持平衡。
师:在什么情况下才能保持平衡呢?左右两边质量相等时就能平衡。
3. 好,今天我们就借助这种平衡现象,来学习一种新的知识。
(设计意图:用动画呈现游戏平衡现象,告知学生这种平衡现象隐藏着重要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利用这种平衡现象学习新数学知识。新课引入有趣,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它对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有很强的激励作用,而且还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新知探究
1. 演示天平,引出等式
(1)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师:其实,在生活中有一种更精准的工具也用到这种平衡原理,那就是——天平。 出示天平。
师: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
生: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教师补充: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2).演示天平,根据平衡现象写等式。
师: 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g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
生: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师:用数学算式表示。
生:50+50=100。 让学生观察式子,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板书:等式)
(3)引导学生列举不同的等式。
师:接着再让学生说像上面这样的等式。学生例举。
师:(小结)看得出,同学们能说出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到天平上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2.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
师: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生:现在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2)往杯子里倒水,引出未知数。
师:如果我往杯子里倒些水,观察天平现在的情况。
生: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师: 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
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水的质量十杯子的质量=砝码的质量。
师:问:用什么表示水的质量呢?
师:用未知数x(师板书 )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汇报:lOO+x (师板书)
(3)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师: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天平右边添100g砝码),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两边不平衡。
师: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生:lOO+x >100。
师: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
生:加砝码。
师: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100g的砝码,加两个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
生:lOO+x >200 lOO+x <300。 并引导学生说明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师:继续操作,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生:把右边的砝码换成250g,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4)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
lOO+x =250(师板书)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天平平衡的演示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学习任务:一是尝试用一个字母去表示天平一边未知数的质量,并将其列入等式的建立;二是经历天平两边不平衡通过逐步调整而达到平衡的过程,给学生直观了解建立等式的基本条件。这两方面的内已经体现了方程的本质特征,为后面学生概括并理解方程的意义提供了直观依据。)
(5)结合课件出示图,让学生再写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师:写一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生:2x=50 3x=2.4 x+73=166
4.观察比较,抽象概念。
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对上面这些式子进行分两类。
生:有两种分法:
师:展示分法
师:让学生比较等式与方程两类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自主思考,并交流得出:
生: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让学生给它启名称:叫什么?方程。(板书方程)
师:揭示课题:方程的意义。
师:是不是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生:不是。
师:呈现集合图。 那么,方程要具备什么条件呢? 归纳小结:
生:①是一个等式,②含有未知数。
(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观察与小组合作,在实践中学到知识,获得收获,同时也培养了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 )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1题。(课件出示) 先让学生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再自主判断,最后集体交流。
2.完成教材第63页“做一做”第2题。先说一说图意,再写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3.小军同学列了三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一猜他原来列的式子是不是方程。
6x+ =78 85— >36 +36=87
4.学习数学文化。
四.小结:谈谈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练习: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六、板书
方程的意义
50+50=100。等式
lOO+x =250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