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32.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1-08 10:5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0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练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
1.苏俄建立之后,在经济领域依次实行的经济政策是(  )
A.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D.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新经济政策
2.十月革命后,苏联实行余粮征集制;1921年,决定由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征集制;1927年,苏联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里。这些政策都( )
A. 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说明苏联以发展农业为重
C. 在一定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 D. 与当时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3.1921年,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到1930年,苏联基本消除了私营企业。这一变化表明苏联调整了(  )
A. 国家发展战略 B. 科技创新计划 C. 国防建设部署 D. 农业发展策略
4.斯大林说:“至于列宁和彼得大帝,那么彼得大帝是沧海一粟,而列宁是整个大海。”列宁得到高度评价源于()①领导二月革命 ②领导十月革命 ③实行新经济政策 ④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5.下图是前苏联画家弗·赛罗夫于1921年创作的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它描绘的是十月革命后,列宁在一间简朴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这幅画作的历史背景是( )

A. 农民拥护苏维埃的土地法令 B. 余粮收集制引发农民的反对
C. 新经济政策允许粮食自由买卖 D. 农民强烈要求加入集体农庄
6.1921年春,列宁开始重新思考利用资本主义建设新俄国这一问题。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间环节”思想的提出,是列宁基于现实的思考。当时的“现实”是
A. 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政权 B. 外国武装干涉威胁新生政权
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存在弊端 D. 苏联模式成为经济发展障碍
7.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错误,列宁(  )
A. 发动十月革命 B.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实行五年计划 D.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8.20世纪30年代,继十月革命之后中国知识界出现了新的一轮“苏联热”,以苏联为主题的报刊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新一轮“苏联热”关注的重点可能是()
A. 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 B.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C.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 戈尔巴乔夫改革
9.1931年,斯大林说:“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100年。我们应当在10年内跑完这段距离。”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A. 战时共产主义 B. 新经济政策
C. 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D. 大力发展军事工业
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从1928年开始,苏联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农业方面,几乎把所有农民的土地都集中到集体农庄或国营农场,开展农业生产,收购的农产品由政府统一分配。……工业方面,工厂主要归政府所有、由政府经营。这段话表明苏联经济体制的特点是( )
A.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B. 牺牲农业发展工业
C.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 优先发展重工业
11.1928—1937年的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建成了 6000多个大型工矿企业,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材料旨在说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优越性 B. 新经济政策符合苏联国情
C. 农业集体化取得了巨大成就 D. 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12.假如你在1936年踏上苏联的国土,你不可能看到的是
A. 列宁在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B. 人们在议论刚刚颁布的新宪法
C. 很多农民都加入了集体农庄 D. 苏联的重工业建设捷报频传
1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于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苏联模式( )
A. 十分重视农业发展 B. 完全放弃工业化道路
C. 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D. 延续了余粮收集制
14.《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80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
A. 斯大林模式的僵化 B.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 与美国军备竞赛 D. 西方国家封锁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
15.俄国是当今世界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强国,俄国(苏联)的历史发展进程对它的国际地位和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4——1917年间,俄国有一千五百多万人被强征入伍;未成年人和妇女被赶进工厂,工人们每天被迫工作十小时以上。列宁曾经说:“假如没有战争,俄国也许几年甚至几十年内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1)俄国“反对资本家的革命”是指什么历史事件?它和以往革命相比,在性质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二:根据“沙俄→苏俄→苏联”的经济发展历程,解读下列数据,运用相关史实回答。
(2)根据图一说明苏俄1921年到1925年农业产量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二中我们得到有关苏联的哪些信息?指出苏联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消极因素。
(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俄国(苏联)的发展崛起给我们的启示。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年到l925年沙俄(苏俄/苏联)粮食产量
年份 1913 1921 1923 1925
粮食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
1普特=16.38千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1913年到1921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
(2)概括1921年到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材料二 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到20世纪30年代中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3)材料二中“新的经济体制”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苏联)五年计划引起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社会主义不再是空想家的梦想,它是发展中的事业。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4)根据材料三回答作者对苏联实施五年计划是怎样的态度。
17.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从此,世界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材料二 “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
材料三

图一 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占全世界的比重 图二 苏联工农业产值的增长(%)
(1)根据材料一回答,十月革命发生于哪一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列宁是怎样纠正“错误”的?又是如何“利用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的?
( 3)由材料三可知,苏联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是在什么条件下取得的?指出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发。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D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A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1)十月革命;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3)苏联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要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改革创新;要维护国家统一,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改革要依据本国国情等。
16.【答案】(1)原因:战争的影响;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变化趋势:逐步增加(上升)。原因:社会相对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3)苏联模式。
(4)赞赏(肯定)。
17.【答案】(1)1917年。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2)实行新经济政策。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按劳取酬。
(3)苏联由落后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实行了一、二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农轻重发展不协调)或苏联模式僵化,成为后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障碍;尊重客观经济规律,适时改革,各经济部门要协调发展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