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学案+教案+课件+视频,4份)(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教师原创】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3大气压强(同步学案+教案+课件+视频,4份)(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3-20 08:36:10

文档简介

9.3《大气压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压。能说出与大气压有关的生活事例,并能进行简单解释。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3.知道标准大气压的大小和单位。
4.认识生活生产中利用大气压的现象,了解抽水机的工作原理。
学习过程
一、想一想、做一做
1、不挤、不压,你能使桌面上的胶瓶变瘪吗?动手试一试。
2、将纸片放在倒立的空瓶口,纸片会落下吗?向瓶中装满水,再把纸片放在瓶口,瓶倒立,纸片还会下落吗?动手试一试。然后转动瓶子,使瓶口朝不同方向,情况会怎样?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根据老师的要求,看书,完成下列题目
1、大气压的存在:
(1)哪些现象说明存在大气压?(说出两个)?????????? 、??????????? 。
(2)简要解释吸盘的工作原理:将吸盘内的空气压出,制造一个真空的环境,内部就没有空气压力了,外部?(填有或无)大气压力,这样外部大气压力??? (填大于或小于)内部,吸盘就能被吸再墙上。
(3)小组讨论回答:覆杯实验除了说明大气压的存在外,还能说明 大气压一个什么特点?????????????????????????????????????????? ?????????????。
2、大气压的测量:
(1)根据P=F/s可知,要测量P必须测量出哪两个物理量? ???????????这各方法就是物理课中常用的间接测量。物理课中还有那些物理量我们采用了这种测量方法?举一例。????????????????
(2)选用吸盘,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工具,请你说出测量大气压的过程。
将吸盘施在光滑的水平板上,挤出里面的空气,用弹簧测力计钩着挂钩往上拉,直到吸盘脱离板面,记下 ???????????????????????????????????的读数,这就是吸盘受到的大气的?? ??,再用刻度尺量出吸盘的直径。根据公式算出面积S。最后根据公式????????? 算出大气压的值。如F= ??????,S=1×10-4m2,则P=? 。
(3)当管内水银柱不再下降时,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向下的压强和大气向上的压强就相等。实验表明这段水银柱的高度是 ?? ?????mm。
(4)从水银柱的高度我们是如何算出标准大气压1.013×105pa的?自已试一试。(提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大气压。水银柱的高度指槽中水银面以上的竖直高度)
(5)大气压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 ??????????? ????。
(6)简述自制简易气压计的方法?取一个瓶子,装上适量的带色的水,带色的原因是为了 ???????? ?取一根两端???? 的细玻璃管,并让它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要吹气的原因是,使瓶内气体压强 大于 ??? ???????,水沿管子上升到瓶口以上。自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1、瓶口必须密闭,不能漏气2、不要用手直接拿瓶子。原因是以免瓶子受热,影响 ??????? ?????????。如果从楼上到楼下,管内水柱如何变化?????? ?。原因是什么??????? ??????????? ??????。
(2)??常见气压计有哪两种????????????????????????????????? 。
3、大气压的应用:
(1)抽水机有哪两种??????? ? 、????? ?? 。
(2)说明活塞式抽水机的工作过程:活塞上移,水在 ???? ???的作用下进入活塞,活塞下移,水被压出活塞外。
(3)其它应用:??????????????????????????? 。
三、扩展提高
1.假如用水来做托里拆利实验,管内上方为真空,大气压可支持约_________米高的水柱。
2.托里拆利实验中,思考下面情况下水银柱的高度差是否发生变化:
①当玻璃管倾斜时__________;②当玻璃管提高时(下端未露出水银面) __________;
③当玻璃管下压时(上端有真空)_________;④当玻璃管变粗时__________;
⑤当玻璃管中进入气泡时_________;⑥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__________。
【达标检测】
1.能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实验是( )
A.托里拆利实验 B.马德堡半球实验 C.阿基米德实验 D.滚摆实验
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 )
A.是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B.是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是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 D.是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3.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堵上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倒出来 B.活塞式抽水机抽水
C.生产灯泡时,抽气机能抽出灯泡中的空气 D.医生用注射器吸取药液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应用大气压的是( )
A.塑料挂衣钩能贴在墙上挂衣服 B.纸片能托住倒过来的一满杯水而不洒
C.用吸管吸敞口瓶中的饮料 D.用注射器能把药液注射到肌肉里
5.实验室内气压等于标准大气压,如果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不小心在玻璃管的封闭端还留一部分空气,这时水银柱高度是( )
A.小于76厘米 B.大于76厘米 C.等于76厘米 D.与大气压无关
6.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的压强时,能肯定管内确实漏进了空气的现象是( )
A.管内水银面的高度小于76厘米
B.使管倾斜时,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增加
C.无论怎样使管倾斜,水银都不能充满全管
D.将管从水银槽内轻轻上提,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7.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时,下列情况中测定出大气压值不准确的是( )
A.把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用得粗一些
B.把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下端插入水银槽的水银面深一些
C.把托里拆利实验的玻璃管倾斜一定角度,但管内水银未顶到头,仍以管内外水银面的竖直距离,为测量数据
D.不慎漏进管内一些空气,使水银面上方不是真空.
