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五单元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1-08 11:1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P48—49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并掌握长、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策略的多样化。
3.在测量、计算、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并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周长,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长方形的周长。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探究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老师已经将这个长方形画在了你们的题单上,请看第一题。(大屏幕出示:长方形)
师:请大家拿出食指描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生:用食指描出长方形的周长。
师:你能算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赶快试一试吧!
生:量出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有的学生量出4条边,有的学生只量出2条边)并进行计算。共有2种方法。
方法一:5×2+3×2=16(厘米)
方法二:(5+3)×2=16(厘米) (师巡视)
师:同学们都已经算出了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16厘米。
师:谁想把你的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听。
生:汇报第一种方法。(展台展示)
我量出了长方形的一条长为5厘米,一条宽为3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就可以知道另一条长和宽分别为5厘米,3厘米。(生边说边指)
师:现在请你将2条5厘米的边涂成红色。(师准备红彩笔)
生:描出2条5厘米的边。
师:请你再将2条3厘米的边涂成绿色。(师准备绿彩笔)
生:描出2条3厘米的边。
所以长方形周长可以列算式为:5×2+3×2=16(厘米)(师板书)
师:为什么5要乘2呢?
生:因为长方形有两条长,长是5厘米。(师板书:长×2)
师:为什么3要乘2呢?
生:因为长方形有两条宽,宽是3厘米。(师板书:宽×2)
师:再把2条长和2条宽的长度加在一起就求出了长方形的周长。
(师板书:长×2+宽×2=长方形周长)
师:还有其他算法吗?
生:我也是量出1条长和1条宽的长度,就能知道另外一条长和宽分别是5厘米,3厘米。(生边说边指)
所以长方形周长可以列算式为:(5+3)×2=16(厘米)
师:5+3表示什么呢?
生:1条长和1条宽的和。(师板书:(长+宽))
师:请你用红色的彩笔将5+3描出来。
生:描出5+3。
师:为什么要乘2呢?
生:因为没描红的部分也是5+3。(边说边指,并用绿色彩笔描出来)也就是长方形周长可以看成有2个5+3,所以用(5+3)×2求出长方形周长是16厘米。
师:所以长方形周长还可以用(长+宽)×2来计算。
(师板书:(长+宽)×2=长方形周长)
师:观察这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要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
生:都有乘2。
师小结:是呀,当我们要计算长方形周长时,首先要知道长和宽。其次,在计算时,不要忘记长和宽要乘2,或是长与宽的和要乘2。
【评析:在探索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到长方形特征的好处,又培养了学生优化计算方法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2.长方形周长的巩固练习
师:出示教材49页“练一练”第2题的第一幅图。
生独立计算,师巡视。 师: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呢?
生:28×2+15×2=86(米)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8+15)×2=86(米)
师:用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篮球场的周长。
师:第一个长方形周长怎么求呢?(大屏幕出示2个长方形)
生:(7+3)×2=20cm
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生:因为7+3可以凑成整十数方便计算。
师:第2个长方形周长怎么求呢?
生:12×2+5×2=34cm 师:为什么用这种方法?
生:因为5×2可以凑成整十数。
师小结:所以我们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可以依据题中给出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评析: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巩固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在做题过程中可以根据题中的条件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以达到优化方法的目的。】
3.探究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
师:长方形周长大家已经会计算了,那么特殊的长方形也就是正方形的周长你会算吗?
师:老师已经将这个正方形画在了你的题单上,请看第3题。你能算出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吗?
生独立计算
师:正方形周长是多少?
生齐答:12厘米
师:你是怎样算的?
生:量出一条边是3厘米,我就知道其他3条边也是3厘米。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3×4=12(厘米)
师小结:当我们计算正方形周长时,只要知道1条边长就可以了。再用边长×4就可以算出正方形的周长了。(师板书:边长×4=正方形周长)
【评析:在探索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中,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方形特征的好处又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技能迁移的重要性。】
4.正方形周长的巩固练习
师:我们来对口令。老师说正方形的边长,请你快速说出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分别为1,2,3,4,5厘米。学生快速回答。
师:周长是24厘米,边长是多少?
生:6厘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24÷4=6(厘米)
师:我们用周长÷4就可以求出边长了(练习:周长是28,32,36厘米。生口答)
师总结: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了,计算长方形周长时要知道长和宽,而计算正方形周长时要知道边长。
【评析:在巩固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同时,让学生理解给出正方形周长求边长的计算方法。】那你能用你学到的知识解决更多的问题吗?
三、巩固练习
1. 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是80米,宽比长少10米,这个游泳池的周长是多少呢?(大屏幕出示,学生在题单上完成)
生汇报答案:80-10=70(米)(80+70)×2=300(米)
我们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就得先知道长方形的宽,再求出周长。 师小结:是呀,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就得知道长和宽才可以。那如果不知道长和宽你还能求出周长吗?
2. 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生在题单上独立完成)
师:我们现在不知道长与宽分别是多少,只知道长与宽的和,怎么求周长呀? 生:我们可以直接用第二种方法(长+宽)×2=长方形周长来求。
师:很好,用第二种方法只要知道长与宽的和就可以求周长了。那如果给了周长,让你求长方形的宽,你会求吗?
3.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8厘米,长是1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厘米?(大屏幕出示,生独立完成,师巡视)
生汇报:
方法一 14×2=28(厘米)48-28=20(厘米)20÷2=10(厘米)
方法二 48÷2=24(厘米)24-14=10(厘米)
师:我们用长方形周长的2种计算方法都可以求出宽,只不过是倒着想的。用第一种方法时,要用20÷2,因为20表示的是2条宽的长度。
4. 篱笆长多少米?(大屏幕出示) 师:请同学到前面来指出篱笆。(生指)
生:篱笆的长度就是正方形中3条边的长度。32×3=96(米) 师生共同总结:靠墙就意味着少了1条边。
5.淘气想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的蔬菜园,长是6米,宽是4米。可以怎样围?分别需要多长的围栏?(大屏幕出示)
师:靠墙围就是少了1条边,少了哪条边呢? (生在题单上独立完成,师巡视) 生汇报:
方法一
6×2+4=16(米)把墙当做宽
师小结:在围围栏时可以既可以把墙当做长也可以当做宽,那如果你是淘气你会怎么围呢?你会选择哪种方法 生:选择第一种因为节省材料。
【评析:这几道练习由易到难,层层深入。而且题目形式变化多样,主要是为了通过课堂跟踪反馈,达到巩固提高额目的,进一步向学生渗透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说收获
【评析:通过学生的自我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
【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探索并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这是在 学生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理解了周长的实际意义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课的标题为“长方形的周长”,内容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把正方形周长作为特殊的长方形来呈现,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科书中不出现周长的计算公式,书上呈现的多种方法是建立在对周长意义的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周长的理解程度来选择合适自己的计算方法。
这节课我先让学生 描出长方形周长,再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交流来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从而再优化算法,用方便简洁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拿自己的练习卡到投影仪下边指边说,而且用不同的颜色描出两条长和两条宽,这样可以更直观的看出长方形周长可以用两条长加两条宽得到。探索第二种计算方法时,我采取了同样的方法。
在探索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后,我设计了一道只给出长没给出宽,求周长的题,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我们要求长方形周长一定要知道长和宽。紧接着一道练习,既没有长也没有宽求周长怎么办,让学生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直接用长与宽的和乘2,从而体现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淘气靠墙围蔬菜园这题对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因此我在前一个练习中设计了一题围正方形围栏的练习,还让学生上来给大家演示什么是靠墙围,在出示直观的图片,先让学生理解靠墙围的意思从而降低难度。出示完题目,我就让学生先分析,靠墙围就是少了一条边。然后再让学生画图,计算。最后优化,选择哪种更节约材料。
这次活动,感谢指导老师和整个教研组的老师们给了我很多意见。特别是指导老师,每一次试上都来听,然后指出不足的地方,细到每一句话,利用课后的时间一起探讨,想出改进的方法,给了我很多意见和帮助。因此,这次活动收获很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学习,备好每一节课,做好反思,慢慢的改进自己教学上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