8. 很多动物为了适应自身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对此,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啄木鸟的嘴很尖细,可以增大压强,从而凿开树杆,捉到躲藏在深处的虫子
B.骆驼的脚很大,可以减小压力,从而使其在沙漠中自如行走
C.壁虎的脚掌上有许多“吸盘”,从而利用大气压使其在天花板上也不会掉下来
D.深水里的海鱼,捕到岸上时会死掉,主要原因是水面上的压强比深水处小得多
9. 某同学估计大气对0.28m2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2.8×102N?????? B.2.8×103N??????? C.2.8×104N    D.2.8×105N
10. 第一个用实验的方法,准确测出大气压强数值的科学家是(  )
A.阿基米德? B.托里拆利 C.帕斯卡  D.伽利略
9.3《大气压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大气压强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2、了解大气压强的大小及测量方法。
3、了解抽水机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原理。
过程与方法:
1、观察与大气压强有关的现象,感知它的存在。
2、观察托里拆利实验,弄清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3、探究人类生活和生产如何利用大气压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强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 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实验导入,激趣设疑。
1、请同学们来看小魔术,吞蛋实验,观察思考原因,边演示边设疑:我将怎样做呢?鸡蛋到哪里去了?你可知道其中的奥妙?
2、覆水实验:用食指堵住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管口下端,注满水.
设疑:水会不会流下来?
大胆设想,此时若将管倒拿,开口朝下,水会不会流出来?
设疑:水为什么没有流出来?是失去重力了吗?我的特异功能将水吸住了吗?
学生活动:动脑思索,回答问题,考虑这些现象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激趣、设疑,引出本节课题,既使学生自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又抓住他们的注意力.创设一种学生要学、想学的情境。体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教学思想的活力.
二、播放动画,引人入境。
屏幕广播,辅以绘声绘色地讲述:
千百年来人们对大气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初人们并不承认它的存在。直到1654年法国奥托.格里克做了验证大气压存在的经典实验。他将两个金属半球紧密结合在一起,抽光空气,达到真空,而外面有空气。两侧曾各用七匹马拉不见分晓。有谁知道,最后每侧各加到几匹马呢?我们看到马夫将鞭子甩的啪啪作响,马嘶啸啸,尘土飞扬.最后砰的一声球裂为两半.八匹马各带半块小球一下冲出几百米远。有力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学生活动:学生由视听感受犹如身临其境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
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提出问题,请同学点击“我的知识点”自己找寻答案
探究问题:1、什么是大气压强?产生原因是什么?
????????? 2、生活中应用的例子?注射器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强的?
????????? 3、你能将吸盘附着在墙壁上吗?试解释吸盘挂钩原理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大气压强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同时学会将物理
知识联系生活实际.
共同释疑:现在你是否清楚我们的课前实验都是在利用什么呢?
四、点拨精讲、解难析疑
过渡:现在谁愿意亲自感受一下大气压强?请两位大力士来拉开这马德堡半球,采访一下你们的感觉,大气压大不大?有多大呢?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教师活动:
1、播放视频“托里拆利实验模拟录像”,
2、动画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过程,
3、对比当年托里拆利实验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引学生发问;引学生思索,两者为什么有差异呢?由此可猜想大气压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设计意图:学生尽情猜想可以从不同方面自由提出自己的见解,为他们的多
向思维提供空间,激发他们课下自主探究,利用网络资源寻求答案,敢于猜想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将为他们敲开科学探究之门.
引出:760mm汞柱就是物理学中规定的一标准大气压的值,等于1.013×105Pa.继续播放实验中的拓展部分,设疑:接下来的实验发生了变化?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原因。
1、玻璃管倾斜,水银柱怎样变化?你怎样理解高度?
2、玻璃管提起些又怎样?
3、向槽内再倒入水银结果如何?
分析:水银柱高度不变的原因是什么?
?(外界大气压强没变,等于液柱产生的压强,而液体压强只与密度、高度有关,密度不变高度自然不变与其他因素无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液体压强公式与本节内容相联系,弄清实验过程,突破难点。教师的点拨,引导作用在此环节要发挥得淋漓尽致,恰到好处.
五、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活中怎样测量大气压强?请同学们赶快步入“资料超市”了解气压计,找寻答案,同学发言。
1、常用气压计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
2、简单介绍金属盒气压计。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利用信息,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导言:大气压是我们的朋友,大家生活在城市里,一定没见过活塞式抽水机和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心式水泵,想了解吗?一起来吧!
先播放视频资料,了解离心式水泵。再请同学自主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及原理,演示动画,共同探究,明确问题。
学生活动:自由浏览,利用信息资料学习。分组讨论,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让他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自主探究,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团结协作的能力。当他们带着疑问主动去发现会比被动接受印象深刻。
七、反馈练习:请同学点击“想想做做”,自我检测,分组讨论,点击
答案,验证。提出疑难。疑难由学生解释,教师点拨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用所学知识解释问题的能力,加强同学间的交流,理论联系实际。
八、知识拓展:时间同学自由支配,可以进入“自由浏览”、?“科学家简介”、?“习题套餐”、“网络平台”根据需要自由选择。相信网络中一定有你感兴趣的大气压的知识,开始自由选择吧!
设计意图:据九年级学生特点.适应不同层次,不同要求学生的需要,给他们自主学习,提高能力一定的空间。开阔同学们的视野”让他们的思维更鲜活,更富有个性,使他们真正进入网络时代,充分感受网络环境的魅力.
九、创新交流:
主题:你还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与大气压有关?你的收获、感受以及你更
感兴趣的问题给我留言好吗?
学生活动:学生在留言本中与教师、同学交流,畅谈自己的感受,将知识拓展创新。
设计意图:这是师生交流的平台,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精神。
十、作业:1、利用网络资源,分组查寻高度、天气对大气压的影响。
????????? 2、你是否有自己的测量大气压的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利用信息;也要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课件20张PPT。大气压强下一张大气压强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看书 了解一下马德堡半球实验下一张下一张下一张解释马德堡半球实验周围的大气下一张想一想马德堡半球实验说明了什么?马德堡半球实验 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也证明了大气压强很大下一张思考? 大气能产生如此大的压强
而生活在大气中的人却没事呢?解释: 因为人内部也有气压,内外气压平衡了!下一张 下一张大气大气大气覆杯实验的解释:覆杯实验让我们了解什么呢?毫无疑问 大气压强的存在下一张 想想看!此实验说明了什么?大气压强的存在!下一张瓶中的水会怎样呢?下一张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都让我们了解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想一想 大气为什么会产生压强?解释:大气和液体一样都受到了重力的作用,也都具有流动性,所以和液体一样也能够产生压强!下一张想一想 在生活中用到大气压的知识有哪些?抽水机 钢笔吸水 空气挂衣钩
用吸管吸饮料 …….下一张大气压的测量 托里拆利实验下一张小知识 :我们把76cm汞柱高所产生的压强叫做一个标准大气压。也就是大约1.0 ×105pa想一想 为什么托里拆利不用水做这个实验呢?这是因为水的密度小,需要大约10.34m才能达到一个标准气压产生的压强下一张想一想 : 大气压的大小和那些因素有关呢?下一张
下一张因素1: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根据大气压和高度的关系,人们可以把无液气压计改装成高度计!因素2:大气压还和天气的好坏有关。一般情况下晴天气压比阴天气压高,冬天比夏天要高!其他因素……下一张小知识 这是因为液体的沸点还和气压有关。随着气压的增加而升高!想一想 为什么高压锅内的水沸腾时的温度比较高?谢谢!